- 年份
- 2024(5547)
- 2023(8091)
- 2022(6391)
- 2021(5895)
- 2020(4303)
- 2019(9939)
- 2018(9757)
- 2017(15571)
- 2016(9809)
- 2015(11281)
- 2014(11821)
- 2013(10687)
- 2012(9925)
- 2011(8689)
- 2010(9091)
- 2009(7472)
- 2008(7507)
- 2007(7092)
- 2006(6223)
- 2005(5606)
- 学科
- 管理(27832)
- 济(25360)
- 经济(25336)
- 业(25298)
- 企(20654)
- 企业(20654)
- 技术(13539)
- 中国(13070)
- 教学(11883)
- 理论(10844)
- 教育(10478)
- 农(10050)
- 方法(8319)
- 学法(7791)
- 教学法(7791)
- 业经(7736)
- 财(7341)
- 农业(7175)
- 学理(6603)
- 学理论(6603)
- 数学(6491)
- 地方(6489)
- 技术管理(6433)
- 数学方法(6292)
- 学(5814)
- 制(5739)
- 务(5097)
- 财务(5073)
- 财务管理(5055)
- 研究(4987)
- 机构
- 学院(126533)
- 大学(120957)
- 研究(41429)
- 管理(41388)
- 济(38218)
- 经济(36766)
- 理学(33531)
- 理学院(33100)
- 管理学(32303)
- 管理学院(32048)
- 中国(28961)
- 京(26944)
- 科学(25589)
- 技术(24799)
- 江(24593)
- 职业(23301)
- 范(22857)
- 师范(22650)
- 州(22189)
- 所(21186)
- 教育(20942)
- 中心(19775)
- 农(19186)
- 财(18842)
- 研究所(18756)
- 业大(17571)
- 师范大学(17537)
- 北京(17406)
- 职业技术(16282)
- 省(15786)
- 基金
- 项目(78045)
- 研究(66610)
- 科学(59419)
- 基金(47595)
- 家(40578)
- 国家(40084)
- 教育(37491)
- 省(35644)
- 社会(35460)
- 科学基金(33451)
- 社会科(33303)
- 社会科学(33295)
- 编号(32085)
- 划(29268)
- 成果(26792)
- 课题(25499)
- 基金项目(24256)
- 年(22389)
- 自然(19452)
- 资助(19128)
- 自然科(18954)
- 自然科学(18951)
- 重点(18947)
- 自然科学基金(18572)
- 项目编号(18525)
- 规划(18222)
- 发(17975)
- 创(17581)
- 性(16965)
- 部(16818)
- 期刊
- 济(50525)
- 经济(50525)
- 教育(44107)
- 中国(41874)
- 研究(38891)
- 技术(23369)
- 职业(18345)
- 学报(18047)
- 农(17663)
- 财(17119)
- 管理(16938)
- 科学(15276)
- 大学(13990)
- 技术教育(12947)
- 职业技术(12947)
- 职业技术教育(12947)
- 农业(12447)
- 学学(11921)
- 坛(10900)
- 论坛(10900)
- 图书(10829)
- 融(8701)
- 金融(8701)
- 业经(8376)
- 书馆(8033)
- 图书馆(8033)
- 科技(7816)
- 业(7678)
- 技术经济(7005)
- 经济研究(6423)
共检索到212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和光
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是质量生成的关键环节,是职业院校改革的核心地带。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简称“诊改”)是职业院校管理改革中的新生事物,通过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作为全国职业院校诊改试点院校和首批通过全国试点院校诊改复核院校,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建设优质课程为目标,对课程诊改进行了实践探索,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第一,贯通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目标链。一方面,学校借鉴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开发了“八步设计法”(调研内外部需求、确定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确定毕业要求指标点、确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总目标、确定考核方法、开展教学设计、实施诊断改进),实现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者的衔接贯通;另一方面,学校通过一体化编制总规划、二级学院发展规划、专业建设方案、课程建设方案,构建了学校、二级学院、专业、课程衔接贯通、左右呼应的诊改目标链。第二,科学设计诊改运行机制。学校聚焦诊改的核心要素,优化诊改数据采集流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平 吉飞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围绕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省情和学校实际情况,在校企文化融合的环境中,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探索出了较为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振华
介绍了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特性,提出"四段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模式实施的条件,并介绍了该模式在实现企业、学校、社会、学生多方共赢等方面的成效。
关键词: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小芬
本文介绍了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农场+公司"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实施"任务到班、责任到人,学生管理、教师(专家)指导,阶段考核、联产计分(酬)"的24字以项目为驱动的企业化培养模式。
关键词:
畜牧兽医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与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飞铭 舒良荣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探索采用"项目导入+专利驱动+专创融合+实习实践"培养模式,即以第一、第二课堂培养创新创业素质,以专利发明驱动创新实践,以创新创业大赛检验创新创业能力,以毕业实习平台对接产业创新创业人才需求,构建起"全闭环四步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该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育出具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团队管理、运营服务等综合能力的机械复合型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近年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建设优质课程、构建智能课堂"的目标,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对课程教学层面诊改进行了实践探索,其经验值得推广借鉴。注重整体设计,逐级分解落实,构建"学校—二级学院—专业—课程"衔接贯通的诊改目标链。学校在编制"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采用"SWOT分析法",形成"1个总规划+8个分规划"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建求
高职教育能否发展壮大,能否成为高等教育中一支有别于普通高教的重要力量,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本文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教学设计、课程模式、教师队伍、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的特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瑜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内涵建设和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就业教育的新路径。文章构建了基于"培育、体验、孵化"的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并从多角度、多方位对高职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做了分析和实践。
关键词:
创新创业 高职院校 培养体系 办学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爱武
高职本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不是简单的"3+1",也不是应用本科的"转型",而是"全职业化"过程的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实践经验表明,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同打造实训基地以突显工学结合的高职本科教育特色。
关键词:
高职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大波 金波 雷彩虹 张雪丽
在建筑产业智慧化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亟需供给侧改革。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为根本遵循,厘清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变革与产业发展、技术发展、个体发展的逻辑关系;面向建筑全产业链的“智慧施工”“智慧管理”“智慧运维”三大链环,构建“双层融合、三阶递进、四化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通过成立职业教育联盟、建设教学资源平台、搭建实践教学平台、锻造卓越教师团队等四项举措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实现培养路径双元化、教学实施项目化、实验实训生产化、师资队伍结构化,有效提升智慧建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特色鲜明,可复制、能推广的人才培养改革经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向平
基于"诊改"实践的视角,力图从破解高职院校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建立常态化的诊断改进机制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入手,深入探索高职院校"质量自治保证"的核心内涵,厘清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各主体的质量保证责任。通过试点院校"五纵五横一平台"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框架下"诊改"实践运行的探索,为高职院校进一步优化教学"诊改"机制,不断提升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水平,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工作持续改进并形成良性运行常态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诊改实践 高职院校 质量保证 建设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李娥 吴访升 盛杨
职业素养是直接与高职学生今后的职业环境和岗位需求相对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无论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言,通识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具有重要作用。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通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特色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竞赛课程、环境课程,论述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基点,开发高职通识课程的实践。同时,提出对保障高职通识课程顺利实施的初步建议,即全员化的职业素养培育理念,全方位的通识教育保障制度。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职业素养 课程开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汉生
经济社会与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都要求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校企合作缺乏深度与教师职业能力不足则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因素。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引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南京浦口,因为曾经的浦口火车站而著名。1911年,津浦铁路建成通车,浦口火车站成为连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11省的交通枢纽。作为南北交通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近代史上,浦口火车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地名——1918年冬,朱自清去北京上学,在浦口火车站与父亲话别,写下了散文名篇《背影》。1929年5月,孙中山的灵柩由北京运抵浦口火车站,然后过江至中山陵……铁路蜿蜒,见证历史,历史也让浦口成为了有着深厚铁路文化底蕴之处。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宝莉 顾惠斌 杨长春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途径之一,是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高职与本科院校需要通过在项目组织、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组织与管理、学生管理、考核管理、质量监控及本科准入等方面建立"3+2"分段培养机制,协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竞赛体系建构的探索与实践——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四策并举打造高职教育“复兴号”——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基于共生理论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
“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设为例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为例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文秘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