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4)
2023(5344)
2022(4578)
2021(4262)
2020(3624)
2019(7871)
2018(7798)
2017(14016)
2016(7234)
2015(8069)
2014(7216)
2013(6935)
2012(6511)
2011(5669)
2010(5727)
2009(5189)
2008(4943)
2007(4443)
2006(3877)
2005(3287)
作者
(18724)
(15708)
(15475)
(14591)
(10339)
(7533)
(6868)
(6019)
(5835)
(5566)
(5381)
(5291)
(5265)
(4990)
(4883)
(4718)
(4638)
(4492)
(4435)
(4367)
(3886)
(3757)
(3714)
(3604)
(3546)
(3527)
(3509)
(3433)
(3155)
(3049)
学科
(26240)
经济(26223)
(26165)
管理(25585)
(23112)
企业(23112)
技术(14389)
技术管理(11385)
方法(8898)
地方(8829)
中国(8732)
业经(7353)
(7231)
数学(7056)
数学方法(6985)
(6598)
(5529)
(5387)
银行(5381)
农业(5267)
(5175)
(5166)
(5074)
金融(5073)
理论(4968)
(4883)
贸易(4875)
(4764)
(4678)
产业(4323)
机构
学院(93290)
大学(91482)
管理(37893)
(37873)
经济(37138)
理学(32433)
理学院(32060)
管理学(31606)
管理学院(31394)
研究(31076)
中国(23677)
科学(18754)
(18696)
(17222)
(15752)
(15674)
中心(14799)
(14400)
财经(13246)
研究所(12987)
(12954)
师范(12852)
(12455)
业大(12259)
(11910)
(11898)
北京(11592)
经济学(11408)
商学(10646)
商学院(10534)
基金
项目(65980)
科学(53479)
研究(50357)
基金(47156)
(41092)
国家(40755)
科学基金(35817)
社会(32937)
社会科(31265)
社会科学(31257)
(27983)
基金项目(25728)
教育(22791)
(22745)
自然(22385)
自然科(21869)
自然科学(21860)
自然科学基金(21460)
(20921)
编号(19195)
创新(18416)
资助(17054)
(15334)
重点(15053)
成果(14872)
课题(14321)
(13836)
(13742)
国家社会(13678)
(13216)
期刊
(43586)
经济(43586)
研究(29210)
中国(23568)
管理(17129)
教育(13821)
(13387)
科学(13110)
学报(12261)
(10961)
(9745)
金融(9745)
大学(9577)
技术(9424)
学学(8871)
科技(8292)
业经(7532)
农业(7185)
经济研究(6831)
财经(6468)
技术经济(5682)
(5613)
问题(5244)
(5159)
论坛(5159)
(5060)
现代(4657)
(4312)
(4253)
(4236)
共检索到145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继国  施国洪  宦娟  
常州市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实力、区位优势、创新能力、协同创新、新兴产业、产业布局、城市环境等方面具备较好的基础。常州市作为苏南的重要板块,应实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深化以产学研结合、开放集聚创新资源为特征的自主创新模式,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韩莉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涉及多个异质的行政区域,其建设过程必须进行统筹布局,促进一体化协调发展,这也合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应形成由创新核心区、新兴产业示范带和创新型城市示范带组成的"多核两带"内生发展的立体化功能布局,引导各城市进行差异化定位和互动发展,统筹布局产业和基础设施。特别是要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苏南全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战炤磊  方建中  
以整个苏南地区为规划范围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江苏省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创新型经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省份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是深化改革的试验区、创新驱动的引领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竞争的前沿区、自主创新的样板区。转型压力、创新红利、研发优势、政策扶持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多元动力。为顺利实现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规划建设目标,必须加强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有效的发展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陆红娟  丁宏  朱军  何程  黄倧睿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从空间、主体、客体、环境、成果等五个维度对区域创新一体化内涵进行研究性界定,对标先于其建设的4个自创区,分别从苏南自身一体化工作推进和创新绩效横向对比两个角度分析其创新一体化的优势与短板。结果表明,由省级层面自上而下推进的创新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各城市和高新区参与度不高,即使整合了9个国家高新园区资源,苏南的创新发展绩效仍较中关村等自创区存在较大差距。据此,得到共谋一体化创新空间布局、合力提升主体创新能级、协作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共塑开放融合的"双创"生态环境、共研共享共用区域科技成果等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双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历试点探索和规模涌现阶段,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自创区在空间分布、创新要素汇聚、先行先试探索以及发挥特殊窗口作用等方面特征显著。随着外部诱因与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自创区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迭与调整过程中,将在空间纵深分布、个性化发展、融合协同以及创新要素潜能释放等方面对自身增长模式进行自适应的多重探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辜胜阻  马军伟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国家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担当着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双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历试点探索和规模涌现阶段,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自创区在空间分布、创新要素汇聚、先行先试探索以及发挥特殊窗口作用等方面特征显著。随着外部诱因与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自创区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迭与调整过程中,将在空间纵深分布、个性化发展、融合协同以及创新要素潜能释放等方面对自身增长模式进行自适应的多重探索。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晓荣  荣良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必须探索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的路径与模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试验示范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科技创新示范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范例。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布局建设的创新驱动试验示范区,其建设和发展事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对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开展调查,从创新基础、产业规模、创新资源、创新效率4个层面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算指标目标值和增长速度,并从完善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培育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大人才招引和服务保障、促进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化东西科技合作与协作创新等方面提出路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晏艳阳  严瑾  
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对2007~2016年各国家高新区内上市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在企业产权性质上,示范区的设立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国有企业明显;在区域差异方面,东部地区示范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明显;从专利类型看,对企业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比外观设计专利明显。此外,引入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政策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剑川  
深入剖析创新驱动对国内若干主要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影响,在对广东省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情况、功能布局、产业结构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系统对比的基础上,总结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对于提高珠三角创新发展能力的启示。通过构建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选取明晰的指标系数与合理的比较体系,提出有利于珠三角自创区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为促进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向东  阳柳  
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整合原有创新要素实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目的,需要做适当评估。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地区创新水平,应用多期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分析评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驱动效率。结果显示,示范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创新发展,提高了地区创新驱动效率,但示范区的创新溢出效应不显著,一些因素抑制了创新效应的空间扩散,包括政府引导性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投资水平较低、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困难、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等。有必要通过加快创新平台建立及完善、加大高精人才培育力度、建设示范区协同发展网络等来进一步发挥示范区的创新驱动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曦  魏晓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是检验其示范性效果的重要标准。运用"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范式,选取了反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详细评价了各示范区的创新能力。研究认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其要素的投入力度、结构优化的程度以及创新功能的发挥,因此,提升示范区的创新能力,需要加大其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优化示范区产业结构,促进示范区的功能效应发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晶晶  
文章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扩散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粒子群算法改进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关村、东湖、张江、长株潭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体系效能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四个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戎  薛薇  张俊芳  张明喜  魏世杰  
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中央部门、示范区所在省(市)部门、示范区先后推出一系列促进示范区提高创新能力的新举措。本文评价了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六方面的科技创新试点政策,着重分析政策着力点、实施效果、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艳红  孙琳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全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对促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示范区创新一体化进程中,政府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文章在阐述示范区政府间合作机制构建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开展示范区政府间合作机制构建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