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89)
- 2023(5232)
- 2022(4238)
- 2021(4196)
- 2020(3596)
- 2019(8322)
- 2018(8148)
- 2017(16166)
- 2016(8932)
- 2015(9767)
- 2014(10035)
- 2013(9883)
- 2012(8939)
- 2011(7848)
- 2010(7981)
- 2009(7661)
- 2008(8125)
- 2007(7593)
- 2006(6741)
- 2005(6580)
- 学科
- 管理(32862)
- 业(28873)
- 济(27221)
- 经济(27185)
- 企(26441)
- 企业(26441)
- 银(18096)
- 银行(17951)
- 行(16609)
- 制(15798)
- 方法(14226)
- 财(12781)
- 数学(11665)
- 数学方法(11567)
- 融(10817)
- 金融(10817)
- 度(10300)
- 制度(10294)
- 业务(10189)
- 务(9619)
- 财务(9597)
- 财务管理(9572)
- 企业财务(9170)
- 银行制(8701)
- 中国(7706)
- 业经(6693)
- 体(6332)
- 学(6064)
- 策(6025)
- 理论(5889)
- 机构
- 大学(116817)
- 学院(115075)
- 管理(46908)
- 济(45597)
- 经济(44305)
- 中国(40736)
- 理学(37431)
- 理学院(36984)
- 研究(36732)
- 管理学(36531)
- 管理学院(36258)
- 财(27837)
- 京(25534)
- 银(24837)
- 银行(23845)
- 行(22244)
- 科学(21426)
- 农(21074)
- 财经(20711)
- 中心(20241)
- 江(19898)
- 经(18886)
- 所(18879)
- 州(16942)
- 研究所(16835)
- 农业(16587)
- 北京(16121)
- 财经大学(15868)
- 业大(15551)
- 融(15455)
- 基金
- 项目(69780)
- 科学(54418)
- 基金(51943)
- 研究(49049)
- 家(45355)
- 国家(44979)
- 科学基金(38681)
- 社会(30849)
- 社会科(29363)
- 社会科学(29349)
- 基金项目(27208)
- 自然(26136)
- 省(25986)
- 自然科(25569)
- 自然科学(25563)
- 自然科学基金(25146)
- 教育(22730)
- 资助(22453)
- 划(22299)
- 编号(18783)
- 部(15862)
- 成果(15765)
- 重点(15456)
- 性(15051)
- 创(14560)
- 科研(13801)
- 教育部(13754)
- 创新(13687)
- 发(13334)
- 人文(13235)
共检索到198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于金泽 邢怀振
本文从常备借贷便利和利率走廊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机制入手,通过2013~2018年间的SLF操作量、同业拆借利率、商行流动性比例等指标进行OLS回归分析,研究利率走廊模式对市场利率的调控效果以及市场利率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途径,进而得出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走廊的实施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结论,并提出关于利率调控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芳秀 宫颖
我国常备借贷便利工具(SLF)创设于2013年,它不仅可对流动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其利率还能作为利率走廊的上限引导市场利率走势。常备借贷便利的引入降低了市场利率的波动性,但在引导利率走势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其利率作为利率走廊的上限时有时会被回购利率或拆借利率突破。本文构建了一个纳入抵押品因素的简单理论模型,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探讨抵押品、声誉成本、机构准入和申请数量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为增强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应扩大常备借贷便利的使用范围、扩大抵押品的种类、优化常备借贷便利利率的设定方法等。
关键词:
常备借贷便利 利率走廊 抵押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喻宏伟
本文使用计量方法验证我国常备借贷便利的实施对"利率走廊"建设的影响,以是否实施或正式实施常备借贷便利,将SHIBOR利率波动与其自身利率的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研究,发现随常备借贷便利正式实施,以7天SHIBOR隔夜拆借利率标准差表示的利率波动逐渐减小,同时与SHIBOR隔夜拆借利率的关系逐渐减弱,意味着过去五年,中国推行的常备借贷便利对"利率走廊"建设起到积极作用,降低短期拆借市场利率波动的风险,有利于促进货币市场的稳定。
关键词:
常备借贷便利 波动 利率走廊 有效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邓伟 姜娜 宋敏
本文基于手工搜集的96家商业银行数据,研究了借贷便利创新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借贷便利工具可以显著提升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这一工具的政策效应在规模较小、同业融资依赖度较高的商业银行更为显著,且中期借贷便利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央行的借贷便利工具不仅可以通过合格担保品渠道直接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还可以通过同业融资渠道间接向其他银行输送流动性,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发挥改善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的实施、央行流动性管理以及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璞 许译文 刘天珏
本文基于上市城商行流动性关键指标、市场货币利率与常备借贷便利工具SLF及中期借贷便利工具MLF运作的相关数据,对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与中小银行的流行性管理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研究表明:(1)常备借贷便利工具SLF及中期借贷便利工具MLF的运作对中小银行流动性水平具有相对稳健且显著的积极影响;(2)中央银行通过常备借贷便利工具SLF及中期借贷便利工具MLF,使得市场利率波动变得更加平稳,有效提升了中小银行抵抗临时性、突发性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增厚了中小银行的“安全垫”;(3)流动性风险的根本问题还是由内生性因素导致的,除了有效利用央行的创新型货币工具,中小银行还应结合自身特点,丰富流动性管理的“工具箱”。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借贷便利类工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旭
通过包含异质性特征的一致估计随机边界分析方法对2014-2019年109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进行了测算,并考察了中期借贷便利(MLF)对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MLF通过数量和价格,均能对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产生显著积极影响,但对于不同类型银行则存在异质性效果,且在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存在不足,定向调控的能力有待提升。研究认为:未来应在增强MLF与其他流动性调控工具使用的协调性、扩大MLF使用频率和规模、提升MLF与宏观审慎监管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加强MLF的价格基准与预期引导功能,并通过逐步置换部分总量型或政策导向性较强的工具,进一步发挥MLF的市场化定向调控效果,使MLF与央行利率走廊建设形成有机结合。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楼文龙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影响银行负债来源的稳定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能加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而影响到期现金流。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或将挤压银行流动性缓冲区。商业银行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不断优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流动性管理组织架构;实施表内外、境内外、本外币兼顾的流动性管理策略;进一步提升期限错配管理能力;丰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计量方法和手段;完善流动性风险过程管理的手段;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巴塞尔流动性指标计量的精度和频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肖曼君 杨成臻
如何应对实施流动性覆盖率的冲击是各国央行比较关心的问题。基于现有模型,并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可以考察中国实施的常备借贷便利货币政策能否缓冲实施流动性覆盖率的冲击。结果表明,常备借贷便利能有效缓冲其冲击,而且可以精确控制无风险利率的变化;但常备借贷便利产生缓冲效果的成本过高。因此,中央银行需要制定成本合适的政策组合,对缓冲效果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尽可能快地应对流动性覆盖率的冲击。
关键词:
流动性覆盖率 常备借贷便利 仿真模拟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肖曼君 杨成臻
如何应对实施流动性覆盖率的冲击是各国央行比较关心的问题。基于现有模型,并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可以考察中国实施的常备借贷便利货币政策能否缓冲实施流动性覆盖率的冲击。结果表明,常备借贷便利能有效缓冲其冲击,而且可以精确控制无风险利率的变化;但常备借贷便利产生缓冲效果的成本过高。因此,中央银行需要制定成本合适的政策组合,对缓冲效果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尽可能快地应对流动性覆盖率的冲击。
关键词:
流动性覆盖率 常备借贷便利 仿真模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伟 宋敏 陈雄兵
本文基于我国借贷便利工具相关制度设计,从商业银行的视角研究央行的借贷便利对贷款期限结构的影响,便于直观地揭示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借贷便利工具的创设显著增加了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央行的借贷便利操作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合格担保品渠道发挥作用,总体而言显著促进了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尤其是向实体经济部门的贷款投放,但对贷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短期贷款方面,商业银行的长期贷款投放反而减少,从而缩短了总体的贷款期限。央行应关注借贷便利期限及其潜在影响,合理搭配不同借贷便利工具的操作期限,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我国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关键词:
借贷便利 合格担保品 贷款期限结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买建国
流动性管理历来被商业银行视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点。商业银行要在保证一定的盈利水平下,对资产与负债结构进行有效地匹配,防范流动性风险,避免由于银行资产与负债非预期变化产生的流动性问题,使银行面临支付困难或流动性过剩压力。在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一直是金融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钊 王玲 王茜
本文从银行的目标比率视角出发,探究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效率和模式,以及不同流动性充裕程度和不同所有制银行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会围绕目标流动性比率调整流动性结构;中国商业银行倾向于减少短期和易受冲击的负债,增加长期稳定的负债和资产;不同所有制银行的管理模式并不相同,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力、融资渠道、融资成本和投资多元化程度存在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效率有所提升,但还存在融资和投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传统流动性工具等问题。本研究为探讨中国微观银行行为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角,为当下中国流动性监管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少明 陈东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流动性过剩",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商业银行存贷比持续下降、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增速差距拉大以及商业银行持有的央行负债比重不断上升。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及金融形势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短期内难以缓解。持续的流动性过剩压力导致商业银行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经营风险,陷入多重挤压的盈利和两难选择等经营困境。从现实来看,利率(货币市场收益率)的变动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从预期看,一轮新的升息周期即将来临,利率市场化迫在眉睫,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暴露在了利率风险之下。然而,在持续8年的降息周期中,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晓亚 赵自然 陈华
利率走廊,是我国未来货币政策工具转型的可行制度安排。借鉴成熟市场国家经验,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式出发,探讨与利率走廊相对应的政策利率对信贷渠道及实体经济的传导,能够为未来相关配套机制的搭建提供参考与建议。研究发现,现阶段市场利率尚不具备作为银行信贷定价基准的实施要件;同时,相对较长的重定价期限使贷款对基准利率调整的响应相对迟缓。商业银行可考虑与利率走廊配套的政策利率保持紧密联动的基准利率作为阶段性选择,未来在利率走廊对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平抑效力充分释放后,市场利率基准可成为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日渐紧密的商业银行部分人民币贷款产品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传导 基准利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云波
笔者选取一些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有特色、有成效的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实践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归纳出他们各自的特点,并加以借鉴,从而弥补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缺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