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18)
- 2023(4682)
- 2022(3785)
- 2021(3483)
- 2020(2920)
- 2019(6695)
- 2018(6375)
- 2017(12768)
- 2016(6225)
- 2015(7106)
- 2014(6820)
- 2013(6739)
- 2012(6336)
- 2011(5519)
- 2010(6011)
- 2009(5826)
- 2008(4726)
- 2007(4216)
- 2006(3834)
- 2005(3689)
- 学科
- 融(26672)
- 金融(26672)
- 济(24267)
- 经济(24238)
- 银(23326)
- 银行(23324)
- 行(22750)
- 业(19510)
- 管理(17461)
- 企(16672)
- 企业(16672)
- 中国(15081)
- 制(11107)
- 中国金融(10970)
- 财(9840)
- 体(7871)
- 方法(7784)
- 务(7081)
- 财务(7068)
- 财务管理(7049)
- 贸(6974)
- 地方(6969)
- 贸易(6963)
- 易(6841)
- 企业财务(6813)
- 数学(6585)
- 数学方法(6534)
- 业经(6354)
- 农(6064)
- 体制(5721)
- 机构
- 学院(79501)
- 大学(78386)
- 济(38313)
- 经济(37443)
- 中国(30735)
- 管理(29476)
- 研究(27187)
- 理学(24206)
- 理学院(24014)
- 管理学(23807)
- 管理学院(23669)
- 财(20687)
- 银(17503)
- 银行(16780)
- 融(16224)
- 金融(15930)
- 财经(15806)
- 中心(15685)
- 行(15678)
- 京(15661)
- 经(14421)
- 人民(13437)
- 经济学(12709)
- 所(12602)
- 国人(12275)
- 中国人(12204)
- 财经大学(12110)
- 中国人民(12092)
- 科学(12089)
- 江(11813)
- 基金
- 项目(48549)
- 研究(39034)
- 科学(38418)
- 基金(35546)
- 家(29619)
- 国家(29361)
- 科学基金(25521)
- 社会(25402)
- 社会科(24358)
- 社会科学(24355)
- 省(18567)
- 基金项目(18460)
- 教育(17350)
- 编号(16150)
- 划(15255)
- 资助(14757)
- 自然(14541)
- 自然科(14262)
- 自然科学(14261)
- 自然科学基金(14026)
- 成果(13860)
- 性(11483)
- 部(11252)
- 融(11168)
- 课题(11150)
- 发(11148)
- 重点(11091)
- 创(10991)
- 国家社会(10831)
- 制(10729)
共检索到138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2010年5-6月号的《外交》杂志中发表了马克.莱文森(Marc Levinson)的一篇文章,谈到在金融危机之后,尽管国际金融监管合作越来越流行,但是,在很多时候往往是在帮倒忙。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万泰雷 李松梁 黄鑫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在危机后出现新特点,中国的对外开放也迈入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亟须深度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以应对金融话语权缺失、外国政策溢出效应和开放性政策推进带来的各类挑战。未来中国应把握和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区域合作和"金砖合作"为突破口,重视与国际自律组织和智库的合作,增强跨境监管合作能力,在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平台上发出声音、制定标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路妍
本文阐述了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提出中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借鉴美、英、欧盟金融监管改革的新经验,在新形势下积极进行政策调整,重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框架,完善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加强跨境金融机构监管,增强政府处理金融危机的能力,积极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与合作,以保证中国的金融安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合作 政策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启清
对于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金融监管,学术界一直有着两种不同的取向:监管竞争和监管合作。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两国博弈模型来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寻求理论上的支持。通过模型分析,我们发现在一次博弈的假设下,两监管方的博弈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在更为符合现实的无限次重复博弈中,我们证明了(合作,合作)策略是无限次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也就是说,在长期中,合作策略将是博弈方最优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监管竞争 监管合作 博弈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慧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加强金融监管。危机以来的历次G20峰会及国际论坛,各方都聚焦国际金融监管并达成了一定共识。本文在介绍国际金融监管新举措的基础上,对美国、英国、欧盟等提出的监管方案重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全球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国际合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熊平安
金融监管失误被认为是本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危机爆发后不久,美国就着手研究金融监管改革事宜,新政府上任后,金融监管改革步伐显著加快。英国和欧盟也不甘落后,相继提出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本文通过比较美国、英国和欧盟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朴 冯晓岚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监管缺陷,美欧等国相继推出了多项重大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正一步步从理念转化为法律,从口号转化为行动。随着监管改革的不断深化,方案实施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已成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维生 张志远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探究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指出中国在这一历史契机中政策的选择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国际金融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国际金融监管过程中金融监管主体的策略选择问题。模型求解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国际金融监管中,金融监管主体注重短期利益会选择监管竞争策略,注重长期利益则会选择监管合作策略;由于很难改变多数监管主体追求短期利益的现状,致使在国际金融监管过程中"囚徒困境"问题依然存在;中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应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促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关键词:
金融风险 监管竞争 监管合作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2008年9月全面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还没有结束,全球金融体系的功能仍未完全恢复。自危机以来,国际范围对这场危机的全面反思以及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讨论广泛而深入,并已经在各个领域推开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这些改革必然对国际金融格局及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系列谈"专栏,连续刊发由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委员王兆星撰写的系列文章。这一系列文章,将重点讨论九个领域的问题,包括巴塞尔委员会主导的资本、流动性及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改革方案,金融稳定理事会重点关注的影子银行和金融衍生品监管,世界主要国家正在探索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金融分业混业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仙慧
后危机时代,混业经营纵深层次发展的大势下,国际金融监管协调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对此,须发挥以G20、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监管协调作用,以单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为基石,以区域化监管协调为阶梯,构筑三位一体的全球金融监管协调体系,方能弥合碎片化监管之缺。于中国而言,一方面,要从自身金融现实出发,靠拢国际监管标准;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参与到国际监管协调体系的改革进程中,维护本国金融利益。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国际协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綦相
根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修复引发危机的"断层线",增强全球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性,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目前,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按照微观审慎、宏观审慎、金融基础设施三条脉络主导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进程,取得阶段性成果,体现出以资本监管为核心、提升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力度、关注非银行金融中介、强调标准实施国际一致性、关注简单与复杂的平衡等基本趋势。基于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跟踪研究和思考,为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应善于捕捉风险的动态变化,以宏观的视野做好监管制度设计,对内注重金融监管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对外加强跨境监管协调。在做好规则制定的同时,...
关键词:
国际金融 监管改革 有效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仲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全面暴露出了西方金融体系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的制度漏洞。危机之后,新兴市场国家力量崛起,全球金融治理架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发达国家的俱乐部七国集团(G7)已经被代表性更为广泛的二十国集团(G20)所取代。定期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也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核心决策平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涛
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或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 ,包括系统性监管、审慎监管和业务发展监管三个方面。近年来尽管一些国家统一监管机构 ,但实行银行、证券和保险分业监管的国家仍占多数 ,且银行监管多放在中央银行内。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取决于 :是否有助于防范金融危机 ,是否会降低监管成本 ,是否会提高监管效率 ,是否会影响货币政策的制订和实施 ,以及各国国情 (尤其是政治历史因素 )五大因素。构建现代化的金融监管体制 ,需要综合考虑经营者、所有者、监管者、规则、市场约束和监控六个方面因素 ,重点加强外部监管、激励机制和市场约束建设等。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体制 构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联盛 钟震
"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反思和改革,基本建立了以系统性风险防范为核心任务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国外的经验值得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海刚 朱培玉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金融监管制度的弊端,从而引发了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改革。本轮金融改革是在对其金融监管的反思条件下进行的,虽然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通过对西方主要国家金融监管的研究可以得出一般性的变化趋势,如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金融创新、监管顺周期性以及加强监管的国际合作,这对我国金融监管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