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
- 2023(577)
- 2022(448)
- 2021(422)
- 2020(432)
- 2019(992)
- 2018(1036)
- 2017(2294)
- 2016(1308)
- 2015(1417)
- 2014(1594)
- 2013(1709)
- 2012(1770)
- 2011(1640)
- 2010(2221)
- 2009(2667)
- 2008(1442)
- 2007(1154)
- 2006(1021)
- 2005(984)
- 学科
- 济(4063)
- 经济(4060)
- 业(3450)
- 管理(3149)
- 融(2943)
- 金融(2943)
- 企(2882)
- 企业(2882)
- 银(2299)
- 银行(2297)
- 方法(2190)
- 行(2144)
- 数学(2021)
- 数学方法(2009)
- 财(1804)
- 制(1664)
- 贸(1585)
- 贸易(1584)
- 易(1570)
- 务(1399)
- 财务(1398)
- 财务管理(1394)
- 企业财务(1353)
- 业务(1175)
- 制度(961)
- 度(961)
- 银行制(874)
- 危(867)
- 中国(861)
- 机(861)
- 机构
- 大学(18668)
- 学院(18212)
- 中国(8679)
- 济(8355)
- 经济(8164)
- 银(6761)
- 管理(6653)
- 银行(6530)
- 研究(6280)
- 行(6210)
- 理学(5278)
- 理学院(5231)
- 管理学(5160)
- 管理学院(5129)
- 财(4624)
- 农(4525)
- 中心(4175)
- 人民(4162)
- 京(4030)
- 融(3871)
- 金融(3816)
- 国人(3681)
- 中国人(3666)
- 中国人民(3629)
- 财经(3594)
- 农业(3468)
- 江(3369)
- 所(3342)
- 科学(3317)
- 经(3277)
共检索到34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世金
帐外贷款危害很大应予打击王世金最近,我们在开展对绍兴全市四家国有商业银行1995年6月末资金来源与运用存量和1995年上半年增量情况专项稽核调查中,发现有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帐外存贷款,即在会计核算规定设置的存贷款科目外巧立名目办理存贷款业务,从事非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课题组 王勉
多头贷款是现代企业和个人常用的一种财务策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其必然性、合理性,也具有内在的积极性。但多头贷款容易导致过度消费、过度授信、盲目投资、资金挪用、恶意透支、资产重复抵押等问题,其危害同样也不容小觑。本文在考察我国多头贷款演变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借款人自身、商业银行、区域金融稳定的危害,并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要挟理论、动态竞争理论、金融生态理论等研究了多头贷款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从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加强金融债权司法保护、强化机构监管和行为监管、促进监管协调和信息共享、推动征信宣传和诚信教育、规范信息披露和中介机构、发展直接融资和民间融资、鼓励行业协作和银行创新等八个...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石国根 梁小民
贷款“突肚”危害及其规范石国根,梁小民近来,一些基层所、社为解决企业临时资金周转所需,支待地方经济发展。贷款"突肚"现象十分普遍。所谓"突肚"贷款,即月(旬)初贷出,月(旬)末须回降的贷款。此举虽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状况,还给行、社增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玉堂 杨振华 王汉东
关于国有银行帐外贷款的思考中国工商银行邢台分行李玉堂,杨振华,王汉东编者按:国有银行帐外贷款问题是中央银行当前监管的重点之一。这个问题的存在和发展一方面源于国有商业银行外部经济的负效应,另一方面是内部特殊利益决定的短期行为。现在,对此问题不仅中国人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阳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长庚
(一)费多于税,弊端丛生,民怨沸腾是客观存在的现实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后,国家开征的税种共20个。据统计,1997年征收入库税款约8000亿元(含农业四税),尽管这些税种还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逐步加以完善和调整,但是,它通过立法和行政法规的形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文发
资金“体外循环”加刷了信贷资金紧张的矛盾。在银行不包企业资金供应的体制下,资金“体外”循环增加,必然会相应减少对银行资金需求的压力。然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并非如此,虽然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几经改革,但银行包企业资金供应的状况仍未根本改革,因比资金“体外”循环必然会加剧信贷资金紧张的矛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继德
目前上市公司大多数营业收入大幅度增长,现金流充足,有些上市公司具有剩余流动性,他们为了追求高于正常投资回报率成为放贷人。当然也存在上市公司利用政策优势从银行贷款,然后又委托银行贷款,成为放贷人。上市公司委托银行贷款———放高利贷危害是比较大的,比如长期通过放高利贷维持、增加企业利润可能会使上市公司出现轻视、荒废主营业务的状况,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文章以钱江生化委托银行贷款为例,从上市公司、房地产企业、政策监管等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放高利贷的原因、危害,并制订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委托银行贷款 民间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军
近年来,一些基层银行为了增加储蓄,推行储蓄所承包责任制,完成吸储计划,开展竞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平衡信贷收支、调剂货币流通、支持经济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这是金融部门大抓储蓄的结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俊
当前,通过兼并实现企业产权转让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作为治理整顿、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无疑对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固定资产存量的闲置占用,促进产业结构和产
[期刊] 改革
[作者]
陶士贵
日本金融业“惜贷”的起因、危害及启示陶士贵当前日本经济金融界面临的一大难题便是金融机构“惜贷”成风。这造成许多企业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倒闭增加,金融运行不畅。日本经济界人士指出,当前金融机构“惜贷”是日本经济复苏、实行金融改革的最大障碍。这对我国金融业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汉军 邱力生
适度的信贷扩张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但信贷过度扩张就会对经济产生负面效应,包括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加剧经济结构失衡,累积金融系统风险等。我国金融机构近年来保持了较快的信贷增长,对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遏制银行信贷的过快增长,已成为央行当前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
信贷扩张 动因与危害 疏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