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1)
- 2023(2155)
- 2022(1852)
- 2021(1794)
- 2020(1444)
- 2019(3340)
- 2018(3494)
- 2017(5969)
- 2016(3645)
- 2015(4339)
- 2014(4784)
- 2013(4305)
- 2012(3964)
- 2011(3625)
- 2010(3771)
- 2009(3276)
- 2008(3421)
- 2007(3343)
- 2006(2921)
- 2005(2712)
- 学科
- 济(9673)
- 管理(9660)
- 经济(9657)
- 业(7838)
- 企(6663)
- 企业(6663)
- 教育(3731)
- 教学(3726)
- 理论(3702)
- 财(3548)
- 农(3525)
- 中国(3189)
- 学(3007)
- 制(2848)
- 业经(2727)
- 务(2448)
- 财务(2439)
- 方法(2427)
- 财务管理(2422)
- 地方(2308)
- 学法(2296)
- 教学法(2296)
- 农业(2284)
- 企业财务(2226)
- 贸(2198)
- 贸易(2195)
- 银(2163)
- 银行(2157)
- 易(2128)
- 和(2098)
- 机构
- 学院(49177)
- 大学(46777)
- 研究(15972)
- 管理(14194)
- 济(14044)
- 经济(13430)
- 中国(12541)
- 理学(11312)
- 理学院(11066)
- 管理学(10665)
- 管理学院(10583)
- 科学(10496)
- 京(10434)
- 江(9820)
- 所(8935)
- 财(8445)
- 范(8225)
- 州(8142)
- 师范(8139)
- 技术(8030)
- 农(7863)
- 中心(7719)
- 研究所(7691)
- 职业(7516)
- 省(6909)
- 北京(6823)
- 业大(6474)
- 师范大学(6115)
- 农业(6051)
- 院(6031)
共检索到85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梅
古希腊神话《美狄亚》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复仇女性美狄亚的悲剧形象。传统研究多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探寻“妇女的社会地位”问题,却忽视了从心理学领域挖掘美狄亚复仇的深层原因。本文尝试从性别研究及心理分析的视角对该悲剧人物进行探索:美狄亚的悲剧让我们看到了把生活的希望及目的寄托在男人身上的荒谬及潜藏在人身上的一种生之本能的潜意识;当欲念受挫时,指向自身的死亡会转向为攻击他人的形式:神圣的爱情可能演变为罪恶,高贵的理性可能堕为杀戮的工具。
关键词:
美狄亚 复仇 性别研究 心理分析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汉斯-维尔纳·辛恩 曹慧
截至2015年3月,希腊已经从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洲中央银行的救助计划中获得了总额3250亿欧元的援助,但其经济状况却并未得到改观。本文对希腊债务危机的救助计划及其绩效进行了评估,认为当前希腊经济已经陷入"荷兰病",救援资金的流入无助于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文章还对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前景和当前危机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欧元区 债务危机 中央银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光东
本论文运用治理结构的有关理论,对广信公司的悲剧进行了分析,指出广信公司具有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治理特征,即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行政干预有助于广信的生存和发展,也导致了金融资源的低效配置;通过将风险外部化,内部人追求控制权收益的努力导致了企业规模的扩张和业务的多元化。这种治理结构的结果是风险的积累和资产状况的恶化,并最终将广信公司推向了破产。
关键词:
广信 治理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09年10月12日,诺贝尔基金会宣布,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经济学及公共和环境事务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奥利姆·E·威廉森,以表彰他们对经济管理行为的卓越分析。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润润 张慧荣
吴绮诗在《无声告白》中讲述了一个跨种族家庭的悲剧故事。从族裔理论、创伤理论以及人格分析理论视角解读《无声告白》,可以发现,莉迪亚的悲剧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跨种族家庭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关键词:
无声告白 种族 莉迪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阿苏克·莫迪 邹静娴
传染风险阻碍了债务重组有批评指出,"对希腊的金融援助最终都付给外国银行了"。有关这一点,布兰查德教授并不认同。首先,传染风险确实存在,并且难以消除,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有关雷曼兄弟破产后一系列金融风险传染的回忆,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在希腊问题上,债务减免必然意味着债权人的损失。那么,本质的问题应该是为了防止传染大规模扩大,所相应付出的成本在各方间如何分担。在国际货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峰
“反公地悲剧”是与“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悲剧”的产生也与产权的界定有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并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 ,很多领域都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带有明显的“公地”特性 ,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反公地悲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模式重新整合产权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避免“反公地悲剧”的重演。
关键词:
产权 反公地悲剧 国有资产管理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英
《赵氏孤儿》与《奥瑞斯提亚》都是作者在吸取前人故事的基础上加工创作完成的,符合时代的道德价值观念。"血亲复仇"是两部戏剧共同的情节模式。而它们对这一模式的表现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分别考察两部作品的历史渊源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入手可厘清这些异同:首先是父权制的影响,其次是"礼法"与"律法"的不同存在方式。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这两部戏剧的内涵将得到丰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从容
现实生活中公共物品广泛存在 ,“公共的悲剧”时有发生 ,“搭便车”现象也不乏出现。但实验经济学证明 ,“搭便车”现象并非无处不在 ,“搭便车”也有可能存在逆向选择。虽然“外部性”和“搭便车”是导致“公共的悲剧”———公共物品经验不足的重要原因 ,但不是导致公共物品短缺的根本原因。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和公共物品的“政府失灵”可能是造成公共物品短缺更为关键的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三勋 王宏武 李智强
运用“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理论,分析了高校校办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难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难等现象的根源,指出了校办产业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产业管理体制、加强资产委托管理及完善学校产业投入撤出机制等校办产业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康有金 谢洁
霍桑是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胎记》是其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艾尔默是探索可靠世界的不可靠的探索者,乔治亚娜多变冲动的性格为他融合中世纪炼金术和当代实验技术在人身上做实验的行为推波助澜。乔治亚娜的悲剧是霍桑精神世界的产物。霍桑通过《胎记》告诫人们:不择手段地利用科学来满足自己精神或物质需求的行为会引发罪恶,给无辜者带来悲剧。
关键词:
胎记 悲剧 成因探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阳晓伟 杨春学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在产权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公地悲剧是一种由于排他性产权缺失或太弱造成竞用性资源被过度使用的悲剧;而反公地悲剧则是指资源或产权过度分割以致破碎化,导致资源排他性过强,进而造成资源使用不足的悲剧,它在产权结构上与公地悲剧存在明显区别。虽然在数理模型上可以推导出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对称的结论,但是该结论在实验经济学领域存在较大争议——在两种不同博弈情境下,被试者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社会心理学反应,结果导致反公地悲剧造成的福利损失比公地悲剧更加严重。
关键词:
公地悲剧 反公地悲剧 公平 效率 对称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阳晓伟 闭明雄 庞磊
长期以来产权经济学界存在一种"公地即悲剧"的倾向,试图将所有在"公地"领域发生的悲剧都用公地悲剧理论来解释,人为夸大了公地悲剧理论的适用范围与程度,并得出不恰当的政策建议。公地悲剧理论的适用边界应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有限进入式公地,而非开放进入式公地,才是现实中公地的主要形式,它们通常存在各种各样的管理制度,没有先验性的证据表明这类公地必然会导致悲剧;第二,公地悲剧理论将公地使用者高度简化为经济人,而这种假设本身是有争议的;第三,在行为成本未知或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即使是人类行为造成"公地"使用不当的悲剧,也不能用公地悲剧理论来解释;第四,囚徒困境只是公地博弈的一种解,但并不是唯一解。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文红 杨德忠
《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根据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创作的绘画作品。曹植的《洛神赋》以梦幻的方式描写了他和传说中的洛河之神偶遇、爱慕、互生情愫、彼此相爱、含恨别离的悲剧爱情故事。爱情的美好使人向往,分别的痛苦让人惋惜,正是这美好而又令人唏嘘的故事让众多文人骚客为之动容,创作出许多艺术佳作。其中,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最负盛名。画家用充满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把这个悲伤的爱情故事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后人。《洛神赋图》因此被认为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绘画艺术作品。文章旨在探究曹植的悲剧性人生对《洛神赋》和《洛神赋图》的影响,并就两种艺术作品呈现出的悲剧美进行比对研究。
关键词:
《洛神赋》 《洛神赋图》 悲剧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藿
亚里士多德的《创作学》(或译为《诗学》),是西方美学理论的基础,全书讨论悲剧创作相关的形式与实质的条件,为悲剧与其他文类创作提供了理论的基础。亚里士多德与其师柏拉图贬抑诗人与艺术的立场相左,主张以一种客观超然的眼光来看待诗人与剧作家的角色,把文艺创作,尤其是古希腊流行的悲剧,尝试从新的角度来定义:悲剧是透过戏剧行动的模拟,表现戏剧行动者的崇高品格,以完整的布局,宏伟的体裁,让每个组成部分,分别运用令人玩味的语言,以表演而非叙述的方式,透过哀怜与恐惧的受难事件,完成情绪与情感的发散与净化。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最重要的功效是具有的疗愈与净化心灵的功能。悲剧反映的人性真实面,因悲剧行动事件所引发的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