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56)
- 2023(2930)
- 2022(2519)
- 2021(2574)
- 2020(2204)
- 2019(4803)
- 2018(4957)
- 2017(9262)
- 2016(5193)
- 2015(5903)
- 2014(6100)
- 2013(5904)
- 2012(5709)
- 2011(5177)
- 2010(5296)
- 2009(5213)
- 2008(5389)
- 2007(4968)
- 2006(4535)
- 2005(4034)
- 学科
- 济(21808)
- 经济(21767)
- 管理(18555)
- 业(15867)
- 企(14516)
- 企业(14516)
- 方法(10759)
- 数学(8746)
- 数学方法(8569)
- 学(6297)
- 财(5953)
- 中国(5769)
- 理论(4994)
- 农(4902)
- 业经(4470)
- 制(4458)
- 贸(3866)
- 贸易(3863)
- 易(3703)
- 策(3679)
- 务(3665)
- 财务(3657)
- 财务管理(3646)
- 地方(3623)
- 技术(3569)
- 和(3555)
- 企业财务(3470)
- 教育(3425)
- 划(3407)
- 人事(3368)
- 机构
- 大学(81531)
- 学院(78914)
- 管理(29416)
- 济(27873)
- 经济(27102)
- 研究(26543)
- 理学(25566)
- 理学院(25182)
- 管理学(24440)
- 管理学院(24327)
- 中国(20489)
- 科学(17950)
- 京(17844)
- 所(14288)
- 财(13953)
- 农(13930)
- 研究所(12848)
- 业大(12322)
- 江(12298)
- 中心(12033)
- 范(11710)
- 师范(11585)
- 北京(11366)
- 农业(11049)
- 财经(10925)
- 州(9978)
- 经(9870)
- 师范大学(9406)
- 院(9300)
- 省(8605)
- 基金
- 项目(49757)
- 科学(39266)
- 基金(36696)
- 研究(33901)
- 家(32545)
- 国家(32225)
- 科学基金(27618)
- 社会(21710)
- 社会科(20354)
- 社会科学(20349)
- 基金项目(19358)
- 自然(18919)
- 省(18758)
- 自然科(18572)
- 自然科学(18567)
- 自然科学基金(18245)
- 教育(16711)
- 划(16204)
- 资助(15311)
- 编号(13342)
- 成果(11614)
- 部(11092)
- 重点(11042)
- 创(10013)
- 发(9592)
- 科研(9507)
- 教育部(9504)
- 大学(9501)
- 课题(9372)
- 创新(9247)
共检索到123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敏 陈志霞
采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PANSI)、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成人一般希望量表(ADHS)对348名大学生的有效样本进行调查,探讨生活事件、希望特质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希望特质呈显著负相关。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生活事件量表得分与希望特质的交互作用显著,低希望水平被试比高希望水平被试更容易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从而产生自杀意念,因此希望特质在生活事件与消极自杀意念之间起着显著调节作用。这一调节作用模型提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大学生自身心理保护机制的建设,从积极心理角度来减少和防御大学生自杀。
关键词:
自杀意念 生活事件 希望特质 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昊 张卫
目的:考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应对效能在其中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方法:采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问卷、应对效能量表和自杀意念问卷对121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1)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显著正相关;(2)应对效能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同时存在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结论:应对效能可以有效地部分阻抗、中介和缓冲压力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旺 田丽丽 刘本荣
以390名中国职业女性为对象,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2中的特质愤怒量表(TAS)、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3)进行施测,探讨职业女性特质愤怒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抑郁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有自杀意念职业女性的特质愤怒水平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的职业女性;(2)抑郁在职业女性的特质愤怒与自杀意念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邦林 黄瑾
采用问卷法对河南省、山西省和福建省3所初中863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探究了核心自我评价在同伴欺凌和留守儿童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同时也考察留守儿童意向性自我调节对直接路径和中介路径前半段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留守类别后,同伴欺凌正向预测留守儿童自杀意念;(2)核心自我评价在同伴欺凌与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意向性自我调节在同伴欺凌与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和核心自我评价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且均属于"雪中送炭"调节模式。本研究揭示了同伴欺凌影响自杀意念的作用机制,为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袁群明 范志光
为探讨残疾大学生自我污名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机制,采用自我污名量表、自杀意念量表、知觉压力量表和成人素质希望量表,对686名残疾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327名非残疾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作为参照。结果发现:(1)在残疾大学生中共筛选出有自杀意念者76人,检出率为11.08%;(2)听力障碍大学生自杀意念显著高于视力障碍大学生,视力障碍大学生自杀意念显著高于非残疾大学生;(3)知觉压力在自我污名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希望在知觉压力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本研究探讨了自我污名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改善残疾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新国 徐明津 陆佩岩 黄霞妮 黄雪雯
目的:探讨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四所初级中学305名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相关显著;(2)心理资本在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良好的心理资本可以缓解负性生活事件对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范志光
为探讨正念特质、反刍思维、社会支持对听力障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反刍思维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以及自杀意念量表对328名听力障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正念特质、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2)反刍思维在正念特质对自杀意念的负向预测作用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社会支持在反刍思维对自杀意念正向预测作用中起调节作用。本研究表明,正念特质对听力障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过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旺 田丽丽 周文静 陆红
以职业女性为研究对象,反刍思维反应量表(RRS)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为测量工具,采用点探测任务,考察消极信息的注意偏向在职业女性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对消极信息的注意偏向除与反省深思无显著相关(r=0.162,p>0.05)之外,与反刍思维总分、强迫思考、自杀意念之间的相关均显著;(2)对消极信息的注意偏向在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对消极信息的注意偏向在强迫思考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反省深思与自杀意念之间不起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陆红 田丽丽 马孟阳
自杀意念的评估是预防和控制自杀行为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国内外自杀意念的评估工具进行了简要回顾,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自编问卷法、单个问题判断法、心理测量法、访谈法等,本文还就自杀意念评估工具的选择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自杀 自杀意念 自杀意念评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罗小漫 郑德银 刘文令 刘衍玲
目的:探讨高职生共情、特质愤怒与宽恕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问卷、特质愤怒量表与宽恕量表对两所高职院校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情、观点采择与宽恕他人、宽恕均呈正相关,与特质愤怒呈负相关;共情关注与自我宽恕呈负相关,与宽恕他人呈正相关;自我宽恕、宽恕他人与特质愤怒呈负相关;共情对于宽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特质愤怒对宽恕的自我宽恕、宽恕他人的调节作用大小不同,对于宽恕他人的调节作用更大,而对自我宽恕调节作用较小。结论:共情与特质愤怒对宽恕有显著交互作用。
关键词:
高职生 共情 宽恕 特质愤怒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涛 冯菲
采用成人一般希望量表(ADHS)、自传记忆测验(AMT)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12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探讨希望、自传记忆具体性对抑郁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抑郁与积极自传记忆具体性、希望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希望在积极自传记忆具体性与抑郁的关系中有调节作用;与高希望水平的被试相比,低希望被试更容易受积极自传记忆具体性下降的影响,从而增加了抑郁风险。研究提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希望和积极具体自传记忆的作用。
关键词:
希望 自传记忆具体性 抑郁 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朝克
本文认为,"四位一体"的生产方式(包括经济方式、政治方式、文化方式和社会方式)与生活方式形成的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科学发展观与"四位一体"建设理论蕴涵着这一基本规律,大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以及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社会稳定;"四位一体"的生产方式小到个人的生活条件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都遵循着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矛盾运动规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柯意 张博坚
作为一种新型领导风格,悖论式领导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员工主动行为,然而作为一种变革主动行为,悖论式领导影响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内在作用机理尚未明晰。本研究通过湖南省10家中小型民营企业56名直属上级和307名员工的配对问卷数据,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提出了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了悖论式领导如何影响员工变革支持行为,并考察了员工特质正念对悖论式领导与员工关系认同关系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悖论式领导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变革支持行为;悖论式领导对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员工关系认同来发挥作用;员工特质正念能够正向调节悖论式领导与员工关系认同之间的关系;员工特质正念能够显著增强悖论式领导通过员工关系认同对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间接影响。本研究的结论不但证实了中国情境下悖论式领导的有效性,而且为中小型民营企业激发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姝玥 程诗婷 方杰 王兴华
本研究以自杀人际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归属感受挫、累赘感知、生命意义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采用问卷法对五所高校114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归属感受挫和累赘感知均对自杀意念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且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当归属感受挫和累赘感知同时处于高水平时,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程度最严重;(2)归属感受挫和累赘感知负向预测生命意义,生命意义负向预测自杀意念,生命意义中介了归属感受挫和累赘感知对自杀意念的直接效应。
关键词:
归属感受挫 累赘感知 生命意义 自杀意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桑海云 强冬梅 咸大伟
文章通过对641名高校学生进行自杀意念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在不同学历、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类型、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失恋过、有无性经历、不同压力情况、有无安全感、是否目睹或亲身经历家庭成员有暴力行为、目前为止是否有过自杀行为自杀意念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且与自杀态度、社会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达到差异水平。由此提出从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源的控制、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和关注特定阶段和特殊群体的学生四个方面着手,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率,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意念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