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0)
2023(7375)
2022(6172)
2021(5789)
2020(4594)
2019(10511)
2018(10592)
2017(19225)
2016(10955)
2015(12454)
2014(12846)
2013(12116)
2012(11177)
2011(10121)
2010(10610)
2009(9627)
2008(9695)
2007(8857)
2006(7884)
2005(7459)
作者
(30304)
(25083)
(25069)
(23961)
(16049)
(12082)
(11571)
(9736)
(9555)
(9422)
(8661)
(8483)
(8389)
(8158)
(8042)
(7772)
(7688)
(7459)
(7410)
(7276)
(6509)
(6233)
(5981)
(5939)
(5908)
(5747)
(5619)
(5581)
(5117)
(5014)
学科
管理(37180)
(34432)
经济(34348)
(30932)
(27306)
企业(27306)
(14349)
(14234)
方法(11648)
中国(11168)
(10506)
业经(9984)
(9589)
数学(9092)
(9001)
财务(8964)
财务管理(8931)
数学方法(8915)
理论(8739)
企业财务(8428)
(8275)
银行(8262)
体制(8020)
(7831)
(7557)
(7368)
金融(7365)
教育(7342)
教学(6696)
(6532)
机构
学院(150821)
大学(149828)
(56089)
经济(54522)
管理(53294)
研究(48900)
理学(44050)
理学院(43493)
管理学(42717)
管理学院(42393)
中国(39149)
(32375)
(32055)
科学(28068)
(26433)
(24400)
财经(23871)
中心(23065)
(21340)
(21178)
研究所(21142)
(20987)
(20905)
师范(20763)
北京(20323)
业大(19182)
技术(18253)
(18228)
财经大学(17412)
(17220)
基金
项目(91560)
研究(72546)
科学(71158)
基金(63574)
(54071)
国家(53542)
科学基金(45862)
社会(44078)
社会科(41505)
社会科学(41497)
(36877)
教育(35836)
基金项目(32815)
编号(31603)
(30409)
成果(27899)
自然(27734)
自然科(27033)
自然科学(27027)
自然科学基金(26555)
资助(25524)
课题(23268)
(23210)
重点(21097)
(20481)
(19749)
(19490)
(19429)
项目编号(19221)
(18991)
期刊
(71228)
经济(71228)
研究(49382)
中国(39120)
(28903)
教育(27100)
管理(22615)
学报(21427)
(20337)
科学(19108)
大学(17118)
(16503)
金融(16503)
技术(15466)
学学(15381)
农业(12885)
财经(12322)
业经(11574)
(10574)
经济研究(10198)
图书(9616)
职业(9197)
问题(8871)
财会(8516)
会计(7976)
(7707)
(7631)
论坛(7631)
理论(7394)
(7383)
共检索到247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继荣  
浙江大学实施的师资博士后制度,是一种具有开放、竞争、流动特点的教师补充新模式。它利用博士后流动站的平台,将教师聘用制度与博士后工作制度进行有机的结合,对高学历青年人才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选拔,强化了“优胜劣汰”机制,对于组建教师队伍,切实把好教师选聘质量关,起到了很好的政策导向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汪健  邓芳  
中国博士后制度既借鉴美国经验,又独具中国特色。今天,中国的博士后发展面临着制度转型、质量不高、科研成效偏低、国际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和挑战,也存在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清华大学在总结博士后发展的长期经验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政策、制度和机制等方面对博士后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以造就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战略型、创新型和复合型的高端拔尖人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建红  
企业博士后工作是我国博士后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博士后制度中的校企合作,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产、学、研"合作,以及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是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完善企业博士后制度,应加强科学管理,规范合作方式,注重市场主导,借助政府引导,共谋共赢,以促进企业博士后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存荣  金善锟  沈培华  
清华大学助教博士生制度的实践与探索杨存荣金善锟沈培华博士生兼任助教(含教学助理TA、科研助理RA和管理助理MA)称为助教博士生。自1989年试点,1990年起全面试行以来,助教博士生制度在清华大学已走过六年历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改进,清华大学助教博士...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靳冬欢  吴丹  刘利  方毅  
介绍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探索形成的与阶段性成果挂钩的、多种评阅方式相结合的博士学位论文分级评阅制度,总结分析了评阅制度实施四年来的成效,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蒋凯  
中美博士后制度比较●蒋凯博士后制度是一项高级人才开发的重要战略措施。其基本涵义是,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设立一些不固定职位,为获得博士学位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进一步科研的机会,从而促进高级教学和科研人员成长的一种制度。博士后制度在美国已有百余年历史,在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锐  
美国创建了博士后制度,也是世界博士后制度的领导者。目前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群体。博士后研究人员来自世界各国,为美国科技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博士后制度与美国的科技崛起相伴随,在20世纪后半期成为美国培养高层次人才、从全球吸引顶尖人才的重要途径。美国政府通过持续增加研发经费投入,以及使用政策工具促进博士后制度的发展。政府的干预对博士后制度的发展是必要的。美国的博士后制度也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博士后的待遇还非常低,不利于吸引才华横溢的博士学位持有者。学术界、一些政府的机构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锡华  刘丹华  屈洋  
自1985年11月我国建立博士后制度以来,博士后工作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成为一些高等院校、科究院所单位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十多年来我国的博士后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博士后制度也必须不断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玉佳  李越  
1920年,哈佛大学在美国率先突破传统的博士培养类型限制,创立了彰显实践性特色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美国教育领域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教育博士学位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哈佛大学结合实际对教育领域两种博士学位制度从目标定位、课程设计及实践安排进行了变革与创新,创建了特色鲜明的教育领导博士学位和教育哲学博士学位项目。哈佛大学两种学位制度对我国研究和实践取向的适度分化,学科兼容、师资互济的新型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及处理好两种学位共性与差异性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艳林  于惠芳  
中国博士后制度历经20余年发展,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而又面临诸多问题;"一流大学"建设加快步伐而又一时难以摆脱重重困境。两者应协调发展,在促进博士后事业的发展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云  曹昭乐  唐艺卿  
30年来,由于一直得到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中国博士后制度在政策制定、发展速度、人才培养和站点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这一制度设计之初的市场环境与现在不一样,近些年的改革步伐也未及时跟进,在博士后资助、规模发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未来的博士后制度改革蓝图,必须充分利用博士后国家人才制度的独特优势,从顶层设计入手重新设计,通过恰当定位博士后身份,改分散资助为全额资助,缩减站点数量与扩大招收规模并举,减少管理层下移管理重心等措施等重构新的博士后制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丹华,陈谷纲  
文章通过对中国博士后制度模式取向的现状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博士后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推动中国博士后制度转型的若干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民  
中国博士后制度已粗具规模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和优化高级人才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行博士后制度在运行中出现了诸如管理模式计划色彩浓厚、在站管理不规范、定位认识不统一、研究经费与生活经费偏低等问题。因此 ,必须对现行的博士后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 ,并建议采取建立混合模式、分类招收分类管理、集中资助、生活安排市场化等措施创新中国博士后制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云  
美国博士后教育经历了诞生与扩散、积极促进和调整与发展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了相应的制度。随着经验的积累,美国博士后制度的特点正在逐步系统与定型:注重人才培养与使用,对博士后的质量评价则根据协议执行,体现了一种松散的管理,根据协议对博士后进行质量评价。美国博士后制度存在如博士后身份不明确,发展规模起伏不定等问题。借鉴美国的做法,我国博士后制度发展应下放管理权限,明确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博士后第一责任人;提高待遇,吸引更有竞争力的人员来做博士后;设置科学评价指标,注重博士后教育的规模与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谷纲  王云鹏  刘丹华  
通过对博士后制度发展的三种模式的研究以及中国博士后制度模式取向的现状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博士后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推动中国博士后制度转型的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