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0)
2023(9766)
2022(8182)
2021(7398)
2020(5917)
2019(13101)
2018(12878)
2017(23751)
2016(12866)
2015(13904)
2014(13418)
2013(13066)
2012(12408)
2011(11295)
2010(11704)
2009(10714)
2008(10369)
2007(9286)
2006(8344)
2005(7784)
作者
(35877)
(29608)
(29481)
(27963)
(18955)
(14300)
(13437)
(11568)
(11409)
(10702)
(10156)
(9935)
(9571)
(9500)
(9155)
(9122)
(8901)
(8803)
(8598)
(8480)
(7561)
(7460)
(7135)
(6844)
(6816)
(6739)
(6692)
(6592)
(6110)
(5873)
学科
(52538)
经济(52487)
管理(31981)
(30966)
(23662)
企业(23662)
中国(19682)
地方(18500)
(16941)
业经(14133)
方法(13371)
(11661)
农业(11533)
数学(10540)
(10481)
银行(10468)
(10420)
数学方法(10379)
(10295)
(10278)
金融(10277)
地方经济(10234)
教育(10218)
(10181)
(10018)
(9698)
贸易(9688)
技术(9359)
(9281)
理论(9188)
机构
学院(173865)
大学(169447)
(68267)
经济(66421)
研究(65316)
管理(60848)
理学(50619)
理学院(49973)
管理学(48985)
管理学院(48671)
中国(48629)
科学(38598)
(37603)
(32735)
(31825)
中心(29174)
研究所(29167)
(29030)
(28896)
(27667)
师范(27383)
北京(24387)
(24231)
财经(23753)
(23688)
业大(23591)
农业(22054)
师范大学(21451)
技术(21335)
(21311)
基金
项目(109736)
研究(86449)
科学(86196)
基金(74821)
(64469)
国家(63813)
科学基金(54266)
社会(53085)
社会科(50190)
社会科学(50183)
(46354)
教育(40775)
基金项目(38695)
(38022)
编号(37400)
自然(32236)
自然科(31451)
自然科学(31443)
自然科学基金(30820)
成果(30769)
(30377)
资助(29562)
课题(27861)
重点(25594)
发展(24689)
(24241)
(23974)
(23455)
(22918)
创新(22280)
期刊
(90048)
经济(90048)
研究(58702)
中国(46064)
教育(32337)
(28710)
管理(24270)
学报(23865)
(23580)
科学(23384)
农业(20018)
(19790)
金融(19790)
大学(18489)
业经(17388)
学学(16947)
技术(16683)
经济研究(14244)
财经(11313)
问题(10773)
(10195)
(9835)
职业(9514)
(9090)
论坛(9090)
商业(9087)
图书(9024)
科技(8754)
(8531)
(8505)
共检索到285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向前  刘彩霞  
师资供给过剩背景下,对师范生从教能力应有新的认识。师范生从教能力可以分解为"汉字规范书写"、"教育语言表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与说课"、"教育技术能力"、"教育研究"、"班主任工作"、"求职与职业发展"等八项专业能力。师范生从教能力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发展结构,分为教学技能、教师认同、教育理想三个层次。层次之间存在依存与递进关系。在师范生从教能力中教学技能处于发展的基础层面,在此之上,是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与教育理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春燕  李松蔓  
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更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新文科应运而生,它能更好地弥补传统文科在物质收益和长期竞争力方面的不足。文章从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从思想抓起;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能力建设;提升教学技术手段,用新技术辅助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文科背景下对中文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培养的理论内涵。同时从新文科理念培养人才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师资力量;需要构建新的教育体系;在新文科的发展过程中,中文师范生也要担负起传统文科的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实践和传承任务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文科背景下中文师范生培养的实施途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楠  雷江华  
融合教育改变了普通教育教师所处的环境及工作任务,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免费师范生是未来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其职前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是顺应融合教育发展对教师特殊教育能力诉求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融合教育的视角,系统探讨了普通教育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结构和内涵,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方面初步构建了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并提出从转变教师教育者观念、完善教师资格认定体系、加强多学科跨专业合作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春生  赵守月  高夯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研究生教育的信息化转型已经成为助力其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以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为例,对信息技术与研究生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内涵本质与实践路径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以期对我国构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有所启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光辉  
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等诸方面提出来了全新的要求,而目前的师范生培养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在分析目前师范生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比较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慕杰  杨起群  
深度学习是近年来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方向,关系学生学习质量、动机与方式等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为深度学习的可能性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鞭策着学习革命的快速发生。但学习方式变革,又受到认识论、传统学习方式、信息诱惑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师范生深度学习,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反思成长,培养反思性实践者;体验学习,促进高阶思维发展;学习迁移,培育信息整合的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炜  
我国自实施学位制度以来,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增长,但仍然难以满足需求,更不能适应现代化要求。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区域分布、授权高校、硕博比、学术型与专业博士等结构都亟待优化,质量观也需要更新。应进一步明确任务要求,提升导师队伍,强化培养过程,加强学科建设,为实现现代化做贡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有斌  
实习基地建设是培养和提高师范生从教能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从投入资金、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提高授课能力等方面开辟、建设实习基地,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为学院赢得了发展空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明礼  
文章从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视角,分析高师院校缺乏教师职业信念的原因,提出高师英语专业教学管理者应明确师范生培养目标,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搭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努力培养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合格师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静  李陈佳  
顶岗支教实习是师范生教育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顶岗支教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顶岗支教实习有效促进了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教学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师范生的实习态度、实习专业符合度以及指导教师的态度等会显著影响师范生的实习效果,并且与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呈正相关。为此,应重视师范生所学专业与支教实习科目的一致性,加强对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有利于提升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敬  
利用教育实习提高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是国家"幼有所育"政策背景下学前教师教育的紧迫任务,是现今克服师范毕业生"流失"幼教师资队伍的现实措施。本研究对所在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14级全体师范生教育实习前后职业认同的现状差异进行分析,探讨教育实习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实习提高了师范生的总体职业认同及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行为倾向3个一级维度;提高了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认同、职业热情等9个二级维度,但未能提高师范生的职业能力认知、职业特征认知等4个二级维度,对师范生的职业社会认知二级维度甚至有负面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为优化学前教师教育实习促进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以稳定幼教师资队伍、实现"幼有所育"的政策目标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海萍  
加强职教师范生双师素质培养是国家职教教师教育改革的应然之举,也是满足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内生性需要的必然之举。职教师范生双师素质要求呈现专业性、职业性、师范性“三性”融合的本质特征。针对跨界协作欠稳固、专业设置面偏窄、课程体系条块分割、培养方式学科本位、实训资源不足及指导不力等培养困境,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从培养主体、培养内容、培养过程与管理、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探寻改革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娟娟  姜红贵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十二五"时期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一项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重大。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具有业务训练的师范性、教学课程的技术性、与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目标的相应性以及教学研究的学术性等重要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小鸥  
1897年,南洋公学拉开了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帷幕。南洋公学师范生成为以专业知识推动并引领中国近现代教科书编撰的第一群体。南洋公学师范生编撰(译)教科书首次强调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呈现进化思想,明确爱国之心;首次以"德智体"建构知识,借鉴东西善本,融会而出之;首次使用"教科书"冠名教学用书,以"课"规范教学容量,创编辅助系统;首次关注"实地应用",尝试多样编撰,由已知而达于未知;首次明确"镶我少年",建构现代文化,促进民族之演进。南洋公学师范生为中国教育启蒙建构了自我支撑的全新知识体系,成就了中国近现代教科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为正  孙芳  李玉  
内涵式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是我国大学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在此背景下,教学质量管理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选择的焦点。教学质量管理是指运用管理学原理,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进行合理的调度,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实现学校对教育目标的管理模式。该模式经历了"监控""评价"和"服务"三个发展阶段。基于这一模式,通过"教学主体"和"管理模式"双重角度来审视我国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寻求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