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5)
- 2023(8296)
- 2022(7031)
- 2021(6367)
- 2020(5192)
- 2019(11985)
- 2018(11837)
- 2017(21914)
- 2016(12104)
- 2015(14310)
- 2014(14744)
- 2013(14494)
- 2012(13734)
- 2011(12488)
- 2010(13175)
- 2009(12084)
- 2008(11915)
- 2007(11155)
- 2006(10487)
- 2005(9653)
- 学科
- 济(66462)
- 经济(66406)
- 管理(34183)
- 业(27767)
- 地方(20776)
- 企(19481)
- 企业(19481)
- 中国(18790)
- 方法(16370)
- 农(14427)
- 业经(13612)
- 数学(13477)
- 财(13310)
- 数学方法(13289)
- 制(13013)
- 地方经济(12893)
- 学(11713)
- 银(9986)
- 银行(9983)
- 理论(9942)
- 行(9558)
- 农业(9539)
- 融(9347)
- 金融(9346)
- 贸(8928)
- 贸易(8916)
- 环境(8651)
- 易(8537)
- 体(8433)
- 和(8378)
- 机构
- 学院(174133)
- 大学(169018)
- 济(76413)
- 经济(74405)
- 研究(61352)
- 管理(58779)
- 中国(49594)
- 理学(46957)
- 理学院(46393)
- 管理学(45576)
- 管理学院(45239)
- 财(38457)
- 京(36837)
- 科学(33431)
- 江(31423)
- 所(31005)
- 中心(28936)
- 财经(27883)
- 研究所(26637)
- 州(25570)
- 范(25468)
- 师范(25302)
- 经(24843)
- 北京(24363)
- 经济学(24322)
- 院(21957)
- 农(21838)
- 省(21398)
- 经济学院(21374)
- 技术(21337)
- 基金
- 项目(96402)
- 研究(80804)
- 科学(73846)
- 基金(63589)
- 家(52580)
- 国家(52018)
- 社会(49507)
- 社会科(46560)
- 社会科学(46546)
- 科学基金(43831)
- 省(40204)
- 教育(38456)
- 编号(36530)
- 成果(32344)
- 基金项目(32299)
- 划(31733)
- 课题(27213)
- 资助(26511)
- 年(23474)
- 发(23265)
- 自然(23093)
- 自然科(22430)
- 自然科学(22427)
- 重点(22187)
- 自然科学基金(21976)
- 项目编号(21746)
- 性(21342)
- 部(20585)
- 规划(19991)
- 发展(19980)
- 期刊
- 济(106730)
- 经济(106730)
- 研究(63320)
- 中国(46476)
- 财(31599)
- 教育(30659)
- 管理(24887)
- 融(21292)
- 金融(21292)
- 农(20979)
- 技术(20080)
- 学报(19928)
- 科学(18086)
- 经济研究(16915)
- 大学(16017)
- 图书(15820)
- 业经(15580)
- 财经(15099)
- 学学(13990)
- 农业(13471)
- 经(13348)
- 问题(13248)
- 书馆(12267)
- 图书馆(12267)
- 职业(11587)
- 贸(10703)
- 坛(10359)
- 论坛(10359)
- 技术经济(9507)
- 国际(8980)
共检索到308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劼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快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完善国家的统筹规划、宏观管理以及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全新的体制。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师范院校目前正面临的时代背景及所处形势,探索和剖析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产学研道路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让师范院校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更好地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师范院校 地方经济建设 科研成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文化
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民族地区地方高等院校的责任。民族地区地方高等院校必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创新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办学思路,明确学科建设方向,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科学研究方向,建设人才小高地,争取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争取地方政府鼓励支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褚彪 常联合
我国高校建设随着社会发展日益壮大,高职院校为高等教育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高职院校多为地方政府主办,依靠地方经济支持,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可用之才。人才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决定一个地区和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各地高职院校办学理念都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促进高职院校的自我优化和提升,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空有办学理念,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地区关怀等方面还欠缺深入研究与改进实践,没有真正发挥出高职院校的地方特色与地
关键词:
巴州 高职院校 地方经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祥培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其神圣使命。通过准确的办学定位、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学研产一体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途径,可以促进这一使命的实现。文章以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诠释了这一命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地方高职院校 服务 地方经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佘万斌
文章基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宏观前景,探讨了职教师资需求情况以及培养主体方面的问题,提出地方师范院校拓展服务面向参与培养职教师资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参与职教师资培养的优势,为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培养思路。
关键词:
职教师资 地方师范院校 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芬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不仅可以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扩大自身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影响。高职院校要站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服务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奕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发展通信事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太仓市邮电局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端,东临长江,南连上海,西接苏州,面积815平方公里,人口44.85万,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的县(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乡镇企业、王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面对旺盛的通信需求,我局于1...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计斌 刘玉英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体制。本文仅就中国高等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高等学校的类型我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罗映红 肖秀阳
对湖南省永州市部分公共图书馆、厂矿企事业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的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着重在办馆条件(馆舍、人员、经费、藏书)方面进行比较,同时对永州社会各界信息需求情况及永州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等情况一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中的优势,认为高校图书馆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可以大有作为。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当地经济建设 信息服务 调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季风
射阳县土地总面积2800平方公里,滩涂109万亩,下辖13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射阳港经济区,总人口近百万。世界珍禽丹顶鹤有90%在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故射阳又有"鹤乡"之誉。射阳县现有四星级、三星级职高各1所,设有机械、电子、计算机、餐旅、现代农业等13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荣德
依托辽宁老工业基地而诞生,与老工业基地一起走过了同成长、共荣辱的风雨历程,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服务面向,构筑了沈阳工业大学特色鲜明的机电类优势学科专业群,强有力地支撑了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获得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跃泉
随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推进,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浙江科技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中,提出"四大对接"和"四个契合",强化学科特色和优势,形成了服务转型升级的新优势,同时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在"四个转变"中找准新的着力方向。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社会服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连福 李波
在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通过教师与顾问式的高校主导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和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共生模式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在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积极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在国家政策的宏观层面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地方政府充分发挥调控职能,建立政府、企业、高校三方互动机制,确保教育经费投入的刚性执行和地方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三结合模式,实现技术、人才、资金的最佳组合,从而全面提高我国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