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4)
2023(10788)
2022(8982)
2021(8583)
2020(7105)
2019(16043)
2018(15835)
2017(30646)
2016(16434)
2015(18897)
2014(18274)
2013(17506)
2012(15846)
2011(13989)
2010(14346)
2009(12968)
2008(12165)
2007(10649)
2006(8897)
2005(7685)
作者
(42588)
(35608)
(35060)
(33810)
(22661)
(17145)
(16063)
(13736)
(13467)
(12760)
(12188)
(11893)
(11040)
(11001)
(10993)
(10829)
(10702)
(10547)
(10236)
(10075)
(8739)
(8712)
(8664)
(8109)
(8028)
(8018)
(7931)
(7820)
(7186)
(6957)
学科
(66927)
经济(66867)
管理(44593)
(40213)
方法(36244)
数学(33357)
(33272)
企业(33272)
数学方法(32723)
(22244)
中国(17851)
(16884)
地方(13357)
理论(13334)
业经(12977)
(11671)
贸易(11666)
(11526)
(11256)
财政(11204)
(10851)
农业(10839)
教学(10750)
(9896)
财务(9854)
财务管理(9823)
(9444)
企业财务(9284)
技术(9243)
(9178)
机构
学院(221994)
大学(217191)
(86211)
经济(84364)
管理(84218)
理学(73516)
理学院(72750)
管理学(71120)
管理学院(70740)
研究(65735)
中国(48999)
(45169)
(43658)
科学(39486)
财经(34018)
(32547)
(31641)
师范(31384)
(31080)
中心(30975)
(30950)
业大(29277)
(28821)
研究所(27989)
经济学(27526)
北京(26832)
(26376)
技术(25768)
财经大学(25335)
经济学院(24991)
基金
项目(151155)
科学(120092)
研究(113843)
基金(108670)
(92997)
国家(92285)
科学基金(81208)
社会(71725)
社会科(68168)
社会科学(68152)
(61205)
教育(57189)
基金项目(57026)
自然(51884)
自然科(50793)
自然科学(50784)
(50266)
自然科学基金(49820)
编号(48158)
资助(45585)
成果(38577)
重点(34147)
课题(34084)
(33185)
(31802)
(31475)
大学(29696)
教育部(29640)
创新(29621)
国家社会(29489)
期刊
(89536)
经济(89536)
研究(64475)
中国(42734)
(36347)
教育(35388)
管理(30174)
学报(29334)
科学(27151)
(25479)
大学(23254)
技术(23102)
学学(21696)
(18817)
金融(18817)
农业(17648)
财经(17067)
经济研究(16252)
业经(15742)
(14563)
统计(12948)
职业(12413)
(12279)
问题(11560)
决策(10800)
商业(10705)
技术经济(10064)
图书(9839)
(9757)
(9572)
共检索到317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傲  谭杰  
师范类专业认证“践行师德”的指标体系明确提出师范类专业要重点关注师范生的“师德规范”,而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关键环节”。[1]随着线上教学的普及,对应师范专业认证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构建“云课堂”空间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坚持以“三全”育人引领、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思政育人实效深化等原则基础上,通过构建“课程思政”有效机制、内容体系、主体责任、重要载体等路径,形成“云课堂”空间下“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更有效地发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效应,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芦颖  洪金中  
实践教学是师范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在解读师范类专业认证和教育部对实践教学要求文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学体系设计,构建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新模式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分层递进、虚实结合、考评有据”,强调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物理教学为例),按照认知逻辑分层递进的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以信息平台为基础的质量监控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洪勇  曲秀艳  董琳  冯建民  胡可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对高校英语专业育人工作展开分析,可以发现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开展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工作,有助于强化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满足新时期国家提出的教师队伍建设需求。针对目前英语专业存在的人才培养与专业认证要求不符、校企合作效果不佳等问题展开分析,文章提出对接专业认证、建设实践基地等策略推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机制的创新发展,能够为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志旭  陈琳珏  汪宏远  孙立伟  倪喜凤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下,中小学对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就更高了。文章结合佳木斯大学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对照《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仅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3方面(一级指标)入手,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寻求一系列的改进措施,进而对专业建设评估和专业认证考查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蓝英  
定期开展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职业素养、学校的学风考风及教学保障对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的共同解释作用为58%。其中,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内容不能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只能通过学校的学风考风与教学保障产生较小的促进作用(0.149);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职业素养对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影响作用最大(0.546),既有直接促进作用,还可通过学校的学风考风与教学保障产生间接的影响作用;学风考风与教学保障对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0.421)。因此,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该评"教"与评"学"、评"管"齐头并进、齐抓共管,尤其应该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定华  
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本文分析了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和意义,归纳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主要特点,梳理了认证起步阶段的方略,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辛治洋  
2018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师范类专业认证具有鲜明的线性思维特征,包括射线形态的"主线"思维、线段形态的"双向细目"思维和环线形态的"底线"思维。线性思维一旦被专业认证参与者固化为线性思维方式,其势必遭遇转型升级的社会发展、综合的师范生素养和一体化办学实际的困境。高校和师范专业面向教师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应充分尊重专业认证的线性思维价值,但同时又应该避免陷入线性思维方式,坚守师范专业的价值立场和学科立场,用心用情地办好师范类专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辉  王哲  刘立峰  李英姬  
职业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有自己的特点,依照行业人才需求和师范认证毕业要求,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启动了"双融合、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即校企协同育人,企业导师、幼儿园导师参与指导,共同制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课程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伟红  
<正>教育实践是师范专业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它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标准》均提出要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这充分显示出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变革的关注,因此整合师范教育实践课程与改革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以提升师范生专业能力与培养质量就成为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玮超  郭瑾瑜  张云燕  
课程思政背景下,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质量,而且有助于引领主流文化,让大学生产生情感价值共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需要基于两对矛盾关系与两对统一关系的理性分析,从理念引领、教师引航、课程资源引流、制度保障护航4个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春艳  焦玉凤  董海  孙鹏飞  朱永长  
针对模具类课程的教学现状,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以成果导向的课程目标,建立了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完成了教学内容的优化和重组,设计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表明改革初见成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傅海伦  武怡芯  王雪梅  
在当前师范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提高师范类学生从业技能是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专业认证的要求,师范类学生从业技能分为教学技能(主要包括一般教学基本技能和学科教学技能)、教育管理技能以及自我发展技能三种。当前师范类学生存在提高从业技能的意识有待加强、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与中学教学脱节等问题,高校应从课程设置、意识培养以及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三方面来提高师范类学生的从业技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勇  
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教师教育专业综合评价的基本方式,对完善师范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应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引领,坚持师范特色、多方参与、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着力引导师范院校建立健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评估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以便从源头上保障教师教育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静  
校媒合作"一三一"育人模式,是基于地方高校转型下的传媒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该模式积极引入校媒合作项目,强调以项目制为载体,行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完成传媒类专业链与产业链、实训课程与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最终实现从学生实训作品到传媒产品的转变。该模式对地方高校传媒类专业面向行业与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一专多能型传媒人才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焦立涛  梁忠环  
本文以青岛黄海学院网上创业园的教育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商贸类专业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从校企共建育人平台,校企延伸育人环节,校企共建"双师"队伍,校企共同实施项目育人四个方面探讨了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