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73)
2023(13443)
2022(11481)
2021(10689)
2020(8467)
2019(19559)
2018(19191)
2017(35925)
2016(19750)
2015(22149)
2014(22366)
2013(21869)
2012(19946)
2011(18009)
2010(18089)
2009(16347)
2008(15543)
2007(13753)
2006(11981)
2005(9953)
作者
(56365)
(46737)
(46236)
(44179)
(29556)
(22368)
(21030)
(18466)
(17802)
(16676)
(16011)
(15663)
(14624)
(14586)
(14222)
(14196)
(13945)
(13612)
(13280)
(13186)
(11662)
(11443)
(11157)
(10657)
(10470)
(10451)
(10336)
(10336)
(9431)
(9269)
学科
(74967)
经济(74883)
(54007)
管理(53688)
(41279)
企业(41279)
方法(33126)
(32028)
数学(28530)
数学方法(28186)
中国(21643)
农业(21410)
业经(20374)
(19202)
地方(17218)
(16333)
(15541)
理论(13057)
(12511)
贸易(12501)
教育(12419)
(12133)
(11739)
环境(11714)
技术(11609)
(11396)
银行(11358)
(11346)
财务(11283)
财务管理(11261)
机构
学院(276722)
大学(275892)
管理(110735)
(103391)
经济(100702)
理学(96551)
理学院(95482)
管理学(93811)
管理学院(93309)
研究(90561)
中国(65023)
(58531)
科学(57016)
(47604)
(46381)
(44161)
业大(42527)
中心(41785)
(41074)
师范(40762)
(40480)
研究所(40314)
财经(37285)
北京(36849)
农业(35822)
(33918)
(33208)
(33165)
师范大学(32680)
技术(29969)
基金
项目(195171)
科学(153488)
研究(147764)
基金(139070)
(119966)
国家(118847)
科学基金(102276)
社会(91674)
社会科(86531)
社会科学(86510)
(77908)
基金项目(74342)
教育(68754)
(65189)
自然(64899)
自然科(63316)
自然科学(63303)
编号(62724)
自然科学基金(62116)
资助(55681)
成果(51474)
课题(43429)
重点(43426)
(42691)
(42512)
(40398)
项目编号(37874)
创新(37439)
教育部(36733)
国家社会(36709)
期刊
(117575)
经济(117575)
研究(81279)
中国(56313)
(48562)
学报(43664)
教育(40827)
科学(40564)
管理(37552)
大学(33733)
(33092)
农业(32907)
学学(31438)
技术(24111)
(22708)
金融(22708)
业经(22417)
财经(16956)
经济研究(16833)
图书(15530)
问题(15011)
(14265)
(14167)
(14140)
科技(13893)
理论(13672)
实践(12818)
(12818)
技术经济(12322)
现代(12195)
共检索到398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孙冉  徐静  
师范生是乡村教师的重要补充渠道,如何培养师范生在未来成为高质量的乡村教师?这从根本上说是培养教师如何满足乡村学校对教师能力和素质的特定需求以及具有乡村从教情怀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中国东中西部学校的2588名师范生和337名新手教师的抽样数据,考察了当前师范生的乡村从教情怀及教学素养现状,构建了促进师范生走向高质量乡村教师的培养路径。结果显示,师范生尚缺乏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客观认识和理解,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较低,扎根乡村从教的情怀薄弱;接受乡村地方性教育的培养匮乏,乡村教学素养亟待提高。研究进而构建了融入乡村地方性的24条培养路径的职前培养项目。调查发现该融合路径得到师范生和新手教师的认同,有益于师范生的乡村地方意识、乡村教育教学能力和乡村地方情感培养。由此提出重构师范生适应乡村从教的培养课程、探索设置乡村教育专业、加强入职支持、保障专业发展等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贺永平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师范生实习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和顶岗实习,它们各有利弊。当前的师范生实习存在时间短、工作量不足、准备不充分、考核评价不严等问题。师范生实习需要增加实习时间和工作量,加强实习基地和平台建设,加强入口与出口管理,以保障实习质量,提升师范生实践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耿涓涓  
形象具备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广泛地塑造和制约着个体行动。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素质,需重塑乡村教师形象。本文以广西179位师范生为研究合作者,他们既是乡村好老师发生情景的直接参与者,其中大部分也将成为乡村教师。通过唤醒他们对过往乡村教育生活经验的关注—诉说—转录,分析他们心目中乡村好老师的情景框架,发现"关怀和助益"是其共同的底层结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关晶  
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标志着中国特色学徒制成为我国实施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长期任务。中国特色学徒制应以高质量办学为发展愿景。高质量办学既是中国特色学徒制改革探索的初衷,又是中国特色学徒制持续发展的基石,“中国特色”内生于追求高质量办学的实践探索中。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办学包含有形性、有效性和持续性三层含义,即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校企双元育人、基于学徒技能养成的多方主体共赢以及适时适需的制度变革与模式创新。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办学关键在于制度建设,需明确“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功能定位与专属概念,整合形成基于标准规范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体系,构建以经费制度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利益平衡机制,建立整体性治理框架和一站式服务平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向晓梅  吴伟萍  
产业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及核心推力。通过分阶段观测广东改革开放40年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发现,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演化轨迹是一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跃升之路,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持续性产业升级。生产要素供给、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政府干预及制度安排等四大动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动态更迭比较优势、推动产业持续升级的耦合动力机制。在国际产业分工的背景下,适应不同的阶段特征及红利条件,通过比较优势的动态化调整,广东产业发展模式由低成本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广东应以全面创新驱动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迈向一个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  
数字技术铸就农业现代化,促使农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所依托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分析了行业现状及痛点,构筑了数字助农的逻辑框架。本文认为,利用“数字乡村”战略开创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要以数字激活农业发展潜能、引领农业技术革新、赋能农业生产要素,完善决策评估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倪莹莹  
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和先导作用,乡村振兴也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文章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关系入手,通过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改革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契合;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内培外引优秀人才,与乡村产业发展相适应;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与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等建议,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卫利珍  
在信息技术日渐发展成熟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力求通过发挥数字化工具和媒介的作用,促进乡村科技、文化发展,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章简述社区教育与数字乡村的内涵,分析社区教育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才培训服务水平、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强化数字赋能建设等,通过社区教育丰富乡村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其综合素养,推动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建言献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香品  王星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乡村既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工作,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引入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及国家治理理论分析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路径,结合文献检索和专家评判等方法识别影响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诸多因素,运用改进的解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因素间层次关系和关联机制,构建因素层次递阶结构。研究认为,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路径是:以农村居民为主体,激发农村居民创造性;应提高农村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以及强化多主体协同、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上层建筑;通过对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初始因素的识别与因素集的模型构建分析,可以发现:数字素养是影响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因素,数据共享和资本投入为直接因素;治理体系、乡村文化、数字基础设施和主体关联等9类因素交互作用,共同成为驱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间接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一钢  冯虹  
通过自编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问卷,对500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辅以必要的访谈收集数据。研究发现,目前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总体水平不高,具有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师范生在教师身份认同及各维度上都存在差异,女生的教师身份认同明显好于男生;体艺专业师范生好于文、理科生;大一、大四师范生好于大二、大三师范生。藉由调查研究结论,提出了改革师范生招生考试制度、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效能感、加强师范生职业生涯指导等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露   赵巍  
根据2011—2021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显著正向促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尤其在乡村经济和生活的数字化方面作用显著,但数字基础设施还需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对产前、产中的农业现代化影响更为显著,其中,数字乡村建设最显著地影响了产中阶段的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其次是产前阶段的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对产后阶段的影响尚显不足。此外,数字乡村建设的影响随时间、空间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而异。大数据战略实施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更加显著;在高水平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现代化的助推效应更强;区域上,东部地区的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最为明显,南北差异表现为南高北低,粮食主销区的数字乡村建设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洪亮  沈妍  
以适度消费系数衡量的消费类型变迁在引领中国经济迈向高水平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引入适度消费概念,以城乡居民消费类型差异为切入点,测算中国适度消费系数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适度消费系数下,基础性消费与享受性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绩效的拉动作用存在着显著不同,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与适度消费系数的变动存在倒U型的相关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铖  陈鹏  
各地方院校的乡村定向师范生是近年出现的新群体。本研究以身份理论与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为基础构建三重身份的分析框架,并通过教育民族志研究深描乡村定向师范生内在身份认知与外在身份预期之间的互动图景及内在逻辑。研究发现,该群体在与政策的互动中形成支配性身份的同时,也被赋予身份"特权"、赋能学习动机,但政策的赋权与赋能作用之间呈现相互牵制的局面;在与社会规范的互动中,出于道德义务的拷问而与政策进行互惠性的交换,进而自觉承担身份责任,但自我性与公共性在底层逻辑上依旧相互冲突;在与自我的互动中,经历过污名化认知下的身份拒绝后,逐步自我和解与身份重塑,并在身份的习惯化与制度化之中分别采取被动妥协或主动调适两种不同取向的行动策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小芹  
近年来,在全球化不断推进、人口迁移加剧以及互联网广泛使用等现代流动背景下,乡村社会日益被流动所解构和重塑,乡村治理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其治理范式也亟待转型。有学者从空间角度来把握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变革。然而,对于此类现象的经验研究和理论提升却严重不足。基于吉登斯的"脱域理论",结合一个村庄的实地调研,本文提出了"脱域性治理"概念,与传统时期的"地域性治理"有所不同,"脱域性治理"的核心在于"流动",它更强调因流动而带来的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治理客体的流动性和治理手段的多样性,并对此进行村庄层面的经验解读。"脱域性治理"基于"变动取向",是对当前乡村治理新模式的一种高度总结,提出了中国乡村治理的急剧转型和可能的一种治理方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容华  
职教师范生职业性向是指职教师范生从事职教教师职业的倾向性,是影响职教师范生职业选择、职业投入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发展程度,可将职教师范生职业性向分为三个逐级递进的层次:一是以适教为核心的感性层次;二是以爱教为核心的理性层次;三是以乐教为核心的德性层次。职教师范生职业性向具有目的的指向性、内容的整体性、过程的发展性和效果的内隐性等特征,课程渗透、反思性实践、文化熏陶和社会支持是培育职教师范生职业性向的基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