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3)
2023(9919)
2022(8393)
2021(8244)
2020(6741)
2019(16219)
2018(16641)
2017(29771)
2016(16927)
2015(19237)
2014(19630)
2013(18576)
2012(16738)
2011(15032)
2010(15696)
2009(13983)
2008(14092)
2007(12093)
2006(10853)
2005(9804)
作者
(45831)
(38002)
(37510)
(36353)
(24485)
(18544)
(17401)
(14757)
(14662)
(14072)
(13299)
(12955)
(12573)
(12148)
(11786)
(11711)
(11460)
(11165)
(10998)
(10954)
(9672)
(9458)
(9272)
(8900)
(8875)
(8640)
(8605)
(8394)
(7843)
(7586)
学科
(57901)
经济(57821)
管理(41809)
(37598)
(31748)
企业(31748)
方法(24388)
数学(21190)
数学方法(20549)
(18044)
中国(17558)
(16050)
地方(15154)
(14501)
理论(14384)
业经(14019)
教育(13341)
(12288)
教学(12275)
农业(11561)
(10235)
(9921)
银行(9894)
(9338)
技术(9336)
(9168)
(9083)
金融(9080)
(8768)
贸易(8756)
机构
学院(218471)
大学(216301)
管理(78321)
(75735)
研究(73644)
经济(73331)
理学(65605)
理学院(64726)
管理学(62909)
管理学院(62492)
中国(56686)
(48156)
科学(46191)
(39148)
(38116)
(37460)
(35189)
(34611)
中心(34285)
师范(34271)
研究所(33299)
业大(31542)
北京(30749)
(30194)
技术(29156)
财经(28614)
(27278)
师范大学(27184)
农业(27104)
(26610)
基金
项目(139362)
科学(107626)
研究(107364)
基金(94333)
(81239)
国家(80446)
科学基金(68724)
社会(61985)
(58994)
社会科(58289)
社会科学(58273)
教育(54171)
基金项目(49232)
(48200)
编号(47826)
自然(44170)
自然科(43070)
自然科学(43061)
自然科学基金(42235)
成果(40441)
资助(39569)
课题(35649)
重点(32138)
(29764)
(29725)
(29581)
(29389)
项目编号(28060)
创新(27243)
大学(27004)
期刊
(94177)
经济(94177)
研究(70155)
中国(60151)
教育(47064)
(32900)
学报(32894)
(31900)
管理(30691)
科学(29035)
大学(25755)
技术(25017)
学学(22916)
农业(21434)
(20724)
金融(20724)
业经(15848)
图书(15068)
职业(14741)
经济研究(13761)
财经(13517)
(12148)
(11657)
问题(11265)
(11245)
书馆(10921)
图书馆(10921)
(10872)
论坛(10872)
统计(10778)
共检索到355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丞  严文清  夏力  
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三S"模式是在"教学做合一"理论和主体教育论基础上提出的,对革除传统师范生实践教学的弊端,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有效的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从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实训平台和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入手,遵循知行合一、个性化、全面性、分级递进等原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兴琴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教学模式和方法。践行"实践中反思,反思中研究,研究中学习成长"的终身学习理念。打破以考试和分数为侧重点的评价方式,建立以实践为中心的评价机制。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处于攻坚阶段,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要求高校要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深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基础教育紧密联系的协同培养新机制。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骥民  高艳贺  李春超  
一、中小学双语师资培养的意义(一)适应中小学双语教学实践的需要双语教学在我国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其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双语师资的匮乏。据预测,上海市到2007年将需求1万多名双语教师,目前师资缺口达8000人。2005年4月22日-23日在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举办的全国双语教育评价研讨会上,所有双语实验学校代表的一致呼声就是亟需双语教师。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师范院校从未设立双语教学专业,现有的双语教师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双语教学培训。因此,通过高师院校为中小学培养优秀的双语师资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尹小敏  
"问题情境"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即通过开发一系列有代表性的"问题情境",创建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新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问题情境"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强调合作、反思与自我评价。该模式的出发点是为师范生应对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尽可能地做好准备,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希坤  
目前,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加速时期,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职教师范生"全程式"实践培训模式从模式人员及结构角色转变、课程设置与保障措施几方面做出改革,全面保障"双师型"教师素质,促进职业教育加速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杰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教师来源多样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形势,地方师范院校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迎接挑战,已成为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地方师范院校要科学定位,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探索特色鲜明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统筹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坚持师范性,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元方  谢峰  刘毅  杨雪特  傅佑全  
"教学做合一"是教学法的界定,是生活法的说明,是真知识的源泉。内江师范学院坚持"教学做合一"的育人理念,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做中学,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育人平台;以校内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做中学,形成了学做互动的实践育人平台;以社会课堂为阵地,突出学生做中学,形成了校地联动的社会育人平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存贵  张浩瑜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关键力量。加强中职教师培养培训是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的具体实践,是促进中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满足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的内在要求,是充分发挥职技高师办学优势的重要体现。针对中职教师培养培训存在的操作标准不明、方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陈旧、机制不够成熟等问题,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深入开展了中职教师培养培训改革探索,形成了“标准引领、项目驱动、平台支撑、机制协同”的中职教师育训模式,并从构建中职教师“双师型”培养培训相关标准、设计一体化中职教师培养培训方法、建设中职教师培养培训载体、加快打造“政-企-院-校”合作共同体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王俊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普遍关注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增加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知识成为当前师范教育的基本趋势。模拟现场实践以准教师获得教育实践知识为目的、借助名师教学视频为载体,发挥准教师的学习主动性,对师范生进行有效的职前教学能力培养。模拟现场实践的具体流程包括解读教学材料、设计教案、观看教学视频、讨论与反思、修改教案五个步骤。通过实施模拟现场实践这一教学环节,可较好地对师范生进行职前教学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师范生入职后尽快胜任教学工作作准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雪姣  雷建龙  
以湖北省中高职衔接贯通的3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案例,解读了3种模式的内涵,分析了"3+3"模式"技能导向,考试选才,普遍适用";"3+2"模式"两校协同,两段衔接,两层‘直通’",五年一贯制"一个主体,一贯五年,一体化运转"的特点与优势,在对三种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的基础上,从提升衔接贯通效率的角度,提出了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合理选择贯通模式,根据模式的不同合理设置课程,合理规划布局衔接的专业,严格论证审核衔接模式与试点专业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建平  方健  
在校企校教师教育联盟的基础上,构建"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以职技高师院校为主体,联合企业和中等职业学校,由校企校三方共同确定职教师资培养内涵,共同开发教师能力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组织考核评价,校企校合作贯穿于职教师资培养的全过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闫建璋  郭赟嘉  
"U-G-S"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而逐步形成的由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相互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教师的一种合作开放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山西师范大学在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锐意进取,从目标设置、组织制度、合作内容、合作形式、保障体系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的体制机制,在实践中诠释了这一模式的现实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圣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综合性高职院校特点,结合区域历史文化优势,探索了"三融四层多维"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洋  
英语教师是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实施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新课标进行透视,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新课标对英语师范生的要求。同时,结合目前英语师范生的素质现状,从三个方面提出对策,构建出一条高校英语师范生的培养之路。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宝超  
特殊教育专业的主要职能是为特殊学校及推广融合教育的特普融合学校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具备特殊教育等多方面知识与能力的专业教师。发展特殊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的重点,设置特殊教育专业是广东省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复合型特殊教育专业人才,课程设置上注重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模式上实行非定向型培养,并建立协同育人联盟,为特殊教育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师资、设备、场地等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