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8)
- 2023(15070)
- 2022(12529)
- 2021(11817)
- 2020(9409)
- 2019(21292)
- 2018(20994)
- 2017(37905)
- 2016(21073)
- 2015(23802)
- 2014(23518)
- 2013(21924)
- 2012(20118)
- 2011(18088)
- 2010(18817)
- 2009(17121)
- 2008(16006)
- 2007(14545)
- 2006(12701)
- 2005(11481)
- 学科
- 济(71975)
- 经济(71900)
- 管理(60109)
- 业(58453)
- 企(50661)
- 企业(50661)
- 方法(31964)
- 中国(31924)
- 数学(27641)
- 融(27469)
- 金融(27467)
- 数学方法(27270)
- 银(25595)
- 银行(25583)
- 行(24694)
- 教育(23277)
- 财(22877)
- 农(19768)
- 技术(19484)
- 理论(19309)
- 业经(18257)
- 制(17973)
- 地方(16465)
- 务(15282)
- 财务(15252)
- 财务管理(15215)
- 教学(14865)
- 企业财务(14521)
- 农业(13692)
- 贸(13665)
- 机构
- 学院(274606)
- 大学(274142)
- 济(103441)
- 经济(100885)
- 管理(99741)
- 研究(86615)
- 理学(84939)
- 理学院(83985)
- 管理学(82449)
- 管理学院(81891)
- 中国(68143)
- 京(57333)
- 财(52921)
- 范(47559)
- 科学(47541)
- 师范(47224)
- 江(44793)
- 中心(42365)
- 财经(41244)
- 所(40259)
- 教育(39897)
- 师范大学(38006)
- 经(37359)
- 北京(36853)
- 州(36648)
- 研究所(35706)
- 技术(34335)
- 农(32730)
- 经济学(32663)
- 职业(32001)
- 基金
- 项目(173551)
- 研究(142625)
- 科学(139410)
- 基金(120736)
- 家(100829)
- 国家(99748)
- 社会(88259)
- 科学基金(87702)
- 社会科(83613)
- 社会科学(83598)
- 教育(75649)
- 省(71865)
- 基金项目(62435)
- 编号(62010)
- 划(60174)
- 成果(53697)
- 自然(51462)
- 自然科(50348)
- 自然科学(50341)
- 自然科学基金(49478)
- 资助(48273)
- 课题(46744)
- 创(41604)
- 重点(40392)
- 年(40128)
- 部(39893)
- 发(38888)
- 项目编号(38222)
- 创新(37832)
- 规划(37249)
- 期刊
- 济(115178)
- 经济(115178)
- 研究(94938)
- 教育(74030)
- 中国(68453)
- 财(43161)
- 融(40199)
- 金融(40199)
- 管理(39320)
- 学报(32523)
- 技术(30996)
- 科学(30533)
- 农(29688)
- 大学(27450)
- 学学(23485)
- 职业(21020)
- 财经(20866)
- 业经(19801)
- 农业(19270)
- 经济研究(18631)
- 经(18001)
- 图书(15371)
- 坛(15195)
- 论坛(15195)
- 技术教育(13748)
- 职业技术(13748)
- 职业技术教育(13748)
- 问题(13576)
- 发(12554)
- 技术经济(12539)
共检索到43550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伟红
<正>教育实践是师范专业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它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标准》均提出要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这充分显示出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变革的关注,因此整合师范教育实践课程与改革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以提升师范生专业能力与培养质量就成为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孝更 王哲 王伟 龚志慧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在推动教师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师范专业建设、提高职前教师培养质量、促进职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职业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建设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关键能力训练不足、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对标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在培养目标明确、育人方式优化、实践环节强化、持续改进推进等方面探索实践,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建立了新的培养方式、完善了新的保障机制,在专业建设、教研工作、师资建设、资源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专业认证 职业师范院校 教育学专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坚持把“新师范”“新文科”建设的理念思路与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紧密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比较开阔的视野和持续的推进动力。突出认证工作中标准的统领性、专业建设的自主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为准备进入专业认证的普通高校教育学专业,特别是职业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提供初步的实践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辉 王哲 刘立峰 李英姬
职业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有自己的特点,依照行业人才需求和师范认证毕业要求,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启动了"双融合、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即校企协同育人,企业导师、幼儿园导师参与指导,共同制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课程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傲 谭杰
师范类专业认证“践行师德”的指标体系明确提出师范类专业要重点关注师范生的“师德规范”,而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关键环节”。[1]随着线上教学的普及,对应师范专业认证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构建“云课堂”空间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坚持以“三全”育人引领、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思政育人实效深化等原则基础上,通过构建“课程思政”有效机制、内容体系、主体责任、重要载体等路径,形成“云课堂”空间下“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更有效地发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效应,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春艳 焦玉凤 董海 孙鹏飞 朱永长
针对模具类课程的教学现状,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以成果导向的课程目标,建立了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完成了教学内容的优化和重组,设计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表明改革初见成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梁
培养"反思性实践者"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但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教育实践课程设计,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职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有经历而无体验、反思,反思能力培养效能低下。温州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职前教师"分段—反思式"教育实践课程,结合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程,分段设定实践反思目标和任务,提供反思支架,开展反思、研习活动,使职前教师获得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全面体验和职业认同,提高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为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和持续的专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关键词:
职前教师 教育实践课程 反思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洪勇 曲秀艳 董琳 冯建民 胡可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对高校英语专业育人工作展开分析,可以发现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开展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工作,有助于强化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满足新时期国家提出的教师队伍建设需求。针对目前英语专业存在的人才培养与专业认证要求不符、校企合作效果不佳等问题展开分析,文章提出对接专业认证、建设实践基地等策略推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机制的创新发展,能够为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高校英语专业 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晰
<正>师范认证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各高校纷纷开始探索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古代汉语对于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在师范认证背景下推进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国春
"新师范"不是在"去师范化"遭遇挫折后教师教育的"再师范化",而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师范"以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为目标追求,是政治站位更高、专业品质更优、开放程度更深、技术形态更新的教师教育。在全面实施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师范类专业建设不能满足于通过专业认证,而应坚持面向需求与服务成长相统一的专业化价值取向,运用反向设计与正向落标相协调的产出型建设范式,创造深度协同与技术赋能相结合的开放式教育形态,建设关注达成与持续改进相融通的卓越型质量文化,为实现"新师范"发展愿景提供关键支撑。
关键词:
新师范 师范类专业认证 专业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海萍
加强职教师范生双师素质培养是国家职教教师教育改革的应然之举,也是满足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内生性需要的必然之举。职教师范生双师素质要求呈现专业性、职业性、师范性“三性”融合的本质特征。针对跨界协作欠稳固、专业设置面偏窄、课程体系条块分割、培养方式学科本位、实训资源不足及指导不力等培养困境,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从培养主体、培养内容、培养过程与管理、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探寻改革路径。
关键词:
职教师范生 双师素质 专业认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白艳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推动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在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过程中,以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目标,构建科学的课程目标形成性评价方法,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对提升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课程目标 形成性评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忠明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中职教育的"工作母机",其能否培养出适应中职教育要求的"双师型"教师,是检验其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是保障教师培养质量的基础。调查发现,中职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内部结构严重失衡,难以满足中职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职业教育 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荆鹏飞 何丽娜 宋瑞波 杨雪
本文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特点,提出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为一体的建设思路。本文结合"设计思维"课程群进行教学改革实践,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强化提升成果转化"教学模式,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 设计思维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路书红 黎芳媛
2017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明确提出启动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要求。在这一新要求下,师范专业应该以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为指导,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质量监控等方面,审视反思自身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推动自身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专业认证 师范专业 专业发展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