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
2023(925)
2022(824)
2021(772)
2020(705)
2019(1668)
2018(1645)
2017(3408)
2016(1856)
2015(2127)
2014(2223)
2013(2253)
2012(2039)
2011(1907)
2010(1914)
2009(1862)
2008(1861)
2007(1561)
2006(1392)
2005(1206)
作者
(5326)
(4610)
(4537)
(4318)
(2852)
(2201)
(2108)
(1900)
(1718)
(1696)
(1501)
(1495)
(1489)
(1484)
(1428)
(1370)
(1329)
(1293)
(1254)
(1224)
(1180)
(1168)
(1136)
(1089)
(1070)
(1025)
(974)
(966)
(931)
(927)
学科
(10250)
经济(10240)
管理(6590)
(6392)
(5858)
企业(5858)
方法(5788)
数学(5114)
数学方法(5087)
(2477)
中国(2335)
(2019)
地方(1866)
(1833)
业经(1750)
(1696)
贸易(1696)
关系(1669)
理论(1617)
(1604)
(1571)
(1485)
财务(1485)
财务管理(1480)
企业财务(1440)
(1385)
(1323)
(1281)
人事(1253)
人事管理(1252)
机构
大学(29657)
学院(28848)
(11685)
管理(11496)
经济(11446)
理学(10368)
理学院(10234)
管理学(9997)
管理学院(9963)
研究(9087)
中国(6537)
(5762)
科学(5599)
(5548)
(4631)
财经(4597)
(4234)
研究所(4227)
师范(4212)
(4180)
业大(4100)
(4062)
(4005)
中心(3758)
北京(3638)
经济学(3555)
商学(3543)
商学院(3514)
师范大学(3479)
财经大学(3439)
基金
项目(19022)
科学(15427)
基金(14295)
研究(13365)
(12355)
国家(12240)
科学基金(10629)
社会(9080)
社会科(8546)
社会科学(8544)
基金项目(7723)
(7085)
自然(7070)
自然科(6934)
自然科学(6932)
自然科学基金(6830)
教育(6779)
(6162)
资助(5896)
编号(5105)
(4514)
成果(4325)
重点(4175)
教育部(4025)
(3931)
人文(3850)
课题(3658)
(3638)
科研(3612)
大学(3604)
期刊
(12503)
经济(12503)
研究(8132)
中国(5032)
科学(4540)
学报(4509)
管理(4315)
(4156)
(3466)
大学(3457)
教育(3366)
学学(3268)
财经(2465)
农业(2225)
(2144)
金融(2144)
技术(2112)
(2101)
经济研究(2058)
业经(2046)
商业(1849)
问题(1678)
(1577)
统计(1567)
(1417)
技术经济(1411)
决策(1357)
(1312)
理论(1286)
现代(1239)
共检索到40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骞  溪海燕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教育交往中,常表现出一些错位的师生关系,我们力求追寻着不同层面不同意义下的师生关系:即存在意义上的"相依关系",人格意义上的"相等关系",过程意义上的"相动关系",情感意义上的"相融关系",发展意义上的"相长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继存  
如果承认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那么教学活动良好与否包括师生关系良好与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这种关键作用在于教师是否在教学活动中能真正做到真诚、真实与正当,这是教师的一种精神状态和境界,同时也是教师修习的一个过程。教师的修习不应超越于教学活动之外,而应通过或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教师的修习必然受到教学制度的影响和制约,超越教学制度的教师修习是不现实的。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强化教学制度的规约,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及因之产生的师生关系得到教学制度的伦理关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长伟  
从古今之变的角度审视师生关系,有助于完整地认识师生关系,解释并解决当下的师生关系问题。在古典的目的论语境中,师生是亲密的友爱的,是平等且相互尊重的,并且,学生要敬畏教师。而在现代机械论的语境中,师生关系是疏离的而非友爱的、是契约式的而非伙伴式的,是平等的但缺乏教育性的。当下师生关系在走向民主与平等,但同时也出现了疏离和冲突等不良症候。回归古典的目的论师生关系,重温目的论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友爱性以及敬畏性,有助于我们当下对师生关系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汪幼辛  
推论(推理)是皮尔士“探究方法”的核心,教学推论是推论与教学的独特结合,其教学意义必须存在于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关系中,其核心在于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学生推论的条件,即原因、规则和结果。推论有两种处理方式:(1)教师直接明确推论条件———教师对学生推论控制程度取决于明确的条件种类数;(2)教师间接控制推论条件,包括对原因、对规则和对结果三种控制行为。教学推论本质上是在技术兴趣指导下的工具性活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步学等在2007年第10期《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撰文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高等教育正经历着复杂、深刻、多角度的变化,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市场运行机制在高等教育领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桂生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系统内部的主要动因之一。因为教育结构的运行归根结底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惟其如此,师生关系成为教育理论上的一个老话题。话题虽老,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却常常流于一般化、公式化,即把特殊的师生关系单纯当作一般的社会关系或人际关系,并把复杂的师生关系简单化。故对这个问题仍有探讨的必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莲  
]根据霍夫斯泰德(Hofstede)比较文化价值观的理论,中国和瑞典分别属于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高权力差距和低权力差距、强回避不确定性和弱回避不确定性、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国家。本文试图探讨生活在中瑞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师生这一不平等角色关系看法的异同。30名就读于瑞典某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和曾到过中国留学现也就读于该校的9名瑞典学生,完成了笔者设计的有关中瑞师生关系比较的调查问卷。对问卷所进行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所得出的结果证实了霍夫斯泰德的理论在中瑞师生关系这一特定背景下的可信性与有效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张家军  
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的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是"我"与"你"的平等对话关系。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并从"道德危境"入手,在理想的沟通情境下通过与学生对话,才能达到与学生的"视野融合",真正建立起理解型的师生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次林  
虽然现在师生之间的权威等级关系已经受到抛弃,但师生之间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尊师爱生以及对话的关系同样没有表达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本文在重新理解教育本质的基础上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器官的延伸力量,与学生处于同边,文章倡导了师生之间一种新型的关系:同边促进,让师生之间由一般的人际关系转变成教育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清  
现代师生关系是在传统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和创新而形成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在现代社会民主化思想和人文教育理念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型师生关系。文章从现代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和层次性分析、形成基础、主要特征等几方面综合分析了现代师生关系的内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彬  邹红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