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9)
2023(5581)
2022(4675)
2021(4330)
2020(3679)
2019(8068)
2018(8265)
2017(14799)
2016(8415)
2015(10013)
2014(10366)
2013(9634)
2012(9036)
2011(8236)
2010(8531)
2009(7893)
2008(7982)
2007(7645)
2006(6630)
2005(6102)
作者
(26178)
(21474)
(21233)
(20378)
(13625)
(10233)
(9988)
(8442)
(8253)
(7827)
(7366)
(7311)
(7066)
(6916)
(6875)
(6511)
(6425)
(6413)
(6316)
(5998)
(5701)
(5398)
(5220)
(5177)
(4982)
(4853)
(4841)
(4741)
(4532)
(4410)
学科
(28225)
经济(28181)
管理(25042)
(20519)
(20114)
企业(20114)
理论(12735)
方法(12013)
(11071)
教学(9949)
教育(9131)
中国(8684)
(8033)
业经(7951)
(7890)
数学(7750)
(7446)
数学方法(7402)
(6885)
(6497)
学法(6083)
教学法(6083)
技术(6014)
(5584)
(5206)
银行(5190)
(5133)
财务(5100)
财务管理(5086)
(4996)
机构
大学(127947)
学院(127286)
管理(42766)
研究(41745)
(40091)
经济(38784)
理学(35526)
理学院(35022)
管理学(34010)
管理学院(33748)
中国(30312)
(28598)
科学(27475)
(21977)
(21874)
(21846)
(21620)
师范(21615)
研究所(19807)
(19492)
中心(18801)
北京(18119)
业大(17555)
技术(17448)
(17376)
师范大学(17034)
财经(16714)
农业(15282)
教育(15218)
(14817)
基金
项目(77546)
研究(60175)
科学(59161)
基金(51974)
(45305)
国家(44850)
科学基金(37486)
社会(34396)
社会科(32326)
社会科学(32318)
(31905)
教育(30271)
编号(27124)
(26691)
基金项目(26391)
成果(24973)
自然(23459)
自然科(22913)
自然科学(22904)
自然科学基金(22462)
资助(21340)
课题(19808)
重点(17821)
项目编号(17333)
(16957)
(16425)
(15859)
(15727)
(15029)
大学(14921)
期刊
(50743)
经济(50743)
研究(40670)
中国(32051)
教育(30666)
学报(23219)
(19520)
科学(18912)
管理(18119)
(17529)
大学(17518)
学学(15823)
技术(14239)
农业(11562)
图书(11151)
财经(9863)
(8827)
金融(8827)
职业(8734)
(8595)
业经(8088)
书馆(8012)
图书馆(8012)
(7417)
(7390)
论坛(7390)
经济研究(7260)
统计(6537)
问题(6537)
情报(6518)
共检索到203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甫全  
在教学研究领域,一种文化路向不断发展和凸显,逐步孕育起当代的文化教学论。已有的教学认识论,在教育领域揭示了"教学的特殊认识属性",确立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却埋下了"主体沦丧陷阱"。在超越这种困境中,人们逐步洞察到教学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认识活动,从而建构起文化教学认识论,形成了三个基本观点:一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二为知识是教学认识的根本价值,三为整体主义是教学探究的新兴方法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召存  
作为近代社会时代精神表征之一的科学认识论,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影响着今天对知识教学的思考。受其影响的知识教学实践颠倒了逻辑起点,抽离了学校知识的文化意蕴,遮蔽了学校知识的合法性问题和道德性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误读是科学认识论还在影响知识教学的一个深层动因。而生活认识论则是我们思考知识教学的一条有价值的可能进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华龙  
从"教学实践—教学认识—教学论—教学认识论"的历史逻辑关系看,教学认识论的理论自觉缘于对传统教学论的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教学认识论的重心从经验走向教学过程,并最终形成"特殊认识说"。面对现有教学论与教学实践严重背离的形势,立足于教学实践的要素关系审视教学认识系统,有可能建构起一个具有广阔包容性的改造主观世界的教学认识论新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洁  张广君  
以往的教学认识论将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为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其历史合理性与进步意义,同时也遭遇了根源于知识论哲学的基础性困境。基于当代生成论哲学尤其是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整体立场,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教学认识论——生成论教学认识论,以生成性、关系性思维为核心,扬弃进而整体重构教学认识论的方法论基础,在内涵上表现为生成性、实践性、关系性和超越性等内在规定性,在外延上展现出在教学认识、教学关系、教学职能及教学知识等方面的创新元素,从而努力地追求、参与、体现并力推当代教学认识论从知识论向生成论的整体转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新卓  
认识始于生存环节的中断,基于生存实践的逻辑,止于对存在意义的建构。知的自身作为人认识所得的原初处所,以领会和直觉的方式存在于生命和实践中。知的自身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时才显现出来,行是知之体。知的自身有助于人拓展澄明的世界并开展本真的生存。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知的载体,需要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存在性联系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去活化和消化,以体会知的自身;进而将其应用于自身的生存,从而超越知识的功利价值,使知识学习有助于因缘整体的扩大、澄明世界的丰富、生命自我经验的提升。唯此,才能从知识走向意义,才能实现知识的教养功能以及促进人全面发展、改进人与周围世界之间关系的功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永明  汪明  
从教学认识论的理论视角来看,知识教学包括知识打开、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有各自独特的内涵和方法,又有特定的先后顺序,同时它们又相互包含,循环不断,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知识教学不是单维的发展,不是单向的流程,不是单一的方式,而是全面的发展,是复杂的过程,是多样综合的方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本陆  
本文探讨了教学认识论的关键问题 ,即教学认识的概念 ,教学认识和教学交往的辩证关系 ,教学认识与实践活动、学生发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认为教学认识是教师领导学生认识人类文明成果并获得身心发展的特殊认识活动 ;教学中的各项交往行动都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 ,是为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经验服务的 ;教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相对独立的特殊认识活动 ,学生发展是教学认识的基本目的 ,教学认识是教学活动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过程和方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海青  
随着整体主义思维方式和"整体教育"思潮的兴起与发展,整体主义的学习论、课程论与教学论也日趋完善。依托整体主义学习论与课程论而形成的整体主义教学论强调知识与学习的整体性,具体遵循整体教学法的步骤组织与实施教学。在当今学校按学科、按模块、按知识点教学的大环境下,整体教学方式能解决课时之间的零散性与知识之间的孤立性、单元之间的割裂性与学科之间的无关联性等问题,从而更好地揭示知识的本质,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但将整体主义教学论运用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还需继续探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惠青  
格里高里·贝特森作为20世纪唯一一位充分论证了整体主义科学的伟大的理论家,将控制论的反馈和递归性理论融入生态学所提出的递归认识论,及其晚年对生态美学的开创性思索,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从"形而下"的角度解决生态整体论的合理路径。生态世界观构成递归认识论的根本理论前提,它以"有价值的生存"作为核心价值观,将生态系统的变化和稳定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均建基于"有机体与环境加权"式关系模式之上,自然形式也作为"有机体与环境加权"式关系模式的具体化,被阐释为"内在"(心智)与"外在"(自然)的映像关系。生态审美观构成递归认识论的核心,它以被贝特森奉为"生命与环境的终极真理"的三组关系(神圣与美学、美学与意识、意识与神圣)为依托,通过"关联模式"这一抽象的审美模式,以与生态秩序的变化和稳定相协调的方式重新构想了生死节律,使生态美学在对生态整体进行审美关照的同时,完成了对于生、死和美的再评价。生态审美模式借由"掠视界面"模型的创建,以一种意识与无意识同构的"叠纹模式",从深层审美机制层面阐释了递归认识论,其中,差异作为生态系统的变化和稳定的指征,使"差异的信息单元"成为生态整体审美的"元模式",生态美学成为响应"元模式"的"元语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敏  
本文在战略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企业文化以及社会文化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助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分析框架,探讨了企业文化难以改变的刚性特征产生的根源,希望能够为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管理和战略调整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志萍  
在当今多元文化、网络信息化和各种西方思潮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其教育形式、内容与作用,分析网络思想教育价值的本质、内涵和特征,系统审视网络思想教育价值的生成、目标、效用、形态和生态系统,构建网络思想教育价值的课程与评价体系等,用以指导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实践的发展和推进网络思想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由张再兴撰写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针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伍宸  洪成文  
大学人事管理的核心在于成熟制度建设,而决定制度建设成功与否及能否最大程度实现制度预期的关键则在于制度本身是否蕴含丰富价值内涵。对价值哲学研究方法论进行概述,基于各方法论的特点和本文研究对象,选择主客体价值关系方法;然后展开对大学人事制度相关的各主体和客体价值关系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做出价值发现和价值体系建构。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具有"平等性"、"发展性"和"塑造性"三个核心价值,这三个核心价值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形成现代大学人事制度价值体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郭华  
教学认识论揭示了现代课程教学以传递和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核心的本质特征。现代课程教学虽然有许多缺陷,但在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以健全理性来改进、改善现代课程教学,而不是以非理性的态度颠覆它。课程教学论应开展多样化的研究,追求科学与人文的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提升课程教学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本陆  
理论基础问题关系着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未来,对教学实践具有全局性影响。在相当长时间内,国内教育界比较广泛的共识,是把教学认识论作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主要理论基础。但是,对于是否应继续坚持这一理论基础,当前人们有明显的意见分歧。不管是反对还是坚持,问题都值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潇  
本文用解释学理论将教学解释分为内在解释和外在解释 ,内在解释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 ,外在解释可让学生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教学解释还可分为独断型解释和探究型解释 ,二者有着各自的特点 ,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既尊重知识 ,又要敢于创造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