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0)
- 2023(6966)
- 2022(5417)
- 2021(5258)
- 2020(3666)
- 2019(8429)
- 2018(8113)
- 2017(14941)
- 2016(7819)
- 2015(8687)
- 2014(8572)
- 2013(7921)
- 2012(7147)
- 2011(6076)
- 2010(6061)
- 2009(5457)
- 2008(5334)
- 2007(4453)
- 2006(3692)
- 2005(3214)
- 学科
- 济(26685)
- 经济(26648)
- 管理(20460)
- 业(18505)
- 企(16924)
- 企业(16924)
- 理论(9827)
- 方法(9729)
- 业经(9544)
- 中国(9148)
- 农(8745)
- 教育(6812)
- 财(6807)
- 农业(6134)
- 和(5996)
- 学(5944)
- 数学(5922)
- 地方(5860)
- 数学方法(5785)
- 制(5533)
- 教学(5338)
- 产业(5119)
- 贸(4864)
- 贸易(4858)
- 银(4726)
- 银行(4726)
- 易(4692)
- 融(4602)
- 金融(4599)
- 行(4519)
- 机构
- 学院(104195)
- 大学(101962)
- 济(38823)
- 经济(37920)
- 管理(37855)
- 理学(32774)
- 理学院(32402)
- 管理学(31876)
- 管理学院(31666)
- 研究(31038)
- 中国(23265)
- 京(20346)
- 财(19466)
- 科学(17192)
- 范(16555)
- 师范(16441)
- 财经(15579)
- 江(15311)
- 中心(14839)
- 经(14176)
- 州(13187)
- 所(13118)
- 师范大学(13077)
- 经济学(12705)
- 北京(12610)
- 院(11845)
- 技术(11840)
- 研究所(11788)
- 财经大学(11758)
- 职业(11654)
- 基金
- 项目(70637)
- 研究(59441)
- 科学(56163)
- 基金(49067)
- 家(41136)
- 国家(40646)
- 社会(37881)
- 社会科(35671)
- 社会科学(35665)
- 科学基金(35440)
- 教育(28970)
- 省(28351)
- 编号(26279)
- 基金项目(25446)
- 划(23498)
- 成果(22498)
- 自然(19266)
- 自然科(18786)
- 自然科学(18783)
- 课题(18522)
- 自然科学基金(18442)
- 资助(17606)
- 年(16717)
- 项目编号(16420)
- 重点(16292)
- 发(15993)
- 创(15949)
- 性(15915)
- 部(15620)
- 国家社会(15600)
共检索到153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卫英 刘灿
"共在"不仅表征了师生之间相互依存的存在状态,更具有精神和文化的指向意义。从师生"共在"的立场探讨民族文化传承路径,不仅可以阐明师生关系的本真之义,更能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独特的研究视角。目前,民族文化传承中出现了缺乏"共在"前提、偏离"共在"立场以及丧失"共在"承诺等非"共在"行为,可通过在师生责任关系中唤起传承意识、在师生立场转变中拓展传承空间、在师生视界融合中实现文化创生等路径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关键词:
“共在” 民族文化 传承 师生关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卢德生
根据生活世界现象学的观点,人同时生活在特殊境域与普遍境域中。对于学生而言,民族文化作为学生普遍境域的构成部分而存在,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质是让民族文化由普遍境域转化到特殊境域。为破除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囿,学校教育应该在学生的意向兴趣与民族文化之间找到结合点,引导学生"回到文化本身",并让学生认识民族文化的现代价值。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卢尚月 李毅红
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在微传播环境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既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使命,又要在文化传播的新形式中保持中国文化特色。因此,教师应强化自身微载体运用能力,丰富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在微传播环境下,增强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性,削弱微传播环境下多元文化价值观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兼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
微传播 民族学校 文化传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王立高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职业学校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对接区域文化产业打造民族特色专业等策略,形成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新模式。广西立项一批中职示范特色校,实施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建设为抓手,以民族特色项目建设为依托,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人才培养上进行实践探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娟 鲜耀
校内、校外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发挥着各自的功能。我们在强调学校教育重要性的同时,社区教育在普及文化、整合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中的功能不可忽视。社区教育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使民族文化以一种"活"的方式传承下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光焘
2007年6月9日—11日,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发起召开了‘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本刊以特稿形式刊出两位部长和一位外籍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本刊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强
世界上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承载着本民族的心理意识和思维习惯,记载着本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延续不断的思想意识表现。民族语言既能反映本民族的发展历史,又能规范本民族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对现象的解释方法。本文从外语教育的视角,论述外语教育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展示外语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关键词:
外语 教育 民族 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强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加拿大奉行的国家理念和基本国策,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是中国民族文化传承的鲜明特征。本文从文化传承教育的视角,通过对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双语教育模式的特点比较,进一步阐述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 加拿大 双语教育 文化传承 比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包锋 邓优
内蒙古"三少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形成对于个体成长、民族共生、社会发展等均具有重要价值。学前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存在内在的耦合逻辑,体现为学前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内在的文化同构性、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学前教育机构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实践场域。"三少民族"文化在学前教育的传承中,主要问题有园本课程民族文化类主题活动开展不多、民族民间儿童游戏开发及利用不充分、民族传统经典作品的传播弱化、学前双语教育实施困难、具备多元文化素养的学前教师数量不足。通过精心设计园本课程民族文化类主题活动、深度开发民族民间儿童游戏、大力传播民族传统经典作品、有效实施学前双语教育、着力培养具备多元文化素养的师资队伍等实践活动,使"三少民族"文化在学前教育中得以传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臧亚平 吴月红
徽州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人文性、历史性和广泛性的时代特征。当前徽州文化传承发展存在地方文化部门管理水平有限、文化传播路径狭窄以及文化产业市场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对此,要将徽州文化融入现代文化事业建设、丰富徽州文化传承内容、创新徽州文化传承载体和规约徽州文化营商市场等,进一步繁荣徽州文化,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瑜 韦海霞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承认理论对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内涵和实践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各民族是在法权平等、情感关爱、价值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精神交融,其可以通过在实践活动中重视民族立法、聚焦情感认同和强调社会尊重,不断保障各民族成员的实质平等、增强各民族的心理归属及凝聚各民族成员的价值共识。基于此,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教育路径应是以法治教育树立民族平等观念,以共情教育厚植民族团结情感,以价值观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福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面临困境,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成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难题。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校不同程度开展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也面临不少问题。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干部群众要求将本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呼声和愿望日趋强烈。学校教育作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在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大有可为,相关部门尤其是学校必须加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朴正男
在打造民族特色学校的实践中,沈阳市朝鲜族第四中学传承和弘扬民族特色文化,拓展学校的特色思路,推进体育与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足球等特色体育项目,打造民族歌舞特色品牌,并逐步发展成为民族特色学校,提升了学校的品位,彰显了办学个性。
关键词:
民族特色学校 民族特色文化 创设模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运芳
从1929年私立明德中学诞生之日起,明德中学80年的历程表明,学校始终都在传承民族文化中得以形成和发展,深厚的中华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底蕴赋予了明德中学特有的气质;发展民族教育的十大举措促成了学校由二级一等完全中学到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再到昆明市中心城区优质民族中学的一步步发展,从中也总结出了成功办学的七条经验。
关键词:
明德民族中学 民族文化 传承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婷
通过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寻找到一个稳定的、系统的传承和创新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个案学校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实验小学将校本课程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及特色学校创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将逐步清晰的课程目标、丰富的课程内容、多样态的课程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融为一体的独具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打造特色学校等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拉萨市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着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需求强烈与师资力量薄弱、藏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开发观念与行动失衡的困惑和矛盾。为促进藏文化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应着力于促进将藏文化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与特色学校建设功能相结合,整合不同课程资源开发渠道,多措并举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藏族教育 藏文化 校本课程 民族文化传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