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
2023(610)
2022(518)
2021(453)
2020(435)
2019(974)
2018(1002)
2017(1737)
2016(1005)
2015(1123)
2014(1118)
2013(1137)
2012(1215)
2011(1016)
2010(976)
2009(781)
2008(830)
2007(721)
2006(580)
2005(503)
作者
(3205)
(2715)
(2597)
(2588)
(1729)
(1356)
(1261)
(1060)
(1006)
(993)
(936)
(895)
(894)
(861)
(859)
(853)
(846)
(818)
(782)
(780)
(748)
(690)
(639)
(627)
(620)
(595)
(589)
(557)
(542)
(524)
学科
(3638)
经济(3635)
(1560)
方法(1292)
数学(1228)
数学方法(1194)
管理(1140)
(1051)
(919)
贸易(918)
中国(911)
(887)
关系(835)
世界(726)
地方(661)
(654)
(647)
企业(647)
(618)
金融(617)
(590)
生态(546)
资源(530)
业经(515)
环境(507)
农业(505)
国际(469)
理论(446)
(443)
(440)
机构
大学(14112)
学院(13364)
研究(6896)
中国(4861)
科学(4839)
(4837)
经济(4733)
(4021)
研究所(3734)
管理(3508)
(3310)
理学(3081)
(3028)
理学院(3006)
管理学(2788)
管理学院(2764)
(2752)
中心(2622)
(2534)
师范(2515)
农业(2421)
业大(2303)
研究院(2251)
北京(2223)
(2124)
科学院(2097)
师范大学(2087)
实验(1955)
实验室(1885)
(1875)
基金
项目(9877)
科学(7544)
基金(7164)
(6987)
国家(6965)
研究(5914)
科学基金(5412)
自然(4087)
自然科(3989)
自然科学(3988)
自然科学基金(3921)
基金项目(3561)
(3407)
(3387)
社会(3351)
资助(3229)
社会科(3180)
社会科学(3180)
教育(2663)
重点(2559)
计划(2312)
(2131)
(2108)
科技(2099)
科研(2096)
编号(2066)
专项(1863)
成果(1839)
(1752)
中国(1730)
期刊
(5349)
经济(5349)
研究(4306)
学报(3335)
科学(2897)
中国(2616)
(2519)
大学(2354)
学学(2203)
农业(1851)
国际(1648)
教育(1498)
(1352)
(1326)
管理(1257)
世界(1184)
林业(1155)
资源(1144)
(1101)
(1060)
金融(1060)
统计(1041)
经济研究(980)
(872)
技术(851)
业大(829)
决策(828)
地理(778)
(739)
科技(722)
共检索到21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R.LEPROHON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MarcLabey  孙建华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爱虎  唐远华  
布雷斯悖论指出新建道路可能反倒会降低出行效率。为定量分析布雷斯悖论对路网效率的影响,选取广州、苏州、加利福尼亚高速公路网定位布雷斯悖论路段,实证分析不同交通需求下关闭悖论路段后的总出行时间和无秩序代价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特定需求下3个路网均存在布雷斯悖论路段,关闭悖论路段后分别能够缩短0.72%、1.79%、1.51%的总出行时间;2)在低需求和高需求下不发生布雷斯悖论,在中间需求区间内才可能发生布雷斯悖论;3)关闭悖论路段不改变无秩序代价曲线的整体形状,但会局部性地改变无秩序代价的大小。因此需要结合出行量定位布雷斯悖论路段,通过限流或关闭措施来提升交通路网的出行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景学成  宋文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静  
伴随着我国零售商买方势力的形成,加尔布雷斯假说再次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议题。加尔布雷斯假说所阐述的"抗衡势力提升消费者剩余"的观点,与业界对"大型零售商凭借买方势力破坏公平竞争"的诟病构成了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通过理论思辩,本文论证了只有实现规模经济的零售商集中才能促进消费者福利的提升,大型零售商的买方势力在同质化竞争下是有损市场竞争的。因此,需要积极引导我国大型零售商实现规模经济,推动小型零售商差异化经营,以优化零售业的市场竞争格局,促进我国零售业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德海  
组织是一个权力结构。对权力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是基于"人不能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一个假定条件。人的信仰不仅是构成组织战略的知识主体,同时也是形成组织内外服从秩序的一个核心概念。组织主要是通过制约成员的信仰以实现其战略目标的方法来行使其权力的。连接权力、战略和目标并使其成为一线,便可以凸现出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管理思想基础:组织权力在纵横两个方向上的对称决定了组织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丹尼尔.奥斯特兰德  苏世军  
本文根据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的论著《货币简史》中所阐释的货币管理的历史教训及其所提出的理论观点,描述分析了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的过程和原因,从而论证了这次金融危机是历史悲剧的重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绪亮  
“加尔布雷斯假说”提出以来,备受争议。最近几年,在国内外零售业市场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背景下,一些学者又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加尔布雷斯假说”可以有条件成立。本文整合并扩展了近期关于买方集中、纵向限制与抗衡势力的理论研究,集中探讨零售服务可替代情形下,下游零售商对上游供货商的纵向限制行为。结论认为:零售市场集中对社会可能是有益的,前提条件是在零售层面某种形式的竞争必须依然存在。而且,就中国而言,零售业的反垄断政策还要兼顾规模经济,同时考虑到外资企业大举进入对东道国的特殊影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微晓  
目前学界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大多沿着传统经济学分析思路,忽视了社会丰裕情况,就产品生产谈改革,尤其是只重视私有消费品的生产升级,忽视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公共产品的提高。文章从加尔布雷斯《丰裕社会》视角下来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三个创新性观点: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摆脱过去"暴利生产"的思路调整到"丰裕生产"的思路;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社会大生产的提高,公共产品是重要一环;三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要有预前性,但是要厘清多种关系。由于供给侧改革战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巨大的重要性,所以文章最后呼吁学界能从社会大生产的角度对供给侧改革进行一个全面的思考和研究,不仅要深度研究贫乏式生产,也研究丰裕式生产;不仅研究私有消费品的生产,也要研究公共产品的生产,从而保证供给侧改革战略的顺利实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马修·奥克森福德  申劭婧  
美国与欧洲国家之间的现代货币政策时期开始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该体系是在二战后创立的,目的是在维护汇率稳定的同时控制通胀,这将通过金本位制度来实现。在这一体系前,14种欧洲货币都可与和黄金挂钩的美元直接兑换。同时,为了鼓励稳定的汇率,欧洲国家的外汇储备主要为美元,它可以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景奇  孙蕊  孙萍  
以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布雷海湾采用的防洪工程为个案,指出其通过尊重自然价值的绿色规划理念、尊重整体价值的网络规划选择及尊重公众意愿的规划实施实现了防洪目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创建了更具活力的社区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成为当地社区精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其从无规划到规划、从规划到绿色规划,再到绿色规划治理,其发展侧重于由经济效益逐步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倾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蕾  徐凡  周尧  
2012年,欧债危机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意大利、西班牙长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逼近7%的"生死线"。三大评级机构又轮番上阵,威胁大范围调降欧元区国家评级,对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使用造成更大困难。这一基金目前规模为4400亿欧元,是当前欧洲最主要的债务救援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长龙  
国际社会对治理的内涵和外延有不同的理解。布雷顿森林机构内部治理的改革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布雷顿森林机构董事会的职责应当单一化,不宜既行使决策权又行使监督权;发展中国家应当获得更多的董事席位。行政首长的选拔程序应当透明,并设定与之相适应的任职标准;应打破行政首长来自于欧美国家的惯例,从发展中国家选拔行政首长和更多的高管人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彭正梅  
在德国,一直存在着教育学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之争,并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关于教育学性质的大讨论。这里探讨的就是引发这场大讨论并处于讨论之风口浪尖的德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布雷钦卡教育思想中的两个方面:在教育科学方面主张价值中立,以建立以因果关系为核心的教育科学体系;在教育哲学方面,倡导进行超越科学的价值教育,甚至是价值灌输,以捍卫个体人格的稳定性和社会最低的价值共识。布雷钦卡的这两个转变——从教育学向教育科学的转变,从教育科学向教育学的转变——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显示了其教育学思想的稳健性和新保守主义倾向,体现了德国教育学对科学时代和价值多元主义的回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