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0)
- 2023(6659)
- 2022(5523)
- 2021(4937)
- 2020(4103)
- 2019(9381)
- 2018(9258)
- 2017(17252)
- 2016(9226)
- 2015(10440)
- 2014(10260)
- 2013(9806)
- 2012(9237)
- 2011(8518)
- 2010(8360)
- 2009(7760)
- 2008(7662)
- 2007(7137)
- 2006(6503)
- 2005(6089)
- 学科
- 济(31632)
- 经济(31589)
- 管理(22716)
- 业(17424)
- 银(17336)
- 银行(17190)
- 行(15972)
- 制(15592)
- 企(14140)
- 企业(14140)
- 学(11656)
- 方法(11313)
- 融(10516)
- 金融(10509)
- 中国(10015)
- 度(9974)
- 制度(9969)
- 数学(9705)
- 数学方法(9546)
- 业务(9126)
- 体(8469)
- 环境(8418)
- 农(8271)
- 银行制(7896)
- 财(7208)
- 地方(7080)
- 业经(6338)
- 理论(6108)
- 划(5752)
- 体制(5643)
- 机构
- 大学(128090)
- 学院(126806)
- 研究(52668)
- 济(46894)
- 经济(45638)
- 中国(45435)
- 管理(41111)
- 科学(35564)
- 理学(33945)
- 理学院(33431)
- 农(33187)
- 管理学(32473)
- 管理学院(32268)
- 京(29100)
- 所(29049)
- 农业(26948)
- 研究所(26817)
- 中心(24232)
- 业大(23337)
- 财(23171)
- 江(22046)
- 院(19830)
- 银(19654)
- 银行(18813)
- 省(18653)
- 北京(18394)
- 财经(17662)
- 行(17435)
- 州(17393)
- 部(17126)
- 基金
- 项目(86999)
- 科学(65980)
- 基金(61489)
- 研究(57604)
- 家(57505)
- 国家(57068)
- 科学基金(46206)
- 省(34930)
- 社会(34274)
- 社会科(32380)
- 社会科学(32370)
- 自然(31984)
- 基金项目(31454)
- 自然科(31220)
- 自然科学(31205)
- 自然科学基金(30609)
- 划(30310)
- 资助(26235)
- 教育(25766)
- 编号(21481)
- 重点(20930)
- 发(19526)
- 计划(19215)
- 部(18066)
- 成果(17862)
- 创(17850)
- 科技(17706)
- 科研(17668)
- 课题(16954)
- 创新(16941)
共检索到210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岩 周永灿 谢瑞敏 谢珍玉 冯永勤 王世锋
为了补充布氏石斑鱼细胞遗传学数据,并为石斑鱼染色体进化研究以及石斑鱼遗传育种等工作奠定基础,实验利用Giemsa染色、C-带和Ag-NORs方法对布氏石斑鱼的染色体核型以及异染色质和具有转录活性的核仁组织区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和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布氏石斑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8,其染色体组由48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绝大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呈异染色质带,仅在第24对染色体靠近着丝粒的位置检测到银染带,以上结果均表明,布氏石斑鱼属于较为原始的类群。
关键词:
布氏石斑鱼 染色体 核型 银染 C-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钟声平 陈超 王军 刘志鸿 柳淑芳 朱玲 庄志猛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头肾组织染色体标本并分析其核型。结果表明,七带石斑鱼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24对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48,核型公式为:2n=48t,NF=48。未发现与性别相关的异型染色体,第24对染色体长度明显小于其他染色体。通过与其他22种石斑鱼染色体核型进行比较,发现七带石斑鱼具有石斑鱼属鱼类的原始核型特征,属于石斑鱼属鱼类的原始类群。
关键词:
七带石斑鱼 染色体 核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成美玲 田永胜 吴玉萍 李振通 张晶晶 王林娜 李文升 马文辉 王晓梅 翟介明 李波
本研究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后代注射通过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及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选用头肾和鳃组织制作细胞悬浊液,并对冷滴片和热滴片法进行比较,结合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分裂相玻片,经吉姆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筛选清晰完整的分裂相。杂交子代(俗称云龙斑)选取75个分裂相,统计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云龙斑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其中,19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对为亚中部着丝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成美玲 田永胜 吴玉萍 李振通 张晶晶 王林娜 李文升 马文辉 王晓梅 翟介明 李波
本研究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后代注射通过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及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选用头肾和鳃组织制作细胞悬浊液,并对冷滴片和热滴片法进行比较,结合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分裂相玻片,经吉姆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筛选清晰完整的分裂相。杂交子代(俗称云龙斑)选取75个分裂相,统计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云龙斑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其中,19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对为亚中部着丝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钟声平 陈超 庄志猛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 Temminck&Schlegel1842)东京湾群体头肾组织染色体标本并分析其核型。结果显示,其东京湾群体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其中,亚中部着丝粒3对;其余21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54,核型公式为:2n=48,6sm+42t,NF=54;第24对染色体的短臂的形态具有多态性。该鱼染色体臂数高于石斑鱼类的原始核型类群,属于石斑鱼属的特化类群。云纹石斑鱼日本东京湾群体与厦门群体染色体核型存在显著差异,东京湾群体比厦门群体多1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可能是长期隔离导致染色体重组进化形成的。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不同地理群体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差异,可利用不同地理群体间的种内杂交优势改良云纹石斑鱼种质。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染色体 核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莉 张岩 陈超 李炎璐 孔祥迪 于欢欢 陈建国 翟介明
探索了在鱼类大小规格不同情况下制备鱼类染色体的最佳策略和方法,并对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子代(俗称珍珠龙胆)的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本研究根据预实验的结果,对所选取的珍珠龙胆幼鱼,采用小鱼游泳法进行前处理,取其鳍条并以冷、热两种不同的滴片方法制备染色体,观察染色体形态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选用的染色体制备方法能获得图像清晰、形态良好的细胞分裂相;不同的滴片处理方法细胞分裂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即热滴片法的有丝分裂指数为2.58%,明显高于冷滴片法的有丝分裂指数(0.83%),...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杰 曹丽萍 徐跑
利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淡水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淡水石斑鱼染色体数目为2n=44,核型公式为4 sm+26 st+14 t,染色体臂数(NF)=48。雌雄无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房兴堂 陈宏 游余群 毛晓勤 冯照军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带技术,分析了海门白山羊的染色体核型与C-带。结果表明,海门白山羊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60,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的大小介于1号和2号染色体之间,Y染色体最小,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公羊核型为60,XY,母羊为60,XX。大部分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着丝粒部位显示阳性C-带,但不同染色体的阳性C-带区域大小不同。
关键词:
海门白山羊 染色体 核型 C-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黎树 铁槐茂 段靖 赵仲孟 杨淞 郭秀兰 杨世勇
鲈鲤(Percocypris pingi)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及四川省重点保护鱼类,为验证其倍性及丰富其细胞遗传学内容,采用植物性血凝素(PHA)体内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研究鲈鲤的核型,采用改进的BSG法研究其C-带。结果显示,鲈鲤的染色体数目为98条,其核型公式为4n=98=42m(10)30sm(10)10st(10)16t,臂数NF=170。本研究发现,鲈鲤有16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小染色体及其他异型性染色体。鲈鲤C-带带纹较丰富,显示着丝粒带、端粒带和染色体居间带3种类型的C-带,部分染色体同
关键词:
鲈鲤 核型 C-带 多倍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习文
荆州黑麦的染色体分析及C-显带核型蔡习文(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关键词黑麦,染色体分析,C-显带核型中图法分类号S512.102CHROMOSOMEANALYSISANDC-BANDEDKARYOTYPEOF“JINGZHOU-HEIM...
关键词:
黑麦,染色体分析,C-显带核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金华 张西平 吉万全 王长有 王秋英
以奥地利黑麦(S eca le cerea le L.)为试验材料,通过G iem sa C-分带对其进行了细胞学鉴定、染色体核型与C-带分析。结果表明,奥地利黑麦体细胞染色体为14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形成7个二价体,其核型公式为2n=2x=14=10m+2sm+2m(SAT)。通过C-分带将奥地利黑麦1R~7R的7条染色体区分开来,其C-带带型公式为2n=14=2C+I+T+2C+T+4I+T+2C+I+T++2T+2ST。奥地利黑麦除2R和4R长臂近端部约1/4处有带且7R无中间带外,其余带型与黑麦标准C-分带带型基本一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邹记兴 余其兴 周菲
采用PHA活体注射结合秋水仙素培养,取点带石斑鱼全肾,低渗处理,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对染色体进行Giemsa染色、C带及Ag NORs等系列研究。结果表明:(1)点带石斑鱼2n=48,核型组成为48t,NF=48,没有异型性染色体分化;(2)在最小一对染色体的着丝粒与其染色体臂之间,靠近着丝粒部位有明显的次缢痕;(3)在间期核中,通过银染表现出核仁的数目为1~4个,1个核仁的间期核数目最高,多达55%,4个核仁的间期核数目占2%;(4)50%有丝分裂中期相能观察到Ag NORs,Ag NORs主要出现在第24对同源染色体上,第5对同源染色体也可观察到,但其它染色体上则没有;(5)Ag...
关键词:
点带石斑鱼 核型 C带 AgNORs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小勤 吴登俊 陈圣偶 冷向军
以凉山半细毛羊、山谷型藏绵羊为研究对象,以微量全血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GTG法和CBG法获得染色体G-带和C-带,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品种羊的G-带核型基本一致;以凉山半细毛羊和山谷型藏绵羊G-带核型为基础所作的G-带核型模式图共有275条带,其中阳性带129条;两品种羊C-带核型在分布上无明显差异。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耿智 徐冬冬 楼宝 柴学军 史会来 毛国民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和日本黄姑鱼N. japonica肾组织的染色体制片,并对两种鱼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姑鱼的核型公式为:2n=48t,NF=48;日本黄姑鱼的核型公式为:2n=48t,NF=48。黄姑鱼染色体相对长度最长为5.94±0.33,最短为3.06±0.20;日本黄姑鱼染色体相对长度最长为5.68±0.22,最短为2.66±0.14。收集文献报道的石首鱼科鱼类的核型研究资料,包括双棘黄姑鱼N.diacanthus、鱼免状黄姑鱼N.miichthioides、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核型,应用核型进化距...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红云 苏亚蕊 张大乐 李锁平
通过对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及其亲本节节麦、黑麦的C-分带研究,表明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含有其双亲完整的染色体组,其C-带带型与亲本的C-带带型基本一致,从细胞学水平上证实了该种质是人工合成的一种新的异源多倍体。
关键词:
双二倍体 C-分带 异源多倍体 核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