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0)
2023(2929)
2022(2549)
2021(2484)
2020(2071)
2019(4676)
2018(4577)
2017(8357)
2016(4878)
2015(5811)
2014(6101)
2013(5645)
2012(5682)
2011(4955)
2010(5173)
2009(4792)
2008(5067)
2007(4780)
2006(4153)
2005(3845)
作者
(15075)
(12504)
(12247)
(11671)
(8077)
(6185)
(5733)
(4901)
(4776)
(4609)
(4432)
(4188)
(3960)
(3929)
(3925)
(3924)
(3725)
(3685)
(3663)
(3567)
(3346)
(3075)
(3061)
(2971)
(2829)
(2819)
(2783)
(2688)
(2585)
(2525)
学科
(15541)
经济(15514)
管理(11880)
(11152)
(10782)
企业(10782)
方法(7462)
理论(6087)
中国(5414)
(5251)
数学(5117)
数学方法(4882)
教育(4877)
教学(4623)
业经(4143)
(4140)
(3935)
(3754)
文化(3735)
(3683)
地方(3103)
(2746)
财务(2733)
产业(2728)
财务管理(2723)
(2647)
银行(2640)
学法(2628)
教学法(2628)
市场(2603)
机构
大学(71369)
学院(70918)
研究(24818)
管理(21975)
(20669)
经济(19925)
理学(18271)
中国(18258)
理学院(17942)
管理学(17178)
管理学院(17037)
科学(16847)
(16426)
(13506)
(13136)
师范(12999)
(12226)
(12183)
研究所(12176)
中心(11560)
(11092)
北京(10553)
师范大学(10396)
业大(10343)
技术(10249)
(9924)
农业(9670)
教育(9304)
(8652)
财经(8469)
基金
项目(43353)
科学(32684)
研究(31626)
基金(29032)
(25978)
国家(25627)
科学基金(21016)
社会(17534)
(17298)
教育(16593)
社会科(16413)
社会科学(16407)
(14945)
基金项目(14784)
自然(14199)
编号(13997)
自然科(13915)
自然科学(13913)
自然科学基金(13657)
成果(12966)
资助(12644)
课题(10616)
重点(10244)
(9288)
(9066)
(8675)
大学(8550)
项目编号(8423)
(8242)
(8165)
期刊
(27809)
经济(27809)
研究(21862)
中国(19010)
教育(17474)
学报(14489)
科学(11976)
(11512)
大学(11070)
学学(10102)
(9639)
管理(9559)
农业(7798)
技术(7764)
图书(5860)
(5564)
金融(5564)
财经(4766)
(4757)
职业(4678)
书馆(4541)
图书馆(4541)
(4425)
(4209)
(4055)
论坛(4055)
业大(3829)
业经(3711)
统计(3584)
经济研究(3545)
共检索到116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彭娇  
布朗族是云南的特有民族,也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布朗族服饰,穿戴缝制讲究,有其独特的欣赏价值、研究价值,在幼儿活动中开展布朗族服饰文化教育,可以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幼儿的民族意识,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对弘扬布朗族优秀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红伟  王平盛  陈玫  李思颖  白秀珍  
对布朗族和基诺族2个云南特有且人数较少民族的族源、生态环境、种茶历史、茶俗4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布朗族和基诺族千百年来以茶为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茶叶都是两个民族生存和发展中重要的农业生物资源之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茜  
苗族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是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载体,作为一种符号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小学生了解苗族的族源史与生存发展史、形成民族认同感和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的无字教科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会兵  梁名志  何青元  刘本英  唐一春  陈红伟  王平盛  
运用民族植物学原理,采用野外面上调查、定点社区入户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西双版纳地区布朗族认知、管理、利用与保护古茶园的传统知识和经验。结果显示:在1700年前,布朗族就以原始宗教信仰为基础,逐渐形成对茶树种植的禁忌崇拜,通过"习惯法"、"头人"等来规范古茶树的种植与管理,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科学意义的古茶树种植系统,并演绎出丰富的传统制茶方法和饮茶习俗,形成独特的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布朗族对茶的传统习惯用法、医药用法等。本文在对布朗族古茶园传统知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古茶园传统知识遗忘丢失的原因,提出古茶园传统知识保护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韩丽  罗向前  谢志英  浦绍柳  夏丽飞  梁名志  
酸茶是布朗族自食、招待贵客或作礼物的一种腌茶。酸茶是经一段时间的掩埋自然发酵而成的。文章对酸茶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黄酮类物质及水溶性糖等主要成分和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为酸茶的实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志仁  
关于“布朗族风”及我国粮食战略的选择刘志仁自1994年下半年至今,我曾三次到国外参加国际研讨会,所接触的外国学者几乎都在问我:本世纪末至下世纪初,中国粮食到底会不会出问题?若出问题,是出大问题还是小问题?中国如何保障粮食不出问题?………农村改革以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苏志龙  尹铎  唐雪琼  
在现代社会,文化变迁遵从资本逻辑,节庆的重构受到经济导向的影响。论文以云南省景迈山芒景村布朗族的"山康茶祖节"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1月、2016年4月、2017年4月、2018年1月进行了4次田野调查,采用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与当地居民、政府工作人员、外地游客共计38人进行深度访谈,探讨了节庆重构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山康茶祖节重构了布朗族2大文化体系,即茶祖文化和茶魂文化。节庆蕴含的文化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文化符号,产生了经济价值,经济成为地方文化形成的外部驱动力,"在地者"民族文化认同成为地方文化形成的深层内部驱动力。节庆表征了当地民族文化,促进了茶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在地者"的生活,山康茶祖节成功地将文化与经济融合起来,丰富了节庆的内涵。研究探讨了传统节庆在经济导向下的文化重构,深入揭示了节庆的内涵演变,有助于扩展传统节庆的理论研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瑛  
布朗族教育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校点布局不合理、群众对依法接受义务教育观念淡薄、宗教习俗的负面作用、语言障碍、相关政策的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布朗族教育发展举步艰难。因此,应更新教育观念、制定相应政策、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探索教学模式、解决师资来源、抓好基础教育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雪英  
通过整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并实现功能互补,使民众从观念、知识和实践层面意识到民族服饰的价值及其传承之重要性、紧迫性并践行之,将有助于苗族服饰文化的有效传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会兵  徐福荣  王平盛  梁名志  蔡青  游承俐  戴陆园  
为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采用国际通用的土著知识调查方法,调查了云南省布朗族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现状。结果表明,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丰富多样,包括对农作物资源的传统习惯用法、医疗保健用法和宗教用法,采食野生蔬菜、野生果实和野生食用菌等,以及对药用植物资源的识别与利用。通过对22个布朗族村的调查,获得新的作物种质资源290份,采集到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信息70余条,初步掌握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的基本现状,发现作物遗传资源正在减少,传统农耕文化正在悄然演变的事实,并针对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遗忘丢失现状,提出了保护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明  徐伟兵  
"莽人"于2009年作为一个支系归属布朗族。1957年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后,布朗族(莽人)经历了三次跨越的社会变迁,从整体绝对贫困到实现整体脱贫。该脱贫典范可归纳为"布朗族(莽人)模式",这是外援帮扶与内生激励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前者主要包括国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全社会支持下从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到精准的扶贫脱贫,后者主要包括布朗族(莽人)内部产业结构优化与自身素质素养的不断提升。布朗族(莽人)模式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类似的扶贫脱贫问题提供可资参考的样本,也丰富了始终致力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与实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克兢  田合伟  
通过对全球化生态设计思潮的了解,阐述了生态旅游以及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观念,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中原地区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现状,基于对中原传统服饰文化中服装材料、服装装饰以及服装观念中所蕴含生态理念的分析,提出了其在现代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为生态旅游的良好发展提供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元风  
服饰文化是各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直接反映。在目前文化大繁荣和文化强国战略实施中,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自信和自我文化认同,提高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现实价值。大学等相关文化机构,都应更自觉地为服饰文化发展创新担责尽力。服饰者,衣服和装饰也。"衣食住行",衣为首,体现了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伍魏  
中国古代服饰历经数千年,深深地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一方面,政治制度限制了服装尤其是男式服装的自由发展,使中国服装缺乏个性风采,在艺术样式上趋于单一规范;另一方面,政治制度又使服装朝着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方向行进,始终保持着传统哲学奠定的理性气质,起着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小治,刘惠华,侯泽英  
布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而又人口较少的民族,民族特点比较突出,在汉代以后的史籍上已有记载。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没有文字。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机器汇总资料统计,1982年我国布朗族有47.2%的人口聚居在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