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4)
2023(3588)
2022(2886)
2021(2891)
2020(2316)
2019(5504)
2018(5207)
2017(9543)
2016(4871)
2015(5839)
2014(5499)
2013(5700)
2012(5452)
2011(5205)
2010(4911)
2009(4598)
2008(4496)
2007(3659)
2006(3236)
2005(3064)
作者
(13280)
(11193)
(11175)
(10801)
(7187)
(5309)
(4986)
(4433)
(4370)
(4063)
(3772)
(3705)
(3651)
(3635)
(3520)
(3511)
(3383)
(3238)
(3135)
(2897)
(2847)
(2644)
(2589)
(2573)
(2483)
(2462)
(2380)
(2288)
(2253)
(2200)
学科
(26900)
经济(26877)
方法(12335)
数学(11749)
数学方法(11726)
管理(10946)
中国(10900)
(9988)
(8386)
贸易(8381)
(8314)
(6519)
企业(6519)
(6418)
关系(5060)
(4918)
(4688)
(4494)
(4459)
银行(4459)
(4406)
(4220)
(4172)
金融(4172)
出口(4104)
出口贸易(4104)
(4104)
环境(4079)
业经(4070)
农业(3996)
机构
大学(77135)
学院(73487)
(43802)
经济(43451)
研究(32550)
中国(26562)
管理(26533)
理学(22852)
理学院(22588)
管理学(22454)
管理学院(22311)
(17322)
(17087)
科学(16133)
经济学(15915)
(15863)
研究所(14610)
财经(14402)
经济学院(14380)
(13565)
中心(13323)
北京(11663)
(11433)
财经大学(11015)
科学院(10524)
(9751)
研究中心(9751)
社会(9676)
(9044)
(8952)
基金
项目(48968)
科学(40033)
基金(39629)
研究(36563)
(35022)
国家(34833)
科学基金(29300)
社会(26922)
社会科(25744)
社会科学(25741)
基金项目(19840)
资助(16922)
自然(16745)
自然科(16410)
自然科学(16405)
自然科学基金(16166)
教育(15971)
中国(15021)
(13974)
(13474)
(13271)
国家社会(13214)
编号(12162)
教育部(11758)
重点(11303)
(10942)
重大(10554)
人文(10455)
社科(10275)
成果(10250)
期刊
(43721)
经济(43721)
研究(26719)
中国(14602)
(11652)
科学(10904)
管理(10176)
学报(9839)
(9050)
经济研究(8934)
(8196)
大学(8006)
财经(7956)
世界(7811)
国际(7571)
学学(7491)
(7479)
金融(7479)
(7044)
农业(6783)
问题(6323)
技术(4831)
教育(4741)
(4711)
业经(4452)
技术经济(4002)
(3824)
贸易(3824)
统计(3736)
经济问题(3657)
共检索到113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粟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博士等人,今年初就中国的粮食前景问题提出报告.认为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农业社会转为工业社会,耕地不断转用于非农用途,人口迅速增加,收入以创记录速度提高,到2030年至少缺粮2亿吨.即使它有足够的外汇进口所需粮食,但谁也无法提供如此巨大数量的谷物.这个冲击波将在全世界经济生活中回荡.对此,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解振华提出了相反的见解.他认为虽然中国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人口也在以每年净增1400万的速度增加,耕地面积不足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但中国正在努力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国政府还通过大力增加农业投入来提高粮食单产,并且正努力加强生物技术的开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泽田  李道亮  
回顾了中国人养活自己的历史发展概况,分析了当前粮食问题的严重性。阐述并评析了国内外有关中国粮食问题的研究现状。针对中国人怎样养活自己的问题,从“大国效应”、粮食进口、食物供求的调控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几点研究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宏广,王晓方,王志学  
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莱斯特·布朗(LesterR.Brown)博士撰文“未来谁养活中国”,提出中国2030年需进口2-4亿吨粮食,超过世界粮食贸易量,中国不仅自己要挨饿,还将使全世界挨饿。我们研究表明:中国粮食生产尚有0.3-1倍的潜力,抓好政策与投入两个前提,建好资源与科技两个基础,通过八条开源途径、七条节流途径,力争十大技术体系取得突破,我国不仅能实现2000年农业发展目标,而目人口达到高峰值(16亿左右)时,食物仍能自给。中国人必须、也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中国粮食问题可忧不可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献辉  
2014年10月18—20日,"2014粮食安全与农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本次国际会议由南京农业大学、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IFPRI)、德国哥廷根大学(Georg-August-University of Goettingen)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主办,南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茹  
布朗的"粮食危机论"决非一无是处,至少对盲目乐观派敲响了警钟。展望未来,我国的粮食供求态势和品种地区失衡问题是相当严峻的,虽然不及布朗所言的那样可怕。布朗的局限主要在于没有挖掘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积极有利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N·亚历山德拉托斯  王晓冬  
一、引 言 布朗在书中的观点很明确:中国的经济增长加速了食物消费的增长,尤其是畜产品的增长,而畜产品的增长必须建立在谷物产量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中国谷物产量增长的潜力却很小,事实上还可能会下降。布朗预言,中国大陆会重演日本、台湾和韩国的历史——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几乎所有对小麦和粗粮需求的增长。因此,中国在今后会大量进口粮食,进口量将大大地超出其余国家净出口总量。其结果是粮食短缺,粮价全面上涨,从而导致一部分穷困人口的基本粮食需求,特别是低收入粮食进口国的需求将会由于高价而被挤出国际市场。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文甲  
我们自己能养活好中国建设好中国刘文甲面对国际敌对势力制造的"中国威胁论",本文以大量事实反驳了他们。中国人能用自己的土地养活自己,建设好中国。我国是土地大国,有近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约300万平方公里领海。我国是人口大国,已有12亿多人,并逐年在增...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佩成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先生,最近发表了《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动摇世界的粮食安全》一文(以下简称布文)①,断言:“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动摇世界的粮食安全”。对于这篇中国水祸论的文章,作为比较了解自己国家水事的一员,不能不指出其中的重大疑点和...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自新  
中国能否养活自己──对世界和中国粮食生产前景的不同观点林自新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该所出版的《1994年世界状况》与《1995年世界状况》以及去冬今春其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文章、报告,认为食物安全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特别是中国于203...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红  
中国的粮食生产和供给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1995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对中国粮食供给前景做出悲观的估计之后,粮食问题更成为国内外学者和政界所关注的焦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时冷时热,经历了许多磨难和反复。而粮食每一次出现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毅夫  陈锡文  梅方权  胡鞍钢  陈锡康  
中国粮食供需前景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粮食生产前天今后中国人口将以每年1500万的数量增长,到2030年预计会达到16亿。同时,中国的经济将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会不断改善,吃肉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随之增加。而因人口和经济增长,住房、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永斌  
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但是,喜中也有忧。1998年上半年来,我们调查了中国商品在国外经营状况,发现了许多问题,对于我们理解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很有实证意义和说服力。一、进出口商品现状分析中国货打入美国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长云  
基于对中国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简况的分析,本文探讨了中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的两大趋势,一是主要粮食产区北移,并在空间上趋向集中;二是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空间距离拉大,实现粮食安全对粮食流通特别是物流体系的需求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中长期增进粮食安全的潜力,提出中国实现中长期粮食安全面临五大挑战,即:传统的粮食生产方式日益难以为继;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发展争夺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低下、成本和机会成本上升的问题迅速凸显;粮食增产很容易面临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能力和投入意愿不足的困扰;支持粮食增产的改革和制度创新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岳云  朱晶  
中国粮食市场前景李岳云朱晶世纪之交的中国农业正在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其中又以中国的粮食问题倍受瞩目。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有着庞大的农业经济。近二十年来,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的进出口都增长很快,与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如美国的粮食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又是粮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