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8)
- 2023(4090)
- 2022(3480)
- 2021(3432)
- 2020(2880)
- 2019(6340)
- 2018(6318)
- 2017(11867)
- 2016(6673)
- 2015(7554)
- 2014(7494)
- 2013(7032)
- 2012(6761)
- 2011(5872)
- 2010(6087)
- 2009(5748)
- 2008(5814)
- 2007(5512)
- 2006(4953)
- 2005(4625)
- 学科
- 济(26914)
- 经济(26874)
- 管理(16644)
- 业(13027)
- 企(9779)
- 企业(9779)
- 方法(8943)
- 地方(8837)
- 中国(8808)
- 农(8541)
- 数学(7478)
- 数学方法(7311)
- 财(6902)
- 学(6345)
- 制(5454)
- 农业(5411)
- 业经(5159)
- 发(4949)
- 理论(4307)
- 发展(4108)
- 展(4100)
- 融(4006)
- 金融(4005)
- 贸(3941)
- 贸易(3938)
- 银(3887)
- 银行(3881)
- 教育(3846)
- 家(3804)
- 城市(3760)
- 机构
- 学院(89827)
- 大学(89451)
- 济(33148)
- 研究(32826)
- 经济(32226)
- 管理(30108)
- 中国(25538)
- 理学(25059)
- 理学院(24684)
- 管理学(23961)
- 管理学院(23799)
- 京(20873)
- 科学(20800)
- 财(17190)
- 所(16721)
- 中心(16058)
- 农(15535)
- 江(15185)
- 研究所(14829)
- 范(14240)
- 师范(14114)
- 北京(13465)
- 业大(13139)
- 财经(12818)
- 州(12533)
- 农业(12019)
- 院(12015)
- 经(11624)
- 师范大学(11298)
- 省(11209)
- 基金
- 项目(56931)
- 科学(43974)
- 研究(41952)
- 基金(40089)
- 家(34760)
- 国家(34414)
- 科学基金(29213)
- 社会(26030)
- 社会科(24414)
- 社会科学(24405)
- 省(22101)
- 基金项目(21162)
- 教育(19509)
- 划(18966)
- 自然(18702)
- 自然科(18279)
- 自然科学(18272)
- 自然科学基金(17905)
- 编号(17561)
- 资助(16846)
- 成果(14754)
- 课题(12865)
- 重点(12769)
- 发(12472)
- 部(12058)
- 年(10903)
- 创(10803)
- 大学(10784)
- 性(10779)
- 科研(10513)
共检索到147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龙 Zulkifli Bin Hanafi
回顾过去,老街作为组织城镇日常生活公共交往的一种模式,已经在普遍意义上从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为数不少的老街在改造的过程中场所精神异化,市井生活气息趋于淡薄,社区利益边缘化,集体情感与记忆无法构建或重构。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以传统老街与民众生活为研究对象,从解构历史城镇老街公共空间的角度,研究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下老街与民众日常生活在历史城镇景观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保护策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传统老街 公共空间 城镇景观 日常生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磊 张晨笛 张青萍
神垕是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镇,名闻天下的传统钧瓷工艺和极富特色的明清街巷风貌为神垕带来了无数美誉。然而,与拥有完整界面形态的老街相比,神垕的其他街巷由于无序建设和管控不当致使其传统景观肌理遭到了破坏,造成整体景观基质碎化、文化与物质遗存比例失衡的问题。而以往专注物质层面研究的方法已被证明存在着割裂地域文脉、忽视人文传统的明显局限,如何针对"神垕特点"提出有效的肌理保护、修复策略始终是值得深思的难题。本研究从文化入手,以老街的景观肌理为蓝本,以空间形态、肌理基础颇似老街的白衣堂巷弄为依托,在系统分析老街肌理特色的基础上,展开通过情感节点串联人文传统的肌理弥合思路阐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健文 苏攀予 谢涤湘 郭焕宇
近年来,广州城市更新致力实现“老城区,新活力”的发展目标,深入认识旧城社区活力特征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基础。依托哲学社会学领域、历史研究领域及建成环境领域的经典理论回顾,通过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进行近15年来“日常生活空间”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阐述与城市更新实践结合的新指向,并结合“社区街市”概念从多元服务价值、典型功能要素及建成环境量化三方面,梳理提出“社区街市日常生活空间”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关键词:
日常生活空间 社区街市 国内外研究 述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管永康 薛义
在第三空间理论的视域下,以天津市鼓楼街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街区更新中的日常生活实践和地方依恋成因。结果表明:(1)在城市发展联盟“净化-置换”的战略方法下,历史街区的空间表征呈现出肌理再造、功能替换和文化转换3种特征转向。(2)居民们通过“占据-迂回”的战术方法,对抗精英集团的空间介入,呈现出能动性与韧性的特征,但其力量是微小且有限的。(3)非物质层面的情感、认同与纽带是地方依恋产生的直接表征,且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性。(4)空间剥夺、空间失配和空间隔离所引发的日常生活问题是居民地方依恋产生的主要原因。“污名化”的身份标签与“阶层化”的社会关系不利于居民日常生活的重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思睿
当新春到来之时,人们总是满怀期待和憧憬。2013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启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国家"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攻坚克难的重要一年。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外延型扩张模式,主要依靠物质、劳动力、资金的高投入,以及资源能源的高消耗,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低产出、低效率、低效益和低科技含量等问题。会计是记录经济运行的通用商业语言,对经济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金炜
结合宁波南塘老街案例探讨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营造,通过现状背景分析,提出景观建设思路,即从景观的文化性、活动性、空间性和主题性出发考虑设计理念。通过街巷的主入口、主干道、建筑出入口、码头及驳岸、墙隅及非物质文化等不同维空间及基础设施景观分析,为当今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作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园林 历史文化街区 景观规划 空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孔翔 王惠 侯铁铖
历史文化商业街若能凸显地方性特征将更具吸引力,经营者的地方感不仅是商业街地方性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地方性建构的主体基础。对屯溪老街经营者地方感进行了实地调研,初步探讨了经营者地方感的形成机制,并为历史文化商业街的优化发展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经营者地方感不仅受到地方文化景观和经营活动绩效的影响,更与经营者同游客的互动交流相关,而这也将影响到历史文化商业街的吸引力。老街商业开发的模糊定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地方性,但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经营者与游客的频繁互动,则有助于增进经营者地方感。由此,历史文化商业街的发展不仅要重视保护特色文化景观,更要优化商业活动品质,促进经营者与游客的互动,这是增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南 鲍妍驰
从景观美学的角度,以地方人文资源为背景,以城市街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景观美学营造的本质与方式。城市街区景观美学营造的本质是激发街区使用者的集体潜意识以进行景观创作;城市街区景观美学的营造方式包括街区景观的肌理之美营造、街区景观的色彩内涵之美营造、街区景观的体验之美营造、街区景观的历史之美营造、街区景观的文化之美营造和街区景观的艺术之美营造。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谢妮
通过把微观的学校日常生活场景和宏观的社会结构联结起来分析的方式,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盛行于小学日常生活中约束身体的规矩及规矩的意涵;规矩如何渗透在活动、时间与空间中对身体进行规训;学校日常生活中的规矩与社会结构之关系及身体规训的社会控制意义。发现学校教育的实质是通过身体规训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小学教育对社会控制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通过身体控制把个体初步整合进社会结构中。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学校日常生活 规矩 身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褚海峰
从地域文化中的建筑文化、自然景观文化、传统历史以及设计中地域性材料利用等方面,对商业街设计进行了探讨。认为应依据不同城镇的地域文化特点,充分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探索地域文化在具体设计项目中的融合以及利用之道,在使商业街道满足人们现代生活要求的同时,也使其充分展现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延续与弘扬城市传统地域文化。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商业街 融合 城市风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凯琦 王勇 李广斌
日常生活空间作为原住民生活世界的基本构成,是居住型历史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生活空间的变动直接影响居住型历史街区生活真实性保护与传承。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典型年份的POI数据追踪调查,对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分异进行可视化分析。根据不同属性的POI数据变动特征,分析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变动总体特征。研究发现,平江历史街区原住民的日常居住、消费与休闲空间分别出现空心化、边缘化及碎片化的特征趋势。基于居住型历史街区生活真实性保护目标,对历史街区过度商业化及日常生活的异化进行了反思。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燕 张新荣
文章通过对遥观镇及塘桥老街现状的实地调研,明确其保护特色并指出其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通过有效的规划设计,实现对古镇老街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以促进老街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塘桥老街 保护与开发 规划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