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1)
2023(10162)
2022(8362)
2021(7644)
2020(6512)
2019(14485)
2018(14299)
2017(27156)
2016(14608)
2015(16122)
2014(15159)
2013(14721)
2012(13563)
2011(12578)
2010(12516)
2009(11195)
2008(11099)
2007(10045)
2006(9043)
2005(8041)
作者
(40342)
(33539)
(33160)
(31867)
(21287)
(16102)
(15362)
(12765)
(12693)
(12392)
(11404)
(11387)
(10869)
(10491)
(10237)
(10212)
(10177)
(9762)
(9748)
(9728)
(8464)
(8096)
(7938)
(7722)
(7614)
(7522)
(7503)
(7300)
(6923)
(6694)
学科
(53026)
经济(52864)
管理(40788)
(38176)
(32749)
企业(32749)
方法(22219)
中国(17619)
数学(17426)
数学方法(17187)
(15028)
技术(14059)
业经(13968)
(13965)
(13703)
理论(13147)
(11063)
图书(10441)
地方(10399)
工作(10031)
书馆(9909)
图书馆(9909)
技术管理(9848)
(9828)
农业(9607)
教育(8870)
(8802)
银行(8766)
(8504)
(8210)
机构
大学(198421)
学院(192962)
(76024)
经济(74359)
管理(73718)
研究(67236)
理学(63085)
理学院(62288)
管理学(61137)
管理学院(60688)
中国(48128)
(41305)
科学(40747)
(36317)
(34084)
(33220)
(30924)
研究所(30181)
中心(30166)
业大(29502)
财经(28374)
(28367)
师范(28103)
农业(26449)
(25799)
北京(25597)
(25074)
(24173)
经济学(23527)
师范大学(22344)
基金
项目(132908)
科学(105043)
研究(98936)
基金(96266)
(84544)
国家(83809)
科学基金(71751)
社会(65598)
社会科(61231)
社会科学(61206)
(52380)
基金项目(50829)
教育(45914)
自然(43971)
(43656)
自然科(43100)
自然科学(43088)
自然科学基金(42396)
编号(40563)
资助(36893)
成果(35137)
(30452)
重点(29817)
(29079)
创新(28473)
(28117)
国家社会(27877)
课题(27379)
项目编号(25966)
教育部(25375)
期刊
(81724)
经济(81724)
研究(57731)
中国(45226)
学报(36245)
(30484)
图书(30324)
科学(29035)
(28808)
教育(28679)
大学(27343)
管理(27110)
书馆(24205)
图书馆(24205)
学学(23451)
农业(20200)
技术(16378)
(16257)
金融(16257)
财经(14780)
经济研究(14107)
(12880)
业经(12737)
(12299)
论坛(12299)
(11307)
问题(10433)
科技(10196)
(9802)
情报(9261)
共检索到303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建中  
[目的/意义]一个社区是否强大,有赖于该社区民众的内力,这种内力就是韧性。韧性是一种适应并应对变化的能力。一个有韧性的人,不仅有危机意识,有开放的心态,而且有应对变化和解决问题的素养。图书馆服务不仅潜移默化地提升民众的韧性素养,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有利于学习和交流的安全舒适的空间。[方法/过程]从图书馆所处的社会背景及其需求出发,聚焦韧性与可持续发展、阅读与信息服务在韧性培育中所起的作用、韧性社会与图书馆发展3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在社会发展尤其是在抵御风险过程中应有的作用,进一步表明图书馆与韧性社会建设之间的关联,并提出可化为具体行动的对策和建议。[结果/结论]首先,要充分认识图书馆开展韧性素养教育的意义,并以此为切入点,努力拓展图书馆参与并融入社会的发展空间。图书馆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各种相关服务拓展到社会、家庭和个人。图书馆不仅要开展韧性素养教育,而且要为民众提升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技术素养以及职业素养等创造有利条件,为他们提供和谐安全的分享和交流空间。其次,要着力创新韧性素养教育活动,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图书馆在继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也应将阅读推广中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有效应用到韧性素养活动中,并通过参与社区韧性建设,拓展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新空间和新技能。最后,要大力提升图书馆应对各类风险和危机的能力及馆员自身的韧性素养。图书馆要树立大安全观和危机管理意识,增强抵御各类风险和危机的能力。韧性素养教育的过程也是馆员自我学习和锻炼的过程,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努力以更强大、更坚定的职业韧性投入并服务于韧性社会建设。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化民  
数字不平等研究是在数字鸿沟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信息通讯技术(ICT)资源分配不均的新视角。图书馆界就公共图书馆承担消除数字不平等,实现信息公平的社会责任已达成共识。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倡导社会包容,发展社会资本,加强自身建设是公共图书馆承担消除数字不平等的社会责任的实践路径。这一社会责任的实践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少惠  袁硕  
厘清公共图书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公共图书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可推动社会韧性水平的提升。借鉴已有指标体系,采用面板计量模型与链式中介模型就公共图书馆服务与社会韧性的关系及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共图书馆服务对社会韧性的影响不仅存在直接提升效应,还可通过文化素养、创新能力以及文化素养提升创新能力三条中介路径发挥积极影响,并且公共图书馆服务对社会韧性的提升作用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均成立,但影响程度由东向西依次递减,具有显著区域异质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翠英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内容要求和实现方式。由于高校图书馆不同层次的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不同、不同用户对社会性软件的熟悉程度不同,需要不同的软件工具。为配合不断变化的研究、教学和学习行为,有必要研究如何应用各种社会性软件优化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教育,将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到用户信息需求的全过程,培养用户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贾东琴  赵敏慧  何颖芳  
[目的 /意义]探讨韧性视域下国外公共图书馆服务研究现状,为今后公共图书馆参与韧性城市建设的一系列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国外相关研究文献,首先阐释公共图书馆参与韧性建设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总结公共图书馆参与韧性城市建设的服务内容,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展望。[结果 /结论 ]公共图书馆是韧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从社区韧性、信息韧性、文化韧性三个层面论述图书馆如何用具体行动构建与社会的紧密连结,帮助社会建设韧性。未来研究可从5个方面进行拓展深化:基于元概念“韧性”构建“面向韧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概念体系,构建公共图书馆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框架,构建面向韧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适应性服务体系,开展面向韧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韧性治理研究,拓展以公共图书馆服务理论为参照的韧性城市理论框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江海潮  
文章从政策和法律、图书馆制度、信息素养教育活动三个方面对广州市区两级12个公共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政策与法律规定的内容,过半图书馆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制度规范,信息素养教育活动数量占图书馆活动总量的比重偏低,社会力量成信息素养教育补充,教育对象主要为青少年和老年人,以线下教育为主等。文章建议:图书馆应充分履行法定职责,提供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提升基层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服务能力;提升馆员信息素养专业水平;信息素养教育与图书馆资源利用推介相结合;推动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化、在线化、全民化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侯小云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现状的分析,结合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和结构,构建适合现状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霍瑞娟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环境下要积极探索和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与服务,以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社会力量支持图书馆发展的新常态。文章对新环境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与运行的主要模式、创新手段、监督措施等运行制度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爱艳  
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急需理念创新。本文基于诸多学者的研究,回顾了社会转型的基本含义及其发展,并针对当今社会转型期,我国图书馆在图书馆自由、服务及管理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创新理念及对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席涛  
对于公共图书馆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来说,制度创新是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途径。公共图书馆制度创新的基本指向和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规范来约束政府、公共图书馆、读者的行为,调节和优化政府、公共图书馆、读者的关系,并最终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公共文化需求的目的。目前公共图书馆存在的根本问题,就是公民的公共图书馆权益缺乏健全有力的制度保障,因此,要建立健全政府责任机制,建立健全委托代理机制,建立健全读者权益保障机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银花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我国数字化社会正在加速形成,公共图书馆是实现公民数字素养教育的制度保障,具有开展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有利条件和先天优势,但还存在理论研究落后、制度供给缺乏、教育培训活动少等问题。当前,美国、新加坡、英国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公众数字素养教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数字素养教育政策体系,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活动。未来,推进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应从加强理论研究、加强制度供给、明确重点教育对象、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创设多元教育形式和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等六个方面入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思梦  
数字素养是社会数智化转型时期公民应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与教育机构,其提供的数字素养教育服务对于提升公众数字技能和理解、消除数字鸿沟,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与社会数字创新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文献调研法、网络分析法获取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素养教育实践信息,力求综合展现在社会数智化转型时期美国公共图书馆在数字素养教育服务领域的实践成果。文章经调研发现,美国公共图书馆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数字素养教育服务体系,建议我国公共图书馆抓住社会发展机遇,积极推动服务守正创新,结合美国经验优化国内数字素养服务,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以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数智化转型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晓东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方式,包括自筹资金设立公共图书馆、政府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等;建立了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服务、捐赠者冠名、税收优惠等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制度,规定了社会力量兴办公共图书馆违规时的处罚措施。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胡洪彬  
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符合社会管理的理论逻辑、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及公共图书馆自身特性的内在逻辑。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可以通过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合作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模式来加以实现。当前,我国应当积极通过完善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供给机制、内外管理机制、社会服务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等途径,为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坚实根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乔杨  
公共图书馆事业社会力量参与动力分为文化动因、伦理动因、社会动因和经济动因四大类型。目前需要培育良好的社会公益环境、找准图书馆事业多元建设共同目标、树立包容正确的评价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努力构建公共图书馆事业社会力量参与的科学有效的动力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