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7)
- 2023(4881)
- 2022(4167)
- 2021(4001)
- 2020(3175)
- 2019(7044)
- 2018(6752)
- 2017(13141)
- 2016(7395)
- 2015(8278)
- 2014(8131)
- 2013(7927)
- 2012(7493)
- 2011(6274)
- 2010(6502)
- 2009(6227)
- 2008(6796)
- 2007(6324)
- 2006(5676)
- 2005(5485)
- 学科
- 管理(29784)
- 济(24921)
- 经济(24871)
- 业(24659)
- 企(21742)
- 企业(21742)
- 财(19034)
- 务(12489)
- 财务(12469)
- 财务管理(12426)
- 企业财务(11915)
- 农(8843)
- 方法(8554)
- 中国(8327)
- 家(7780)
- 制(7775)
- 国家(7635)
- 数学(6961)
- 数学方法(6815)
- 业经(6715)
- 财政(6179)
- 地方(6038)
- 农业(5804)
- 银(5640)
- 银行(5640)
- 税(5465)
- 政(5288)
- 融(5187)
- 金融(5186)
- 体(5067)
- 机构
- 学院(100199)
- 大学(97452)
- 济(38974)
- 经济(37982)
- 管理(36696)
- 研究(31871)
- 理学(30010)
- 理学院(29730)
- 管理学(29327)
- 管理学院(29127)
- 中国(28163)
- 财(27461)
- 京(20565)
- 财经(19138)
- 经(17099)
- 科学(17082)
- 江(17054)
- 所(16398)
- 中心(15385)
- 财经大学(13876)
- 州(13864)
- 北京(13743)
- 研究所(13595)
- 范(12490)
- 师范(12423)
- 农(12387)
- 经济学(11699)
- 省(11667)
- 院(11551)
- 业大(10653)
- 基金
- 项目(55844)
- 研究(45946)
- 科学(43360)
- 基金(38687)
- 家(31903)
- 国家(31572)
- 社会(28386)
- 科学基金(27066)
- 社会科(26810)
- 社会科学(26799)
- 省(22442)
- 教育(21002)
- 编号(20105)
- 基金项目(19739)
- 成果(18395)
- 划(18157)
- 资助(16089)
- 自然(15347)
- 自然科(14929)
- 自然科学(14927)
- 自然科学基金(14642)
- 课题(14364)
- 性(13725)
- 项目编号(12916)
- 部(12438)
- 重点(12398)
- 年(12384)
- 制(12355)
- 发(12091)
- 创(11454)
共检索到170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立
不断增加的地方政府债务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难以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也是影响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之一。必须及早从体制和机制上扭转债务规模不断扩张的趋势 ,将债务风险锁定在可控范围内。为此 ,要根据经常性债务与建设性债务分类治理、债务存量和增量分流解决的思路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县乡两级政府债务以经常性债务为主 ,通过调整事权财权、划分支出结构、控制经费开支等方法基本上可以解决。省市两级以建设性债务为主 ,难以通过增收节支方法得以解决 ,必须开辟新的替代性融资渠道 ,其中发行地方市政债券应该也可以成为一个可供选择的新途径。未来一段时间将是我国债券市场大发展的时期 ,...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鲁玉秀
2015年《新预算法》的实施,开启了地方政府债券化融资的步伐。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面临从"债务融资"到"债券融资"的过渡期,如何消化吸收大量的存量债务,以及如何规范化管理债券融资,做好存量债务置换,避免形成投资冲动下的更大负债,是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议从改革财税体制,完善"市场"化债券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公共投资等方面着手,规范化管理地方政府债务,有效化解债务风险。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存量债务 债务置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廖丽丽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方政府为了响应城镇化改造、拉动经济增长、保民生等一系列重要举措,以地方政府名义举债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然而,地方债的发行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方政府建设资金的需求,但也存在债务风险问题。文章从地方政府加强债务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管理 债务风险 解决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娜 胡振华 马林
文章归纳了美国市政债券运行管理的主要经验,对比分析中国和美国地方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各自特点与彼此差异。研究认为,应立足我国国情,从建立健全法律约束、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打破传统限额管理、实行发行主体和偿债主体统一、引入债券保险和项目破产机制、推行利率差异化市场机制、丰富发行品种和期限结构等方面,为我国专项债券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梁上坤 文雯 江韫瑶
探究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系统性风险,促进经济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沪深上市企业发行的公司债、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作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于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企业债券信用利差越高;(2)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债务通过地方政府“显性扶持”和“隐性担保”行为作用于债券信用利差;(3)异质性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债券信用利差的提升影响在地方国有企业、违约风险高以及位于政府干预较强地区的企业中更加显著;(4)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高,企业债券信用评级越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改革政策会削弱地方政府债务对债券信用利差的提升作用。本文从债券信用利差角度,系统地探索了地方政府债务挤出企业信贷资源的影响和机制,对于全面理解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经济后果具有一定启示,研究结论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认识与防范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訸
文章梳理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态转变的过程,以2015年新预算法的颁布为分界点,通过规定地方政府增量债务的具体形态以及发行置换债券对存量地方政府债务进行转换,实现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债券化。文章进一步从债务人地方政府和主要债权人商业银行的角度,阐述了债务债券化机制的经济效果。文章最后对债务债券化进程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券化 双赢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保胜
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披露是进行债务管理、化解财务风险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形成的债务信息披露研究,发现政府会计在反映债务信息方面存在着披露不真实、不全面、不及时等问题,结合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情况和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提出健全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完善核算基础、补充相关会计科目等措施,真实、正确、全面、及时地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信息进行披露。
关键词:
城镇化 政府会计 债务风险 信息披露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立承
2017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推出了基于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项目收益债券,这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精细化改革过程中的一项探索尝试。目前改革选取了相对成熟的土地储备和收费公路两个项目作为试点,但是试点扩面仍有赖于管理制度完善。本文选取普通专项债券、美国市政债券和城投企业债券三个债券品种,在债券发行、监管、预算管理等方面与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项目收益债券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研究推动地方政府项目收益债券制度建设。本文在监管方面提出地方政府项目收益债券监管应中央财政监管与外部市场约束并重的思路,推动不同债券品种"共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海涛 马金华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解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根本出路在于地方政府举债债券化,采用总体部署、阶段实施的解决方案,最终使地方政府债务走向透明化、法制化、市场化、规范化的道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力宏
在规范和清理地方政府债务的背景下,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规(1),总的要求是地方政府不能再随意向银行借贷,而要在预算的约束下,对公益性或非公益性的地方建设项目,主要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这一制度既约束了地方政府的借贷行为,又为地方政府的举债开了正门,但债券发行实行限额的管理。为此,作为全社会基建投资中重要组成的政府投资,由间接融资的信贷转变为直接融资的债券,是否会产生基建投资的缺口,应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新试点的项目收益债券的发行与使用规则入手,根据地方政府现有的债务存量与结构和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力宏
在规范和清理地方政府债务的背景下,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规(1),总的要求是地方政府不能再随意向银行借贷,而要在预算的约束下,对公益性或非公益性的地方建设项目,主要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这一制度既约束了地方政府的借贷行为,又为地方政府的举债开了正门,但债券发行实行限额的管理。为此,作为全社会基建投资中重要组成的政府投资,由间接融资的信贷转变为直接融资的债券,是否会产生基建投资的缺口,应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新试点的项目收益债券的发行与使用规则入手,根据地方政府现有的债务存量与结构和发展要求,分析研究其对我国基建投资总量的影响以及其发行的规模与潜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国俊
从长期来看,借鉴国际经验,允许地方政府发行更容易监管、更为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券,将隐性债务显性化,是化解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志军
地方政府性债务陷入"监管增长"的困局2008年以来,我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开始出现爆发性增长,2010年审计公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2010年中央政府开启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监管,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进行一次全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叙果 崔沁馨 沈红波
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地方政府的过度负债主要是由财政分权和我国官员的晋升制度所导致。如果地方经济出现下滑,进入低速增长时期,地方政府很有可能难以偿还到期债务。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严重的局面,分析地方政府过度债务风险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就该问题引入与GDP挂钩的债券,通过数据模拟分析其在降低地方债务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地方债务 GDP挂钩债券 风险防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