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88)
- 2023(3603)
- 2022(3187)
- 2021(2842)
- 2020(2209)
- 2019(4681)
- 2018(4552)
- 2017(9021)
- 2016(4698)
- 2015(5057)
- 2014(4821)
- 2013(4587)
- 2012(4347)
- 2011(3929)
- 2010(3968)
- 2009(3661)
- 2008(3785)
- 2007(3277)
- 2006(3117)
- 2005(2894)
- 学科
- 济(19833)
- 经济(19813)
- 管理(18401)
- 业(12097)
- 企(10872)
- 企业(10872)
- 环境(10453)
- 中国(7910)
- 方法(7447)
- 财(6496)
- 数学(6418)
- 数学方法(6386)
- 地方(5997)
- 划(5900)
- 城市(5858)
- 规划(4895)
- 务(4858)
- 财务(4858)
- 财务管理(4846)
- 企业财务(4754)
- 环境规划(4741)
- 家(4435)
- 国家(4266)
- 城市经济(4189)
- 学(4044)
- 发(3653)
- 制(3609)
- 农(3575)
- 资源(3574)
- 券(3555)
- 机构
- 大学(69211)
- 学院(68636)
- 济(27770)
- 经济(27008)
- 管理(26595)
- 研究(24084)
- 理学(22925)
- 理学院(22638)
- 管理学(22359)
- 管理学院(22232)
- 中国(18391)
- 京(15040)
- 财(14655)
- 科学(14255)
- 财经(11664)
- 所(11314)
- 中心(10859)
- 经(10661)
- 研究所(10114)
- 江(9568)
- 院(9371)
- 北京(9211)
- 经济学(9130)
- 范(8942)
- 师范(8880)
- 财经大学(8807)
- 经济学院(8279)
- 业大(8133)
- 州(8089)
- 农(7961)
- 基金
- 项目(48001)
- 科学(39139)
- 基金(36912)
- 研究(33993)
- 家(32129)
- 国家(31915)
- 科学基金(28424)
- 社会(24367)
- 社会科(23212)
- 社会科学(23201)
- 基金项目(20048)
- 自然(18239)
- 自然科(17742)
- 自然科学(17739)
- 省(17622)
- 自然科学基金(17369)
- 划(15275)
- 教育(14383)
- 资助(14100)
- 编号(12196)
- 重点(10824)
- 国家社会(10738)
- 部(10639)
- 发(10163)
- 制(9554)
- 创(9397)
- 成果(9371)
- 教育部(9255)
- 人文(9036)
- 科研(9018)
共检索到98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萧端 刘新荣
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城市环境污染治理需要一定规模的建设资金支撑。作为筹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性事业的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有价债券,市政债券是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筹资方式,对满足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需求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环境污染治理 市政债券 可行性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瑞
基于中国283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影响的促进效应、抑制效应及净效应。结果显示:产业集聚的抑制效应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41. 34%,促进效应增加了城市环境污染19. 58%;在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共同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净效应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21. 77%;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净效应在不同年份、不同省份和不同地区均显著为负,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的降低作用超过了增加作用;随着第二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净效应递减,第二产业的集聚弱化了产业集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作用;随着第三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净效应递增,第三产业的集聚强化了产业集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作用。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城市环境污染 双边随机前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安树伟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呈现事实上不断恶化的趋势,给城市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直接影响居民健康。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以行政手段为主尽快转变到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以保证治理污染政策的科学、连续、高效和透明;要尽快修改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广泛推广排污权交易。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危害 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驰 钟水映
根据武汉城市发展相关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算,构建了城市发展综合指数,运用回归模型对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工业"三废"分别进行耦合分析并建模,探究武汉城市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发展水平与城市环境显著相关,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废水排放总量呈"N"型变化,由于城市非农人口的增加,生活废水排放的增加超过了环境技术进步和工业结构调整对工业废水减排的贡献,使废水排放总量目前呈上升趋势;武汉废气排放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呈正"U"型,目前也呈上升趋势。基于研究结果分析,提出促进武汉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城市发展 环境污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祝树金 尹诗姝 钟腾龙
文章使用2003-2016年全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高铁开通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城市高铁开通有效降低了城市的环境污染程度;改变模型设定和样本范围以及替换被解释变量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但这种影响效应具有地区差异性,对属于"两控区"或者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而言,高铁开通对环境污染的抑制效应更强,西部地区的抑制效应比东、中部地区更为明显。
关键词:
高铁开通 环境污染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裴军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影响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持续引发一系列社会安定问题。当前城市污染的主要问题是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电磁波辐射污染和水污染。引发环境污染原因多种多样,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要表现在法律层面、政府监管、群众承受力和国外因素诸多方面。只有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措施,才能使城市环境污染得以治理,才能使城市建设高速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
城市环境污染 现状 原因 对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杜雯翠
以2003—2012年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效应模型与分位数回归等方法检验信息化与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SO_2)、工业烟尘等三种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关系。研究发现,信息化能够有效降低工业SO_2与工业烟尘的排放强度,对工业废水排放强度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当污染排放强度较低时,信息化对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的作用十分明显;当污染排放强度较高时,信息化的作用不再显著。
关键词:
信息化 环境污染 城市 分位数回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豆建民 张可
本文将环境污染扩展到生产密度理论模型中,构建了一个经济集聚对污染排放强度的作用机制模型,从治污成本分摊、治污技术溢出、治污集中监管、治污的专业化分工四个方面对理论模型进行了解释。采用2002—2011年中国285个城市的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经济集聚和污染排放强度间的关系及其空间依赖性。研究表明,经济集聚与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呈现倒"U"型关系,当经济集聚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后,提高城市经济集聚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强度。经济集聚的间接效应和反馈效应分别占直接效应的52.4%和40%,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特征。最后,运用广义倾向评分法分别考察了有空间依赖和无空间依赖两...
关键词:
空间相关 集聚 污染 城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敏
以经济集聚的负外部性为切入点,基于2005~2012年276个城市的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对经济集聚与城市环境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集聚与城市环境污染排放之间存在着平滑转换机制效应,两者因转换机制的不同而呈现非线性关系。特别是当城市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低时,经济集聚显著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排放,减排效应明显;而当城市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超过一定值时,经济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排放的减排效应受到抑制而减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鹏程 刘杰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稳增长、降排放的转型阶段,信息化已成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关键所在,有必要研究考察近年来中国信息化发展能否减少环境污染的相关问题。理论上,信息化发展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中间影响机制包括技术进步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人口集聚效应。基于2011—2016年中国2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检验模型,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研究信息化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并对中间影响机制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论表明:1)信息化发展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水平,这一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定;2)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信息化发展通过引发技术进步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人口集聚效应进而起到改善环境污染的作用。在信息化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研究信息化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信息化水平 环境污染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房宏琳 杨思莹
金融科技创新是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结果,可能对地方绿色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金融科技创新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创新具有减排效应,能够抑制城市环境污染;并且金融科技创新的减排效应在重污染城市显著强于轻度污染城市,在中西部城市显著强于东部城市,在科教资源质量较低的城市显著强于科教资源质量较高的城市,在外围城市显著强于中心城市。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会通过促进城市科技创新特别是绿色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城市减排。因此,应当以金融科技创新为支撑,深化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能力;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的政策措施促进金融科技朝着绿色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对于金融科技发展较为滞后以及金融科技创新减排效应相对较弱的地区,更要强化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最大化金融科技创新的减排效应。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环境污染 科技创新 绿色技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逊 杨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正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许多城市的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如沈阳、西安和北京等已列入全球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之列。对城市环境污染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污染我国城市环境的四大因素,最后提出了有效防治城市环境污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环境污染 污染因素及原因 防治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庆华 宗刚 韩金良
针对环境污染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问题,基于新兴的第三方污染处理模式和传统的企业污染自处理模式,构建了两种模式下资源化产业链经济利润模型,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式下的产业链利润均存在最优解,最优利润的高低取决于污染物处理量;两种模式的优劣取决于第三方环境污染处理企业得到的价格和污染处理设备的投入成本;在第三方环境污染处理模式下,产业集聚区域具有更大的规模效应和更低的学习曲线;过度承担污染事故法律责任会削弱第三方环境污染处理产业的潜在投资动机;稳定的收益预期决定了第三方环境污染处理模式在不同产业中的适应性与推广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纪祥裕
基于中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环境污染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中国城市污染排放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外商直接投资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具有正显著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改善污染问题;外商直接投资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互动性的增强可以抑制城市污染排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污染排放的空间溢出显著为负;外商直接投资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交互项的空间溢出不受地理阈值的影响,并且能够显著改善相邻城市的环境污染;对集聚的外部性进行分析发现,MAR外部性会加剧污染,而Jacobs和Porter外部性能够显著减少污染,MAR外部性以及Porter外部性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互动都能够有效抑制污染排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培材 王忠
以2003-2010年中国261个地级市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官员更替对地区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官员更替对地区环境有短期的负面影响;更替发生当年,地区污染加重;在接任官员的任期内,官员对辖区环境有积极影响。同时,地区环境状况也受官员特征的影响,如异地调任的市长对地区环境的消极影响更大;地区污染程度随着官员任期的延续先下降后上升,呈U形变化。因此,在我国城市污染的治理中,应合理调整官员的调任制度,改变以往单一的官员考核指标,应是治理城市污染的重要治本措施之一。
关键词:
官员更替 环境污染 更替类型 激励扭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城市环境污染排放的新经济地理解释
城市环境污染的三种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及比较
财政分权和晋升激励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兼论绿色考核对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性
自贸区建设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我国26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环境污染的效应检验——基于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研究
信息化能否降低城市环境污染?——来自281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对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
“文明城市”评选与环境污染治理:一项准自然实验
“一带一路”倡议能否降低城市环境污染?——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