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4)
- 2023(7982)
- 2022(6596)
- 2021(6285)
- 2020(4896)
- 2019(10957)
- 2018(10449)
- 2017(20743)
- 2016(11278)
- 2015(12308)
- 2014(12288)
- 2013(12027)
- 2012(11406)
- 2011(10188)
- 2010(10364)
- 2009(9765)
- 2008(9786)
- 2007(9006)
- 2006(8402)
- 2005(7690)
- 学科
- 济(52355)
- 经济(52205)
- 管理(31641)
- 业(29267)
- 企(24407)
- 企业(24407)
- 方法(17923)
- 地方(16949)
- 农(16615)
- 中国(15291)
- 数学(13656)
- 数学方法(13460)
- 业经(13456)
- 财(12923)
- 制(12206)
- 农业(10700)
- 学(10222)
- 地方经济(9768)
- 和(9172)
- 理论(8825)
- 体(8713)
- 环境(8205)
- 务(7596)
- 财务(7575)
- 财务管理(7553)
- 银(7543)
- 银行(7534)
- 融(7400)
- 金融(7398)
- 企业财务(7251)
- 机构
- 学院(161777)
- 大学(159727)
- 济(65372)
- 经济(63867)
- 管理(59742)
- 研究(57391)
- 理学(50711)
- 理学院(50012)
- 管理学(49134)
- 管理学院(48809)
- 中国(44180)
- 京(34783)
- 科学(34766)
- 财(32674)
- 所(28725)
- 中心(26883)
- 江(26143)
- 研究所(25540)
- 财经(25294)
- 农(24400)
- 范(24131)
- 师范(23933)
- 经(22749)
- 北京(22330)
- 业大(21375)
- 州(21200)
- 院(21173)
- 经济学(20020)
- 师范大学(19211)
- 财经大学(18555)
- 基金
- 项目(105627)
- 科学(84571)
- 研究(80666)
- 基金(75849)
- 家(65308)
- 国家(64680)
- 科学基金(55724)
- 社会(54067)
- 社会科(50009)
- 社会科学(49987)
- 省(41747)
- 基金项目(39982)
- 教育(37019)
- 划(35465)
- 自然(33719)
- 编号(33406)
- 自然科(32863)
- 自然科学(32858)
- 自然科学基金(32263)
- 资助(29725)
- 成果(28157)
- 重点(24713)
- 发(24549)
- 课题(24231)
- 部(23573)
- 创(21637)
- 国家社会(21441)
- 性(20674)
- 教育部(20370)
- 创新(20157)
共检索到253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磊 许晓东
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呈现理念升华、体系完善、能力提升、工具创新与效能增加的总体特征,实现了基层政权稳定性和治理有效性的统一。随着国家治理的演进和城乡社会的转型,基层社会治理既需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客观需要,又要突破"低组织化""碎片化""悬浮化""内卷化"等困境。市域社会治理是以设区的市为治理单元,覆盖农村、联结城乡的一种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态,包含纵横协调的治理体制、以城市为依托的治理界面以及新技术支撑的治理工具等结构,具有以城带乡和基层再组织化、驱动"决策-执行"统一、弥合治理碎片化张力的基本功能。市域社会治理应处理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协调、治理层级提升和治理重心下移以及党政统合和多元共治等三组关系,以市的较强统筹能力建立纵向秩序贯通和横向秩序扩展机制,赋予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治理机制,以法治化、智能化激发社会治理效能。
关键词:
市域社会治理 治理能力 多元治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国茂 范跃进
金德尔伯格等人的经典理论和金融中心发展的历史经验都表明,金融中心的本质就是金融资源的聚集,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一个演化过程。本文采用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研究方法,从经典理论入手,对金融中心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功能进行分析,认为不同层级的金融中心本质特征相同,但基本功能不同。金融中心的功能差异是由其形成模式和条件决定的。中国金融中心实现路径是强化政府引导下的自然形成模式,政府的作用是制度设计和制度供给,政府既要推动金融中心建设,也要制止"金融中心热"演变成新一轮的"开发区热"。
关键词:
金融中心 本质 特征 功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耘通
政府以治理理论作为变革的导向,政府审计需要以独立的精神和专业的水准参与治理,通过权力监督、绩效评价、风险预测、系统修复等职责回应治理需求,选择公共财政、资金绩效、经济责任等领域作为治理的变革重点。
关键词:
政府审计 治理 职责 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琳 陆小成
加强制度创新是保障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制度障碍主要表现为创新政策不够完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市场化的解决方式,知识产权制度不够完善等。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应健全低碳创新的制度体系,从财政、税收、产业等层面加强政策创新,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私人投资低碳技术领域,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消解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制度障碍,提高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珺 陶孟祝 高峰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现代化、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下,以及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速与医疗卫生条件的日趋改善,健康逐渐成为衡量个体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综合尺度。面对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我国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旨在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以及切实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社区教育作为教育领域十分重要的教育形式,对"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推进以及人民健康素质的显著提高,具有极其紧密的关联,并能够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包括: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普及健康知识技能、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以及塑造健康生活方式。为了真切实现以上功能,社区教育可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引导、开发丰富适宜的健康课程、激发主动自觉地参与热情以及建立共建共享的良性机制来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健康中国战略” 社区教育 功能 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立保 王达 孙薇
基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从"文化-制度"层面可将大学看作一个社会受托系统。在大学共同治理行动中,大学作为一个文化组织在社会系统中发挥着社会模式维持的作用,其本身是由价值、权力、制度和文化四维互构的行动结构体系。我国大学共同治理面临价值、权力、制度及文化方面的诸多现实困境,共同治理路径要以学术价值的坚守保持与社会的必要张力,以适应社会长远发展需要,通过制度建设达成共同治理目标,平衡权力配置实现利益整合,加强文化认同以维持共同治理模式的和谐运行。
关键词:
大学共同治理 帕森斯 社会行动理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晓明
随着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的发展,其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困扰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文章简要概述了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随后研究了欧美国家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综合全文分析和论述提出了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路径,着重从党委与董事会、校长、监事会及每位治理主体的内在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上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结构 问题 优化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磊 徐双敏
"自下而上积累""自上而下资源输入""自外而内资本下乡"等乡村振兴道路均面临着困境,难以破解小农与大市场、国家资源对接的难题。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迁,具有独特禀赋的中坚农民群体正在兴起。再造于乡村内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一定经济积累和善于面向市场的中坚农民,具有组织起普通农户、联结农业经营多元主体以及构建自发互助合作机制等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功能。中坚农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理想主体,能够增强乡村政治与治理的能动性和稳定性。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应以中坚农民为主体作为不同发展道路的"接点",在乡村社会主体再造中着力培育和保护中坚农民,以中坚农民为纽带建立起乡村发展的多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支持和鼓励中坚农民走向联合,走一条"自内而外、联结上下"的整合型道路。
关键词:
中坚农民 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守华 吴春雷
会计功能正在从财富计量、价值创造、引导社会资源流动和分配的经济发展功能,进一步演化为促进政治文明和推动生态建设的社会进步功能,并且通过助力社会治理创新来实现。具体而言,会计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是社会治理创新主体多元化的内在要求;会计界同仁积极参与和推进会计领域的改革和创新是社会治理创新内容的系统化要求;会计领域的各类专业组织和会计工作者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对象之一;会计研究和会计改革的目标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
关键词:
会计功能 会计改革 社会治理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璐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是远程教育体现其教育性、组织性和生态性的重要载体。远程教育实践探索需关注两点内容:一是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远程教育与人的联结,从而把学习者与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二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个体与个体的有效沟通,通过促进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讨论与交流,最终促进学习型社会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远程教育 教育功能 实践探索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继孚
认为城市道路网络系统是一个有机协调的系统,必须有合理的功能等级结构和布局;利用GPS技术记录车辆出行的整个行驶过程,通过分析不同出行使用不同等级道路的比例,发现现实道路系统存在功能不清、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建设和交通管理建议。
关键词:
路网功能层次 行车路径 路网效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伟 戴冰清
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业态,具有“普”“惠”的特性,对微观企业创新和宏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采用2011—2018年中国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省级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数字金融的不同维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从结构上看,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均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而数字化程度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从功能上看,信贷、投资、信用、支付、货币基金使用指数均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而保险使用指数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在数字金融促进企业创新中发挥中介效应,并且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也能通过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促进企业创新。此外,分组检验发现距离数字金融中心(杭州)越近的省份,数字金融的发展越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反之,则不显著。研究证实了数字金融影响企业创新具有地理空间上的扩散效应。本文拓展了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并为进一步发展数字金融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瑞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为我国城市社会治理指明了新的方向。通过梳理北京、上海、深圳城市社会治理实践,可以得出结论,在"十三五"时期,应运用"大数据"助政,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统筹协调职能,构建一体化治理格局;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构建精细化运行机制。
关键词:
城市社会治理 国家治理现代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春丽
本文考证了两种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征、效率和演变趋势 ,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 ,并得出结论 :现实的国情和西方公司治理的演变趋势决定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路径只能是首先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未来应朝着以内部治理为主、外部治理为辅的博采众长的混合模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奇
通过对清末以来我国大学治理结构变迁的脉络梳理与分析,发现我国大学治理结构变迁的路径选择缺乏大学治理理念支撑,以强制性变迁路径为主且缺乏一致目标,从而导致了我国大学治理结构存在治理主体单一、治理结构缺乏效率等问题。构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符合本国实际和大学逻辑的大学治理结构,要求我们重构现代大学治理理念,克服大学治理结构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并且注重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之间的适时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