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3)
2023(6212)
2022(5176)
2021(4873)
2020(3950)
2019(8763)
2018(8675)
2017(16045)
2016(9197)
2015(10429)
2014(10889)
2013(10558)
2012(10078)
2011(9075)
2010(9235)
2009(8569)
2008(8502)
2007(7865)
2006(7072)
2005(6701)
作者
(28577)
(23755)
(23624)
(22601)
(14879)
(11387)
(10709)
(9184)
(9173)
(8643)
(8303)
(8151)
(7771)
(7579)
(7577)
(7443)
(7069)
(6931)
(6860)
(6685)
(6177)
(5857)
(5763)
(5595)
(5321)
(5312)
(5191)
(5159)
(4967)
(4918)
学科
(38412)
经济(38358)
管理(24542)
(19443)
地方(14682)
(14347)
企业(14347)
(12447)
中国(11961)
方法(10434)
(9889)
(9618)
(8777)
数学(8671)
数学方法(8486)
地方经济(8344)
农业(8160)
业经(8146)
(7615)
(6832)
银行(6817)
(6813)
金融(6805)
理论(6698)
(6575)
环境(6321)
教育(5854)
(5647)
(5255)
(5221)
机构
学院(131116)
大学(129116)
研究(49948)
(48074)
经济(46626)
管理(45297)
中国(39068)
理学(37203)
理学院(36636)
管理学(35781)
管理学院(35540)
科学(32386)
(29988)
(26638)
(25283)
(24550)
研究所(23797)
中心(23547)
(23048)
(20479)
师范(20265)
业大(19999)
农业(19616)
北京(19511)
(18676)
(18469)
(18162)
财经(17988)
技术(16295)
师范大学(16103)
基金
项目(84817)
科学(65904)
研究(63267)
基金(58319)
(51471)
国家(51008)
科学基金(42517)
社会(38211)
社会科(35945)
社会科学(35935)
(34808)
基金项目(30722)
(29809)
教育(28992)
编号(27026)
自然(26927)
自然科(26208)
自然科学(26198)
自然科学基金(25652)
资助(23486)
成果(23029)
课题(20527)
重点(19846)
(19811)
(17717)
(16990)
(16576)
创新(15941)
发展(15870)
科研(15700)
期刊
(64075)
经济(64075)
研究(42304)
中国(33441)
(24227)
学报(22320)
教育(20066)
科学(20008)
(18914)
管理(16682)
大学(16286)
农业(16172)
学学(15245)
(14548)
金融(14548)
技术(11966)
业经(11163)
经济研究(8992)
财经(8852)
问题(8576)
资源(7711)
(7704)
(7494)
图书(6891)
(6869)
职业(6784)
(6756)
(6412)
论坛(6412)
科技(6187)
共检索到217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阳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一种新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体化运作组织。产业转型发展、治理机制深入改革和产教融合持续深化是市域产教联合体产生的三大诱因。市域产教联合体组织创新的核心在于通过纵向维度的分工细化与横向维度的合作深化,促进多元主体间的市场交易内部化。根据联合体内部主体间的合作纽带、法人地位、经营权分配与资产所属关系将市域产教联合体划分为紧密型联合体、松散型联合体及混合型联合体三种理想类型,这一分类可以为理解市域产教联合体提供适当的分析概念。驱动机制、合作机制、协调机制和约束机制分别是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的核心、关键、基础和保障。未来,应强化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联合体的科技创新作用,助力市域产业转型发展,促进多元产教融合组织协同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新留   曹留成  
新时代市域产教联合体兼具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功能,成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新路径。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机制、产教资源的集聚机制、人才培养的共育机制、产业发展的服务机制和保障条件的优化机制是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主要目标。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高质量建设,应健全联合管理体制、共建共享产教资源、推进联合育人进程、实行实体化运作和建立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慧媛   顾甲  
共生的本质是在复杂性、动态性与异质性之间寻求一种持续的均衡状态,体现了系统演化、社会进步与组织发展的基本趋势、逻辑事实与价值取向。运用共生理论来阐释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具有高度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有利于促进教育与产业之间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当前,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共生单元尚未形成多元协同、共生模式尚未实现一体化共生模式和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尚未提供足够制度支撑。据此提出共生理论下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路径:完善多元协同共治机制;建立一体化共生模式和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优化共生环境,提升共生效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盼盼   马君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市域产教联合体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从集体行动的理论视角出发,发现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中各主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搭便车”行为,主要表现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主体心理失衡、客观条件制约、地方政策缺失和集体认同不强。因此,要以激励提升市域产教联合体主体满意度,以投入激发市域产教联合体主体参与度,以政策明确市域产教联合体政府统筹力,以宣传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社会认同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智彬  
2023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市域产教联合体”成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的新方向。市域产教联合体是集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功能于一身的产教融合新载体,旨在通过整合多元利益诉求、创新资源利用模式、强调区域服务功能,摆脱校企合作中长期悬而未决的“政策真空”“校热企冷”“联而不合”等现实掣肘问题。市域产教联合体倡导的多元合作、寻求共同利益、促进一体化发展等观念与公共价值创造关注公共利益和集体偏好的内涵不谋而合。从公共价值创造的视角探讨实施策略,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市域产教联合体,并推动其落地实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勇军  
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梳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在产教资源、组织治理、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及保障体系方面的建设原则,发现各参与主体在工作实施中的现实困境,进而探索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协同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实施策略,从而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海云   任聪敏  
基于产业园区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一体两翼的重要一翼,是深化产教融合基本战略的重要载体。从产业园区的发展形态来看,产业园区由经济区域向综合区域的转变,使得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有了多元共生、产教融合发展的基础。依托产业园区,实现政校企地域空间、制度空间的深度融合,扎根地方经济、服务产业升级、构建融合模式是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目标;扎根地方所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水平、构建多元治理体制机制是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实施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旭辉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以园区为载体、以市域为赛道、以省域为基座,通过实体化运行和合作性治理,推动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制度安排。园区经济蕴含着深刻的发展逻辑,为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提供了重要机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体现的是一种链式思维,市域产教联合体探索的是一种集群性创新。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作,应更加注重模式性创新,而非简单的机构增生。建构市域产教联合体应坚持行动导向,处理好设计与实施的关系,增强各参与主体的内源性动力。在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过程中,政府组织不是先知和预言家,更不能成为保姆和管家,其合适的角色定位不是划桨、包办,而是掌舵、主持人和召集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季晓伟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两翼”之一,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职教人才区域适应性的重要载体。基于政府统筹下的学校、企业和产业园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针对市域产教联合体“联而不合”的风险,探究运行机制的构建目标和策略。研究发现,良好的运行机制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校企双方在积极参与产教融合时能获得更高的总收益;合理分配产教融合总收益,恰当地体现学校的贡献,满足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激励产业园区发挥聚合作用。据此提出,突出产业园区基础地位,构建产教协同机制;明晰合作方式和成果认定,构建分配补偿机制;推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考核评价机制等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涂凯迪   李伟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区域性产教科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从政策起点来看,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旨在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现代职教体系,促进区域性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全周期人才培养范式;聚合区域产教资源,建立产教科协同创新体系。围绕当前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面临的顶层设计薄弱、体制机制滞后、资源整合乏力、治理体系不全等现实难点,探索提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破解重点在于:强化顶层设计,落实联合体建设的政策保障;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联合体建设的管理框架;加强资源整合,推动联合体建设的协同联动;完善治理体系,提高联合体建设的治理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雪军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以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都非常丰富的产业园区为依托,由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等利益相关者通过产教融合等实践活动,形成的培养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在市域产教联合体中,各利益相关方居于不同的位置,资源禀赋各异,它们具有资源互补、价值共享的天然优势,能在产教联合体内形成逻辑自洽的功能框架。通过设计人才互聘机制、人才共培机制和共性技术服务机制,形成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高效运行机制,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科学、高效地运行,从而实现培养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姜媛   安冬平  
基于任务型组织理论分析发现,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承载着实现人才培养、助推就业创业和服务经济发展的三大任务,具有任务导向性、开放合作性和灵活适应性的基本特征。然而,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在任务型组织的建设中还面临着组织身份的合法性危机、权力运作的困境、资源配置的难题以及治理机构的不健全等挑战。因此,需要完善顶层设计,进行规范化认证,建立权责分明资源共享的协同治理机制,并且定期对其进行周期化评估使之不断改进完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海芬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变革趋势,以一体化理念赋能传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促进市域政、行、企、校协同互动而形成的一种产教发展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具有发展理念一体化、建设主体多元化、发展特色市域化和运作方式实体化等特征,这些特征构成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的基础。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构建有利于打造产教发展“一个平台”,推进“三教融合”“四链衔接”和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要均衡共同体利益、探索体系建设、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和注重数智化的赋能及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炎炎   方益权   池春阳   刘海明  
创新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形成地方政府、产业园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元行动主体创新互动、人才共培、成果同享的共生空间,完善校政企协同“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机制,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方向。市域产教联合体应以产业园区为基础,以价值共创、多元共生、文化共塑为原则,形成主体共识、实现多元治理、推动联合协同,打造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多主体共同成长、边界突破、场景驱动的异质行动者产教融合新空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菡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探索。以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教融合,需要明确其运行逻辑,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多元主体参与为重点、以实体化运行为动力。但通过剖析发现,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教融合存在多元参与主体的权责划分不科学、实体化运行中产权界定不清晰、组织内部信任关系未建立、现代化治理结构架设不完善等现实难点。因此,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教融合应加快完善制度设计,明晰主体权责关系;加强产权界定和保护,明确利益分配;构建新型组织关系,实现信任合作;强化协同共治,构建现代化治理新结构;创新发展生态,促进联合体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