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54)
- 2023(4699)
- 2022(3939)
- 2021(3840)
- 2020(3285)
- 2019(7882)
- 2018(8014)
- 2017(15167)
- 2016(8171)
- 2015(8925)
- 2014(9013)
- 2013(8741)
- 2012(8036)
- 2011(7196)
- 2010(7570)
- 2009(7421)
- 2008(7548)
- 2007(6577)
- 2006(6016)
- 2005(5935)
- 学科
- 济(29706)
- 经济(29651)
- 业(21904)
- 管理(21118)
- 企(17938)
- 企业(17938)
- 制(14821)
- 银(13063)
- 银行(13061)
- 方法(13030)
- 融(12812)
- 金融(12812)
- 行(12569)
- 数学(11264)
- 数学方法(11178)
- 险(10927)
- 中国(10910)
- 保险(10836)
- 财(10818)
- 体(9592)
- 体制(8823)
- 贸(7599)
- 贸易(7593)
- 易(7429)
- 制度(6800)
- 度(6800)
- 农(6461)
- 业经(6391)
- 务(6088)
- 财务(6085)
- 机构
- 大学(111073)
- 学院(108560)
- 济(50406)
- 经济(49379)
- 管理(41433)
- 研究(39859)
- 中国(39823)
- 理学(33208)
- 理学院(32848)
- 管理学(32507)
- 管理学院(32264)
- 财(31157)
- 京(24426)
- 财经(22652)
- 经(20744)
- 所(19926)
- 科学(19432)
- 中心(19048)
- 研究所(17244)
- 财经大学(17231)
- 江(17220)
- 北京(16672)
- 融(16547)
- 金融(16321)
- 经济学(16254)
- 银(15346)
- 经济学院(14538)
- 银行(14517)
- 院(14296)
- 农(14093)
- 基金
- 项目(61386)
- 科学(48753)
- 研究(46937)
- 基金(46190)
- 家(39477)
- 国家(39166)
- 科学基金(33836)
- 社会(30225)
- 社会科(28660)
- 社会科学(28648)
- 基金项目(23357)
- 教育(21744)
- 自然(21368)
- 自然科(20923)
- 自然科学(20918)
- 省(20633)
- 自然科学基金(20583)
- 资助(20165)
- 编号(18690)
- 划(18666)
- 成果(16583)
- 部(15128)
- 重点(13809)
- 性(13762)
- 教育部(13583)
- 制(13179)
- 课题(13109)
- 国家社会(12730)
- 人文(12491)
- 大学(12416)
共检索到193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猛 王旸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监管当局对银行市场风险的广泛关注。银行业的市场风险远比过去更为复杂,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相互交织带来的风险共振加大了危机的力度。为此,国际监管组织力图重塑框架,试图把市场风险这一"洪水猛兽"放到笼子里来。2012年5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交易账户的基础性评估》征求意见稿,全面分析了当前市场风险监管框架所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了改革总体思路。危机前市场风险监管框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美欧为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行风险管理部课题组
市场风险资本监管新规的主要变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际银行业交易账簿出现巨额损失,暴露出巴塞尔协议Ⅱ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的重大缺陷。为此,巴塞尔委员会修订了市场风险资本计量要求,从引入压力风险价值、新增风险和证券化产品的资本要求,到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资本的计提,体现了对危机前监管体系的反思,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现行市场风险监管框架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龙华 邱勇 张萌
《交易账户基础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囊括管理流程、计量方法、指标选取等全方位的改革措施,是对现行监管体系和银行管理体系的全面再造巴塞尔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于2012年5月正式发布《交易账户基础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对市场风险监管框架、内模法和标准法计量体系提出全面的改进方案。《评估报告》是1996年将市场风险纳入监管资本框架以来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王珺
2004年发布的巴塞尔协议Ⅱ(以下简称巴塞尔Ⅱ)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计提监管资本,并提供了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三种资本计量方法。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属于简单方法,均采用"总收入(Grossincome)"作为操作风险计量指标,乘以不同的资本系数计算出资本要求,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飞 何泫妮
近年来,国际上针对银行跨境风险兴起了重构跨境监管框架的热潮,成为后危机时代银行监管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跨境监管的模式与困难,以及近期国际上跨境监管的趋势及局限,在此基础上,探讨实现有效跨境风险监管合作的具体途径,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若干改进和完善我国跨境银行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监管 跨境风险 金融危机 监管改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牧 何奕 文景然
以国际清算银行在日间流动性风险监管方面的最新进展为背景,从理论上分析了日间流动性风险的实质,研究了现有监管指标相互之间及其与日间流动性风险的关系,探讨了现有监管框架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需要注意方面。对于加强中国日间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与监管、弥补现有国际监管工具的不足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
日间流动性风险 支付系统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牧 何奕 文景然
以国际清算银行在日间流动性风险监管方面的最新进展为背景,从理论上分析了日间流动性风险的实质,研究了现有监管指标相互之间及其与日间流动性风险的关系,探讨了现有监管框架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需要注意方面。对于加强中国日间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与监管、弥补现有国际监管工具的不足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
日间流动性风险 支付系统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仲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全面暴露出了西方金融体系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的制度漏洞。危机之后,新兴市场国家力量崛起,全球金融治理架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发达国家的俱乐部七国集团(G7)已经被代表性更为广泛的二十国集团(G20)所取代。定期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也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核心决策平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涂晓枫
2018年以来,结构性存款规模暴增引发共同关注,为何出现规模异动、监管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引发全面讨论,如何引导结构性存款规范发展成为重中之重。通过全面回顾结构性存款近年来的国际监管改革进展,梳理总结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在明确产品属性、完善内部机制、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加强合规销售、充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主要监管经验。基于我国结构性存款发展现状和基本特征,为下一步加强结构性存款的针对性监管提供有益支持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结构性存款 监管改革 国际经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在经历了美国财政部提案、众院立案、参院立案、参众两院协调四个阶段后,长达2000多页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最终成为一部新的美国监管法律。该法案涵盖了消费者保护、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薪酬改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项涉及广泛的改革法案将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对我国带来一定风险,应该及时加以评估。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贾正晞
本文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为监管资本规则的演进提供外部驱动力,风险计量工具的进步为其提供内部驱动力,而且监管资本规则是伴随风险管理"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而演进的。本文着重研究了市场风险监管资本规则的演进。首先,论述了其演进满足上述一般规律;其次,分析了市场风险监管资本规则演进的三大特征,即其在与监管资本套利的博弈中演进,市场风险监管资本的覆盖范围在规则演进中不断扩大和内部模型在规则演进中产生重要的协同效应;再次,研究了Basel IV市场风险监管资本规则的最新进展;最后,分析了我国现行市场风险监管资本规则的主要不足,并对监管机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市场风险 监管资本 螺旋式上升 内部模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克·卡尼 牛筱颖
影响改革成效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这些改革是否能够及时、一致以及彻底地实施金融领域的改革主要包括:建设有弹性的金融机构;终止金融机构"大而不倒"局面;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通过完善OTC衍生品交易市场及相关改革创建持续的核心市场。影响改革成效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这些改革是否能够及时、一致以及彻底地实施。目前的情况是,改革正在进行并不断取得实质进展,但进展不尽均衡,我们仍有很多重要的工作有待去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达 项卫星
2010年11月,美国基于金融监管改革的需要率先提出了为美国金融市场构建LEI系统的设想。这一设想为推进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特别是构建统一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后,美国在G20框架下通过金融稳定委员会积极推动全球金融市场LEI系统的建设。由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市场LEI系统的构建一方面代表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方向,另一方面也将对广大新兴市场以及发展中国家产生复杂的影响。该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在操作层面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中国应当积极参与该系统的构建,在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宇驰 揭月慧
基于面板数据,本文分析了资本监管约束条件下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首先采用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H统计量衡量银行业的竞争程度;然后在1998—2009年政府对商业银行监管的改革变迁的基础上,运用静态、动态面板数据分析市场竞争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增加了信用风险,却降低了流动性风险;政府监管减少信用风险的作用受到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尽管监管对流动性没有直接影响,但市场化程度较高时监管会减少流动性风险。结论证实2006年以来政府监管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来针对银行风险的监管改革应充分考虑市场竞...
关键词:
监管改革 银行竞争 风险承担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吴博 刘睿
金融结构演化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金融风险结构,要求有相应的金融监管模式与之相适应。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银行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金融证券化型的三个层次金融结构,分析了每一金融结构下金融风险结构的特征及其监管要求。通过比较次贷危机以来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三类主要金融监管模式,本文认为短期我国可采用类似美国的"多元监管者"模式,中长期可以澳大利亚的"双峰监管者"或者英国的"单一监管者"模式为改革方向。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风险结构 金融监管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