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8)
2023(8538)
2022(6723)
2021(6071)
2020(5194)
2019(11632)
2018(11281)
2017(22054)
2016(11552)
2015(12859)
2014(12667)
2013(12581)
2012(11530)
2011(9951)
2010(10397)
2009(9894)
2008(10287)
2007(9576)
2006(8455)
2005(8045)
作者
(32861)
(27535)
(27494)
(25676)
(17949)
(12926)
(12361)
(10409)
(10395)
(9901)
(9345)
(9194)
(8875)
(8741)
(8635)
(8259)
(8165)
(8037)
(7791)
(7711)
(6766)
(6745)
(6731)
(6358)
(6175)
(6160)
(6148)
(5957)
(5476)
(5284)
学科
(73385)
(70062)
企业(70062)
(58501)
经济(58425)
管理(55120)
业经(25268)
方法(25055)
(22098)
(20511)
(18181)
财务(18177)
财务管理(18166)
数学(17408)
数学方法(17296)
企业财务(17226)
技术(16394)
农业(14994)
(13258)
(12787)
(12636)
企业经济(12141)
中国(12026)
(11707)
经营(11642)
技术管理(11383)
理论(11328)
(10355)
(9697)
贸易(9689)
机构
学院(177828)
大学(172337)
(81726)
经济(80454)
管理(78243)
理学(66520)
理学院(66011)
管理学(65413)
管理学院(65082)
研究(52512)
中国(45174)
(39648)
(35486)
财经(31323)
(28465)
(27536)
科学(27374)
(27255)
(25469)
中心(24428)
经济学(24339)
商学(23482)
商学院(23270)
财经大学(23042)
业大(22414)
研究所(22263)
北京(22161)
经济学院(22003)
(21356)
农业(21246)
基金
项目(109609)
科学(89993)
研究(83522)
基金(83223)
(71026)
国家(70006)
科学基金(63067)
社会(56291)
社会科(53618)
社会科学(53601)
基金项目(43763)
(42533)
自然(39704)
自然科(38889)
自然科学(38879)
自然科学基金(38312)
教育(36612)
(33895)
资助(33329)
编号(33161)
(30013)
(26829)
成果(25997)
(24722)
创新(24031)
国家社会(23829)
(23472)
重点(23466)
(23324)
人文(22275)
期刊
(96608)
经济(96608)
研究(53819)
(35600)
管理(35243)
中国(32897)
(26264)
科学(22270)
(19533)
金融(19533)
学报(19387)
农业(18063)
业经(17816)
技术(17304)
财经(16961)
大学(16123)
学学(15499)
经济研究(14975)
(14747)
(12523)
技术经济(12363)
问题(12136)
教育(11606)
世界(10859)
财会(10854)
(10262)
现代(10161)
商业(9935)
国际(9180)
经济管理(9015)
共检索到274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焕勇  杨增雄  
熊彼特和柯兹纳对企业家作用的不同看法直接导致了他们对企业家过程的不同理解。实际上他们所描绘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家,即创新型企业家和套利型企业家,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家分别承担了创造性破坏和恢复均衡的职责。这两种企业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态的企业家过程。在这个动态循环体系中,企业家知识是环流的介质。它的实质是企业家知识在市场中被创造、扩散、发现和吸收利用的过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覃家琦  
将企业的性质视为一个价值过程 ,但价值过程的起点是价值机会的存在 ,这意味着存在帕累托改进从而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在论述了非均衡是经济的常态的基础上 ,将企业家定义为非均衡经济中发现价值过程并通过企业实现价值过程的个人 ,按此逻辑 ,企业家“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并非促进经济均衡 ,而是加剧经济非均衡。导致经济趋向均衡的自发力量 ,是企业家之间的竞争 ,即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覃家琦  
本文认为可以将企业的性质视为一个价值过程 ,但这意味着企业分析以价值机会为前提 ,而价值机会的存在意味着存在帕累托改进从而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本文论述了非均衡是经济的常态 ,并将企业家定义为非均衡经济中发现价值过程并通过企业实现价值过程的个人。按此逻辑 ,本文认为企业家的作用并非促进经济均衡 ,而是加剧经济非均衡 ,导致经济趋向均衡的自发力量 ,是竞争 ,即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耀吾  周湘峰  
企业家选择是企业治理机制的核心 ,本文应用θ (企业家能力 )—V (企业价值预期 )—U (企业家效用预期 )价值均衡分析对企业家选择问题进行探讨 :通过“信号传递”企业家把能力信号传递给经理人市场 ,企业 (所有者 )根据自身的价值预期选拔相应能力的企业家 ,企业家根据自身的效用预期寻找相同规模的企业 ,同时获得相应的报酬。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蔡双立  余弦  卢政营  
企业家作为企业网络中一个重要节点,在企业的网络化成长中充当了顶层设计的角色,研究企业家这个最重要的结构洞对于认清企业家角色的转变以及企业内外部嵌入网络的现状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讨论企业家结构洞的优化动因着手,从利益均衡与再生产两方面进行研究。前者通过"分而治之","二手中介者"、"规模与多样性平衡"三种方式,后者通过"补洞说"、"架桥说"、"资源供给说"、"弱联系说"四种方式构造优化企业家结构洞的方法以及优化前后结构洞的变化分析,将企业家个人网络同企业网络成长进行有效结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廷惠  
从市场过程角度来看,均衡是市场过程中行动主体相互发现的倾向。在真实时间和全然无知的现实世界里,企业家发现必然是非均衡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价格的非均衡信息作用极其重要,因为只有非均衡价格提供的利润机会才能激发企业家发现新知识。一旦抛弃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知识假设,企业家的发现过程必然具有"错误"、"失败"、"无效率"等特征。如果不借助经济主体"错误"和不断纠正"错误",企业家就不能在争胜竞争过程中发现利润机会,无法解决无效率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炳炎  
进入90年代后,我国市场逐步出现了日益明显的非均衡状态,即由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在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经济的过程中,乡镇企业的价格行为起了一种特殊推动作用。在下一轮由过剩经济转向均衡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乡镇企业将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下面我们将要探讨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玉新  张建卫  
企业家作为推动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繁荣的主体性力量之一,其均衡发展不仅与提高个人幸福指数和工作-生活质量显著相关,还与企业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紧密相关,而且与提升组织、社区和社会的总体幸福水平不无关系。但是,企业家的发展失衡则会给个体、家庭、组织和社会带来十分显著的消极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中国企业家群体表现出了成功与幸福失衡、工作与家庭冲突的明显趋向。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架构的引导下,基于价值观体系失序与物质主义倾向的视角探索了企业家发展失衡背后的深层机理,提炼出了企业家价值观体系的核心要素并构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冷智花  付畅俭  龚志民  
笔者以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以江苏、浙江两省的民营企业为实例,探讨了民营企业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根源及分化机理,求证区域投资环境对民营企业成长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区域政府环境、金融环境、市场环境对民营企业成长影响显著,但法制环境、科研专利对于促进民营企业成长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锡斌  费显政  
本文在简要评介了迄今理论界对企业环境分析的视角的基础上,将经济学中的非均衡性概念引入到对企业环境的分析中,分析了企业环境非均衡性的内含、来源、状态;非均衡性分析与其他企业环境分析维度的关系以及非均衡性对企业管理的意义,并指出非均衡性是企业调适的基础和前提;最后探讨了企业对环境非均衡性的管理和应用问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潘武  
通过对施工企业技术资源非均衡产生的原因分析和技术资源非均衡对施工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提出施工企业利用技术资源的非均衡来提高企业技术能力、促进企业竞争力、增强技术间合作程度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金华  
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通常提到的市场失灵类型有如下几种,即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以及不对称)信息。随着七十年代以来一般非均衡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另外一种市场失灵类型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是由于市场供求不相等所引起的低效率。它被称为非均衡市场失灵。 非均衡市场失灵有其独特的特点。它不仅会象其它类型的市场失灵一样在微观水平上造成低效率,而且还会在宏观水平上造成低效率,即通过价格(以及工资)的刚性行为造成非自愿失业,造成就业量和产量的波动。这种宏观低效率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大范围”的市场失灵。 一、均衡与非均衡 市场是一个关于价格、需求量和供给量相互作用的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余利平  
中国走向市场经济是在过去14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基于原有的市场基础和改革的难易程度,改革实际上采取了“活一块、死一块”的战略,形成了非均衡的市场化过程,于是产生了目前的非均衡体制背景:进入市场的不均衡,市场发展的不均衡,宏观调控机制转换的不均衡。目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无序、混乱和波动现象,主要应由这种非均衡的市场化过程和非均衡的体制背景来说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强  李克  
文章从交易成本和专业化的视角,通过构建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模型来讨论全球化条件下竞争性市场中"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的演化和角色。研究指出,如果全球化条件下竞争性市场中的企业家精神是有效的,那么当从劳动分工中获得的收益超过具有固定学习成本的不同专业模式个体之间的交易成本时,劳动分工的网络效应就会被充分利用。因此,全球化条件下竞争性市场中的企业家精神可以通过扩大范围来提升总生产率,并且权衡劳动分工对总生产率的网络效应与交易成本。文章认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对商业参与者而言,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全球化水平和变动系数以及总交易效率系数的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俞超  
我国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长期高于实体经济部门的资本收益率,且二者的差距不断扩大。通过构建一个银行、企业两部门模型,本文探索了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收益率差距能够保持甚至不断扩大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利率扭曲、金融部门杠杆率上升、实体经济有效融资不足和资产价格泡沫将导致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资本比例不能回到稳态,从而使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长期高于实体经济资本收益率。本文的政策建议在于,推进金融部门去杠杆、增强利率的市场定价机制、提高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将有助于促进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收益率平衡,引导经济"脱虚向实",推动经济长期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