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3)
2023(7890)
2022(6316)
2021(5751)
2020(4938)
2019(10966)
2018(10740)
2017(22008)
2016(11567)
2015(12835)
2014(12569)
2013(12831)
2012(11519)
2011(9920)
2010(10091)
2009(9776)
2008(10320)
2007(9516)
2006(8586)
2005(8381)
作者
(31396)
(26418)
(26003)
(24728)
(16904)
(12353)
(11805)
(9966)
(9787)
(9664)
(8966)
(8824)
(8717)
(8358)
(8108)
(7929)
(7773)
(7526)
(7481)
(7377)
(6468)
(6429)
(6295)
(6204)
(5950)
(5854)
(5846)
(5720)
(5135)
(5081)
学科
(74029)
(70334)
企业(70334)
(56331)
经济(56269)
管理(54403)
(26304)
业经(24973)
方法(24324)
(21942)
税收(20486)
(20311)
(20054)
(19306)
财务(19302)
财务管理(19295)
企业财务(18279)
数学(16990)
数学方法(16952)
农业(15039)
技术(14942)
(14208)
(12768)
企业经济(11957)
(11936)
(11831)
经营(11281)
中国(11255)
(11096)
理论(10371)
机构
学院(172039)
大学(164470)
(80888)
经济(79708)
管理(75002)
理学(63597)
理学院(63155)
管理学(62778)
管理学院(62456)
研究(48115)
(46224)
中国(44419)
财经(34771)
(32877)
(31461)
(27437)
财经大学(25372)
经济学(24488)
(24352)
科学(23482)
(23371)
商学(23204)
商学院(23004)
经济学院(22271)
中心(22208)
(21185)
北京(20749)
经济管理(20375)
业大(19896)
研究所(19759)
基金
项目(100763)
科学(82401)
研究(77803)
基金(76438)
(63558)
国家(62949)
科学基金(57666)
社会(52638)
社会科(50249)
社会科学(50235)
基金项目(40342)
(39124)
自然(35823)
自然科(35101)
自然科学(35094)
自然科学基金(34580)
教育(33412)
编号(31407)
资助(30904)
(30604)
(29141)
(25048)
成果(24082)
(22892)
(22809)
创新(22382)
国家社会(22186)
(21587)
(21448)
重点(21149)
期刊
(96158)
经济(96158)
研究(58295)
(40447)
管理(34112)
中国(30758)
(23479)
(21122)
金融(21122)
科学(18535)
财经(18089)
业经(17757)
(16814)
学报(16483)
技术(16271)
农业(15987)
(15694)
经济研究(15630)
(15601)
税务(13947)
大学(13706)
学学(13498)
问题(12080)
财会(11932)
技术经济(11771)
(11235)
(10889)
国际(10669)
会计(10404)
商业(10172)
共检索到273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雅  孙伟增  
本文以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采掘业市场集中度的跨行业税负扭曲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城市采掘业的市场集中度越高,非采掘业企业的所得税实际税率就越高。第二,城市税收任务越重,财政压力越大,市场化程度越低,政企合谋越严重,官员学历越低、年龄越大,上述影响就越明显;此外,非国有企业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带来的跨行业税负扭曲效应更大。第三,采掘业市场集中度对非采掘业企业利润误报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验证了地方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征管力度影响企业实际税负的行为机制。最后,随着采掘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采掘业企业的实际税负显著下降,但是城市整体的税负水平显著提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蔚  王波  
试论企业跨行业经营问题王蔚,王波一、中国行业发展的特点中国行业的发展情况比较特殊,由于中国经济底子薄又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及“重重轻轻”的产业政策,使得许多行业长期得不到发展,如:家电行业、贸易、房地产行业等,而有的行业虽然从建国以来有所发展,但依然相当...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俊  何辉辉  
跨行业合作是国际著名快餐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采取的一个基本策略。剖析国际著名快餐企业跨行业合作的基本原因,归纳跨行业合作的五种主要方式,希望能对我国快餐企业在借用外部资源壮大自己的过程中有所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汝林  
建设跨地区、跨行业和跨国性大型企业集团王汝林(中冶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94年底,中冶公司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经过调整和加强,原中国冶金建设公司更名为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并作为核心企业,与其他14个成员单位组建了一个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庆丰  田霖  
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数据和人工搜集整理的同一时期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信息,在考虑并购双方所受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情况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跨行业并购行为的影响问题。研究发现,国家产业政策实质上是一种政府通过对各行业进行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源向受支持行业流动以实现政府主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工具。实证结果显示,主并企业更可能对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目标企业发起跨行业并购;在此基础上,如果主并企业自身没有受到产业政策支持,上述结论会得到进一步强化;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后发现,国有企业更可能发起与产业政策导向一致的跨行业并购;但是,如果主并企业本身受到产业政策支持,那么国有企业也将比非国有企业更少进行跨行业并购。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部分企业跨行业并购后主营收入占比不降反增,其并购后并未将资源转移至新行业,可能仅是一种套取政府补贴的"政策套利"行为;而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出于"政策套利"动机进行跨行业并购的可能性更低。本文丰富了政府宏观政策对企业微观决策的影响研究,并对充实企业并购行为的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惠文燕  
本文以2012—2021年制造业企业的跨行业并购事件作为对象,研究企业跨行业并购频次对审计费用溢价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实证发现,跨行业并购对制造业企业的审计费用溢出存在正影响,跨行业并购频次越高,会被收取更高的额外审计费用。利益输送形成的高商誉水平是跨行业并购引致审计费用溢出的显著传导机制,而并购行业距离并未承担传导路径。此外进一步发现,高管团队能力越高的企业,跨行业并购对企业审计费用溢出的正影响程度越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曾伏娥  袁靖波  
基于中国财产保险行业的二手数据,本研究探讨了多市场接触对企业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市场集中度的调节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多市场接触正向影响企业非伦理行为,且市场集中度可以调节多市场接触与企业非伦理行为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在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市场中,多市场接触与企业非伦理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随市场集中度的升高而增强,但在寡头垄断市场中,随着市场集中度的升高,这种正向关系不复存在,多市场接触负向影响企业非伦理行为。研究结果支持了相互节制假说,与现实市场中多市场接触对企业伦理决策的影响相一致。该结果说明,现实中政府或监管部门对企业非伦理行为的治理不仅要关注行为主体,也要关注行为主体所处的市场结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霞  张天硕  曲如晓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和跨国专利质量阶梯理论,构建了外国专利影响东道国企业出口行为的理论模型,并从同行业和跨行业视角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同行业内,外国在华专利对中国企业出口概率和出口强度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跨行业后向关联渠道中,外国在华专利对上游企业的正向影响只体现在出口强度上;而在跨行业前向关联渠道中,由于较强的竞争封锁效应,外国在华专利对下游企业出口概率和出口强度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在同行业和跨行业后向关联渠道中,外国在华专利对企业出口行为的正向影响具有一定时间持续性,而在前向关联渠道中,负向影响则仅体现在当期,不存在显著的时间滞后效应。此外,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外国在华专利不仅通过技术外溢和竞争封锁的综合效应影响企业生产率进而间接影响企业出口,而且还可以通过出口产品种类等途径直接对企业出口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将为如何能够更加有效发挥外国先进专利的技术外溢效应,推动中国企业出口贸易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红玫  王彦平  
文章以2007—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客户集中度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并考察商业信用供给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客户集中程度越高,企业的避税程度越高。文章对其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客户集中程度越高,会提高企业的资源被占用程度,进而加剧了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使得企业有更高的避税动机和避税行为。最后,基于商业信用供给检验发现,在应收账款规模越高时,客户集中度与企业避税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荣  饶静  李竹  
研究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因素是近年来学术界和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以2007—2020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分析了客户集中度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1)客户集中度越高,避税程度越高;(2)客户集中度通过加剧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避税;(3)管理层持股会削弱客户集中度与企业避税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客户集中度经济后果的研究,而且为规范企业避税行为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小龙  余龙  
中国现阶段转移支付制度失范是转移支付波动的主要诱因之一,而转移支付波动会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风险。从理论上讲,当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风险加大时,为保持财政可持续性,地方政府往往倾向于通过提高征税努力程度增加"预防性自有财力",从而影响企业税收负担。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论证转移支付波动如何影响地方政府征税努力程度;然后基于1998—2009年全国县级财政经济统计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县级转移支付波动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级转移支付波动对辖区内企业实际税率有显著正向影响,采用工具变量方法估计也支持这一结论。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一般性转移支付波动对企业实际税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专项转移支付波动对企业实际税率无显著影响。对企业按性质分组之后的估计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企业,当转移支付波动增加时,国有企业、地方税务局征管企业以及有行政隶属关系企业的实际税率上升更多。本文的研究从政府间财政关系角度解释了转移支付波动如何影响企业税收负担,能够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以及现阶段企业"减税降负"政策设计提供新视角。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高志玥  张皓  
本文以2009-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以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对我国现存的审计市场集中度、审计质量与企业创新的相关逻辑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市场集中度越高,审计质量越低;审计质量越高,企业创新能力越强;审计市场集中度越高,企业创新能力越低;审计质量在审计市场集中度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媛媛  
跨行业并购能够使企业快速进入市场,而行业内并购则能够使企业扩大主营业务竞争力。近年来,由于经营环境变动频繁、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持续加快,零售企业的并购活动日趋活跃。然而,关于跨行业并购与行业内并购对于零售企业绩效的影响差异,目前还缺乏相关研究,导致部分零售企业难以合理选择并购策略。因此,本文将实证探究跨行业并购与行业内并购对零售企业绩效的影响差异,以期为零售企业科学选择跨行业或行业内并购提供指导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跨行业并购,行业内并购能够使零售企业获得更高的短期经济效益;跨行业并购中,零售企业绩效受到关联交易显著积极影响;行业内并购中,零售企业绩效受到零售企业性质的影响;零售企业绩效受到并购交易规模显著消极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丹  李丹  李欢  
本文从企业供应链客户风险的角度,研究了大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高会使得企业面临大客户依赖风险,管理层决策会趋于保守进而公司投资效率降低,主要表现为投资不足的程度和概率加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失去大客户的风险较低(如大客户为关联企业或重复购买客户)、大客户财务困境风险较小(如上市公司客户的比例较大)或者公司自身议价能力较强(如企业在同行业中市场份额高)时,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投资不足的正向影响得以缓解。我们发现上述结果并非由于大客户存在使得上市公司面临融资约束所致,反而这类企业为了规避客户集中风险,预防性地持有更多现金;此外,上述结果也并非由于企业缺乏投资机会所致,该结果无论在投资机会多或者少的样本组中均成立。本文为系统性理解大客户集中度对企业运营产生的影响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红建  李茫茫  汤泰劼  
本文基于中国金融与房地产行业的超额利润率这一特征事实,实证检验实体企业跨行业套利的具体驱动因素及其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压力是实体企业进行跨行业套利的主要驱动因素,并不支持融资需求假设;而跨行业套利行为显著降低了实体企业的创新活动,表现为创新抑制效应,且利润率差距越大,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越显著,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行业套利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逐渐减弱。进一步检验显示:实体企业会通过加杠杆方式来获取资源进行跨行业套利,而跨行业套利行为不仅抑制了企业资本投资,致使其逐渐偏离主营业务,而且未有充分证据表明跨行业套利行为显著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该研究不仅揭示了中国实体企业跨行业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