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65)
2023(14316)
2022(11952)
2021(10875)
2020(9395)
2019(21410)
2018(21157)
2017(41489)
2016(22640)
2015(25627)
2014(25714)
2013(25752)
2012(23866)
2011(21521)
2010(21735)
2009(20824)
2008(21238)
2007(19506)
2006(17056)
2005(15754)
作者
(66542)
(55897)
(55718)
(53326)
(35849)
(26746)
(25378)
(21589)
(20987)
(20005)
(19049)
(18905)
(17970)
(17696)
(17546)
(17297)
(16705)
(16432)
(16360)
(16044)
(13852)
(13848)
(13726)
(12732)
(12595)
(12568)
(12555)
(12457)
(11182)
(11090)
学科
(105505)
经济(105359)
(94988)
(85383)
企业(85383)
管理(84508)
方法(49749)
数学(40726)
数学方法(40457)
(35594)
(31978)
业经(31347)
(25339)
财务(25309)
(25277)
财务管理(25264)
企业财务(24017)
中国(23701)
农业(22047)
技术(19144)
(18521)
贸易(18511)
(17898)
(17898)
(17589)
(17339)
地方(17204)
理论(16638)
(16484)
(16468)
机构
学院(341302)
大学(338110)
(147617)
经济(144715)
管理(136441)
理学(116749)
理学院(115538)
管理学(114054)
管理学院(113404)
研究(109275)
中国(88141)
(73312)
(70425)
科学(63429)
(57799)
财经(57664)
(55433)
(53342)
(52183)
中心(50905)
研究所(49279)
业大(48164)
经济学(45615)
农业(45469)
北京(44097)
财经大学(42487)
经济学院(41430)
(41354)
(39605)
师范(39230)
基金
项目(217411)
科学(173782)
基金(161531)
研究(158811)
(139022)
国家(137837)
科学基金(120498)
社会(103634)
社会科(98384)
社会科学(98357)
基金项目(86000)
(84489)
自然(78057)
自然科(76297)
自然科学(76275)
自然科学基金(75003)
教育(72772)
(70283)
资助(65860)
编号(63338)
成果(50613)
(49593)
重点(48447)
(47687)
(45793)
(44590)
(44095)
创新(43885)
国家社会(43133)
课题(43116)
期刊
(168301)
经济(168301)
研究(101049)
中国(64797)
(62389)
管理(54005)
(53255)
学报(47708)
科学(46654)
大学(36832)
(36317)
金融(36317)
农业(35520)
学学(35163)
财经(30438)
技术(29947)
业经(28402)
教育(26948)
(26067)
经济研究(25892)
问题(22564)
(21422)
技术经济(19651)
(18182)
财会(17384)
商业(16942)
现代(16594)
世界(16195)
理论(16152)
统计(16009)
共检索到513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伟  郑雯雯  
市场重心变化具有产业空间重构效应,是克鲁格曼(K)与汉森(H)基于墨西哥加入NAFTA案例研究的一大发现。本文沿着K-H命题,以国际市场约束强化和内需市场加速启动为视点,引入中国制造业小企业数据做了实证检验。研究显示,制造业市场重心确在发生从国外到国内的变化,其产业空间重构效应可见。但空间重构效应随着行业原有集聚程度的不同而异,原有行业集聚程度越高,重构效应越明显。这个发现的理论寓意是,沿海高集聚产业的向心力在减弱,而离心力在增加。其区域政策寓意是,对于内地而言,吸引沿海产业转移的重点应盯着那些原有集聚区向心力下降的行业。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万宗  汤学良  
研究员工培训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能回避双向因果问题,但现有文献对此分析不够。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库,采用"实验组-控制组比较"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做员工培训的企业在各项绩效指标上均比不做的企业表现优秀,那些向员工提供培训的企业本来就优秀,并且更可能选择培训活动;企业选择做员工培训后,就业人数显著提高,但人均绩效指标的增速没有促进;新加入员工培训活动的企业TFP增速最快,而持续做员工培训却对此并无帮助;最后,做员工培训可使企业经营失败的风险下降4%左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鲁  刘乃全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本文利用生产法估算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并实证检验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净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制造企业成本加成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从时间滞后性看,抑制效应具有随滞后期数增加而逐步衰减的趋势特征;从企业异质性看,抑制效应表现出民营企业高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高于内资企业,出口企业高于非出口企业;从行业异质性看,对高新技术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抑制效应表现出由高及低的特征;从区域差异性看,抑制效应主要集中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且可以凭借区域经济一体化来调节和改善。因此,应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以此激发企业市场活力,促进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继彤  
随着大企业在制造业内逐步成长起来,制造业的规模经济特征越来越显著,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技要求及退出壁垒越来越高。这些新变化使制造业不利于小企业生存,由此造成小企业在制造业内长达百年衰退。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小企业复兴表明,小企业通过参与分工、细分市场、生产专业化的特殊产品以及断创新,适应了制造业的变化,并创造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江激宇  张士云  
本文通过宏观数据的计算与分析,证实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生了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制造业各行业加速集聚于少数新兴工业化省份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这些省份已经代替了上海、辽宁等老工业基地成为新兴的制造业基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磊  张晓平  
21世纪之初,北京正由一个工业城市逐步向适合首都特点的新经济型城市转变,其都市国际化、经济服务化、区域一体化和产业轻型化的四化经济发展战略都将对北京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以空间布局为着眼点,分别运用功能分区的圈层划分方法和基于邮区尺度的重心计算方法,对近10年北京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演化过程进行刻画,并且利用重心变动的分解分析对影响制造业布局的动力因素进行定量描述。研究表明,研究期内北京制造业的布局正在经历由城市功能拓展区向城市发展新区调整的过渡阶段;近10年间北京制造业的就业和企业分布重心都出现了向东偏移的趋势,但是南北方向有所不同:前者向东北偏移,后者向东南偏移。对北京制造业的就业重心变动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对就业重心偏移的贡献同样显著,推动就业重心向东北偏移。北京应继续深化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工业的结构调整,优先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要继续引导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东移南扩"的布局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大都市区产业空间格局。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桥云  单悦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但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制造业收入占其营业总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制造业不制造"现象越发突出。本文利用2004~2013年间的数据对制造业企业是否专注于制造业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除宏观经济因素外,债务负担是迫使制造业企业转向非制造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宏兵  赵春明  文磊  张群  
文章首先构造了中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真实市场潜能指标,并利用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真实市场潜能对制造业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真实市场潜能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女性就业,且考虑变量内生性问题和剔除城市自身真实市场潜能后的估计结果均十分稳健;但这种影响在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行业中并不一致,真实市场潜能不利于国有和外资企业的女性就业,但显著促进了非国有内资企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女性就业,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明月  
使用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第一次同时考虑了市场竞争和财务约束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我们发现,市场竞争对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有相反的影响,并且其影响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财务约束。具体来说,当企业面临松的财务约束时,市场竞争程度越强,企业提供给下游客户的应收账款比例越高,但企业从供应商那里获得的应付账款比例不受影响;当企业面临紧的财务约束时,市场竞争程度越强,企业的应付账款比例越低,但企业的应收账款比例不受影响。上述结果与现有文献不同,并且对于理解商业信用的影响机制和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前程  陈建伟  
文章利用1999年-2009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取SYS-GMM动态面板方法实证检验了市场化进程、利率变动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利率变动对企业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然而,利率变动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化进程。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利率变动对企业投资有显著负向影响,相反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这种负向影响则不显著。文章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春华  刘力  
从企业规模、市场外向度两大视角对我国制造业20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行业市场外向度的提高能对其地区集聚形成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企业相对规模则与产业集聚呈现出"U"型特征;对高、低集聚行业分类考察发现,市场外向度的正向作用仅在低集聚行业中十分显著,而企业规模与产业集聚之间在低集聚行业中所呈现出"U"型特征而在高集聚行业中表现出倒"U"型关系的现象使得两者在整体上呈现倒"S"型关系。研究发现对制定和实施我国的产业集聚与空间布局政策均有相应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巍  赵奚  
本文基于西方学者对"垄断程度对于研发行为的影响"的不同看法,利用1996—2009年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增长率行业分类法把它们分成了四类,并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以Kalecki指数表示的我国制造业市场垄断程度对研发行为的影响,在四类行业中表现得各不相同。从某一行业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市场结构与研发行为的强度间有可能呈现"M"型曲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清如  
生产率反映了企业运用各种资源的能力,是衡量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使用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制造业生产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将企业分为纯出口企业、纯进口企业、进出口企业以及非贸易企业四个类型,在控制了影响生产率的其他变量之后,检验贸易开放和企业贸易行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企业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勇  
对企业循环经济行为进行定量分析,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政策调控企业行为,进而奠定制造业集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通过对"企业循环经济行为"的"降维"和指标分解,研制"企业循环经济行为调查问卷",选取典型的制造业集聚区,共发放问卷500份。利用问卷获得的数据,建立LISREL方程。分析表明:制造业集聚区内的企业有三种循环经济行为,分别是"被动反馈行为"、"博弈抉择行为"和"积极参与行为"。企业出于"成本—收益"的权衡,以及企业间利益博弈的结果,再加之制造业集聚点内小企业集聚的特征等原因,都使得制造业集聚区内的企业,目前主要表现为"被动反馈行为",其次是"博弈抉择行为",最后是"积极参与行为"。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爱玮  曹丹  周林  
母市场效应是指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企业会倾向于选择产品市场规模最大的地方建厂生产,需求大国将最终成为该异化产品的净出口国。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流量与GDP等的截面数据,对中国的塑料制品、纸制品、纺织制品、钢铁制品、机电和音像设备、车辆及其零附件六个行业进行了母市场效应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这六个行业都存在着明显的母市场效应,不同的行业间母市场效应存在着强弱差别。从行业看,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母市场效应较强,而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母市场效应较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