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37)
- 2023(8363)
- 2022(7177)
- 2021(6725)
- 2020(5869)
- 2019(13744)
- 2018(13306)
- 2017(26185)
- 2016(14029)
- 2015(16019)
- 2014(15728)
- 2013(15790)
- 2012(15241)
- 2011(13679)
- 2010(14025)
- 2009(13190)
- 2008(13556)
- 2007(12348)
- 2006(11049)
- 2005(10159)
- 学科
- 济(68228)
- 经济(68149)
- 管理(41434)
- 业(40051)
- 方法(34879)
- 企(33851)
- 企业(33851)
- 数学(31084)
- 数学方法(30738)
- 财(17978)
- 贸(17704)
- 贸易(17692)
- 易(17276)
- 中国(16512)
- 农(14936)
- 学(14267)
- 制(12356)
- 出(12302)
- 融(11499)
- 金融(11498)
- 业经(11420)
- 银(10584)
- 银行(10556)
- 务(10509)
- 财务(10487)
- 财务管理(10457)
- 地方(10283)
- 行(10155)
- 理论(10059)
- 企业财务(10053)
- 机构
- 大学(216293)
- 学院(209506)
- 济(92160)
- 经济(90489)
- 管理(79056)
- 研究(72488)
- 理学(67916)
- 理学院(67177)
- 管理学(65877)
- 管理学院(65496)
- 中国(57708)
- 京(45753)
- 财(45357)
- 科学(41570)
- 所(36804)
- 财经(36120)
- 农(34411)
- 中心(33087)
- 经(33044)
- 研究所(32909)
- 江(32473)
- 经济学(30492)
- 业大(29086)
- 北京(28830)
- 经济学院(27653)
- 范(27390)
- 师范(27072)
- 农业(27057)
- 财经大学(27044)
- 院(25695)
- 基金
- 项目(134524)
- 科学(107242)
- 基金(102546)
- 研究(95122)
- 家(89403)
- 国家(88715)
- 科学基金(76364)
- 社会(63358)
- 社会科(60222)
- 社会科学(60204)
- 基金项目(53062)
- 自然(49790)
- 自然科(48817)
- 自然科学(48800)
- 省(48799)
- 自然科学基金(47966)
- 教育(45275)
- 资助(44303)
- 划(42094)
- 编号(35945)
- 部(32053)
- 成果(30611)
- 重点(30235)
- 教育部(28151)
- 国家社会(27180)
- 发(27054)
- 创(26891)
- 大学(26652)
- 人文(26464)
- 科研(26139)
共检索到327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綦建红 刘慧 赵勇
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出口企业即使具备市场进入能力,仍会选择出口延迟策略,直至观察到其他企业出口后才会选择充当跟随者,以期利用开拓者的溢出效应。为此,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海量匹配数据,以有助于出口扩展边际提升的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依次回答了"谁在跟随"、"何时跟随"两个问题。结果显示,企业规模越小、生产率越低、信贷约束越高、出口经验越匮乏以及市场竞争越小,其充当跟随者的概率越大,出口延迟时间越长;东道国较高的经济增速与较低的经济风险、关税和进入成本,会减少企业充当跟随者的概率,并缩短跟随者的出口延迟时间。此外,基于所有权类型的分组检...
关键词:
跟随者 出口延迟 扩展边际 溢出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綦建红 刘慧
本文以中国新组合出口中的开拓者和跟随者为对象,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两个角度对出口跟随者是否受益于开拓者进行验证:一是成功的开拓者是否拥有更多的跟随者?结果证实,在控制出口时间的情况下,跟随者个数随着开拓者出口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基于产品种类的分组检验进一步显示该溢出效应在制成品中作用较小,在初级产品和农产品中比较明显。二是跟随者是否比开拓者拥有更多的出口总额?结果表明,在出口第一年,跟随者出口总额明显高于开拓者,而且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出口数量,而非价格水平;而基于产品种类的分组检验虽发现在制成品中跟随者的出口总额并不显著高于开拓者,但其在...
关键词:
溢出效应 跟随者 开拓者 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慧 綦建红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海量匹配数据,发现在新的产品-市场组合出口中,超过一半的中国企业在出口一年后便退出市场,同时高达75%的企业出口生存时间不超过3年,充分暴露出中国企业在出口市场退出率高、生存时间短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从以往出口经验角度探寻延长我国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途径,结果表明:相同组合和相同产品的出口经验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出口生存时间,且前者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后者;相同市场出口经验对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作用为负,意味着我国企业应遵循以产品为轴心的国际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慧 綦建红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海量匹配数据,发现在新的产品-市场组合出口中,超过一半的中国企业在出口一年后便退出市场,同时高达75%的企业出口生存时间不超过3年,充分暴露出中国企业在出口市场退出率高、生存时间短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从以往出口经验角度探寻延长我国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途径,结果表明:相同组合和相同产品的出口经验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出口生存时间,且前者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后者;相同市场出口经验对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作用为负,意味着我国企业应遵循以产品为轴心的国际市场扩张战略;基于产品差异性的分组检验发现,以往经验对出口异质性产品企业生存时间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宁华 张伯伟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考察了企业异质性与完全出口企业国内市场进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更高的生产率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完全出口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可能性,使用IV-Probit模型纠正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影响依然显著。使用Heckman选择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水平同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比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生产率对企业国内市场进入的作用程度将增强。此外,企业融资能力对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论表明:国内市场商业环境的不健全增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宁华 张伯伟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考察了企业异质性与完全出口企业国内市场进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更高的生产率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完全出口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可能性,使用IV-Probit模型纠正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影响依然显著。使用Heckman选择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水平同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比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生产率对企业国内市场进入的作用程度将增强。此外,企业融资能力对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论表明:国内市场商业环境的不健全增加了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经营成本,不利于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也不利于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勇兵 王晓伟 谭桑
后金融危机时期如何保持中国出口常态增长成为当前中国外部经济面临的难题。本文基于CEPII-BACI数据库1995-2010年中国HS6分位数产品出口贸易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研究先前的出口持续时间对于产品进入新市场的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持续时间可以促进产品进入新市场,且出口持续时间每增加一年,产品进入新市场的概率将提高0.17倍;更重要的是,出口持续时间与新市场进入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曲线的关系,即在最初阶段出口持续时间会促进新市场的进入,但是这种影响随着时间递减,且当出口持续时间达到一个临界值时,这种积极的影响会消失。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应适当鼓励企业深化现有贸易关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凯 杨阳 刘渤海
假定生产时机器成本是固定的,研究了一类考虑成本的同类机调度问题,调度的目标是在给定加工完所有作业的总预算的成本限制下最小化最大作业延迟时间。为该类问题构建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通过设计相关规则在机器成本预算内来选择加工机器,以及对传统的LPT(最长加工时间优先)、ECT(最早完工时间优先)、EDD(最早工期优先)等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个启发式算法H,并理论证明了该算法在同型机和同类机下的最坏误差界。通过算例说明了算法的执行情况,同时也考虑了给定总预算不同的多种情形,采用大量随机数据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同类机 机器成本 最大延迟时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玉明 汪贤裕
触发策略均衡可以看成是一种自动实施的协议,其实施机制是由所有局中人作出规定:各局中人均采取一种对每个局中人都有利的策略规则行动,若协议一旦被某个局中人违背,则其他局中人就把他们的行动换成与单周期非合作均衡相对应的行动,这时,该局中人所得的总支付要减少,即该局中人违背协议能够得到的总支付比他遵守协议时得到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淼杰 张睿
人民币升值如何影响出口企业决策?本文从出口质量的角度研究汇率变动与企业决策的关系。我们利用20002006年制造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修正了以往的出口质量测算方法,更准确地测算出口质量。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实证证据表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竞争压力促进了出口质量提升:10%的人民币升值使企业出口质量平均上升0.19%。我们进一步发现在质量差异化程度大的行业中,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质量的提升效应为0.4%,而在质量差异化程度小的行业中该效应不明显。此外,人民币升值减少了出口企业数目,且升值对出口质量的提升效应
关键词:
出口质量 人民币升值 竞争 企业生产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淼杰 张睿
人民币升值如何影响出口企业决策?本文从出口质量的角度研究汇率变动与企业决策的关系。我们利用2000~2006年制造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修正了以往的出口质量测算方法,更准确地测算出口质量。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实证证据表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竞争压力促进了出口质量提升:10%的人民币升值使企业出口质量平均上升0.19%。我们进一步发现在质量差异化程度大的行业中,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质量的提升效应为0.4%,而在质量差异化程度小的行业中该效应不明显。此外,人民币升值减少了出口企业数目,且升值对出口质量的提升效应在非核心产品及低生产率企业中更明显。本文发现了汇率变动影响企业决策的新渠道,同时也表明竞争强度是质量升级的重要决定因素。
关键词:
出口质量 人民币升值 竞争 企业生产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企业出口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尚缺乏严谨的因果识别和发展中国家的直接证据。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污染排放和工业企业的匹配数据,选取工业废水、二氧化硫和烟尘三种典型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指标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环境效应进行考察。为了有效缓解样本选择偏差和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结合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法。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出口显著降低了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用出口密度近似贸易方式后,一般贸易具有显著的出口环境效应,加工贸易则并不明显。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通过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和减排设备投资是企业出口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的重要机制。本文为既有出口贸易与环境的研究增添了来自新兴发展中大国难得的直接微观证据。
关键词:
企业出口 企业污染排放强度 倾向得分匹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世民 盛月 陈勇兵
生产补贴作为激励性政策工具,理论上可以实现促进出口的预期效果,但同时也可能造成资源错置。基于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运用配对倍差法测算政府补贴对异质性企业出口行为的实际影响,并通过分析企业生产率离散程度和利用动态OP方法分解出生产率增长中的市场重置效应,刻画了生产补贴的资源错置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补贴具有一定的出口激励作用但差异化特征明显,补贴的出口激励程度几乎呈现与补贴分配特征完全相反的结果,生产补贴存在典型的资源错置问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川川
使用微观人口数据和贸易数据,本文重点估计了中国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2005年间的出口增长显著提高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并且出口增长对年轻人、低学历人口、农村户籍人口和女性的就业影响更显著,效果更大。进一步研究显示,出口显著提高了在业者的收入水平,降低了城市内部的收入不平等。最后,本文补充考察了进口的影响,没有发现显著的就业和工资效应。但是,进口显著增加了城市内部的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
出口 就业 收入不平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美 佟家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人才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使用2000~2016年中国企业出口数据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等数据考察了国际人才网络对中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人才网络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这一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出口额的增长上,还体现在出口产品种类数的增长上,且上述结论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发现,降低贸易中的不确定性和贸易成本是国际人才网络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拓展分析表明,相比于非"一带一路"国家,国际人才网络对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促进作用更大,且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这一促进作用有所增强;此外,国际人才网络对出口的积极作用主要来源于来华留学生中的学历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上国际人才网络与出口目的国的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成替代关系,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目的国制度的缺失。文章证实了国际人才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为中国加大力度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一带一路"人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出口经验、沉没成本与企业出口广化——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证据
市场规模、竞争和出口产品结构——基于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微观证据
异质性出口质量与出口价格变动效应研究——来自中国情境下的微观证据
贸易自由化、企业异质性与出口动态——来自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证据
出口对劳动收入份额抑制效应研究——基于微观视角的经验证据
出口多元化如何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微观证据
出口模式转变与企业就业变动: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微观证据
出口管制、转换成本与库存效率——基于美国实体清单的微观证据
资本市场开放能否提升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陆港通样本的微观证据
集聚-出口双促进政策的溢出效应——来自出口加工区的微观企业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