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9)
- 2023(15908)
- 2022(13530)
- 2021(13009)
- 2020(10631)
- 2019(24483)
- 2018(24580)
- 2017(46881)
- 2016(25922)
- 2015(29303)
- 2014(29367)
- 2013(28411)
- 2012(26020)
- 2011(23664)
- 2010(23860)
- 2009(22124)
- 2008(21303)
- 2007(19178)
- 2006(17227)
- 2005(15184)
- 学科
- 济(97193)
- 经济(97004)
- 管理(71041)
- 业(67528)
- 企(55979)
- 企业(55979)
- 方法(44425)
- 数学(37097)
- 数学方法(36686)
- 中国(33445)
- 农(27839)
- 财(24939)
- 教育(23713)
- 业经(23462)
- 学(21568)
- 理论(20777)
- 制(19955)
- 贸(19460)
- 贸易(19447)
- 易(18905)
- 地方(18159)
- 农业(17956)
- 和(17131)
- 银(16515)
- 银行(16481)
- 技术(16008)
- 行(15785)
- 融(15247)
- 金融(15244)
- 务(15063)
- 机构
- 大学(367552)
- 学院(363210)
- 济(141671)
- 管理(140493)
- 经济(138414)
- 研究(121482)
- 理学(121090)
- 理学院(119731)
- 管理学(117742)
- 管理学院(117055)
- 中国(87751)
- 京(79300)
- 科学(71838)
- 财(67594)
- 所(59695)
- 范(55790)
- 师范(55436)
- 财经(54287)
- 研究所(53830)
- 中心(53788)
- 江(53015)
- 北京(51118)
- 农(50713)
- 业大(49370)
- 经(49265)
- 师范大学(45127)
- 院(43972)
- 州(43221)
- 经济学(42716)
- 教育(41098)
- 基金
- 项目(238558)
- 科学(189134)
- 研究(183700)
- 基金(170857)
- 家(146291)
- 国家(144949)
- 科学基金(124622)
- 社会(114959)
- 社会科(108064)
- 社会科学(108031)
- 省(92630)
- 基金项目(90189)
- 教育(89728)
- 划(79432)
- 自然(78460)
- 编号(78126)
- 自然科(76610)
- 自然科学(76592)
- 自然科学基金(75194)
- 资助(69766)
- 成果(65884)
- 课题(55017)
- 部(54506)
- 重点(53663)
- 发(51315)
- 创(49512)
- 项目编号(48400)
- 教育部(47846)
- 人文(46180)
- 创新(45818)
- 期刊
- 济(158290)
- 经济(158290)
- 研究(118447)
- 中国(72589)
- 教育(66231)
- 学报(51886)
- 管理(51700)
- 财(49793)
- 科学(48631)
- 农(46140)
- 大学(40807)
- 学学(36935)
- 技术(33134)
- 农业(32228)
- 融(32174)
- 金融(32174)
- 业经(26982)
- 财经(26873)
- 经济研究(25505)
- 经(23017)
- 问题(20863)
- 图书(19219)
- 理论(18423)
- 贸(16905)
- 商业(16825)
- 实践(16768)
- 践(16768)
- 技术经济(16536)
- 职业(16455)
- 现代(16248)
共检索到541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姜尔林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经历了持续、快速的扩张。这种扩张用人力资本理论代表的技术一功能论无法充分解释,地位一冲突论则为分析高等教育扩张的动力提供了有效的视角。在市场转型的背景下,就业竞争激烈导致高等教育的工具价值显现,社会分化加剧导致高等教育的个体收益率上升,社会流动状况变化导致高等教育的作用增强。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社会上的高等教育需求急剧增长,形成高等教育扩张的社会动力。
关键词:
市场转型 地位竞争 高等教育扩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姜尔林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OECD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低质量就业日渐增多、收入分配调节弱化。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对个体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接受高等教育可能预示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就业质量、更高的收入水平以及更高的生活质量,这导致了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强化。社会上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成为驱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基本动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赖德胜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高等教育发生了大规模扩张,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上升到了2011年的26.9%。同时,近十多年来劳动力市场也发生了诸多变革,这些变革既受到高等教育快速扩张的巨大影响,也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从这个意见上讲,处理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特别是配置好和使用好大学毕业生,将关系到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莹 王琦
本文借鉴机会不公平的“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从可及性、公平性与公平的可及性三个维度量化研究高等教育的城乡差异,并采用不同的分解方法探析背后的成因与机制。研究发现:扩招导致城乡内部高等教育可及性、公平性与公平的可及性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城镇的变动幅度更大,扩招带来的利好更多地被城镇群体捕获,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可及性与公平性差距。进一步分析发现,城乡户籍导致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并没有随着扩招的持续出现明显减弱。城乡公平的可及性差异中,扩招带来的规模效应占首位,机会公平改善带来的均等效应次之,环境因素本身的差异带来的结构作用较小则限制了农村居民公平可及性这一综合指标的改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乌尔里希·泰希勒 杨素红
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进程中,深入理解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势在必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就从比较的视角迈出了开展毕业生综合调查的第一步。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随着近年来欧洲大学毕业生的增加,毕业生比较调查的结果是否在学业、胜任力、就业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欧洲高等教育规模在十年间扩张了近一半,这并未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显著影响。但是,由于调查问卷的较大变化,无法分析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关系的变化趋势。只有研究者确保收据收集手段的一致性,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时序比较,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绪卿
基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观背景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独特的发展阶段和使命,民办高等教育应加快管理转型,从单向管理走向多元治理。贯彻治理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力度、加快发展转型,是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从管理走向治理的关键环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辛越优 倪好
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驱动高等教育深化结构改革,发挥提供智力支撑、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联通全球经济的重要角色。当前,人才层次、学科专业、研发经费、科技创新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掣肘高等教育良性发展。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应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优化区域结构、培养结构、经费结构,促进政府、高校、社会、企业等多方联动,在稳定发展中提高各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激发高校办学活力,推动我国加快从世界高等教育大国迈向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步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朝辉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在不断变化,消费空间也在不断扩大。居民消费问题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针对城镇化背景下消费空间的现代化转型的研究,对理解我国社会消费空间的生产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基于城镇化背景对我国消费空间的现代化转型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内容和主要历程,分析消费空间的生产及扩张路径,然后从三个层面分析我国消费空间现代化转型的表现,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消费空间现代化转型、保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镇化 消费空间 现代化转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玫
新自由主义在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思路的同时也重创了大学的世界,其影响体现为高等教育社会功能和责任的弱化以及大学学术生态的异化。面对由新自由主义发展思路和实践所引发的日益严重的高等教育问题甚至危机,高等教育研究者应意识到并承担起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大学的使命,促进高等教育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引领高等教育活动和大学回归正确的发展轨道,也有助于高等教育研究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高等教育研究 社会责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候玉娜
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借鉴工具变量——断点回归方法的基本思路,使用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于在不同年份入读大学人群的受教育水平及劳动收入造成的外生冲击,实证估计了我国居民的个体教育收益率。研究发现:(1)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我国居民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高等教育领域,而是贯穿了教育系统的多个阶段;(2)我国居民个体教育收益率的工具变量估计值为12.3%,男性样本和女性样本的教育收益率分别为10.3%和14.4%,为传统最小二乘法估计值的两倍左右。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红霞 李赛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先后经历了"经济建设"为导向的"精英化发展阶段","政府和市场"双导向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和"内涵式"扩张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政府、市场和大学自治是推动高校运行的动力机制,三股力量博弈之下出现了高等教育规模的动态变迁。在我国高校动态扩张过程中政府力量始终占居主导地位,"精英化发展阶段"市场力量开始介入,大学自治萌芽;1999年的大规模扩招阶段市场力量不断增强,与政府力一同成为高等教育规模跨越式发展的主要诱因,大学自治力量微弱;2006年后高校扩张规模逐渐收缩,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选择是政府、市场和大学自治三方力量博弈的结果,...
关键词:
政府 市场 大学自治 高校扩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洁蕾
目前,社会转型引起的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的重新调整,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高等教育的职业化发展正在稳步向前,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足,本文通过分析社会转型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以及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职业化发展过程中突出的几个问题及其原因,根据我国国情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社会转型 高等教育 职业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宏伟
中国20世纪末开始的高校扩招,其实质是以招生人数增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高等教育扩张,从持续的时间和规模来看,这次扩张在世界各国中是比较罕见的。这既符合高等教育模式发展变化的国际潮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扩张的影响是私人教育费用的上涨和学习成本的下降。基于Spence的信号理论,本文的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扩张之后,高能力者如果想继续发送文凭信号以使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被识别的话,就必须在教育上做进一步的投资,而这种投资仅仅是为了实现劳动力市场上的分离均衡,并不会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所以,高校扩张的后果是文凭信号的贬值以及对教育的过度投资,从经济上看,这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关键词:
高等教育扩张 教育投资过度 信号理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钋 翁秋怡
本研究尝试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探讨收入预期对高等教育学历层次和院校类型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预期越高,个人越倾向于选择本科而非大专学历,越倾向于选择高选拔性的院校而非一般本科院校;收入预期风险对高等教育选择没有显著影响;收入预期对不同群体的高等教育选择具有异质性影响;收入预期显著影响女生和城市学生的学历选择,收入预期仅对男生和农村学生选择"985"和"211"高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收入预期 学历选择 院校类型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