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9)
2023(9797)
2022(8063)
2021(7171)
2020(5877)
2019(13446)
2018(13081)
2017(25422)
2016(13399)
2015(15306)
2014(15569)
2013(15597)
2012(14699)
2011(13798)
2010(14262)
2009(13906)
2008(13861)
2007(12742)
2006(11882)
2005(11252)
作者
(40570)
(34088)
(33912)
(32463)
(22013)
(16185)
(15426)
(13032)
(13022)
(12295)
(11925)
(11397)
(11246)
(11093)
(10885)
(10540)
(9962)
(9959)
(9882)
(9370)
(8835)
(8283)
(8074)
(7834)
(7720)
(7602)
(7592)
(7253)
(7020)
(6483)
学科
(82786)
经济(82690)
管理(48714)
(39961)
(34828)
企业(34828)
方法(27355)
数学(23125)
数学方法(22975)
地方(18231)
中国(18105)
(17827)
(17788)
业经(16256)
(14987)
(14196)
(13029)
金融(13027)
(12965)
地方经济(12880)
(12306)
银行(12300)
(11883)
环境(11624)
(11063)
理论(10876)
(10384)
财务(10355)
财务管理(10335)
体制(10122)
机构
大学(218553)
学院(216013)
(105639)
经济(103615)
管理(82592)
研究(76247)
理学(69564)
理学院(68880)
管理学(68052)
管理学院(67626)
中国(60589)
(51604)
(45469)
财经(40078)
科学(39998)
(37846)
(36176)
经济学(34863)
中心(33777)
(33362)
研究所(33335)
经济学院(30844)
财经大学(29721)
北京(29148)
(27020)
(26667)
(26193)
(26156)
师范(25976)
业大(24598)
基金
项目(130784)
科学(104751)
研究(98398)
基金(97805)
(83160)
国家(82515)
科学基金(71864)
社会(67448)
社会科(64117)
社会科学(64101)
基金项目(50207)
(48598)
教育(44666)
自然(43016)
自然科(41931)
自然科学(41922)
自然科学基金(41213)
资助(40672)
(40187)
编号(38364)
成果(32601)
(30772)
(30216)
重点(29448)
国家社会(29053)
(28669)
教育部(27453)
课题(26778)
(26647)
人文(26531)
期刊
(129392)
经济(129392)
研究(73645)
中国(45059)
(41143)
管理(34741)
学报(27465)
科学(27449)
(25588)
金融(25588)
(24864)
财经(22613)
大学(21896)
经济研究(21234)
学学(20607)
(19650)
技术(18392)
教育(17799)
业经(17251)
问题(16497)
农业(15816)
(12773)
技术经济(12540)
世界(11381)
国际(11192)
理论(10768)
经济问题(10442)
统计(10406)
经济管理(10179)
现代(10122)
共检索到347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洛平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动力机制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二是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本文要表明的是,只要试图建立一个以均衡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理论体系,就不可避免地要在这两种资源配置的动力机制中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从而导致理论的局限性,产生这一理论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生产过程进行数学抽象时引起的边际分析方法与平均分析方法之间的不兼容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学庆  张芳  黄志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如何加快市场机制的完善和适当发挥政府机制的宏观调控作用 ,一直是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实现农业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 ,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使“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紧密结合 ,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其“手段”作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田凤清  谢家训  
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协调形式,其核心内容是解决资源配置的方式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方式,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即市场机制不仅在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中,而且在包括教育的各部门内部和各种产品的资源配置中,都发挥基础性作用。而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却至今仍然与市场机制格格不入。本文因此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亮  
本文探讨传统地权市场所具有的效率,以及产生这样效率背后的制度机制和经济逻辑。近世地权市场以私有产权和自由交易为制度基础,对要素的配置功能体现在促进要素流动性、满足多样化需求、实现要素的动态结合以及促进土地最佳经营规模的形成四个方面。其背后的机制在于多层次的交易体系(绝卖、活卖、典、胎借、押租等)和多样化的地权结构(自耕、租佃等)。本文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理论贡献。首先,用对土地物权的多样化分割来解释多样化的地权交易形式。本文提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素芳  
商品的价值规律是调节市场经济的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的客观机制 ,坚持市场化改革 ,就必须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深化市场化改革 ,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各市场主体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和自由平等、充分竞争的市场交换秩序 ,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切实以服务于市场主体和从宏观上协调社会经济运行为出发点转换职能 ,为价值规律的客观调节创造完善的市场环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叔莲  郭克莎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效果,并考察了我国体制改革过程中资源配置方式和效果的变化,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结果表明:(1)有宏观调控(计划调节)的市场经济比引进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具有更好的资源配置效果;(2)在我国计划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的过程中,资源配置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改善;(3)我国改革以来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并不是发展市场经济和市场配置资源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更不是不能防止和克服的,只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就能够不断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果并减少其弊端。全文分两部分在本刊连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忠英  
所谓“资源配置费用”是指资源配置方式本身的所费。这种费用是资源配置方式变动及其选择的基本依据,因而,也成了中国经济体制变动及其选择的基本依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曦  
国民经济资源配置由传统的计划配置方式向市场配置方式转换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迅速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基本前提。从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分析入手,结合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研究资源配置机制转换过程中的西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在对中国西部经济开发进程的历史起点和特殊演进方式的冷峻反思不难看出,资源配置的计划方式,既是推动西部经济开发的主要动力因素,又是阻碍西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直接控制下,中央对各省区采取集人、财、物为一体的统一调控,区域利益集团从属于中央政府,缺乏独立表现方式和争取独立利益的内在冲动,区域资源配置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逢吉  吴光炳  
地下经济与资源配置体制胡逢吉,吴光炳本丈拟从资源配置体制与地下经济的相互关联中探讨地下经济的表现、特点及其利弊。一、不同资源配置模式下地下经济的表现和特点纵观近代经济史,在社会化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居支配地位的生产和交换方式之后,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荟  陈龙根  
社区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资源的配置涉及到政府的主导作用,社区学院的具体实施,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和社区居民的参与。这四个主体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社区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系统。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对社区教育资源配置中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实现机制进行探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利军  蒋映泉  
金融系统功能一直是西方经济理论中联系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两种理论的一条主轴、核心与关键,是探讨金融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石。通过对新古典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熊彼特主义两个分析框架下关于金融功能的不同解释即资源配置效率与产出效率进行分析与比较,发现两个分析框架并不矛盾,配置效率关注金融的质量,而产出效率则关注金融的数量,将两个视角的分析联系起来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金融系统功能,也有助于结合我国的发展阶段和制度特征,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金融体系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祖强  
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茨、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因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作出了贡献,被授予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如何设计机制为经济主体提供合理的激励已成为当代经济学的核心主题。1973年赫维茨在最富盛名的《美国经济评论》杂志上发表论文《资源分配的机制设计理论》,基本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框架。赫维茨在考察了只有私人物品的环境下,提出了不可能定理,即不存在任何机制既能使每个人透露其真实信息,又能实现帕累托最优。马斯金提出并证明了一个社会选择规则可以纳什均衡实施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为我们寻找可行的规则提出了一种标准,这项结果后来又被称为"马斯金定理"。迈尔森则把显示原理运用到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茵茵  
研究目的:为土地资源配置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澄清关于规划本质与规划悖论的错误认识。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图表分析、逻辑演绎。研究结果: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规划本质上是一个在资源、经济、社会和制度约束条件下努力趋近目标的不断试错的认知过程,规划悖论即信息悖论,规划问题的实质是制度问题;土地资源配置中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政府干预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研究结论:市场和政府之间的有机结合是未来规划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应当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国情、土地特性及区域发展差异,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类型及规划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梅竹林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一种市场经济,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的南巡重要讲话,为我们打开了思路,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想武器。他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雷起荃  赵曦  
以邓小平同志年初南巡讲话为动力,中国经济发展正以迅猛之势上一个新台阶。与改革开放掀起的新高潮相伴.国民经济运行速度明显加快。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都处在升温的态势下,大胆地探索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在良性循环基础上高速增长.并由此确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