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2)
- 2023(6004)
- 2022(4907)
- 2021(4578)
- 2020(3750)
- 2019(8720)
- 2018(7795)
- 2017(16017)
- 2016(8092)
- 2015(8746)
- 2014(8612)
- 2013(8532)
- 2012(7935)
- 2011(6998)
- 2010(7483)
- 2009(7476)
- 2008(6331)
- 2007(5965)
- 2006(5338)
- 2005(5146)
- 学科
- 济(35295)
- 经济(35264)
- 融(26157)
- 金融(26157)
- 管理(24362)
- 业(24242)
- 银(22910)
- 银行(22900)
- 行(22313)
- 企(20555)
- 企业(20555)
- 中国(17922)
- 财(14496)
- 方法(14308)
- 数学(13122)
- 数学方法(13071)
- 制(12614)
- 中国金融(11151)
- 地方(9440)
- 农(8942)
- 务(8653)
- 财务(8639)
- 财务管理(8621)
- 企业财务(8391)
- 体(8264)
- 业经(8045)
- 体制(7497)
- 产业(6941)
- 贸(6677)
- 贸易(6662)
- 机构
- 大学(113336)
- 学院(112999)
- 济(55283)
- 经济(54262)
- 管理(43081)
- 中国(38947)
- 研究(38462)
- 理学(36420)
- 理学院(36070)
- 管理学(35706)
- 管理学院(35483)
- 财(30388)
- 财经(23397)
- 京(22880)
- 经(21343)
- 中心(20160)
- 融(19887)
- 经济学(19617)
- 金融(19522)
- 科学(18847)
- 银(18753)
- 所(18521)
- 银行(18093)
- 经济学院(17823)
- 财经大学(17752)
- 行(16785)
- 江(16459)
- 研究所(16257)
- 农(15938)
- 人民(15707)
- 基金
- 项目(70640)
- 科学(56719)
- 基金(53928)
- 研究(52686)
- 家(45601)
- 国家(45254)
- 科学基金(39799)
- 社会(36216)
- 社会科(34746)
- 社会科学(34735)
- 基金项目(27848)
- 省(26397)
- 自然(24001)
- 自然科(23521)
- 自然科学(23517)
- 教育(23180)
- 自然科学基金(23149)
- 资助(22726)
- 划(21695)
- 编号(20068)
- 成果(16752)
- 部(16461)
- 重点(15929)
- 国家社会(15789)
- 发(15680)
- 创(15254)
- 教育部(14850)
- 性(14631)
- 创新(14412)
- 制(14362)
共检索到183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晴辉
金融结构变迁的动因可归结为市场诱致和政府推动。市场诱致金融结构变迁是因为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响应、金融企业追逐利润的本性和竞争淘汰机制的存在,政府推动是因实现"追赶战略"和克服"市场失灵"而介入金融结构变迁。从微观角度看,市场力量诱致金融结构变迁通过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的选择得以实现,金融产品之间的马歇尔需求交叉弹性决定了金融结构变迁的强度;政府力量通过制度结构变迁对单个金融企业的激励和抑制效应推动金融结构变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志波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丹阳 王小敏
本文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角度指出,民间金融存在的基础是我国的乡土社会,国有商业银行对金融资源的垄断、正规金融对小规模经济的规模歧视,及非国有经济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是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的诱因;民间金融对我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
民间金融 制度变迁 金融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燕辉
我国金融管制放松可归纳为银行业管制放松、利率管制放松、外汇管制放松、资本管制放松四个方面。我国金融管制放松主要是政府供给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同时伴有诱致性向强制性转变的制度变迁。金融管制放松的非均衡特征主要表现为管制放松的供给不足,管制放松的程度取决于预期净收益的大小。我国金融管制放松的路径依赖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渐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服务业 金融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波
作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金融综合化转型未能完成由普遍性市场行为到强行性规则体系的程式转换,肇因于分业监管体制下的行政监管者和金融企业基于有限理性的成本—收益考量。在既得利益已达到"满意标准"的情况下,双方均缺乏推动制度供给的动力,从而形成自生性滞后的默契僵局,酝酿了严重的市场稳定性风险。鉴于次贷危机的教训和美国《蓝皮书》的改革思路,综合化转型的市场稳定性风险应该由回归监管角色的央行负责,并由其主导金融控股公司立法进程,最终实现分业监管体制的整合。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陆立军 刘猛
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电子商务对以"三现"为主的传统专业市场交易方式产生了重大冲击。与实体市场交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使外生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是其推动专业市场交易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因。文章通过构建SSP制度分析框架和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了电子商务诱致下专业市场交易制度变迁的演化机制、路径及其条件,提出了传统专业市场交易制度向实体与电子商务相融合的新型交易制度转型升级的理论命题和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辉富
中国金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中国金融改革的成败却尚无定论。迄今为止的金融改革一直都受政府行为的深刻主导,但已越来越受到金融思想、价值体系甚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促进或者阻碍,从而面临发展的节点。中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需要依靠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的思维和观念更加民主、理性、务实,要依靠更广泛、更深刻的金融学术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辉富 蒋慧
中国金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中国金融改革的成败却尚无定论。迄今为止的金融改革一直都受政府行为的深刻主导,但已越来越受到金融思想、价值体系甚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促进或者阻碍,从而面临发展的“节点”。中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需要依靠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的思维和观念更加民主、理性、务实,要依靠更广泛、更深刻的金融学术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辉富 李挺
我国金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改革的成败却尚无定论。迄今为止的金融改革一直都受政府行为的深刻主导,但已越来越受到金融思想、价值体系甚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促进或者阻碍,从而面临发展的“节点”。我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需要依靠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的思维和观念更加民主、理性、务实,要依靠更广泛、更深刻的金融学术创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际刚 丁虹
本文分析认为,运输技术变迁受运输需求和相对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同时,从运输技术长期变迁的历史过程分析,运输技术变迁还表现出演进和路径依赖的特性。
关键词:
技术变迁 需求 相对要素价格 路径依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志勇
从市场需求带来诱致性变迁角度对山西票号的变迁、变迁模式以及这一模式给票号发展带来的路径依赖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代市场变化与企业行为的匹配趋势,并提出主动创新和系统思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关键词:
山西票号 变迁模式 路径依赖 主动创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丁宁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引入了物质性的要素,更为重要的是引入了对国企改革产生巨大冲击的新制度因素。比较外商直接投资条件下国企制度创新收益和成本的变化,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减少了国企制度创新的成本,同时使国企制度创新获得更大的利益,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国企诱致性制度变迁。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国有企业 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德树 兰澄世
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产生农业产业化(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的概念首先由山东潍坊市于1993年提出,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质是用一系列或松或紧的长期契约关系取代一些临时性的市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昌财
税制变迁主要是诱致性变迁的结果,交易费用的变化一直影响着税收制度的变迁。从历史上看,主体税种的演变、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化、包税制的兴衰等具体的税制变化都遵循了一个共同的规律:社会追求交易费用降低的寻利过程诱致税制变迁。
关键词:
交易费用 税制变迁 诱致性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