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40)
2023(17516)
2022(14474)
2021(13597)
2020(11578)
2019(26782)
2018(26267)
2017(50595)
2016(27011)
2015(30488)
2014(29979)
2013(29812)
2012(27237)
2011(24326)
2010(24387)
2009(22863)
2008(22738)
2007(20035)
2006(17478)
2005(16119)
作者
(77144)
(64011)
(64005)
(60809)
(41224)
(30802)
(29048)
(25031)
(24605)
(22982)
(21868)
(21776)
(20601)
(20409)
(20085)
(19995)
(19229)
(18601)
(18506)
(18475)
(15879)
(15754)
(15633)
(14896)
(14507)
(14427)
(14302)
(13841)
(12877)
(12591)
学科
(125183)
经济(125059)
(101533)
管理(90997)
(89915)
企业(89915)
方法(60652)
数学(51346)
数学方法(50673)
(36212)
(36139)
业经(33664)
中国(31714)
(26179)
贸易(26161)
(25537)
(25003)
财务(24948)
财务管理(24906)
(24124)
农业(23771)
企业财务(23642)
技术(21063)
(20426)
理论(20241)
(19320)
(19097)
(19046)
地方(18885)
(18192)
机构
学院(392768)
大学(389453)
(174242)
经济(171325)
管理(158558)
理学(136816)
理学院(135546)
管理学(133325)
管理学院(132625)
研究(127977)
中国(103849)
(81698)
(79663)
科学(74381)
(64306)
财经(63851)
(63438)
中心(58723)
(58300)
(57991)
研究所(57143)
业大(55760)
经济学(54229)
北京(51421)
农业(50736)
经济学院(48984)
财经大学(47489)
(46482)
(45227)
(44850)
基金
项目(259304)
科学(207396)
基金(193920)
研究(187119)
(168591)
国家(167251)
科学基金(146100)
社会(122622)
社会科(116619)
社会科学(116589)
基金项目(100808)
(99065)
自然(95344)
自然科(93308)
自然科学(93281)
自然科学基金(91723)
教育(86204)
(83209)
资助(81653)
编号(72990)
(58745)
重点(58073)
成果(57239)
(56053)
(55011)
国家社会(51931)
创新(51914)
教育部(50982)
科研(50069)
课题(49917)
期刊
(187818)
经济(187818)
研究(115307)
中国(72948)
(64695)
管理(64594)
(57750)
学报(56238)
科学(56021)
大学(44466)
学学(42405)
农业(39744)
(38547)
金融(38547)
技术(37366)
财经(33130)
教育(32860)
经济研究(31838)
业经(31030)
(28558)
问题(24709)
(24446)
(22900)
技术经济(22467)
统计(21719)
世界(20149)
(19834)
国际(19685)
商业(19150)
现代(18084)
共检索到585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季鹏  袁莉琳  李荣林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数据,研究了出口目的国市场规模和供给潜力变化对企业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规模扩张引致的竞争加剧,会弱化"选择效应"但强化"倾斜效应";而厂商供给潜力提升引致的竞争加剧,会强化"选择效应"和"倾斜效应"。以校正的夜间灯光数据为市场规模的工具变量处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后,模型估计仍保持稳健。进一步,结合市场多元化策略研究表明,企业出口目的国的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竞争加剧造成的出口产品集中化,但出口市场数量存在最优值。因此,为了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保持外贸经济稳定增长,一方面,出口企业应不断培育核心优势产品,提高自身优势;另一方面,适度开发新市场,有效分散经营风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晴   于津平  
本文理论剖析投入数字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结构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展开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投入数字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结构,主要表现为有意识淘汰性能落后的低质量产品,将有限的资源更多投向靠近质量前沿的高质量产品进行生产并出口。机制检验发现,投入数字化主要通过对企业内部产品质量差异化调整、边际成本差异化调整与产品转换能力提高效应这三条渠道,来优化出口产品质量结构。异质性检验显示,相对于中小微型、低国际市场竞争行业、资源型城市企业组,投入数字化对大型、高度国际市场竞争行业、非资源型城市的企业组的出口产品质量结构优化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钟腾龙  
基于企业内产品间出口价格和出口金额之间的关系识别多产品出口企业竞争策略。结果发现,质量竞争策略和成本竞争策略均存在于我国多产品出口企业中,但是采取质量竞争策略的多产品出口企业在企业数量和企业绩效上都明显优于采取成本竞争策略的企业。行业层面识别结果表明,近60%的行业显著采取质量竞争策略,只有7.33%的行业显著采取成本竞争策略;结合行业属性发现,产业链上游行业、质量差异化程度低的行业倾向于采取成本竞争策略,产业链中下游行业、质量差异化程度高的行业倾向于采取质量竞争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戚建梅  洪俊杰  仪珊珊  
如何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产品种类数与出口核心产品集中度会影响企业的生存。文章首先构建了多产品出口产品种类数与核心产品集中度对企业生存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匹配后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多产品出口可以促进企业生存,但是多产品出口的产品种类数却不是多多益善。在产品种类数低于某个临界值时,多产品出口可以促进企业生存;产品种类数高于这个临界值时,增加产品种类反而会加大企业的生存风险。在既定产品种类的前提下,出口核心产品集中度会增大企业的生存风险,企业应适当地分散出口产品,尤其是大规模企业、外资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与竞争相对不激烈行业中的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戚建梅  洪俊杰  仪珊珊  
如何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产品种类数与出口核心产品集中度会影响企业的生存。文章首先构建了多产品出口产品种类数与核心产品集中度对企业生存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匹配后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多产品出口可以促进企业生存,但是多产品出口的产品种类数却不是多多益善。在产品种类数低于某个临界值时,多产品出口可以促进企业生存;产品种类数高于这个临界值时,增加产品种类反而会加大企业的生存风险。在既定产品种类的前提下,出口核心产品集中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邵军  吴晓怡  
近年来我国对于文化产品出口给予了高度重视。基于2003年至2011年相关数据,本文以文化折扣和市场规模两个因素为重点,分析了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无论是基于全部还是基于分类产品贸易额的检验,都证实了市场规模因素的正面影响以及文化折扣因素的负面影响。上述结论的政策含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合理确定重点出口市场,加强对重点目标市场的深入分析,通过双边或多边合作减少贸易壁垒,确保中国文化产品的商业存在及公平竞争。二是要充分重视文化折扣效应的不利影响,充分借鉴他国开展文化外交的有效举措,大力推动我国文化传播,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认知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沂  郭琪  邹冬寒  
有关企业环境行为的研究多在单一产品企业假设的基础上展开,忽视了产品结构调整在企业应对环境规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16年中国进出口海关数据库中企业—产品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如何影响多产品出口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试图明晰环境规制是否会促进企业产品结构清洁化。研究表明:清洁生产标准政策实施显著改善了企业出口产品结构。具体而言,清洁生产标准实施使得企业在产品扩展、淘汰和规模调整时表现出对规制产品和未规制产品的显著差异,即与未规制产品相比,规制产品被扩展的概率低0.15%,被淘汰的概率高1.72%,规模缩减程度高15.57%。进一步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企业受规制影响的程度都相同,清洁生产标准对企业产品结构清洁化的作用方向和程度因企业所在地区的环境目标而异。机制分析表明,在应对规制的策略上,企业通过降低规制产品的质量以及推动产品差异化调整来优化产品结构。本文研究有助于打开企业“黑箱”,进一步识别企业应对环境规制的微观机制,为更好地从资源配置角度理解环境规制助推产业结构清洁化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先忠  欧阳峣  傅晓岚  
国内市场规模能够促进出口产品结构多元化吗?注重国内市场的贸易理论有"国内市场规模促进出口产品结构多元化"的理论预期。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制度环境决定了国内市场规模对出口产品结构的作用方向。当制度环境高于门槛值时,国内市场规模扩张促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多元化;而当制度环境低于门槛值时,国内市场规模扩张则导致更加集中的出口产品结构。在制度环境各维度中,法制环境、金融系统的开放性和透明度、政府对投资领域的限制和对企业的管制效率,是影响国内市场作用方向的关键制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邱斌  张亮  孙少勤  
文章通过建立多产品企业模型,解决了传统异质性企业模型中通常假设每个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及不变成本加成定价的问题,主要考察了进口竞争引起的企业内资源再分配。研究表明:无论是单产品还是多产品企业,进口竞争都显著降低了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加成定价。一方面,多产品出口企业核心产品的成本加成定价更高,激烈的进口竞争会使企业更多地降低核心产品的成本加成定价;另一方面,进口竞争带来的"促竞争效应"会使企业调整其产品范围,远离核心竞争力的次要产品更可能被删除,从而形成企业内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此外,相对于同质化产品而言,替代弹性更小的差异化产品成本加成定价受到进口竞争的影响更小。最后,进口竞争对多产品企业内的资源配置是通过一般贸易进口竞争实现的,这说明只有面向国内市场的产品进口才能够引起企业内部的资源再配置。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解释多产品出口企业内产品之间的资源配置与培育企业出口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文革  耿景珠  杜明威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成为制造业智能化的重要表征,并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愈发深远的影响。研究使用中国2000—2014年行业层面的机器人应用数据、企业层面的机器人进口数据以及中国企业和产品层面的两类微观数据,检验工业机器人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企业和产品层面的实证结果均表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在考虑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样本选择偏误及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基于进口工业机器人的准自然实验同样稳健,且促进效应随引进时间递增。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主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提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和劳动要素升级三个渠道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施炳展  邵文波  
本文从质量(quality)视角入手分析中国企业出口行为及其决定因素。借鉴新新贸易理论最新进展,我们首先放弃单位价值(unit value)等同于质量的假设,采用2485个产品层面回归反推方法,测算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然后匹配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分析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结论发现,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产品质量差距扩大;生产效率、研发效率、广告效率、政府补贴、融资约束缓解、市场竞争均会提升产品质量;但研发投入、广告投入并没有明显效果;企业出口空间分布特征也会反作用于产品质量;外资对本土企业产品质量影响不利,但提升了外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从政策层面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靖韬  傅佳莎  蒙双  
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贸易理论框架,利用2000-2006年制造业出口企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多产品企业特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进行深入刻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多产品企业是中国出口企业的主导力量;产品转换行为成为出口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多产品出口企业相对于单一产品企业拥有更高的产出、企业规模、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盈利能力;产品特质、企业特征、行业竞争等因素都影响着企业进入退出以及产品转换行为选择;产品转换伴随着可观测到的企业绩效改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靖韬  傅佳莎  蒙双  
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贸易理论框架,利用2000-2006年制造业出口企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多产品企业特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进行深入刻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多产品企业是中国出口企业的主导力量;产品转换行为成为出口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多产品出口企业相对于单一产品企业拥有更高的产出、企业规模、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盈利能力;产品特质、企业特征、行业竞争等因素都影响着企业进入退出以及产品转换行为选择;产品转换伴随着可观测到的企业绩效改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晓娜  兰宜生  
本文采用高度细化的出口贸易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产能过剩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的同质化水平越高,则产能过剩对出口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越大。进一步分析,企业生产率越低,产能过剩对出口产品质量的负面效应越大;产能过剩对本土企业和低端产品的质量抑制效应要显著高于外资企业和高端产品。因此,应对不同性质的产品和企业应采取差异化的去产能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高璐  
中国处于质量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于进口中间品能实现技术溢出、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可能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为此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匹配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能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剔除加工贸易后结果更加显著,然而进口中间品使用强度对产品质量提升呈递减趋势;运用PSM逐年匹配解决内生性问题后采用DID和FE也得到一致结果,进一步发现高技术产品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也较高,而受技术垄断影响来自高收入国家、高技术国家的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从动态角度看,进口持续期与出口产品质量呈U型关系,短暂进口在质量提升上并不明显,适时进入以及持续进口能显著提升产品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