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0)
- 2023(9372)
- 2022(8018)
- 2021(7309)
- 2020(6133)
- 2019(14337)
- 2018(13995)
- 2017(28501)
- 2016(14916)
- 2015(17111)
- 2014(17126)
- 2013(17117)
- 2012(15912)
- 2011(14453)
- 2010(15096)
- 2009(14050)
- 2008(13522)
- 2007(12211)
- 2006(10915)
- 2005(9926)
- 学科
- 济(95700)
- 经济(95637)
- 管理(43682)
- 方法(41753)
- 业(40996)
- 数学(38813)
- 数学方法(38297)
- 企(32885)
- 企业(32885)
- 地方(19794)
- 中国(19176)
- 农(17647)
- 财(16874)
- 业经(15440)
- 地方经济(13324)
- 贸(13225)
- 贸易(13214)
- 学(13206)
- 制(12944)
- 易(12709)
- 融(12487)
- 金融(12487)
- 农业(11966)
- 银(11225)
- 银行(11210)
- 行(10725)
- 理论(10461)
- 环境(10298)
- 务(10087)
- 财务(10054)
- 机构
- 学院(224341)
- 大学(224193)
- 济(112057)
- 经济(110147)
- 管理(89108)
- 理学(76619)
- 理学院(75917)
- 研究(75480)
- 管理学(74650)
- 管理学院(74236)
- 中国(59595)
- 财(49615)
- 京(45763)
- 财经(39726)
- 科学(39704)
- 经济学(37194)
- 所(36793)
- 经(36219)
- 中心(34334)
- 经济学院(33337)
- 江(32776)
- 研究所(32702)
- 农(30136)
- 财经大学(29633)
- 北京(29242)
- 业大(27784)
- 院(26714)
- 州(25801)
- 范(25603)
- 师范(25403)
- 基金
- 项目(142374)
- 科学(114045)
- 基金(106983)
- 研究(104193)
- 家(91515)
- 国家(90863)
- 科学基金(79758)
- 社会(70454)
- 社会科(67180)
- 社会科学(67164)
- 基金项目(54858)
- 省(53557)
- 自然(50015)
- 自然科(48971)
- 自然科学(48958)
- 教育(48641)
- 自然科学基金(48117)
- 资助(46766)
- 划(44679)
- 编号(40029)
- 部(33176)
- 成果(32125)
- 重点(31730)
- 发(31062)
- 国家社会(30162)
- 教育部(29555)
- 创(29186)
- 人文(28643)
- 课题(27933)
- 大学(27486)
- 期刊
- 济(125390)
- 经济(125390)
- 研究(71984)
- 中国(41053)
- 财(38451)
- 管理(35081)
- 科学(27540)
- 学报(27454)
- 农(26542)
- 融(25822)
- 金融(25822)
- 经济研究(22360)
- 大学(22270)
- 财经(21818)
- 技术(21640)
- 学学(21362)
- 经(18820)
- 教育(17786)
- 农业(17556)
- 业经(17065)
- 问题(15907)
- 统计(15460)
- 技术经济(14335)
- 策(13512)
- 贸(13304)
- 决策(12503)
- 世界(12116)
- 国际(11573)
- 商业(11467)
- 理论(10684)
共检索到342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双陆 梁巧玲
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DMSP-OLS),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增长效应",包括本地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回馈效应;铁路的"增长效应"高于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增长效应"高于其他等级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即一个地区市场规模越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其中,对于本地市场规模较大,而国外市场规模较小的地区,铁路网的覆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而对于本地市场规模和国外市场规模越大的地区,公路网的覆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双陆 梁巧玲
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DMSP-OLS),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增长效应",包括本地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回馈效应;铁路的"增长效应"高于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增长效应"高于其他等级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即一个地区市场规模越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其中,对于本地市场规模较大,而国外市场规模较小的地区,铁路网的覆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而对于本地市场规模和国外市场规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炜 张豪
文章利用2002-2016年我国25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信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基础设施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区域差异;在东、中部地区,电信网络基础比信息服务水平的影响更大,而在西部地区信息服务水平的影响更大;在信息行业快速发展时期,电信网络基础与信息服务水平之间呈现互补效应,并且对信息服务水平有拉动作用。因此,要注重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升信息服务水平;提高中西部以及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为大数据革命奠定发展基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浩 郑筱婷
自1997年以来,中国实施了6次铁路提速,这可以看做是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改善的一次自然实验。本文选取京广线和京沪线作为铁路提速代表,构造了1994~2006年提速铁路线沿途站点和其他未提速站点相对应的城市一级面板数据,利用倍差法系统考察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铁路提速促进了沿途站点的经济增长。在整个铁路提速期间,相对于未提速站点,铁路提速将提速站点的人均GDP增长率提高了约3.7个百分点;同时,在铁路提速后期,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铁路提速 倍差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早 杨光 李康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影响经济增长:一是改善现有基础设施,优化经济增长物质基础;二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不合理的地区投资规模与结构,将会导致投资(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下降,进而抑制经济增长。本文以中国2003—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东、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东、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2)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倒U型关系,高强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因此,适时适度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地区规模与结构,将有助于减少基础设施产能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传旺 罗源 姚昕
为了探寻现阶段加强交通基础设施能否提升城市空气质量,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居民效用、交通基础设施与空气污染的相互作用机理,并运用2000—2012年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为控制内生性问题,本文采取反映样本城市地形特征的城市坡度指数作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工具变量,估计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通过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偏误后,改善作用更加明显,且大于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对空气污染的边际影响;与道路投资相比,道路面积的增长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应更好。本文的政策启示是:现阶段城市建设应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侧角度,寻找城市空气污染难题的解决思路,实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与充分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早 杨光 李康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转型过程的深入,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呈现出下降趋势。我们通过一个无限期经济增长模型刻画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证明两者之间存在"拐点"。同时利用中国大陆1985—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长期关系中存在"拐点值",即存在一种倒"U"型关系,超过"拐点值"后,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呈现出明显递减的趋势。因此,逐步放弃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适当扩大公共投资领域,提升整个经济的竞争力应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海波 胡汉辉 谢呈阳 戴萌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是地区间资源错配的内在根源之一。基于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测算了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程度,并将其与省级层面交通基础设施数据组合成面板数据,分东中西三个地区实证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存在要素资源相对供给不足,而中西部地区却存在要素资源相对过剩。资本要素在东中西三个地区的错配程度越来越严重,劳动力要素在这三个地区的错配程度则逐渐缓解。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消除市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海波 胡汉辉 谢呈阳 戴萌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是地区间资源错配的内在根源之一。基于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测算了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程度,并将其与省级层面交通基础设施数据组合成面板数据,分东中西三个地区实证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存在要素资源相对供给不足,而中西部地区却存在要素资源相对过剩。资本要素在东中西三个地区的错配程度越来越严重,劳动力要素在这三个地区的错配程度则逐渐缓解。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消除市场分割,提高分工精度这三条路径,减轻或消除要素资源错配。分地区比较还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于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系数,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因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应与技术水平提高、投资规模扩大、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改善等措施同步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帆 韩传峰
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乘数效应、旅行效应和外部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交通基础设施需求增加和规划建设的重要前提。使用中国1952-2006年相关统计数据,以GDP衡量经济增长,以公路铁路运营里程和货运量衡量交通基础设施,基于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得出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回归模型,采用主成分回归法修正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易受多重共线性影响的缺点,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大于铁路交通基础设施;以1978年为时间断点,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栋旭 于津平
本文在阐述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FDI增长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层面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促进一国FDI增长,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中国家FDI的促进作用大于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各国FDI的促进作用大于金融危机前;国内层面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中国城市FDI增长,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城市、中小规模城市以及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城市FDI流入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发现,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成本节约效应、市场扩大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是推动一国FDI增长的重要渠道。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罗文波
以金融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出发点,从资本形成与积累的角度,分析金融深化过程中金融资本和实体资本积累与形成之间的动态博弈关系,指出金融发展与金融体系适度规模必须与实体经济相对应。金融发展过快,会产生金融资本的过度形成现象,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资本积累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为了从经验上获得支持,本文利用51个国家的1990—2008年的样本数据进行检验,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实证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边际效用为正,金融深化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发达资本市场国家最近10年金融深化过度的迹象明显,金融发展过快挤出了经济增长的空间。之后,对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与解释,强调金融深化过程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锐波 吴云峰 马小毅
经济韧性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对外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提高城市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水平,这使城市更容易受到外部干扰,还是有利于城市利用外部资源抵御冲击,是亟需解答的问题。在测算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基础上,基于2007-2020年高铁开通数据和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这种提升作用在不同区域、不同等级和不同内部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城市间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活跃创新创业、提升人力资本和促进产业集聚是对外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增强城市经济韧性的传导机制。此外,高铁开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具有溢出效应,对周边城市产生显著的间接扩散作用,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豪 蒋家东
通过构建质量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从质量基础设施自身的技术特征和制度特征出发,研究其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基于2009~2016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质量基础设施对国别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质量基础设施确实能够促进一国经济增长,而且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
关键词:
质量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制度 技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晓佳 徐玮 安虎森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放缓和运输经济效应放缓的双重压力。本文基于量化空间结构模型构建交通结构与市场规模的可量化关系,采用1999-2015年中国综合交通地理数据展开测算,分析了综合交通运输和交通结构的经济效应及其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经济效应呈先上升后下降态势,其他单一交通网络的经济效应则表现出边际递减特征,而综合交通组合结构的经济效应处于边际递增阶段。此外,本文还探讨了综合交通网络产生递增效应的机理,发现经过优化换乘和联运规划的一体化交通会显著提高运输经济效应。本研究结论对挖掘交通结构潜能、实现"交通强国"战略及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比较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交通成本 综合交通 市场规模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