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3)
- 2023(9015)
- 2022(7619)
- 2021(7414)
- 2020(6226)
- 2019(14900)
- 2018(14509)
- 2017(28842)
- 2016(15321)
- 2015(18003)
- 2014(17864)
- 2013(17810)
- 2012(16209)
- 2011(14716)
- 2010(14718)
- 2009(13640)
- 2008(13510)
- 2007(11786)
- 2006(10119)
- 2005(9215)
- 学科
- 济(76475)
- 经济(76413)
- 管理(44221)
- 业(42200)
- 方法(41727)
- 数学(39103)
- 数学方法(38590)
- 企(34165)
- 企业(34165)
- 中国(20704)
- 财(16840)
- 贸(16649)
- 贸易(16635)
- 农(16262)
- 易(16255)
- 制(13214)
- 业经(12692)
- 银(12358)
- 银行(12355)
- 融(12312)
- 金融(12312)
- 行(11814)
- 务(10871)
- 财务(10840)
- 财务管理(10818)
- 理论(10468)
- 学(10180)
- 农业(10149)
- 企业财务(10028)
- 环境(9884)
- 机构
- 大学(223693)
- 学院(222493)
- 济(107820)
- 经济(106188)
- 管理(89735)
- 理学(77638)
- 理学院(76921)
- 管理学(75723)
- 管理学院(75303)
- 研究(73775)
- 中国(61361)
- 财(47519)
- 京(46662)
- 财经(38934)
- 科学(38430)
- 经(35842)
- 经济学(35682)
- 所(35259)
- 中心(33693)
- 经济学院(32310)
- 研究所(31592)
- 江(30370)
- 北京(30217)
- 财经大学(29355)
- 农(28557)
- 业大(27198)
- 院(26266)
- 范(25866)
- 师范(25685)
- 商学(25000)
- 基金
- 项目(144949)
- 科学(116792)
- 基金(110117)
- 研究(107631)
- 家(94353)
- 国家(93717)
- 科学基金(82377)
- 社会(71888)
- 社会科(68627)
- 社会科学(68615)
- 基金项目(56364)
- 省(52564)
- 自然(51848)
- 教育(51651)
- 自然科(50807)
- 自然科学(50799)
- 自然科学基金(49976)
- 资助(48297)
- 划(44850)
- 编号(41838)
- 部(35004)
- 成果(33296)
- 重点(32377)
- 国家社会(31449)
- 教育部(31349)
- 发(30381)
- 创(30203)
- 人文(29596)
- 中国(29092)
- 课题(28941)
- 期刊
- 济(108999)
- 经济(108999)
- 研究(68869)
- 中国(42378)
- 财(36869)
- 管理(33820)
- 科学(28076)
- 学报(26457)
- 融(25309)
- 金融(25309)
- 农(24052)
- 教育(22047)
- 技术(21956)
- 大学(21772)
- 财经(20759)
- 学学(20508)
- 经济研究(19854)
- 经(17870)
- 农业(16251)
- 业经(15149)
- 贸(14976)
- 统计(14673)
- 问题(14579)
- 国际(13215)
- 技术经济(12856)
- 策(12813)
- 世界(12672)
- 决策(11737)
- 理论(10484)
- 业(10362)
共检索到330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东波
本文考察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状况及演变规律,并系统分析了影响企业垂直专业化水平的核心因素。研究发现:市场规模决定企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市场规模越大,企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越高。并且,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和行业进入成本有助于增加企业的外购中间品比例,进而提升企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从实证估计结果来看,相比市场规模扩张的影响,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下降更能促进企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此外,企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与产业周期之间呈倒"U"型关系。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我们提出了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市场规模 交易成本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曹友斌
作为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司法体制改革能够缓解司法地方化问题,为企业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营造了法治化营商环境。文章以最高人民法院在地方设立巡回法庭为例,采用双重差分考察了司法体制改革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巡回法庭设立有助于提升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且在考虑到被解释变量的测度方式、竞争性政策、政策内生性干扰等问题后,研究结论保持稳健。进一步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劳动分工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分别从外部交易成本和市场规模的视角进行了机制检验,研究发现巡回法庭设立既能够削弱企业外部交易成本,也有利于企业享受超大规模市场红利,使其更多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从而提升了专业化分工水平。鉴于专业化分工对企业生产率的潜在促进效果,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进行了相应拓展性分析,发现巡回法庭设立确实还显著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上述研究结论对理解司法体制改革如何影响市场主体的资源配置方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华 赵曙东
文章运用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工业行业垂直专业化程度指标,并对影响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差异度是影响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重要基础因素;随着关税等贸易壁垒的进一步降低,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关税等贸易壁垒的降低使外向度高的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较外向度低的行业更加深入;相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在资本相对密集的行业中的规模经济强化程度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嘉 张会新
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技术溢出效应密切相关。基于行业和地区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表明,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在整体上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但对本土企业的R&D投入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体现为R&D资源从创新系统中的一种"漏出"。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提高对低层次的外围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对高层次的核心技术创新产生了阻碍作用。中国代工企业须注重提高吸收能力,强化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技术溢出效应。政府应营造相应的政策环境,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加强FDI与本地经济之间的深层次联系,逐步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对进口中间品的替代。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分工 技术溢出 技术创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文东伟
借鉴Hummels等(2001)的垂直专业化分析框架,本文比较了中国大陆等32个经济体1995年、2000年以及2005年制造业出口的垂直专业化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等32个经济体18个制造业行业数据,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主要因素。经验观察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经济规模越大、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经济体,垂直专业化水平越低;技术复杂度越高的行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也越高;技术越复杂的行业在经济规模越大、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经济体内,垂直专业化水平相对更低。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们评估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臧旭恒 赵明亮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广泛参与到了垂直专业化分工过程当中,对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在改进垂直专业化分工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就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部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总体上降低了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增加;中低技术行业的回归分析显示这一影响更为显著;而高技术行业的回归分析显示垂直专业化分工增加了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但回归系数弹性要小于总体行业回归和中低技术行业回归的弹性。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就业结构 经济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马斌
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生产出口商品是垂直专业化的典型特征。本文建立了一个纳入进口中间品的预期利润最大化模型,研究了进口中间品在不同计价形式下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计价结算货币选择的影响,并采用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的影响取决于进口中间品的计价货币形式,当且仅当进口中间品以第三方货币计价时,垂直专业化分工才会对出口贸易结算货币选择产生影响,且垂直专业化程度越高,出口贸易选择本国货币结算的可能性越低。(2)垂直专业化对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负向效应。(3)中国出口产品差异化程度、出口市场份额、在岸与离岸人民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中华 赵曙东
本文运用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工业行业垂直专业化程度指标,并对影响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差异度是影响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重要基础因素;随着关税等贸易壁垒的进一步降低,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关税等贸易壁垒的降低使外向度高的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较外向度低的行业更加深入;相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在资本相对密集的行业中的规模经济强化程度更为显著。最后,本文指出了积极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给我国工业发展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国际垂直专业化 中国工业 影响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宣烨
本文在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尝试性地提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框架,并以全国24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本地市场规模、工业企业平均规模(需求因素)以及交易成本、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与竞争程度(供给因素)等因素共同促使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实证检验证实,虽然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聚于具有较大市场规模和更优经济地理位置的中心城市,但我国不同区域引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关键性因素存在差异,东部城市表现为本地市场规模,而中西部城市则是交易成本。实证结果还表明,规模大的工业企业具有明显的服务外包化倾向;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存在MAR溢出,专业化有利于提高集聚度。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快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炳南 魏润卿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当今国际生产体系的显著特征,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其中。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证明了国际垂直专业化促进了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扩散,运用非参数分析法(DEA)分离出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指数和用Hummels投入产出法测算出国际垂直专业化比率,最后通过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能够显著地促进技术进步,且其影响要大于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在加入研发与垂直专业化的交叉项后,发现研发与垂直专业化对技术进步的协同作用非常显著,出口对技术进步无显著作用,进口能够显著促进技术进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占国 符磊 江心英
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中,如何评判产业升级对发展战略制定和产业政策选择的影响是一个关键。产业升级的本质内涵是国内附加值率的提高还是以"高大上"产业占比不断提高为表征的所谓产业结构优化?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需要厘清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中国产业升级具体形态的历史演变。从垂直专业化分工视角对"产业升级"进行重新定义,采用KWW法测算中国2007年、2012年物质生产部门小类行业的国内附加值率,重点研究中国国内附加值的纵向比较及其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物质生产部门2007-2012年间国内附加值率整体提高,由2007年的60.61%提高到2012年的62.14%,实现了产业升级。进一步比较不同贸易方式、不同产业、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不同技术密集度产业的国内附加值率变化的结果表明,加工贸易的国内附加值率提升较快;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国内附加值率提高约2%;低技术、中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的国内附加值率提升程度依次递减。尤其是高技术产品的高出口额与低国内附加值率表明,中国的产业升级过程仍然遵从动态比较优势原则。最后,从集聚高端要素、深化对外开放、攀升价值链、调整产业政策等角度对中国未来产业升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产业升级 KWW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华 赵曙东 王雅琳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动机与收益。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技术进步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促进工业行业技术进步与生产率的提升;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与行业特性密切相关,行业的资本密集度和外向度是影响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技术进步作用程度的重要因素,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与出口密集度高的行业中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更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黄玉霞 谢建国
本文利用WIOD的2005~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分析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提高垂直专业化水平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一步研究发现,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对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没有显著影响。分组估计结果发现,在垂直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服务业行业,垂直专业化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低垂直专业化服务业行业则通过提升规模效率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据此,进一步深化服务业垂直专业化分工、引导服务业FDI的行业流向是未来提升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可行之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中华 梁俊伟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收入差距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了统一结论:伴随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加深,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于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具有较大显著的正作用。对此的解释是中国承接发达国家垂直专业化生产环节所带来的技术密集度的提高增加了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进而提升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扩大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汤路昀 祁春节
[目的]考虑交易成本的影响,分析农业市场整合度,以期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防范猪肉价格大起大落提供指导。[方法]基于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的区域划分,采用价格日度高频数据,引入三机制阈值误差修正模型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对猪肉市场整合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样本识别测度运输成本对交易成本的实际解释力。[结果]就市场内部整合来看,潜力增长区的市场整合程度最高,约束发展区的市场整合最低;就跨区域整合来看,重点发展区—潜力发展区之间的市场整合度最高,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之间的市场整合度最低;进一步通过样本识别,测算出猪肉市场中运输成本对交易成本的真实解释度是33.5%左右,市场整合程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巨大空间。[结论]据此提出降低市场交易中的可控“流通”成本、提升市场整合度、促进猪肉价格长期稳定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