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2)
- 2023(8879)
- 2022(7747)
- 2021(7266)
- 2020(6119)
- 2019(14679)
- 2018(14336)
- 2017(28240)
- 2016(15591)
- 2015(17803)
- 2014(18077)
- 2013(18179)
- 2012(17125)
- 2011(15570)
- 2010(15528)
- 2009(14480)
- 2008(14478)
- 2007(13090)
- 2006(11267)
- 2005(10140)
- 学科
- 济(71264)
- 经济(71196)
- 管理(39910)
- 业(38116)
- 方法(31850)
- 数学(28808)
- 数学方法(28567)
- 企(28527)
- 企业(28527)
- 农(19816)
- 中国(19771)
- 地方(19642)
- 财(15424)
- 学(13683)
- 农业(13210)
- 业经(12949)
- 贸(12791)
- 贸易(12781)
- 易(12258)
- 制(12079)
- 环境(10309)
- 融(10074)
- 金融(10070)
- 地方经济(9724)
- 银(9640)
- 银行(9618)
- 和(9605)
- 行(9156)
- 理论(9103)
- 务(9069)
- 机构
- 大学(228236)
- 学院(226709)
- 济(94885)
- 经济(92637)
- 管理(85446)
- 研究(79481)
- 理学(73040)
- 理学院(72067)
- 管理学(70905)
- 管理学院(70443)
- 中国(60614)
- 京(49341)
- 科学(49202)
- 财(42612)
- 所(40750)
- 农(40594)
- 中心(37463)
- 研究所(36894)
- 江(35206)
- 业大(34403)
- 财经(34147)
- 农业(32088)
- 范(31266)
- 师范(30992)
- 北京(30921)
- 经(30837)
- 经济学(29988)
- 院(28466)
- 州(28147)
- 经济学院(27292)
- 基金
- 项目(150450)
- 科学(117549)
- 基金(108780)
- 研究(108599)
- 家(94956)
- 国家(94173)
- 科学基金(80058)
- 社会(68565)
- 社会科(64829)
- 社会科学(64804)
- 基金项目(58885)
- 省(58370)
- 自然(52144)
- 自然科(50885)
- 自然科学(50871)
- 自然科学基金(49916)
- 划(49749)
- 教育(49608)
- 编号(44380)
- 资助(44099)
- 成果(35697)
- 重点(33901)
- 部(33508)
- 发(33404)
- 课题(30625)
- 创(30372)
- 科研(28861)
- 创新(28494)
- 教育部(28490)
- 国家社会(28093)
共检索到339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龚卓 高翔
首先在一个简化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倒出一个工资方程,注重论证市场获得与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2001-2011年长三角25个城市市辖区相关数据,以各城市的工资水平为因变量,以市场获得指数和相关控制变量为自变量,并在将25个城市划分为核心长三角城市和边缘长三角城市的基础之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计量方程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市场获得与工资水平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且弹性系数在0.6左右;市场获得的差异是不同地区间存在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市场获得 工资差异 长三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裘亦书 邴振华 姜红
构建旅游公共服务获得感指标体系及评测模型,从充足度、普惠度、满意度3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识别空间特征,对长三角城市群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差距较大,局部供需失衡。(2)旅游公共服务获得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相比普惠度、满意度,应该首先加强充足度方面的建设。(3)旅游公共服务获得感具有显著的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和集聚态势。长三角城市群东部及沿海地区是高值空间集聚热点区,城市间空间关联性强;西部内陆地区呈低值簇集中,城市间关联性较弱。基于城市间的差距,提出做好长三角一体化旅游发展规划、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民众获得感的建设性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冰镜 杨德才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板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是中国经济最具成长性的地区。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东北地区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市场机制差异逐渐加大。文章选取2001—2019年的样本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政府行为、经济主体、要素市场和市场中介四个方面的市场化指标体系,测度了东北地区的市场化指数,通过与长三角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进行对比,寻找导致这种市场机制差异的内生原因。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滞后于长三角地区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市场化机制。因此,东北地区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加快其市场化进程,缩小与长三角地区的市场机制差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辉 尹翔硕
本文在KFV(Krugman-Fujita-Venables)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理清金融外部性对城市工资的影响机制,对城市间的工资差距进行解释,并采用我国长三角地级及以上城市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城市集聚对城市工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集聚过程中,金融外部性对城市平均工资水平影响显著,是影响城市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同时,城市工资差距与城市人力资本、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及第三产业比重等因素有关。此外,研究还显示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和城市集聚度不足,在未来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城市间差距或将成为继城乡差距后的又一个突出问题,这一点应引起警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文瑄 施益军 徐丽华 翟国方 陈伟 陆张维
随着城市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风险扰动对城市的经济韧性发展有着较大的冲击影响,深入研究城市经济韧性对于城市经济良性发展和提升经济抵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取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两次典型的经济风险扰动,以长三角城市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相对多样化、产业相对专业化、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和地区经济敏感度的多维综合评价法对长三角城市经济韧性进行了测度,并对其时空格局的演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内大部分城市的产业相对多样化指数呈不断下滑趋势,相对专业化整体态势稳定上升,有利于区域产业分工和一体化发展,应对风险扰动的经济韧性能力强,而安徽省内部分城市专业化指数过高且存在产业同构化现象;(2)城市产业相对专业化指数区域差距不断增加,与其主导产业结构有显著关系;(3)核心城市与各城市间的联系总量占比逐年降低,核心城市上海的集聚能力仍较高,致使城市间差距增加,不利于城市经济韧性的整体协同;(4)城市抵抗力和恢复力与其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经济风险扰动对不同城市的经济增长,存在由沿海城市向内部城市的地域先后性影响。论文有助于弥补已有研究在城市群地区尺度经济韧性研究方面的不足,以期为中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和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方法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枫 陈基纯
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测评和分析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系统考虑的角度出发,从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协调度三大方面对大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测评,总结了两大区域可持续发展要素变化的特征,并对两大区域可持续发展结构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樊福卓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和探讨城市职能问题的概念框架。利用这个概念框架,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工业职能分工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发现,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长三角城市工业职能分工体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本文还发现,对于每一年份,长三角不同城市(行业)的工业职能分工系数具有显著的差异,且不同城市(行业)的工业职能分工系数在1998—2006年期间的变化差异明显。
关键词:
城市职能 概念框架 长江三角洲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艳君
该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从要素、产业和产出(与生计)三个层面对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要素的差异可以在建立共同市场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产业差异的存在如果是以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就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在产出(与生计)层面上,适度的差异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实现,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协调发展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手段。当然,如果区域经济能够协调发展,反过来也能够促进要素更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分工、地区优势互补;进一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因此它们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相互的。
关键词:
经济差异 协调发展 长三角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文华
本文从物质可持续、社会发展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和人口资源可持续四个层面出发,采用熵值法测度了2009-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消费能力,并进行了时空演化和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消费能力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江浙沪多数城市可持续消费能力较高,而安徽省多数城市可持续消费能力较低。同时,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消费能力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江浙沪多数城市为高-高集聚状态,而安徽省多数城市属于低-低集聚模式,这一现象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资源禀赋密切相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雪琴 马玉梅
本文聚焦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群,以城市群涉及的地级市数据为基础,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和Kernel密度估计分别测度城市群消费活力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过程。结果显示:首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消费活力Dagum-基尼系数均不断缩小,各地消费活力逐渐趋于均衡,且不同城市群组间差距缩小是导致消费活力空间分布趋于均衡的主要原因;其次,尽管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整体消费活力正在逐渐提高,但不同区域城市群消费活力的变化过程呈现明显异质性。据此,本文在促进不同城市群消费市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玮 伍青生
本文在城市品牌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从城市目标受众(旅游者、居民、投资者等)感知而非资源禀赋优势的角度出发寻找城市品牌定位的依据。由于旅游地品牌研究较多,本文将选取长三角地区8个城市为实证样本,以潜在投资者为例给出从目标受众角度进行城市品牌定位研究的过程。
关键词:
城市品牌 定位 目标受众 投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伟奇
以长三角地区国家级开发区为例,构建了开发区与城市空间效益比较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效益系数"的概念,并建立一种动态的检测体系,作为评判开发区相对于城市发展水平的标杆。通过对开发区与城市的空间效益比较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还有近半数的国家级开发区空间效益水平低于城市,违背其设立的初衷,最后从城市和开发区两个层面探讨了影响开发区相对于城市效益水平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桐彬 朱英明 王念 周波
文章将长三角地区划分为五大生态区,在利用熵值法和DEA方法测度2005-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生态效率的基础上,使用Dagum基尼系数方法测度生态效率的地区差异,并借助变异系数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其收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整体生态效率水平较低,五大生态区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长三角地区整体基尼系数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区域间差异和超变密度对地区差异的贡献率较高,而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较低;长三角地区整体以及西部和南部生态区具有σ收敛特征,长三角地区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β收敛特征,五大生态区存在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同时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据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应努力缩小区域内生态效率差距,以一体化思维解决生态治理难题,通过产业一体化带动生态环境一体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岳书敬 许耀 胡姚雨
本文基于经济普查数据,使用投入产出法,对比分析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和浙江整体用水、三大产业用水、制造业二分位行业用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浙江拥有水资源总量超过其消耗水资源量,上海和江苏则面临较大用水压力;2上海耗水集中于第二产业,江苏、浙江集中于第一产业;3上海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江苏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浙江的木材加工以及家具制造业直接用水系数较高,但完全用水系数较低,江苏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部门直接用水系数较低,而完全用水系数较高;4对代表性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分析显示,影响其完全用水系数的相关行业在两省一市基本相同,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陆文聪 祁慧博
笔者对2002年~2008年长三角地区排污强度的空间差异进行β收敛检验。研究表明,江、浙、沪三地的排污强度特征各异。绝对β收敛模型结果得出,长三角地区工业三废的排污强度均呈现显著的β收敛。条件β收敛模型分析显示,除了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有助于三类排污强度的空间收敛外,其余因素对排污强度收敛与否的作用不同,这体现出各城市产业、贸易和人口等因素的分化对各类污染物排污强度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
排污强度 空间差异 收敛 长三角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