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65)
- 2023(16761)
- 2022(14289)
- 2021(13135)
- 2020(10995)
- 2019(24847)
- 2018(24518)
- 2017(47927)
- 2016(25878)
- 2015(28752)
- 2014(28118)
- 2013(28034)
- 2012(25352)
- 2011(22631)
- 2010(22442)
- 2009(20943)
- 2008(20536)
- 2007(18191)
- 2006(15962)
- 2005(14202)
- 学科
- 济(111649)
- 经济(111524)
- 业(99730)
- 管理(91399)
- 企(89558)
- 企业(89558)
- 方法(52895)
- 数学(43172)
- 数学方法(42803)
- 财(33519)
- 业经(33455)
- 农(33425)
- 中国(25731)
- 务(24923)
- 财务(24858)
- 财务管理(24828)
- 企业财务(23573)
- 农业(23232)
- 制(20845)
- 技术(20830)
- 和(19740)
- 理论(19724)
- 贸(19706)
- 贸易(19693)
- 学(19192)
- 地方(19143)
- 易(19067)
- 划(18985)
- 环境(18632)
- 策(16850)
- 机构
- 学院(371079)
- 大学(366335)
- 管理(154779)
- 济(153871)
- 经济(150871)
- 理学(133917)
- 理学院(132647)
- 管理学(130740)
- 管理学院(130080)
- 研究(114975)
- 中国(90201)
- 京(76629)
- 财(71342)
- 科学(68530)
- 农(59277)
- 财经(57760)
- 所(56213)
- 江(54105)
- 业大(53986)
- 中心(52712)
- 经(52510)
- 研究所(50684)
- 北京(47826)
- 农业(46478)
- 经济学(45924)
- 范(44162)
- 师范(43785)
- 州(43690)
- 财经大学(42788)
- 商学(42103)
- 基金
- 项目(249487)
- 科学(198513)
- 研究(184958)
- 基金(183405)
- 家(157881)
- 国家(156504)
- 科学基金(137295)
- 社会(118460)
- 社会科(112390)
- 社会科学(112365)
- 省(97478)
- 基金项目(97344)
- 自然(89036)
- 自然科(87013)
- 自然科学(86996)
- 自然科学基金(85511)
- 教育(83952)
- 划(80553)
- 编号(75630)
- 资助(75295)
- 成果(59011)
- 部(55162)
- 重点(54764)
- 创(54108)
- 发(52695)
- 课题(50202)
- 创新(49849)
- 国家社会(48664)
- 教育部(47983)
- 人文(47914)
- 期刊
- 济(170128)
- 经济(170128)
- 研究(107481)
- 中国(64839)
- 管理(60402)
- 财(57187)
- 农(54236)
- 学报(52101)
- 科学(50473)
- 大学(40413)
- 学学(38459)
- 农业(37762)
- 教育(34975)
- 融(33628)
- 金融(33628)
- 技术(33287)
- 业经(30663)
- 财经(28985)
- 经济研究(26708)
- 经(24824)
- 业(21953)
- 问题(21789)
- 技术经济(20559)
- 商业(18459)
- 现代(18210)
- 理论(18067)
- 科技(16931)
- 财会(16674)
- 贸(16537)
- 实践(16205)
共检索到538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雯雯 胡振华
消费者愿意为产品支付低碳溢价的低碳消费趋势及政府环境政策驱动企业审视自身的低碳生产决策问题。通过将影响企业低碳生产决策的因素纳入有限理性的博弈框架,分析市场自治与政府介入低碳认证情形下企业群体低碳生产行为。结果表明,企业低碳生产决策受低碳收益及公平效用影响;市场初始阶段,低碳成本较高,具备低碳知识的理性消费者较少,企业与消费者关于低碳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企业不能获得合适的低碳溢价收益,在完全自治的市场情形下,仅靠企业自身决策很难达到主动进行低碳生产的良性状态;低碳认证作为政府介入手段,当市场中低碳认证的产品达到一定比例,能够加速推动市场向企业进行低碳生产的良性状态转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红喜 刘东 袁瑜
企业是低碳经济的主要责任人,政策的制定必须能有效引导和保障企业进行低碳生产。本文针对企业低碳发展中面临的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和企业低碳生产能力不足这两个问题,设计以企业低碳生产的动力机制和资源保障机制为路径的环境政策影响机制,并以农业企业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对影响路径和影响强度进行验证。结论显示:环境政策对企业的低碳生产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引导作用;基础服务性政策对低碳生产能力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和能力都对企业低碳生产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淀 王晓莉 童霞
工业企业作为低碳生产的主体,其形成低碳生产意愿直至实施低碳生产行为过程中受到政府、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管理者、企业规模、技术能力及能源消耗等主要因素影响。本文以江苏省苏南地区的353家工业企业为案例,分别运用带罚函数的二元Logistic模型和Interval Censored模型,将企业管理者、企业规模和注册类型、技术能力、能源消耗特征以及政府、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和市场需求等企业内外部的各主要因素共同纳入其中,分析这些主要因素是否影响了我国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和生产行为以及最终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比较影响我国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和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间的异同。...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聂佳佳 林晴
在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的情形下,建立了一个大企业作为领导者与多个小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在小企业生产普通产品情形下,研究了大企业低碳产品选择策略。研究发现:当小企业对称时,较大的碳减排量会促使大企业生产低碳产品以获得较高的零售价格,且小企业在大企业选择普通产品时有较高的销量;大企业制造商是否生产低碳产品取决于小企业的个数、消费者对小企业产品的认可度以及低碳产品低碳减排量的综合影响。当小企业不对称时,较少的小企业数量会促使大企业选择生产普通产品,而小企业数量较多时,大企业会生产低碳产品。
关键词:
低碳偏好 企业竞争 低碳产品 产品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牛晓叶
结合我国低碳政策背景,实证检验了我国企业低碳行为与股东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我国企业低碳行为有利于股东价值的提升,环境敏感行业的低碳行为与股东价值的关系更显著,但是与被动的低碳行为相比,主动低碳行为并未获得更大的股东价值。这表明我国政府制定的低碳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培育低碳产品需求、明确碳交易或碳税等低碳政策,从而使企业主动低碳行为获得应有的更大市场回报。
关键词:
低碳政策 低碳行为 市场反应 股东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玉萍
工业企业是减少碳排放的核心主体,其进行低碳生产的动机和行为是决定碳减排效果的关键。以典型的六大高碳行业工业企业为例,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工业企业低碳生产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在利润动机、社会责任动机、满足政府监督动机和满足社会监督动机的四种动机中(前两种是内在动机,后两种是外在动机),企业的主导动机占比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利润、满足政府监督、社会责任、满足社会监督;(2)动机影响企业低碳生产行为的方向、强度和效果,体现在由内在动机引发的企业低碳生产行为的强度要高于由外在动机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玉萍
工业企业是减少碳排放的核心主体,其进行低碳生产的动机和行为是决定碳减排效果的关键。以典型的六大高碳行业工业企业为例,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工业企业低碳生产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在利润动机、社会责任动机、满足政府监督动机和满足社会监督动机的四种动机中(前两种是内在动机,后两种是外在动机),企业的主导动机占比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利润、满足政府监督、社会责任、满足社会监督;(2)动机影响企业低碳生产行为的方向、强度和效果,体现在由内在动机引发的企业低碳生产行为的强度要高于由外在动机引发的行为的强度。据此结果,提出采取措施强化企业减排的内在动机以及对于不同类型、规模企业的低碳生产实施差异性引导策略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序 郑玲
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全新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发展给企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给企业会计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挑战。由此,在国内外最近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本文对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碳排放与交易会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企业碳会计体系由碳财务会计体系与碳管理会计体系构成。前者研究内容涵盖低碳经济途径下企业碳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处理、信息披露等,其核心是碳排放权确认为何种资产,信息披露内容及途径等;后者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碳成本与风险管理,以及与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连接等,其核心是企业内部碳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本文旨在通过对碳会计体系之理论起源与实务发展、基本概念与系统边界...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会计 体系 构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振清 陈亚男 汪国军
碳市场在给企业节能减碳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企业低碳转型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本文介绍了碳市场的形成及国内外发展现状,以此为背景,重点关注碳市场中的参与企业,将市场参与主体分为控排企业、服务于碳市场的中介机构、投资者三类,并分析了各类参与者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碳市场对宏观整体以及这三者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重点针对控排企业,从变碳市场压力为动力、企业内部硬性设施改革、企业管理层面创新三个方面论述了企业的低碳发展路径。
关键词:
碳市场 企业 低碳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铁山 高慧洁 赵畅
本文以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现状,发现了工业企业能源消耗量大、低碳减排潜力巨大的特点。在价值工程和低碳经济的研究基础上,给出了价值工程的扩展公式,并将此扩展公式运用到工业企业的低碳生产之中,为工业企业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生产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
价值工程 工业企业 低碳生产 低碳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光辉 汪兴宇 苏杭
在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恶劣影响,企业亟须低碳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市场竞争力。选取2008—2021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Python爬取关键词测度企业低碳转型,研究表明低碳转型程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其影响机制是:低碳转型程度高的企业,市场地位会提高,将获得更多绿色贷款和减少融资约束,最终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非两职合一和位于东中部地区企业,进行低碳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促进企业低碳减排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康 于光荣 李颖
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碳排放受到了约束,在碳限额与碳交易约束下,制造商面临着通过再制造或低碳减排技术来减少碳排放。通过建立二元生产决策模型,在碳价交易政策下,基于再制造成本节约和每个再制造产品的碳排放节约,同时可以在碳交易市场上进行配额买卖,对于不同的产品,存在合理的再制造生产策略;制造商也可以通过低碳排放技术投资降低碳排放,并选择生产决策,抵消负面经济影响。此外,政府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碳价来刺激制造商对碳排放减少技术和再制造同时进行投资。
关键词:
碳减排 碳价 碳配额 再制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悦 黄清子 李冬冬 邓巍
评价企业低碳发展需要“听其言、观其行”。如何同时促进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言)与低碳生产行为(行)是帮助企业高质量发展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2017-2021年重污染行业的154家A股主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分析法(fsQCA)探索“管理者-政府-媒体-投资者”多元利益相关者要素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和低碳生产行为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管理者远瞻下的媒体关注监督型组态能实现企业低碳发展“言行一致”,而投资者关注驱动型组态则导致实现企业低碳发展“言过于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全春光 肖敏 程晓娟 戴恩勇
近年来,绿色发展和低碳环保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因此,企业必须加快步伐,从发展传统物流向绿色物流转变。文章首先阐述绿色物流产生的背景和现状,分析目前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低碳物流视角下企业绿色物流发展的必要性,最后从资源配置、逆向物流、包装、运输、仓储等方面阐述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
低碳 绿色物流 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建荣 刘琼芬 张白羽
按照大智慧投资分析系统的分类标准,以低碳经济板块2004-2010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运用对数型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企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该板块企业整体的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3885,其产出增长主要基于资本驱动,劳动力的贡献较低;低碳经济板块的企业并未呈现出规模经济效应,高管薪酬对企业技术效率起着促进作用,股权集中度和负债融资能力没有对企业技术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随机前沿分析 技术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