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9)
- 2023(6532)
- 2022(5376)
- 2021(5074)
- 2020(4205)
- 2019(9404)
- 2018(9200)
- 2017(17702)
- 2016(9145)
- 2015(9839)
- 2014(9198)
- 2013(9076)
- 2012(8346)
- 2011(7581)
- 2010(7793)
- 2009(7323)
- 2008(7288)
- 2007(6815)
- 2006(6053)
- 2005(5479)
- 学科
- 济(37731)
- 经济(37709)
- 管理(34449)
- 业(33630)
- 企(30243)
- 企业(30243)
- 方法(15396)
- 技术(14554)
- 数学(13109)
- 数学方法(13018)
- 技术管理(11582)
- 中国(11382)
- 财(9634)
- 制(9304)
- 业经(9080)
- 农(8878)
- 融(7609)
- 金融(7609)
- 银(7532)
- 银行(7521)
- 产业(7428)
- 行(7267)
- 地方(7142)
- 学(6867)
- 理论(6508)
- 体(6418)
- 务(6408)
- 财务(6398)
- 财务管理(6390)
- 和(6222)
- 机构
- 大学(129954)
- 学院(129806)
- 济(57822)
- 经济(56744)
- 管理(54880)
- 理学(46912)
- 理学院(46465)
- 管理学(45896)
- 管理学院(45620)
- 研究(42917)
- 中国(35167)
- 京(27085)
- 财(26810)
- 科学(23939)
- 财经(21286)
- 所(20682)
- 江(20176)
- 中心(19853)
- 经(19383)
- 研究所(18464)
- 经济学(18057)
- 北京(17267)
- 农(16750)
- 经济学院(16161)
- 州(16090)
- 业大(16088)
- 财经大学(16024)
- 商学(15751)
- 商学院(15586)
- 院(15563)
- 基金
- 项目(86171)
- 科学(70276)
- 研究(64201)
- 基金(63860)
- 家(55212)
- 国家(54785)
- 科学基金(48688)
- 社会(42910)
- 社会科(40973)
- 社会科学(40958)
- 省(34224)
- 基金项目(33806)
- 自然(30878)
- 自然科(30133)
- 自然科学(30125)
- 自然科学基金(29689)
- 教育(29269)
- 划(28100)
- 资助(25071)
- 编号(24640)
- 创(24545)
- 创新(21851)
- 重点(19350)
- 部(19317)
- 成果(19249)
- 发(18969)
- 国家社会(18256)
- 课题(17148)
- 教育部(17002)
- 制(16874)
共检索到201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宏
在我国,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一直是由政府来进行的,由于政府无法事先完全掌握经济发展的动向,因此单纯通过国家计划来实现的创新资源配置存在着极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使有限的创新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配置效率很低。长期以来,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作用不为人们所重视,虽然市场本身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它的作用与政府的作用同等重要,只有市场与政府共同作用才能使资源及时向效率高的方向流动,克服各自在配置资源中的不足之处,使资源的无效配置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但是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导致不同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因此研究市场结构与创新资源配置就成了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耀红 孟源祎 马光荣
新发展理念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土地资源配置是政府推动创新、引导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以地谋发展模式”的衰竭,传统粗放式的土地资源供给模式难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土地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土地供给结构向集约转型迫在眉睫。为探究产业用地集约化供给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使用2007—2019年地级市层面的土地交易分行业数据与专利授权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业用地供给结构集约化能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第二,地方政府增加高技术制造业用地出让占比能促进地区创新型企业的进入,引领熊彼特“创造性毁灭”过程,但对现有企业研发投入的提升作用不明显。第三,高技术制造业用地价格的市场化可以进一步引导土地集约化利用,更有利于发挥用地结构转变对创新的促进作用,说明数量配置与价格配置存在“互补”效应。因此,地方政府需推动土地供给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用土地要素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耀红 孟源祎 马光荣
新发展理念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土地资源配置是政府推动创新、引导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以地谋发展模式”的衰竭,传统粗放式的土地资源供给模式难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土地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土地供给结构向集约化转型迫在眉睫。为探究产业用地集约化供给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使用2007—2019年地级市层面的土地交易分行业数据与专利授权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业用地供给结构集约化能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第二,地方政府增加高技术制造业用地出让占比能促进地区创新型企业的进入,引领熊彼特“创造性毁灭”过程,但对现有企业研发投入的提升作用不明显。第三,高技术制造业用地价格的市场化可以进一步引导土地集约化利用,更有利于发挥用地结构转变对创新的促进作用,说明数量配置与价格配置存在“互补”效应。因此,地方政府需推动土地供给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用土地要素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爽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要素市场化对东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作用更强,在中、西部地区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这一效应则未得到充分发挥。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要素市场化可通过技术创新、研发要素流动和研发人员流动三条路径,间接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速构建合理有效的要素市场化体系、重视市场政策差异化设计、多措并举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相关建议,助推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要素市场化 创新资源 配置效率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爽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要素市场化对东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作用更强,在中、西部地区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这一效应则未得到充分发挥。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要素市场化可通过技术创新、研发要素流动和研发人员流动三条路径,间接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速构建合理有效的要素市场化体系、重视市场政策差异化设计、多措并举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相关建议,助推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要素市场化 创新资源 配置效率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雪原 王宏起
为有效掌握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结构,科学、客观地制订区域科技政策,以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从配置系统主体的角度出发,建立了配置系统结构方程模型,利用2001—2005年我国31个省市的相关科技指标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在完成效度与信度检验的基础上,依据拟合结果分析了主体结构及其对配置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应根据我国当前情况采用基于科技计划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模式,以有效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冬 杨晓亮
文章将城市创新能力嵌入到异质性企业模型中,探讨了城市创新能力与企业加成率之间的关系。使用城市创新力指数与中国工业企业的合并数据进行经验分析表明,城市创新促进了企业加成率的提升,增强了企业市场势力。构建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显示,生产率效应和价格效应是城市创新提升企业加成率的两个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创新更能提升出口企业加成率,并对国有企业、差异化产品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城市创新显著降低了行业内加成率分散度,从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可见,从城市维度来探讨创新对企业加成率及分散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政府制定政策以促进企业创新和提升企业市场能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欣望 朱全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国内外既有理论无法为这一新政策理念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也没有指导一个转型国家如何实现这一理念的现成经验可以照搬。构建起一个适合理解如何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即“创新市场理论”,阐释该理论框架与现有理论流派的区别和优点。创新市场理论的基本信念是市场是推动创新的有效力量,政策主张是要把提高创新市场的效率放在创新政策制定的中心地位,将政府创新政策的职能定位为提高创新市场的效率,强调应该在肯定和维护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创新中的作用。并运用该框架解答中国如何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的意图限制中国创新发展的政策,指出中国应该通过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提高国内具有很大挖掘潜力的创新市场的效率和充分释放创新潜力,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有利于开放、合作和共赢的国际创新环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丹
环境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由于其外部性极强,需求过度和供给不足的现象非常严重,对于这种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需生产要素,政府必须利用公共政策对其加以规制。而博弈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环境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中,博弈的过程和博弈的规则直接决定了分配结果。因此,本文以公共政策的科学选择为基础,在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和经济发展瓶颈中,寻求公共政策的突破和创新,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
环境资源 配置优化 博弈 公共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花建锋 赵黎明
创新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永恒动力,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但具有资源约束性的创新主体,如何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创新的效果,便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影响创新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些因素影响创新的串行模式、并行模式、互动模式和协同模式,并探讨了相应的资源配置方法,以提高资源对创新的贡献水平。
关键词:
创新 影响因素 影响模式 资源配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丽 陈旭东
干旱缺水始终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水的永续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水资源的供给日益短缺,尤其是当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造成可利用的农业用水日趋减少。面临这样一个矛盾的状况,本文着重研究农业水资源在配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配置制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配置 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学军
资源的稀缺性与需求的无限性,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难题。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加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与整合范式。这种整合可以是建立一个全新的组织形式,也可以是原有组织系统的重新排列组合,还可以是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细节管理的突破和完善。它是将有限的资源从低效率使用转向高效率发掘的过程。其意义和价值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是所有创新的基础和保证。
关键词:
管理 创新 资源 整合 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鱼晓利
陕西地处西北干旱半旱地区,水资源紧缺,而经济快速增长对供水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破解水的供需矛盾,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应改变水资源行政分配制度和水工程分割管理模式,全面创新水资源的配置体制和机制,一是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水资源配置机制;二是建立网络化、市场化的水源工程管理体制;三是以制度建设为中心,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四是建立调水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水资源 管理 体制 机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同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起 王雪原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是反映创新型国家和省区建设的重要尺度。为了科学准确地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基于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原理,运用分形理论,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分形评价模型,并对我国相关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分类评价,旨在为各区域制定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 资源配置 分形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