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6)
2023(10751)
2022(9238)
2021(8954)
2020(7589)
2019(18301)
2018(17765)
2017(34109)
2016(18371)
2015(21197)
2014(21216)
2013(21325)
2012(20355)
2011(18488)
2010(18511)
2009(17510)
2008(17659)
2007(15776)
2006(13851)
2005(13064)
作者
(53603)
(44894)
(44816)
(43108)
(28642)
(21560)
(20564)
(17461)
(17221)
(16094)
(15483)
(15184)
(14494)
(14405)
(14370)
(14272)
(13280)
(13115)
(13101)
(13066)
(11270)
(11065)
(10786)
(10343)
(10284)
(10237)
(10068)
(9621)
(9026)
(8864)
学科
(83935)
经济(83857)
管理(47500)
(46181)
方法(40237)
(36453)
企业(36453)
数学(36448)
数学方法(36223)
中国(25431)
(22784)
(22638)
银行(22493)
(21222)
(20792)
(20248)
(18696)
贸易(18680)
(18193)
(17878)
金融(17876)
(15813)
业经(14849)
地方(14553)
农业(12952)
(12726)
制度(12716)
(12401)
(12108)
财务(12085)
机构
大学(273252)
学院(266375)
(125245)
经济(122952)
管理(101632)
研究(98579)
理学(86435)
理学院(85422)
管理学(84229)
管理学院(83698)
中国(83667)
(58258)
(57359)
科学(55710)
(50383)
(46340)
财经(45890)
研究所(45576)
中心(45545)
(42018)
经济学(41166)
(39510)
北京(37726)
经济学院(37173)
农业(36687)
业大(36622)
财经大学(34545)
(34543)
(33786)
师范(33438)
基金
项目(170636)
科学(135265)
基金(128798)
研究(122942)
(112339)
国家(111513)
科学基金(94969)
社会(80933)
社会科(76913)
社会科学(76888)
基金项目(67252)
(60969)
自然(60575)
自然科(59239)
自然科学(59221)
自然科学基金(58264)
教育(56222)
资助(54442)
(53575)
编号(47390)
(40566)
成果(39288)
重点(38754)
(36449)
教育部(35135)
国家社会(34967)
(34691)
中国(33797)
科研(33181)
大学(33063)
期刊
(134345)
经济(134345)
研究(88233)
中国(54983)
(44369)
(42478)
金融(42478)
学报(41362)
(40582)
科学(39221)
管理(36823)
大学(31388)
学学(29492)
农业(25644)
财经(24684)
经济研究(23466)
教育(22558)
(21274)
技术(21145)
业经(18447)
问题(18340)
(17975)
国际(16861)
世界(15508)
(15107)
理论(14814)
技术经济(14206)
统计(13316)
实践(13022)
(13022)
共检索到422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愿  
大萧条前夕中国经济表现优于西方国家,但关于市场和政府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仍有争议。本文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为中心考察自由银行体系的运作及法币改革对银行行为的影响。在竞争性货币体系下,中行沪行作为发行的银行恪守谨慎发行、按金融季节调整的发行政策;作为商业性银行极其注重信贷业务,放贷谨慎又不失灵活性;通过银行同业公会发行公单救济陷入危机的银行,发挥银行之银行的作用。在经济稳定时期,中行沪行根据金融季节调整兑换券发行以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保持上海物价稳定;在大萧条前夕,面对白银内流通货膨胀,主动减少兑换券发行;在白银风潮时期,面对白银外流通货紧缩,主动增加兑换券发行以平抑物价波动。但法币改革后中行沪行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旭  凌亢  
基于对银行管制理论的分析以及对市场进入管制下银行行为的描述,讨论了政府管制对银行福利的效应及可能引发的社会成本;针对政府管制产生的低效率状况,探讨了银行业管制改革的对策及效率目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龙  董继刚  
村镇银行的设立,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村地区微小金融机构的空白,从而为更多的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创业,因此村镇银行的设立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山东省村镇银行的市场运行行为,并对其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村镇银行市场行为的完善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琼  庄毓敏  
按照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绩效(P)分析框架,本文以多个指标计算了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认为中国银行卡市场属于寡头垄断型市场。描述了银行在银行卡市场上的价格行为,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及反映的趋势,发现银行卡价格调整表现出与斯威齐模型相反的特点。并对改进定价方式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熊启跃  
增强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减少银行信贷行为的亲周期效应对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理论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波动下我国银行业资本缓冲调整行为特征、资本缓冲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影响的传导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2000-2010年我国45家商业银行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对该问题分析提出的相关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资本缓冲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这有别于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资本缓冲与经济波动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①(2)我国银行业资本缓冲在经济周期上升期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增加资本金②或权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庆君  莫立颖  
以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负债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于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调整具有正向影响。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银行行为的重塑,包括调整分支机构数量、高管占比和高学历员工占比等。这三种机制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银行行为的调整会放大数字化转型对负债结构调整的正向影响。同时,数字化转型对银行负债端结构调整的正向影响具有异质性,因银行类型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而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栋  周建平  
1998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实施了以资本充足率为基础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本文实证研究了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要求对我国大中型银行资本、风险水平变化的影响。本文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利用14家商业银行的年度面板数据和经修订的、最初由Shrieves和Dahl(1992)提出的局部联立调整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变化、风险水平变化和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要求的关系,结果表明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要求能显著地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但对提高银行资本的效果不显著。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岩  
中国银行香港分行BankofChinaH.K.Branch金岩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建立于1917年9月24日,迄今为止已近78载,它是港澳中银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目前在香港地区设有26间支行(199年底统计),4个附属公司和12家联营公司...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艳虹  
目前中国银行业具有集中度适中、产品(服务)客观差异性较低、国有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政策法律制度壁垒森严的市场结构特征。在竞争行为方面,中小商业银行存在价格竞争行为,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一定的产品竞争优势,中国银行机构之间的兼并收购行为较少。对此,今后应从降低准入条件、引进更多的银行转变为重视竞争效率的提升,继续实行存款利率管制,允许贷款利率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完善银行治理结构,发挥地方性中小银行优势拓展业务,避免外资金融机构势力在中国扩张过快。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钟思远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旧中国的私营银行研究甚少,尤其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本文对于最繁荣时期(1927~1937年)的中国私营银行的发展作了初步探讨,重点研究了私营银行在这段时间内的发展过程,公债投机对私营银行发展的影响,以及私营银行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历史地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景平  
中国银行有着100年以上历史,是华资银行业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家。而自民初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银行一方面为历届中央当政者所倚重,另一方面又长期作为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银行始终有国家银行的名分,但其体现商股利益和愿望的独立性又难以为当政者所容忍;而在诸多商业银行看来,中国银行凭借着雄厚的资力和与政府的密切关系,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叶绪华  
记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同袁世凯政府的一场斗争叶绪华今年是中国银行诞生85周年。在纪念这一光辉节日时,我们都会想起1916年上海分行抗拒袁世凯政府发布停兑令事件。这一事件对诞生仅4年的中国银行确是一场关系她存亡绝续的严峻考验,也是对中国近代金融业发展有着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澄  沈悦  
本文以中国30家商业银行2005—2015年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考察了房价波动和风险约束以及银行信贷的关系,立足于宏观审慎思想,研判系统重要性银行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对信贷行为的异质作用。并基于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检验在房价波动和风险约束的冲击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的调控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信用风险的降低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相反,会造成银行信贷规模的收缩。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信贷行为存在异质性。目前中国房价上涨并不会扩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信贷扩张效果,但信用风险的降低会强化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同时在信用风险约束逐渐减小的背景下,房地产价格对银行信贷将会产生"加速器效应",进一步加重了中国银行的信贷"高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俊茹  李富有  
利用2000~2010年我国34家银行的相关数据,研究了资本和资本结构对银行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GDP增长率、短期利率、房地产价格等宏观变量的结论强调了信贷、收益和贷款损失的顺周期性;资本水平对信贷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与银行收益率也是正相关的,与净冲销和准备金提取则是负相关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