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01)
2023(18501)
2022(15395)
2021(14520)
2020(12473)
2019(28661)
2018(28221)
2017(53699)
2016(28858)
2015(32359)
2014(31798)
2013(31469)
2012(28912)
2011(25759)
2010(25681)
2009(24099)
2008(24308)
2007(21812)
2006(18784)
2005(17249)
作者
(80790)
(67676)
(67525)
(64270)
(43148)
(32174)
(30627)
(26249)
(25674)
(24047)
(22961)
(22803)
(21527)
(21315)
(20936)
(20852)
(20152)
(19903)
(19528)
(19469)
(16802)
(16450)
(16372)
(15633)
(15183)
(15147)
(15119)
(14693)
(13460)
(13447)
学科
(126039)
经济(125913)
(105274)
管理(97245)
(93572)
企业(93572)
方法(58324)
数学(48530)
数学方法(48000)
(38025)
(35981)
业经(34951)
中国(33599)
(26579)
(26562)
财务(26514)
财务管理(26468)
企业财务(25139)
农业(24406)
(23961)
贸易(23939)
技术(23456)
(23314)
(20909)
地方(20773)
理论(20646)
(20607)
(20195)
银行(20163)
(19776)
机构
学院(411051)
大学(409523)
(180255)
经济(176969)
管理(167528)
理学(143918)
理学院(142505)
管理学(140426)
管理学院(139639)
研究(134578)
中国(109103)
(85981)
(83564)
科学(78043)
财经(66313)
(66291)
(65231)
中心(63500)
(61916)
(60357)
研究所(59618)
业大(57299)
经济学(55249)
北京(54215)
农业(50959)
经济学院(49782)
财经大学(49096)
(48621)
(48393)
(48360)
基金
项目(269469)
科学(215895)
基金(200404)
研究(197633)
(173383)
国家(171948)
科学基金(150345)
社会(129129)
社会科(122627)
社会科学(122595)
基金项目(105453)
(103676)
自然(96775)
自然科(94707)
自然科学(94681)
自然科学基金(93122)
教育(90110)
(86690)
资助(81749)
编号(78543)
成果(62634)
(60717)
(60256)
重点(59932)
(57431)
创新(55689)
国家社会(54498)
教育部(52838)
课题(52829)
科研(51754)
期刊
(198381)
经济(198381)
研究(120648)
中国(80584)
(69394)
管理(67704)
(58819)
学报(57295)
科学(57097)
大学(44888)
学学(42344)
(41045)
金融(41045)
农业(39854)
技术(38529)
教育(36674)
财经(34120)
业经(32556)
经济研究(32302)
(29471)
问题(25865)
(24967)
技术经济(23724)
(22239)
统计(21346)
世界(20182)
(20109)
商业(19476)
现代(19279)
国际(19156)
共检索到619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寇宗来  高琼  
本文基于新产业组织学中SCP分析范式,采用2004~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数据库,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企业研发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企业规模和市场集中度与研发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规模的增长和竞争的加剧是有利于创新的。从企业产权特征来看,与其他所有制相比,股份制和有限责任制企业的创新投入激励要更大些,而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则无明显差异。此外,企业的市场份额越大,其研发积极性也更高,这表明研发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除了市场结构对创新投入影响外,市场绩效也影响着企业的研发强度,其中,企业的利润积累能促进研发支出,且研发支出也随新产品产值比重的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谭松涛  王宇锋  
本文利用2001~200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Tobit模型考察了影响中国企业创新活动的因素。以研发密度衡量创新活动,我们发现企业的创新与规模、市场竞争之间均呈倒U型关系,一定程度的规模和市场竞争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多的创新活动,并且这种相对优势伴随企业规模变大而更加显著;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较低,私营企业的创新效率较高。我们特别区分了市场势力和市场集中度,发现后者可能不适合作为衡量市场竞争程度的指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宇  谢杰  
笔者利用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非上市工业企业构成的截面数据,用培训费衡量人力资本投资,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绩效与人力资本投资成正向关系;企业绩效与物质资本投资成负向关系;不同省份,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绩效影响波动较大,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讲,中、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较大。因此,国家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并形成稳定的投资制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康志勇  
在系统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借助于1999—2003年间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运用Tobit模型对经济全球化对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的结论揭示,总体来说,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外资企业的进入、出口规模的扩大及其引发本土市场竞争的加剧都对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按企业规模分类的检验显示,"市场竞争"以及外资的进入对于所有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是统一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出口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规模越大的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规模越小的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宸宇  
加入WTO后,中国在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的进口贸易自由化。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出要"激发进口潜力、主动扩大进口",这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竞争,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一系列影响。基于这一背景,文章在整合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CEPII-BACI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同时构造行业进口渗透率指标,系统分析和检验了进口竞争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进口竞争对企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抑制了其创新效率的提高;而对于一般贸易企业,进口竞争虽然促进了其创新投入,但并未获得规模效益,表现为创新效率的下降。另外,对于高生产率企业和国际化企业,进口竞争对其创新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弱;对于国有企业和高技术行业企业,进口竞争对其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相对更大。文章结果还显示,要素市场扭曲会强化进口竞争对创新效率的负向作用。文章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娟  刘梦洁  王维薇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是学界、业界普遍关注的重点议题。文章以OFDI企业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5~2020年上市企业产品智能化数据,运用倍差法系统探究OFDI赋能“中国智造”的作用效果与影响路径。研究发现,OFDI显著提升了企业产品智能化生产倾向性和产品智能化种类,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此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民企和外企,OFDI赋能“中国智造”对国企的激励作用更为凸显;相较于新兴产业和瓶颈产业,OFDI赋能“中国智造”对成熟产业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企业年龄与产品智能化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表明OFDI赋能“中国智造”对于处于“成长”或“成熟”期的中国企业恰逢其时。影响路径的三重差分结果表明,逆梯度下OFDI赋能“中国智造”可借助创新激励效应和成本优化效应实现;顺梯度下OFDI赋能“中国智造”的创新激励效应并不显著,但成本优化效应更为凸显。文章的研究结论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企业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及智能化转型升级路径选择具有重要启示及借鉴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阚大学  
基于1997年—2009年中国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发现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制度改进有效地促进了出口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外溢,当控制市场化进程对出口的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后,出口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是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得到当市场化指数大于8.02,出口才会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带来正效应,我国只有北京、天津等10个省市的出口促进了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从区域角度来看,只有东部地区的出口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的是正效应;其次发现进口和市场化进程也具有显著的互补效应,控制市场化进程对进口的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后,进口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正面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东林  
本文利用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了目前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因素和创新绩效,提出应该不断强化、优化中国工业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加大政府创新经费投入,构建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对策选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叶莉  王亚丽  孟祥生  
本文立足微观企业,着重考察科技金融的创新作用效率。划分我国科技金融为政策性(创新基金)、自主型(普通股、企业债)与被动型(银行借贷)三类,基于"政府-企业-银行"三方三阶段博弈模型,于逻辑上揭示了自主型、政策性融资与创新成果数量、质量的正向关系,并指出企业权益债务比(股票价值/债务价值)随创新水平提升而增大的理论现象;针对政策性、自主型融资所表现出的高科技支持效率,以2006—2014年间我国中小板、创业板322家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同时运用静态、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予以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政策性、自主型资金均对科技创新呈现显著正向作用,其创新助力作用得以验证,尤其政策性融资表现出极强的正相...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思明  侯鹏  赵彦云  
利用省际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工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与新产品和专利产出均存在倒U形关系,但超过95%的样本位于拐点左侧,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能够加快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工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对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对其影响渠道的进一步研究还表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激励企业自主研发、提高国外技术引进效果、促进FDI知识溢出等均发挥了正向作用,并且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自主研发的引致作用在发明专利中尤为明显。本文从多个层面证实了知识产权保护在当前我国工业创新能力特别是核心技术能力提升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文杰  
本文利用中国产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混合组间均值估计方法对外资研发与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协整检验(PanelDataCointegration)和估计。新的检验方法表明,无论是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还是以专利申请数来衡量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协整检验统计量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外资研发与国内企业专利申请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误差修正模型表明短期内外资研发与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幅度为52.8%,且短期内各个行业对长期均衡的反馈程度各不相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冼国明  薄文广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定量评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结论认为: 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会发挥积极的影响,但是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激发外资企业进行更强的技术创新,内资企业在与外资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中很难占据上风;在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小以及外资主要是市场寻求型行业中,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会促进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在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大以及外资主要是出口导向型行业中,外国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冼国明  薄文广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评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大中型工业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其它类型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结论认为:在全国范围内,国有企业、其它类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其它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激发外资企业进行更强的技术创新,内资企业在与外资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中很难占据上风。在东部地区,其它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积极的作用,而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却不会对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带来什么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东华  王青  
本文采用DEA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国有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变化情况,并结合"国企三年改革脱困"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标志性事件对Malmquist指数分解指标进行了关联分析。通过使用DEA的C2R经典模型对2007年的国有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效率进行分解和评价,发现科技人员冗余、生产设备利用率低、忽视新产品开发等问题是影响国有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国有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着研发投入不足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矛盾。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加快制度建设,加大研发投入,是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的有效措施。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桂黄宝  
本文采用1999-2010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利用改进的TOPSIS法和锡尔熵分解模型测度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区域差距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就总体而言,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区域差距显著并呈扩大趋势;从区域内部差异来说,东南地区、大西南地区及大西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省际差距较大,长三角地区和中部地区省际差距较小;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区域差距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组间差距,而组内差距影响相对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