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2)
- 2023(8336)
- 2022(6987)
- 2021(6376)
- 2020(5194)
- 2019(11877)
- 2018(11418)
- 2017(22892)
- 2016(11642)
- 2015(13465)
- 2014(13563)
- 2013(13517)
- 2012(12956)
- 2011(11835)
- 2010(12219)
- 2009(11791)
- 2008(11475)
- 2007(10587)
- 2006(9969)
- 2005(9489)
- 学科
- 济(74050)
- 经济(73981)
- 管理(39585)
- 业(32477)
- 企(26994)
- 企业(26994)
- 方法(22698)
- 数学(19319)
- 数学方法(19112)
- 地方(17661)
- 中国(16338)
- 财(15311)
- 业经(14734)
- 农(14406)
- 学(12955)
- 制(12793)
- 地方经济(12472)
- 融(11345)
- 金融(11345)
- 银(10710)
- 银行(10704)
- 行(10293)
- 贸(9782)
- 贸易(9770)
- 环境(9485)
- 农业(9437)
- 务(9434)
- 财务(9408)
- 财务管理(9386)
- 易(9359)
- 机构
- 大学(185880)
- 学院(184247)
- 济(89301)
- 经济(87637)
- 管理(70693)
- 研究(65064)
- 理学(58566)
- 理学院(57980)
- 管理学(57280)
- 管理学院(56910)
- 中国(53548)
- 财(43273)
- 京(38645)
- 科学(33863)
- 财经(33619)
- 所(32465)
- 中心(30671)
- 经(30328)
- 经济学(29039)
- 江(28805)
- 研究所(28150)
- 经济学院(25748)
- 北京(25127)
- 财经大学(24767)
- 农(23832)
- 州(23167)
- 范(22787)
- 师范(22669)
- 院(22497)
- 业大(20956)
- 基金
- 项目(108917)
- 科学(86592)
- 研究(83487)
- 基金(80826)
- 家(68707)
- 国家(68141)
- 科学基金(59051)
- 社会(56401)
- 社会科(53540)
- 社会科学(53527)
- 基金项目(41598)
- 省(40067)
- 教育(36266)
- 自然(34922)
- 自然科(34048)
- 自然科学(34041)
- 编号(33593)
- 自然科学基金(33462)
- 资助(33305)
- 划(33216)
- 成果(29319)
- 部(24630)
- 国家社会(24201)
- 发(24001)
- 重点(23938)
- 课题(22115)
- 教育部(22048)
- 人文(21921)
- 创(21716)
- 性(21566)
共检索到304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哲
市场经济下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个人信息泄漏和非法使用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而且危害了其他竞争者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甚至还会引发犯罪行为,社会危害后果严重。在实践中,对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占有以及使用在违法行为认定、证据取得和司法救济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国家在加强行政监管的同时,应当尽快制定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实现对个人信息的全面有效保护,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竞争秩序。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个人信息 保护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罗娇
文章采用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各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路径及其在大数据环境下面临的困境,认为以财产权、人格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信息自决权、形象权、被遗忘权等单一权利路径,均难以妥善解决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冲突。建议突破单一权利路径,以"信息控制"为核心保护信息主体的知情、决定、保密、访问、更正、删除、传输、封锁等权利,并建立数据管理政策、利用技术手段落实个人信息的保护。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庄慧娴 于静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及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运用与普及,数据量呈指数型、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信息的收集与挖掘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个人信息安全在大数据环境下更容易被非法收集及利用,造成个人利益的损失。因此,应通过行业自律保护和法律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在立法上加强和完善对大数据运作的规制,以弥补自律保护强制力不足的缺陷。同时,在自律保护方面,应积极督促和完善相关行业自律规范,以弥补法律保护存在滞后性的不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恩士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活动日益频繁,范围不断扩大。因此经济合同已成为经济往来中不可少的手段。目前,从各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人民法院处理的越来越多的经济纠纷看,经济合同纠份竟占了80%还多。可见关于经济合同的法制观点需要进一步加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经济工作的需要,减少经济合同纠纷,以保证正常经济秩序的进行。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占荣 邵有学
公司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文章从完善公司立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双重视觉出发,论证了要建立健全我国的公司治理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就必须从公司之根本入手,首先要重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治基础,其次应当重塑公司外部治理的法治基础,最后应当从股东会和董事会入手建立和修正国有独资公司的组织机构。
关键词:
公司 治理结构 外部治理 法治基础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秦玉秀 孙兴华
建设工程领域的工程拖欠款,是各种矛盾交织的焦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94号)中要求“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拖欠的工程款。鼓励建筑业企业主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但当企业真正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拖欠工程款时,却遇到了许多法律上的困惑;本文有些观点是抛砖引玉,希望法律界专家给予指点;文中提出了笔者对目前立法的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林
个人信息法律属性在我国尚无法律上的明确定性,信息主体和信息控制人权利保护缺少直接法律依据。从交易实践和有关政策法律文件看,个人信息具有人格权和财产权双重属性。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享有信息自决权、信息财产权和救济请求权。信息控制人对其掌控的个人信息享有控制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为平衡信息主体和信息控制人的合法权益,二者在行使权利过程中都要受到一定限制。文章在介绍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定义与分类基础上,对个人信息法律属性、个人信息原权利人和控制人权利与限制进行讨论。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信息 开发利用 法律问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顾金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试就市场济经的几个理论问题,谈些看法。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什么是市场经济?现在的提法很多。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也有人认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兴鹏
进入21世纪网络蓬勃发展的时代,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交易方式实现了无边界的贸易往来。依赖于网络全球性特征的电子商务可以让互联网用户不受地理因素限制,将各类产品与服务进行跨国界的市场交易。但在跨境零售和跨国公司运作过程中,个人信息无法规避跨境流动的现象发生。随着个人信息受到侵权等问题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贸易个体对跨境电商交易表示担忧,以期实施强有力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结合《跨境电子商务法律问题研究》一书,分析探讨应对跨境电商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通过相关政策的颁布希冀建立起跨境电子商务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剑虎 林平
本文基于一个二维Hotelling模型,分析个人信息保护的市场机制和法律规制的福利效果。研究表明,消费者隐私成本相对较低时,企业会补贴消费者以获取更多数据,而当隐私成本相对较高时,均衡转为非价格竞争主导,企业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保护服务;强制企业无条件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安排可能降低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相对严苛的“单独同意”法律条款虽然会增加保护消费者数据的厂商个数及其市场份额,但最终可能损害消费者福利。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市场机制 法律规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肖君拥 张雪亭
2021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作为我国首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性立法,进一步明确个人信息收集和处理应遵循的原则,构建更为系统的信息安全法律保障体系。银行业应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指导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涵
网络社会背景下个人信息具备人格精神权益和财产权益属性,可单独或相互配合而具备极强的人身识别性和商业价值,成为商企挖掘潜在客户和商机的重要指向标,人格利益的商品化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竞争资源。因而个人信息被肆意违法收集、利用、出卖的现象层出不穷,已然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个人信息急需在法制视野内进行利益平衡与规范,从立法模式来看,宜采取民法典权利确认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单行立法的模式,引入信息处理通报与预先审查制度,规范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加工、使用等行为,保护人们基于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权益。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人格权益 财产权益 利益平衡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曹树金 王志红 古婷骅
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是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智慧城市的内涵、信息类型和信息环境特征以及国内外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现状,总结出从信息产生、传播到信息存储和使用四个阶段过程中个人信息安全存在的风险与对应的信息权利以及政府、智慧服务提供商和第三方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信息权利保护七项立法原则、政府公权力适度四项立法原则、智慧服务提供商责任明确五项原则以及第三方限制交易三项原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春彦 贺锡霞
国际板的推出可以满足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顺应了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趋势。然而,国际板的推出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法律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将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板的推出提上议程。促进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际化,成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内容。国际板的推出可以满足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顺应了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趋势。然而,国际板的推出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法律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倪建林
自1979年我国第一部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以来,我国吸引外资的工作纳入正常法制轨道,得以迅猛发展。随《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相继出台。由这些法律所确定的“三资企业”一般是由外国投资者直接投资组成的,它们本身不从事投资活动。但随着这些企业在中国境内业务的扩大,它们普遍要求继续扩大投资规模,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