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0)
- 2023(7578)
- 2022(5899)
- 2021(5159)
- 2020(4064)
- 2019(9314)
- 2018(8754)
- 2017(17519)
- 2016(9027)
- 2015(10033)
- 2014(10010)
- 2013(10254)
- 2012(10209)
- 2011(9343)
- 2010(9718)
- 2009(9184)
- 2008(8863)
- 2007(8301)
- 2006(7914)
- 2005(7712)
- 学科
- 济(70143)
- 经济(70105)
- 管理(26936)
- 业(23245)
- 方法(21713)
- 数学(19303)
- 企(19278)
- 企业(19278)
- 数学方法(19210)
- 地方(17608)
- 中国(15097)
- 地方经济(12913)
- 业经(12664)
- 学(11659)
- 农(11649)
- 制(11473)
- 财(11158)
- 融(9778)
- 金融(9778)
- 产业(9389)
- 银(9065)
- 银行(9055)
- 体(9022)
- 行(8780)
- 贸(7700)
- 贸易(7687)
- 环境(7682)
- 经济学(7670)
- 农业(7422)
- 易(7311)
- 机构
- 大学(148395)
- 学院(146658)
- 济(78939)
- 经济(77605)
- 研究(56908)
- 管理(54061)
- 中国(45513)
- 理学(45230)
- 理学院(44728)
- 管理学(44196)
- 管理学院(43890)
- 财(35495)
- 京(30824)
- 科学(29025)
- 所(28461)
- 财经(27712)
- 经济学(26939)
- 经(25143)
- 研究所(25116)
- 中心(24969)
- 经济学院(23847)
- 江(23260)
- 财经大学(20572)
- 农(20143)
- 北京(20053)
- 院(19948)
- 范(18061)
- 师范(17909)
- 州(17644)
- 业大(16562)
- 基金
- 项目(87415)
- 科学(70310)
- 基金(65976)
- 研究(65049)
- 家(56783)
- 国家(56336)
- 科学基金(48655)
- 社会(45861)
- 社会科(43709)
- 社会科学(43694)
- 基金项目(33532)
- 省(31950)
- 教育(28753)
- 自然(28394)
- 自然科(27754)
- 自然科学(27746)
- 资助(27321)
- 自然科学基金(27283)
- 划(26794)
- 编号(23816)
- 发(20572)
- 国家社会(20377)
- 部(20317)
- 重点(19965)
- 成果(19793)
- 教育部(18188)
- 创(17607)
- 发展(17504)
- 人文(17385)
- 济(17350)
共检索到245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宇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但是,对于市场经济的研究并没有因为其被普遍认同而失去意义。在市场经济的旗帜下面,可能包含着内容各异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改革理念,这些不同的理念对于现实的改革政策和改革实践无疑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实质上是以价格为基础的稀缺资源的配置机制,因此"管住货币,放开价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冰 谭庆刚
中国正处于传统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研究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端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历史具体分析计划经济和市场因素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解释了在一定条件下中国市场化改革发生的合理性。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既是经济运行机制转换的过程,也是制度变迁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这个问题。本文结合马克思和新制度主义对制度变迁的分析,分别指出了传统体制下存在的阻碍和促进市场化改革的因素,以及二者地位转化的关键步骤,从而说明了中国市场经济产生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政府行为 非计划经济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玉璋
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加速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四化宏伟目标指出了明确方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卫生事业,既应纳入市场经济总体框架中有序运行,又要充分体现公益性福利事业的基本性质,与原来赖以生存的产品经济体制脱钩,适时适度地在经营机制、管理机制、补偿机制、分配方式、价格制度上深化改革,向市场经济格局过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致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桂苏
市场经济规律与特区改革逻辑刘桂苏LawofMarketEconomyandLogicofSpecialRegionReform¥(LiuGuishu)MainFoints:a)Self-adjustmentofthelawofvalueandshif...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桂苏
市场经济规律与特区改革逻辑刘桂苏在海南特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近6年中,有一些数据和事件引人深思:建省办经济特区前的1987年,海南行政区的财政收入仅为2.95亿元,而1993年海南省的财政收入达29亿元,相当于1987年的10倍;6年间财政收入的平均增...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申始占 杨春学
<正>《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根据经典理论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民经济与市场结构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内在关联。解构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能为理清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逻辑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怀国
亚当.斯密是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在现代市场经济形成之初,首次提出了系统描述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经济理论。斯密的经济理论,是对包括经院哲学在内的"主流学术"、尤其是自然法哲学(欧洲大陆)和道德哲学(苏格兰)的继承和发展,但却被学术界长期忽略。本文试图在西方"主流学术传统"中,梳理出一条相对清晰的学术发展脉络,即"苏亚雷斯—格劳秀斯—普芬道夫—卡迈克尔—哈奇逊—斯密"之间的继承关系。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斯密的学术思想和经济理论,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完整地理解现代市场经济,并为思考现代经济理论和中国目前面临的诸多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启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顾金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试就市场济经的几个理论问题,谈些看法。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什么是市场经济?现在的提法很多。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也有人认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建
公平正义是道德范畴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当前各领域讨论的热点话题。虽然学界认同了市场经济与公平正义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建构的核心内容,但对于市场经济与公平正义和谐发展理论逻辑的探讨尚显不足。笔者从伦理经济学的视角阐述了和谐社会建构中市场经济与公平正义和谐发展的理论逻辑在于市场经济与公平正义的互逆维度,亦即市场经济的合公平正义性与公平正义的合经济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市场经济 道德 互逆维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铭
市场经济是激烈的竞争经济,它需要全新的企业家。逻辑素质是后天获得的。市场经济对现代企业家在接受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际、管理与决策、预测与创新等方面的逻辑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通过学习、训练和反复实践,才能提高逻辑素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做时代的弄潮儿。
关键词:
市场竞争 知识创新 逻辑素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建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重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生产关系特殊与生产关系一般的有机融合体,是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有机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重逻辑: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抽象的生产关系特殊与生产关系一般的融合体,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客观的生产关系特殊与生产关系一般的融合体;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性质与市场经济体制本质的相互嵌入、交叉渗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与体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机融合的融合体;三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更好地实现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宝银
今年6月,美国和欧盟相继拒绝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美国和欧盟的态度恰似一石掷水,激起层层涟漪。欧美的个别新闻媒体认为这一拒绝是对中国的重大打击。面对美国人和欧洲人的咄咄态势,我国的一些学者挺直了知识分子的腰板,提出了颇有骨气的观点。“为什么要你承认,应该有这样的气魄,爱承认不承认,我们依然要昂首挺胸,继续发展我们的经济”;“我们没有必要按欧美的市场经济标准改变我们的经济体系”。而我国的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人士却接连发出“尽早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呼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陶增骥
市场经济与投资陶增骥中央决定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市场经济下发展投资和改革投资体制,是我们投资界面临的重大课题。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以为首先要对市场经济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什么是市场经济?应该说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但是去年以来有一种倾向,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