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1)
- 2023(8295)
- 2022(6900)
- 2021(6412)
- 2020(5059)
- 2019(11587)
- 2018(10951)
- 2017(21526)
- 2016(11597)
- 2015(13084)
- 2014(13313)
- 2013(13214)
- 2012(12679)
- 2011(11482)
- 2010(12091)
- 2009(11450)
- 2008(11538)
- 2007(10558)
- 2006(9748)
- 2005(9108)
- 学科
- 济(70655)
- 经济(70613)
- 管理(38959)
- 业(32538)
- 企(26803)
- 企业(26803)
- 财(26059)
- 方法(21767)
- 数学(19596)
- 数学方法(19436)
- 地方(19040)
- 中国(16992)
- 农(14186)
- 学(13592)
- 制(13368)
- 财政(13031)
- 地方经济(12613)
- 业经(11976)
- 务(11809)
- 财务(11795)
- 财务管理(11754)
- 企业财务(11242)
- 政(10623)
- 融(10280)
- 金融(10280)
- 银(10188)
- 银行(10181)
- 策(10167)
- 体(9797)
- 行(9724)
- 机构
- 学院(174414)
- 大学(173395)
- 济(88325)
- 经济(86674)
- 管理(65312)
- 研究(63439)
- 理学(54266)
- 理学院(53742)
- 管理学(53151)
- 管理学院(52798)
- 中国(51152)
- 财(48643)
- 京(35272)
- 财经(34249)
- 科学(32587)
- 所(31740)
- 经(30872)
- 经济学(28984)
- 中心(28259)
- 江(28169)
- 研究所(27571)
- 经济学院(25678)
- 财经大学(24838)
- 北京(22967)
- 院(22053)
- 农(21667)
- 范(21484)
- 州(21451)
- 师范(21358)
- 省(19036)
- 基金
- 项目(99474)
- 科学(78885)
- 研究(77382)
- 基金(72763)
- 家(60777)
- 国家(60263)
- 科学基金(52223)
- 社会(51542)
- 社会科(48990)
- 社会科学(48979)
- 省(37446)
- 基金项目(36261)
- 教育(35037)
- 资助(31448)
- 编号(31062)
- 划(30524)
- 自然(30381)
- 自然科(29664)
- 自然科学(29657)
- 自然科学基金(29122)
- 成果(27157)
- 部(23048)
- 发(22594)
- 重点(22122)
- 课题(22016)
- 国家社会(21569)
- 性(21119)
- 教育部(20552)
- 人文(20130)
- 创(19838)
共检索到293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洪
认识市场机制所包含的哲学观念,并以此作为制定财政政策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确认了市场经济体制包含的哲学观念,认为消费者主权与家长式主义、效率与平等、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市场缺陷与政府缺陷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哲学观。进而指出,在制定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财政政策时必须与这样的哲学观念相统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松森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导向李松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由于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方式并非万能,它在许多方面存在局限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因此,加强宏观调控已成为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的共识。财政政策作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保仁
市场经济建设与财政政策的职能李保仁一、财政政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重要地位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不管社会制度如何,市场经济首先表现为货币信用经济.经济运行表现为价值的创造、转移和分配的整个过程。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主要是价值调控。财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德仁
一、市场调节与财政—货币政策调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将面临着根本性转变。过去那种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直接调控方式,必须转变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间接调控方式。而在这种新的体制之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历史地承担起国家间接调控的重任。 需要强调的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国家宏观调节职能不是被削弱,而是加强了。因为各国经验表明,即使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也需要通过一些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特别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市场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并不能完全解决反映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特征的全部问题。从经济的角度是,至少有两方面问题是市场机制难以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继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目标的选择姜继增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其中,确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目标又是制定正确的财政政策的前提。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晗
若将安倍经济学机动的财政政策定义为中性的财政政策,并根据安倍经济学机动的财政政策的政策目标,可以判定安倍经济学机动的财政政策是有效的。但从其他角度来看,安倍经济学机动的财政政策未必有效。由于选举等政治因素的干预导致日本政府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最终导致扩张政府支出的效果极其有限。日本以消费税上涨、个人所得税征收额降低为核心的税收制度改革具有冒险性和试验性等特点,并且没有充分考虑到日本经济社会的实际状况,对日本财政重建起到的积极作用十分有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有限。财政扩张、税制改革的目的是实现日本经济的增长和财政重建,但解决经济增长与财政重建的深层次矛盾才是日本政府应该思考的重大课题,中性的财政政策无法将日本带回土地神话时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道俨 甘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学英 白文周
市场信心变化是否会造成经济波动,如何选择财政调控策略稳定市场信心进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文章利用矢量自回归模型和季度数据,在控制相关变量基础上对此进行的研究表明,市场信心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滞后影响非常显著,其中企业信心变化与消费者信心变化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的时间路径存在明显差异,虽自1999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对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作用效果在不同政策工具之间差异明显。紧缩性财政收入政策虽对市场信心具有反向抑制效应,但并不显著,扩张性支出政策虽在经济低迷时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成效在不同支出项目
关键词:
市场信心 经济波动 反馈效应 调控策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永尧
一、财政理论的哲学思考 人类生态学的发展表明,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生态经济的时代,需要从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转向生态中心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这需要理论创新,也又一次对财政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代中国财政理论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其“范式危机”上。我非常同意这种观点。“范式危机”是指传统的财政学表现出“苏联范式”的特征。“苏联范式”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是建立在对马克思《资本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葛恒云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哲学角度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意蕴,就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运行体制,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调节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市场调节居于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强调计划调节的作用,而把市场调节视作是服从于计划调节的辅助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矛盾双方互易其位,不仅市场的作用受到了充分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东
最近,在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深入领会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跨世纪宏伟纲领的热潮之中,我欣喜地读到了艾丰同志所著的《中介论》。这是对哲学与经济进行跨学科研究的新探索,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尝试。它在相当程度上,回答了近年以来未得其解的一个大难题:在中国走向新型市场经济和经济起飞的经济大潮中,哲学社会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颖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与创新带来的垄断势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带来非帕雷托最优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将阻碍经济增长;加快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技术进步以及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财政政策能纠正市场失效,使长期经济增长达到社会最优。
关键词: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市场失效 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政策支出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访问丹麦、法国考察报告财政部赴法国、丹麦考察团一、以财政政策为主导的宏观经济政策丹麦和法国均属世界上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财政在广泛的领域内以多种方式履行着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和宏观调控等职能。每年GDP...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尚敏 郭代模
论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总政策选择梁尚敏,郭代模一、市场经济新体制新机制要求有一个新的财政总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有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相适应的财政经济工作的总政策,以指导分政策的实施,推进分政策的运作。有些同志认为有了各项具体的分政策,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建民 孟纪庚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支农政策李建民,孟纪庚一、调整财政支农政策的指导思想(一)财政支农政策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同时,还必须建立政府对国民经济强有力的宏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