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1)
2023(5839)
2022(4910)
2021(4356)
2020(3498)
2019(7782)
2018(7587)
2017(14971)
2016(7744)
2015(8974)
2014(9074)
2013(9093)
2012(8821)
2011(8244)
2010(8586)
2009(8204)
2008(7861)
2007(7718)
2006(7110)
2005(6416)
作者
(23004)
(19568)
(19231)
(18442)
(12452)
(9070)
(8870)
(7476)
(7304)
(6973)
(6793)
(6385)
(6363)
(6172)
(6062)
(5930)
(5716)
(5610)
(5599)
(5108)
(4915)
(4689)
(4629)
(4499)
(4456)
(4329)
(4197)
(4009)
(4000)
(3622)
学科
(61741)
经济(61603)
管理(22309)
方法(19682)
(17343)
数学(15693)
数学方法(15638)
地方(15506)
(15415)
企业(15415)
中国(12676)
地方经济(11872)
业经(11547)
(9716)
(9605)
(8561)
理论(8111)
(7949)
(7876)
金融(7874)
(7768)
经济学(7170)
环境(6837)
(6631)
银行(6631)
(6476)
(6318)
(5795)
贸易(5788)
农业(5731)
机构
学院(125383)
大学(125181)
(66283)
经济(65133)
管理(46752)
研究(45809)
理学(39226)
理学院(38809)
管理学(38337)
管理学院(38087)
中国(35985)
(29485)
(25411)
财经(23296)
科学(22749)
(22383)
经济学(22314)
(20997)
中心(20383)
经济学院(19665)
研究所(19652)
(18942)
财经大学(17116)
北京(16385)
(15575)
(15533)
师范(15496)
(15030)
社会(14601)
(14366)
基金
项目(73436)
科学(58854)
研究(56696)
基金(54363)
(45340)
国家(44960)
社会(40991)
科学基金(39382)
社会科(37804)
社会科学(37786)
基金项目(27896)
(27583)
教育(25558)
资助(22620)
编号(22514)
(22326)
自然(21960)
自然科(21468)
自然科学(21465)
自然科学基金(21109)
成果(19130)
国家社会(17061)
(16839)
(16678)
重点(16231)
课题(15631)
教育部(15340)
人文(15210)
(14889)
经济(14751)
期刊
(83756)
经济(83756)
研究(44613)
中国(25819)
(22949)
管理(19475)
(15637)
金融(15637)
科学(14768)
经济研究(14693)
学报(14279)
财经(13744)
(13580)
(12032)
大学(11788)
学学(11246)
技术(11133)
业经(10915)
教育(10650)
问题(10366)
农业(8598)
技术经济(8105)
统计(7813)
(7710)
世界(7609)
国际(6914)
商业(6788)
经济问题(6681)
(6666)
经济管理(6655)
共检索到205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永新  
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文关怀的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文关怀在人类社会中总是表现为人们对于个体生命处境的关照以及对于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追求,是真诚和真情转化为人性美的体现。人文关怀的缺失就意味着人们失去了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操守。这种缺失与经济的市场化和诸如官本位等社会历史文化的因素有关。人文关怀对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对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占绍文  罗峦  
从阿马蒂亚·森的视角和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完善的市场制度本身就意味着效率与公平的并重,本文分析认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素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结果,二者是相容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新易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假设基础分析入手,比较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二者在主体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历史跨度、表现状态、公平与效率等方面的差异,最后认为,市场经济不必然导致和谐社会,它也不等于和谐社会。这对于那些热衷于将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挂钩议事的人们,提出了一个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烈  
和谐社会的涵义是相当广泛的,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制度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田国强  
本文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渊源入手,从三次思想上的大交锋和大解放、取得的三大成就,改革成功的八大基本原因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回顾和总结了30年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最近几年的改革方向。本文还论证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当前人们思想水平不太高,追求个人利益的现实条件下,能够并且必须通过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来完成。当前存在的几乎所有深层次问题都是由于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合理地界定二者的边界所造成的。因而,当前改革的重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于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这也是处理好效率、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关键。本文对政府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如何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如何进行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政府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宗博  毛俊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当中发展和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基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任何社会变革都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起码要求和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以社会生产关系为核心和基础的经济关系和谐,无疑是社会关系和谐的最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关系和谐,因此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的经济关系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从经济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敬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贵宝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从深化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发展需要上看,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文章通过对市场产权的内涵及其主体分析,结合当前影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主要突出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压力大和政府与市场边界模糊等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探讨,阐明了健全市场产权制度,可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林  
从中国人本经济学的视角审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之实质,与传统的和主流的经济学有重大区别。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经济社会大转型的基本国情,我们只能在“以人民群众为本”的真实发展中求和谐。对此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直面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实际冲突求发展;确立化解冲突的发展思路减少无助者;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建构利益与权利分享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晓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长期的宏伟目标。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加快经济增长与社会成员共同发展协调一致,我们追求的GDP应是"和谐GDP",和谐也是生产力等思考,以期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社会和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元真  李茂荣  吴岳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红  
合作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组织载体,在和谐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和谐社会的内涵以及发展合作经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并论述目前传统合作经济制度的缺陷,提出合作经济制度创新的具体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光碧  
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失衡、环境破坏、尤其是地区间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优势之间的差距更加突出,生态环境破坏突出,投资结构不尽合理,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尽快有效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旻霞  李晓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实践的升华。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人口增长快,区位优势弱,经济总量小,又是多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西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本文立足于西部实际,坚持用生态经济学的指导方法,因地制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以期推进西部地区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实现创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韦鸿  
主流的交易经济学对和谐社会的理解是:和谐社会是帕累托有效的;和谐社会是收入和财富分配严格公平的。冲突经济理论则分析人们面临各种利害冲突时如何通过某种机制而实现共赢,通过建立某种制度机制而实现共赢的过程就是社会和谐的过程。经济学视角下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思路为:完善市场经济制度、让市场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政府配合市场、尽力促进初始收入相等,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建立和谐的解决冲突的制度及提高司法办事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