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3)
2023(13911)
2022(12017)
2021(11179)
2020(9374)
2019(21580)
2018(21094)
2017(41809)
2016(22688)
2015(25501)
2014(25645)
2013(25459)
2012(24307)
2011(22469)
2010(22979)
2009(21699)
2008(21503)
2007(19881)
2006(18007)
2005(16429)
作者
(68605)
(57998)
(57889)
(54983)
(36687)
(27795)
(26103)
(22563)
(21754)
(20885)
(19914)
(19313)
(18622)
(18385)
(18336)
(17895)
(17228)
(16816)
(16806)
(16740)
(14504)
(14444)
(14116)
(13364)
(13292)
(13115)
(12767)
(12743)
(11802)
(11641)
学科
(116171)
经济(116081)
(66475)
管理(63366)
(48762)
(44380)
企业(44380)
方法(42203)
数学(37592)
数学方法(37262)
农业(31991)
中国(26319)
地方(25769)
业经(24455)
(23909)
(23776)
(21107)
(19102)
贸易(19089)
(18485)
环境(18405)
(16585)
银行(16548)
(16243)
金融(16240)
(16102)
(15932)
(15379)
(14575)
地方经济(14470)
机构
学院(341081)
大学(337199)
(153914)
经济(150831)
管理(129632)
研究(121915)
理学(110444)
理学院(109269)
管理学(107592)
管理学院(106977)
中国(95874)
(75070)
科学(73071)
(70740)
(68285)
(63798)
农业(58225)
研究所(57444)
中心(56907)
业大(54798)
(53795)
财经(53717)
(48688)
经济学(47506)
北京(44533)
(42751)
经济学院(42576)
师范(42355)
(42160)
(41579)
基金
项目(217761)
科学(170844)
基金(158585)
研究(158098)
(138713)
国家(137524)
科学基金(116593)
社会(102196)
社会科(96552)
社会科学(96520)
(84808)
基金项目(83556)
自然(74400)
自然科(72565)
自然科学(72539)
自然科学基金(71236)
(70867)
教育(70080)
资助(65332)
编号(64422)
成果(52584)
(49041)
(48933)
重点(48834)
(44085)
课题(43603)
国家社会(42323)
科研(41495)
创新(41401)
教育部(41281)
期刊
(182737)
经济(182737)
研究(102019)
(74520)
中国(69477)
学报(53828)
(51480)
科学(50650)
农业(49752)
管理(44240)
大学(40229)
(39457)
金融(39457)
学学(38539)
业经(32176)
经济研究(28191)
财经(27590)
技术(27106)
教育(26107)
(24923)
问题(24726)
(23779)
世界(19111)
技术经济(18520)
(18214)
(17175)
统计(16628)
资源(16481)
经济问题(16466)
理论(16271)
共检索到527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淑豪  曲福田  黄贤金  
从生产规模、收入水平和兼业行为方面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 ,初步探讨了不同类型农户对经济政策刺激的反应及其可能采取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退化 (保护 )的效果。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旨在使政府宏观目标与农户经济收益两者兼得的“双赢”政策调控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梁流涛  曲福田  诸培新  马凯  
构建了农户兼业对土地利用行为及其效率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以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分组比较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分析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和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兼业类型对农户土地利用方式和行为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类型农户的投入行为、施肥行为、土地利用程度、土地经营规模存在很大的差异,从总体上说,兼业农户的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化肥施数量、土地利用程度等方面低于纯农户,在兼业农户中二兼农户又低于一兼农户;同时,不同的土地利用行为又导致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从DEA效率来看,一兼农户略大于纯农户,并且二者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欧阳进良  宋春梅  宇振荣  张凤荣  
以农户调查为基础,采用农户分类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农户土地利用方式选择行为及其环境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受其兼业性、收入水平、文化素质和生产规模影响,不同类型的农户在地块尺度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存在差异:纯农业户、低收入农户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兼业户、高收入农户、文化水平高的农户往往选择经济效益高、耗时少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类型农户由于其土地利用方式及其肥料投入、水资源利用和秸秆处理等的不同,对土地质量和环境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孟媛  张凤荣  姜广辉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以经济可行性为前提,以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为保障,以社会的可持续性为目标的。本文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市场机制,重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研究农户和国家等不同层次上经济人主体的土地利用行为,并相应地制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统计数据及项目组的调研数据,对我国24个省(市)在不同层次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个地区在国家和农户层次上,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是存在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在一些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最后,文章指出,国家应当采取相应的经济手段,规范和引导农户土地利用方式,以达到国家和农户层次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致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鹏飞  朱兰兰  蔡银莺  
基于湖北省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的528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农户在耕作意愿、结构和强度方面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明显。重点开发区的农户耕作意愿较弱,兼种行为居多,耕地资金投入最高、复种指数较低;限制开发区的农户耕作意愿最强,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远高于经济作物,耕地资金投入最低、复种指数最高;禁止开发区的农户耕作意愿最弱,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远高于粮食作物,耕地资金投入较高、复种指数最低。户主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村庄特征对其土地利用行为有显著影响。受教育年数等6个变量对耕作意愿有显著影响;经营耕地面积等8...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侠  葛向东  濮励杰  黄贤金  彭补拙  
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强度两个方面,是土地利用类型从低生态位层次向高生态位转变的自组织行为。对不同层次的土地利用生态位进行控制与协调,才能实现一定耕地保有量下土地利用资源场的均衡。而这种均衡正是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得以实现的前提。在生态位势理论与系统边界理论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的模型,并以江苏省锡山市为例定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作用的强度。研究显示,经济发达区非农用地与农用地生态位差较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使耕地更易损失。从资源流动的场论分析角度,探讨了建立耕地保护机制的途径和方法。在目前的水平上,把土地利用生态位作为土地利用/覆被研究中的一种新方法论更有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翠珍  徐建春  刘霞  
研究目的:根据农户转出劳动力就业形式、流动规模和农户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进行农户群体类型划分,探讨农户劳动力流动和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制定农村地区发展政策提供基础研究支持。研究方法:针对杭州、绍兴农户劳动力流动的情况,选择了7个村159户农民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调研地区农户群体类型分划基本清晰,主要为打工主导型和转出滞留型,占调研总数的50.94%、30.80%;(2)45.68%的打工主导型农户和22.45%的转出滞留型农户将土地全部转出用于农业用途,户均转出面积分别为0.12 hm2、0.14 hm2,而32.65%的转出滞留型农户则将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佑启,唐华俊  
我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户已成为广大农村投资、经营与生产等经济活动的主体,最基本的决策单位。与其它行业(如工业)或其它组织形式(如农场)等不同,农户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的生产与消费行为,以及资金、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杰  冉陆荣  
研究目的:对林地流转中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流转决策行为进行博弈分析。研究方法: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建立林地流转中双方利益博弈模型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农户总预期收益函数构建林地流转双方决策行为博弈模型,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流转决策行为进行博弈分析。研究结果:当同时存在一组满足林地流入方和林地流出方林业经营收益最大的劳动、资金和林地投入时,双方共同认可的流转租金价格为流转双方达成博弈的均衡解,即林地流入方和林地流出方实现(流转,流转)的策略,流转行为得以发生。研究结论:现实中通常会存在一些因素制约林地流转中均衡策略的选择,政府等有关部门应针对不均衡因素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以使林地流转均衡策略得以发生,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柴春娇  吕杰  韩晓燕  
农户土地投入特征反映了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对土地的利用效果产生重要直接的影响。本文从农户角度出发,以290户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从农户土地规模、收入结构、种植结构、兼业水平四个方面对农户分类,采用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农户在物质费用投入及劳动用工投入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农户在土地投入量和投入结构上都存在差异,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投入偏好不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仇童伟  沈怡  马贤磊  
本文利用2015年江西省800户农户调研数据,检验了土地产权环境对不同类型农民产权安全认知偏差的影响及作用差异。研究表明,村庄产权环境和同村其他农民的认知通过便利性启发机制影响了农民产权安全评估的例证可获性和信息提取的准确性。经验结果表明,同村其他农民的产权安全认知偏差扩大了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重要性和土地调整的认知偏差;村庄土地调整次数分别抑制和扩大了经历和未经历过土地调整农民的土地调整认知偏差;村庄产权环境和同村其他农民的产权安全认知偏差倾向于扩大不同产权经历的农民产权安全认知偏差间的差异。为此,当前应落实土地确权登记,加强产权安全宣传,完善土地侵权处理办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朝明  董友琴  栾乔林  
引导农户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市场化水平是《农产品市场化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研究》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本文从农产品市场化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益提高产生的显著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认为该书初步构建了农产品市场发展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影响的研究框架,对完善市场制度、促进"三农"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流涛  许立民  
在SLA框架下,从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两方面探讨农户生计资本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00-2009年全国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定量分析生计资本不同方面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大小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的兼业状态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两方面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人力资本的兼业程度与土地利用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农户适当的从事非农兼业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但兼业过度(家庭非农劳动力比例超过0.480)会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下降,因此,应适当地鼓励农户从事非农兼业活动,并创建促使过度兼业农户真正向非农产业转化的制度环境;人力资本素质对土地利用效率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祥斌  李翠珍  张凤荣  郧文聚  
研究农用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是破解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效应的关键。本文从农用地利用单元和农户土地利用单元特征分析入手,得出农户的土地利用目标需求和农用地的供给能力之间存在偏差是农户土地利用微观变化的根本诱因,基于此可以将农户分为粮食需求型、利润需求型、粮食和利润协调型三种类型。进而在探讨农户土地利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农用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框架,构建基于土地产权约束、农用地用途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单元和农地利用单元相互影响的概念框架,并基于农户收益最大化原则对农户家庭的劳动力的分配进行经济学解释。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彭文英  马思瀛  戴劲  
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新形势下,规范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建立健全行为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内涵、变化过程进行文献梳理,总结农户土地撂荒行为、土地流转行为、土地生态行为的现况,发现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可分为使用权选择、利用目标选择和利用过程选择三个方面,形成自给的小农经济行为、日益凸显的市场经济行为、逐渐多元化行为及追求效益最大化行为四个过程。从国家、地方及乡镇层面提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调控机制建议,及制定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手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