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0)
- 2023(14432)
- 2022(11990)
- 2021(10847)
- 2020(8982)
- 2019(19877)
- 2018(19540)
- 2017(38495)
- 2016(20224)
- 2015(22443)
- 2014(22194)
- 2013(21931)
- 2012(20119)
- 2011(18261)
- 2010(18967)
- 2009(18331)
- 2008(18146)
- 2007(16794)
- 2006(15421)
- 2005(14173)
- 学科
- 济(111426)
- 经济(111326)
- 业(90947)
- 企(73081)
- 企业(73081)
- 管理(71288)
- 农(47100)
- 方法(38375)
- 业经(32571)
- 农业(31200)
- 数学(30227)
- 数学方法(29988)
- 财(27731)
- 中国(24734)
- 地方(23185)
- 制(21391)
- 策(19707)
- 务(19267)
- 财务(19243)
- 财务管理(19225)
- 企业财务(18185)
- 贸(17556)
- 贸易(17542)
- 技术(17412)
- 易(16985)
- 体(16510)
- 和(15472)
- 划(15434)
- 理论(15235)
- 融(15032)
- 机构
- 学院(303917)
- 大学(292167)
- 济(146742)
- 经济(144198)
- 管理(123315)
- 理学(104932)
- 理学院(104065)
- 管理学(102872)
- 管理学院(102312)
- 研究(98756)
- 中国(82119)
- 财(66260)
- 京(58665)
- 农(55292)
- 科学(51981)
- 财经(51716)
- 所(48260)
- 江(47991)
- 经(46757)
- 中心(46301)
- 经济学(44913)
- 研究所(42503)
- 农业(41765)
- 业大(41442)
- 经济学院(40135)
- 财经大学(37439)
- 州(37306)
- 北京(36619)
- 经济管理(35840)
- 范(34184)
- 基金
- 项目(185902)
- 科学(149722)
- 研究(143893)
- 基金(136913)
- 家(114980)
- 国家(113810)
- 科学基金(100837)
- 社会(96827)
- 社会科(91646)
- 社会科学(91625)
- 省(73966)
- 基金项目(71255)
- 教育(63735)
- 自然(60708)
- 编号(59485)
- 自然科(59372)
- 自然科学(59359)
- 划(58536)
- 自然科学基金(58345)
- 资助(55521)
- 成果(46878)
- 发(42639)
- 部(41941)
- 创(41299)
- 重点(40448)
- 国家社会(40018)
- 课题(39624)
- 业(39282)
- 制(38221)
- 创新(37844)
- 期刊
- 济(182027)
- 经济(182027)
- 研究(94957)
- 中国(58977)
- 农(57606)
- 财(52758)
- 管理(50117)
- 农业(38276)
- 融(37919)
- 金融(37919)
- 科学(37175)
- 学报(33967)
- 业经(33651)
- 经济研究(28509)
- 大学(28265)
- 技术(28030)
- 学学(27471)
- 财经(27098)
- 经(23543)
- 问题(23158)
- 教育(22631)
- 业(19904)
- 技术经济(19287)
- 世界(18577)
- 贸(17465)
- 商业(16221)
- 现代(15878)
- 经济问题(15635)
- 农村(15631)
- 村(15631)
共检索到477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志奇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宏观政策抉择姚志奇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和产业更替的过程中,国家有关农业的宏观举措,必须始终坚持"农业优先"的原则,这是至关重要的基本国策。一毋庸讳言,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业增长陷入严重困境;农民实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凡 王文武
一、国内经济的一些积极变化 在去年9.11事件发生后,分析家预测2002年中国经济将不容乐观。当年第四季度的GDP增幅大幅降低似乎也验证了这一说法。但今年上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却大大好于预期。据统计,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一季度增长7.6%,二季度增长8.0%,呈现出逐季加快增长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633亿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25082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15820亿元,增长6.6%。出现这样的积极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当中,有我国四年来积极的宏观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在国际金融危机趋向长期化和中国经济震荡中前行的背景下,201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布局呈现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变化:由以往单纯致力于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而同时指向于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两个方面作用;由以往致力于单一目标、双重目标和三重目标而同时指向于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和防风险四重目标。从而,不得不在双重作用、多重目标之间徘徊。不仅宏观调控空间变窄,而且目标排序或作力重点难免摇摆不定。故而,在"积极稳健配"的宏观经济政策格局中,稳健货币政策的作用受到牵制,积极财政政策将作为主力部队而扮演"主攻手"——通过增赤、减税和扩支等三个支点实施扩张性操作,并且将扩张性操作的重心放在"营改增"的推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玉萍 刘延风 王振东 任国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的生产与流通抉择山西农业大学李玉萍,刘延风,王振东,任国强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我国广大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不灵,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农业生产规模狭小,加之农产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平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了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指出中国经济是外向型经济,但不是外部依赖的,宏观政策激励性在改变汇率条件下是有效的。在规模收益递增下的经济中,其政策激励一定是积极的,效果明显。中国经济正处在城市化的拉升期,城市化带来的规模收益递增明显,因此激励直接推动了全面复苏。经济进入复苏后宏观政策需要积极抉择,要根本转变政策激励的重点,减低直接干预,改变既得利益集团的倒逼机制作用,择机退出,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把短期激励与城市化等长期增长因素协调好。
关键词:
宏观政策有效性 规模递增 政府退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樊明太
本文针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和三个预期性指标,实证分析了2016—2021年经济增速、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动态趋势,并分别从新循环、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角度讨论了实现这些预期性目标的问题、战略和政策含义;结合考虑疫情新动态和国内外环境超预期冲击,对2022年及“十四五”中后期这些经济发展目标进行了趋势性预测,提出的政策建议强调:更新协调发展战略和规划目标,有效发挥发展规划的跨周期导向作用和宏观调控政策的逆周期作用,创新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组合,推动经济稳中有进,推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高质量就业拉动力的合理平衡,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文章首先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并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的角度分析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政策、投资政策等方面论述了当前经济秩序混乱对宏观调控政策调控力度的抑制作用 ,最后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两条基本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晓华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实行农业保护政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发展一方面还处于很低的保护水平,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一系列艰巨的任务和深刻的矛盾,他们共同决定了我国农业发展今后的道路将是十分艰难的。因此,尽管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反对保护,新的国际贸易规则也反对加强农业保护,但是我们仍认为对我国农业实行保护政策将是我国政府的一种必然选择,除此之外,别无他路。我国实行农业保护政策,除了一般的原因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原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泽红
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强、农产品供求弹性不均衡等特点,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有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农民的收入和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为此,国家必须扩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应用、平抑农产品市场风险等。
关键词:
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供求弹性,市场风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阳旭初 王益松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欧阳旭初,王益松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农村,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使用权和经营自主权,成了市场的行为主体。与之相适应,政府减少了对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直接干预和控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晓华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它在本质上反对保护。然而,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或地区都对农业实行了形式不尽相同的保护政策;理论和现实也都表明,以市场经济作为改革取向的我国农业同样需要实行保护政策。本报告首先分析了实行农业保护政策的国际实践与经验,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保护政策的一般原理与主要措施;在此之后,着重探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实行保护政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特殊性,较为全面地剖析了我国实行农业保护政策所面临的客观现实和未来趋势;在此基础上,大体上廓清了我国实行农业保护政策的基本思路,进而提出了我国实行这一政策应采取的一系列主要措施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龚道广 杨耀辉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保护政策龚道广,杨耀辉农业保护政策,是指国家在处理农业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关系时,对农业这个基础产业所采取的一系列支持与保护政策的总称。我国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对农业要不要保护,怎样保护,理论界存在多种观点的争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玉珍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已成为诸多教育理论杂志的讨论专栏。然而,就现有的讨论中可以看出,有两种倾向是明显地存在着的。其一是,有一部分人认为教育要“市场化”、学校要“企业化”、教育劳动要“商品化”,其二是,有一部分人,也是多数人认为,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妨称之为“主动适应”说),其理由是:教育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教育的实践必须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不是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但同时又强调,对不同部分的教育应该具体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赖泽源
1985年以来,农民在经济上的相对地位,呈现出恶化趋势。这种趋势又是在农业以及整个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如表1所示。 这种现象说明,在市场取向的改革日益深入的条件下,传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农业宏观政策目标已经过时,并且同正在日益形成的农民的微观农业目标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冲突。 在现代,任何国家的农业宏观政策目标,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大体说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证社会供给,维持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基本稳定等等,都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赖泽源
文章认为,在90年代,我国农业宏观政策目标体系应包括如下六方面的内容。即加强宏观计划指导;尽快形成正常的农产品价格机制;建立农产品储备和期货市场;改变财政在农业资金投放上的趋利性,使之服务于农民增收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两大目标;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的五大支持体系,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