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6)
2023(12447)
2022(10349)
2021(9244)
2020(7654)
2019(17046)
2018(16640)
2017(32075)
2016(17025)
2015(19190)
2014(19510)
2013(18981)
2012(17188)
2011(15671)
2010(16037)
2009(15647)
2008(15661)
2007(14583)
2006(13246)
2005(12451)
作者
(48691)
(40704)
(40058)
(38335)
(25953)
(19251)
(18522)
(15496)
(15379)
(14880)
(13644)
(13538)
(13144)
(13044)
(12634)
(12234)
(12020)
(11877)
(11567)
(11491)
(10224)
(9831)
(9721)
(9454)
(9189)
(9129)
(9015)
(9009)
(8145)
(7747)
学科
(95173)
经济(95078)
(75090)
企业(75090)
(72884)
管理(68795)
方法(35346)
数学(26797)
数学方法(26631)
(26450)
业经(26308)
(24095)
(21180)
银行(21035)
(20424)
财务(20401)
财务管理(20371)
(19680)
中国(19481)
企业财务(19359)
地方(18924)
理论(16291)
(15768)
金融(15766)
(15656)
技术(15246)
(15001)
(14821)
(14075)
(13981)
机构
学院(255523)
大学(249010)
(117047)
经济(114693)
管理(100547)
理学(84256)
理学院(83448)
管理学(82348)
管理学院(81864)
研究(79133)
中国(70781)
(57387)
(50705)
财经(45071)
科学(41486)
(41368)
(40596)
(38729)
经济学(37425)
中心(37219)
研究所(33841)
(33604)
经济学院(33336)
财经大学(33168)
北京(32182)
商学(30211)
(30114)
商学院(29892)
(28639)
师范(28411)
基金
项目(149528)
科学(119534)
研究(113936)
基金(109600)
(91897)
国家(91019)
科学基金(80961)
社会(75403)
社会科(71556)
社会科学(71538)
(59017)
基金项目(56637)
教育(52545)
自然(49874)
自然科(48794)
自然科学(48782)
自然科学基金(47969)
(46864)
编号(46523)
资助(45612)
成果(37086)
(32904)
(32851)
重点(32797)
(32164)
课题(31827)
国家社会(31007)
创新(30485)
(29984)
人文(29822)
期刊
(145541)
经济(145541)
研究(83091)
(50207)
中国(50022)
管理(46064)
(40484)
金融(40484)
科学(30034)
学报(28615)
(26780)
技术(25073)
财经(24952)
经济研究(23890)
大学(22935)
教育(22868)
业经(22608)
学学(21944)
(21602)
问题(17096)
技术经济(16065)
农业(15972)
(14889)
财会(14160)
商业(14008)
国际(13924)
现代(13274)
理论(12750)
经济管理(12640)
统计(12507)
共检索到411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秦宪文  夏江海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银企关系初探●秦宪文夏江海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银企关系的目标模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的要求,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协调银企关系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银企关系的传统模式及其改革现状,银企关系的目标模式应具有以下特点:(一)银企双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万里  岳改焕  
我们认为,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核心是硬化银行与企业间的信用关系,真正建立起“平等自主、互惠互利、竞争选择”的新型银企关系。1.完善法制,硬化约束,建立契约式的银企合作关系。一是要继续完善规范银企关系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针对银行与企业已经制订了一套比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阳林  
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关系新探阳林一、企业过度负债是影响银企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因从十余年的改革实践着,尽管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总体而言,改革进程迟缓,步且艰难.除少数企业很快适应市场经济大潮的"水性",如鱼得水,自...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苟文均  
在过渡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资不抵债的银行维系着高度分散的企业贷款,新兴的、富有竞争潜力的企业的经济扩张却难以取得银行信贷的支持、这种状况对微观经济活力的严重约束和对宏观经济秩序的极大破坏,使得企业改革与金融改革的相互依存性日益加强、成本最小的改革是运用强而有力的政府力量来尽快完成体制的变迁,建构新型的市场性银企关系,确立银行和企业的高效、理性的经济行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萧松华  
市场经济的典型运作方式是,一切经济活动的重大决策都是由存在于这个经济的多元化的经济主体,根据一切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供求情况而独立地作出,而不是由政府或其代表——国家计划来安排。显然,目前我国的银企关系与这种体制不相适应。 要建立与新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银企关系,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外部环境。 第一,银企双方都须具有明确的产权界限,这样,银企双方才有动力和压力,才会自求发展,社会才会进步。 第二,银企双方必须是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必须是在法律上和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实体,企业应当可以自行策划经营活动,而不受制于任何不合理经济规律、不合实际的行政命令或政府行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中斌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银企关系目标模式的界定李中斌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银企关系目标模式的确定是以商业银行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基础的,国有企业应具备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及追求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应具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程宝军  
略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关系的重新构建程宝军近年来,涉及银行与企业关系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信贷过程中的行政干预、政策性贷款、逃债废债、多头开户等,每每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焦点问题,引起经济管理部门和理论工作者的关注。从宏观角度重新审视我国银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高诚  
改革开放的大潮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依赖行政管理系统的模式,把企业推向了市场。由此引发的企业制度转化、产品结构调整、资源配置重组等一系列变革,使企业对信息产生了新的需求。这种需求,一方面给企业信息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魏广富  姚建勋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构建银企新型关系魏广富,姚建勋银行信贷业务活动是由信贷主体与客体双方构成的,在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过程中,随着业务性质由供给向经营的根本转变,银企关系也必须相应转变。因此,构建银企新型关系是专业银行建立商业化经营机制的重要组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金超  李鸿铎  李子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昌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随着我国进入买方市场经济形态,银企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了重塑银企关系,防范金融风险,需要采取的策略是:整顿社会信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好商业银行改革、服务和监督,强化人民银行监管和服务职能,同时发挥政府的指导、服务职能。银企双方只有携起手来,才能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这是银企和政府共同满意的结合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晓西  白景明  
作者认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市场经济有五大特征:产权明晰化、交易自由化、企业平等化、调控间接化、管理法制化。财政部门应当在承认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区分不同条件和不同时期的体制构造和政策目标。后续财政体制改革主要是进一步理顺财政部门与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关系;统一税赋以促进公平竞争;克服地方包干弊端,促进统一市场;实现对经济的有效间接调控;变国有经济财政为全民财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启国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利益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并从中国农民利益的现状出发,分析影响中国农民利益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化初期的资金积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农民和农村自身特点等;提出了保护农民利益的主要措施是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农民自身保护能力,提高保护农民利益的力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彪  
我们曾在一篇论文中从银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信贷约束软化问题,指出信贷软约束虽然可以使企业长期无偿地多占用信贷资金,但同时也形成对银行的“硬依赖”,使自己陷入一种“受制于银行”的境地。本文则换一个角度,即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下企业“受制于银行”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然后从中引伸并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双向选择的实际进程。银企双向选择经历了一个由外在的信贷联系到内在的产权融合的过程,银企产权融合直接导致产融结合,它既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我国新型银企关系的必然走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